國家公祭日徵文:紀念南京大屠殺

國家公祭日徵文:紀念南京大屠殺

  【例文一】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像是一條甦醒的龍,這國歌盤旋在人們頭頂上空;像壓抑了許久的雷,這國歌驚醒了數十萬罹難同胞;像一聲聲洪鐘,這國歌震動了十三億華夏兒女熾熱滾燙的心……人們想起了,被任人宰割的痛苦,77年前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往事。“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緊握雙拳的人們看到了,眼含熱淚的人們看到了,中華民族看到了,那些前仆後繼,用鮮血寫就的黑暗與光明交錯的史詩。

  警鐘長鳴,人們默默地垂下頭,死一般的寂靜,只有警報聲尖銳刺耳地鳴叫著,不,是77年前死於非命的同胞們在吶喊,恍惚間,大地似乎震動了,十字形標誌如一隻巨手不甘地伸向天空。這蒼穹之下,曾是餓殍遍野,有獸一般的日軍猖狂的獰笑,這是對日軍的譴責嗎?圓瞪雙眼的死難者雕www.99zuowen.com像透過半世紀的塵埃凝視著新一代的人們,可他們卻再也無法看見人們的哀悼,無法觸控著新世界發出慨嘆,無法因名族的偉大復興而露出欣慰的笑……

  十六排禮兵抬著花圈正步入場,安魂曲奏響,人們的目光轉向遇難者名單牆。(遭難者30,0000)人們不願提及的數字。可在這名單上的名字,遠不及它。這集體的墓碑上,昭示了罪惡的歷史真相。

  “一九三七禍從天降

  一二一三古城淪喪

  侵華倭寂燒殺搶掠

  屍橫遍野血染長江

  三十餘萬生靈塗炭”

  青少年清脆空靈的嗓音訴說著那煉獄般的六週,可正如他們吟唱“生生不息,山高水長”,中華民族如一顆青松,經歷暴雨洗禮後,正孕育著新的生命。

  昭昭前事,惕惕後人,日軍的反人類罪行,絕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否認罪責的.齷齪行徑,定會受到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鄙視。而又如國家主席習爺爺所講,人們不應為一小撮軍國主義分子的暴行而仇視日本這個名族,“和平,不是戰爭;合作,不是對抗”,今天的中國願同各國人民真誠團結,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的,共同繁榮的世界。

  新一代的青少年們肩上的責任沉重,牢記歷史,才有尊嚴,才有未來。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只有堅定不移的信念,攜手努力,才能讓白骨可以安眠,讓戰爭遠離人類。

  和平鴿飛向遙遠的蒼穹……

  【例文二】

  今年12月13日是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當天上午,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出席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的國家公祭儀式。

  設立公祭日,祭奠死難者、敦促民眾不忘歷史,是國際上的慣常做法。比如聯合國2005年確定的“國際大屠殺紀念日”,波蘭的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紀念日,德國的大屠殺受害者紀念日,俄羅斯的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等等,這些紀念日不僅是對逝者的安慰,也是對生者的警醒,更有著讓侵害者和受害者及其後人反思歷史、銘記歷史、尊重生命、珍視和平的深刻寓意。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在中國南京開始對我同胞實施長達四十多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製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慘案,三十多萬人慘遭殺戮。這是人類文明史上滅絕人性的法西斯暴行。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的人淡忘了這段慘痛的民族歷史,在國內,曾經的慘痛歷史越來越被各種輕鬆的演繹所替代;而在國外,隨著日本右翼勢力的抬頭,各種否認南京大屠殺、否認清華戰爭歷史的言論甚囂塵上。這些現象都在警示著我們保護歷史鐵證、還原歷史真相、教育本國國民、銘記歷史苦難的重要和緊迫。

  雖然現在每年南京市民都會自發舉行悼念活動,但是,每一位中國人都應該深刻的認識到,南京大屠殺不僅僅是南京人民的慘痛記憶,更是中華民族應當永遠銘記的國家歷史,是中國人民抗爭史上的濃重一筆。設立公祭日,就是要透過全民紀念的形式,讓全體人民銘記歷史、勿忘國恥,時刻保持對歷史苦難的痛感,從而時時警醒,倍加珍視當前得來不易的和平。

  公祭日活動不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也吸引著眾多海外華人的關注和參與。相信隨著全國各地的公祭活動和海外華人在世界各地的活動,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必將在國內乃至國際上產生重大的影響,進一步彰顯中華民族對同胞死難者的緬懷,對民族歷史的銘記,對和平發展的珍視,對民族富強的期盼。

  國家公祭日即將到來,讓我們一起參與進來,不僅為了告慰死者,更是為了激勵生者;不僅為了銘記戰爭、更是為了珍視和平;不僅為了牢記歷史,更是為了警醒未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