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熱點作文(通用5篇)

高考熱點作文(通用5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考熱點作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考熱點作文1

  以“禮”正國

  《論語》中說:“不學禮,無以立。”我校文明禮貌月活動開展在即,在此,我向大家發出倡議:踐行文明禮儀,從我做起。

  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瑰寶之一,文明禮儀不僅關乎著個人的德行修養,社會的和諧安寧,也關乎著國家的形象和尊嚴。為了個人、社會與國家的長遠發展,文明禮儀應是我們每個人的處事信條,應是每個人具有的優秀品質。

  人無禮則不生,文明禮儀展示個人品德風貌。

  古人有言:“克己復禮,是為君子也。”文明禮儀曾是古代中國每個君子的人生信念,它包含了尊老愛幼、捨生取義、尊師重道等多個行為要求,內涵豐富。孔融稚子讓梨奏鳴了尊老愛幼的悠悠琴音;孟子“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與我何加焉”震響了捨生取義的黃鐘大呂;韓昌黎一篇《師說》喚醒了尊師重道的悠久傳統……我們的先人以文明禮儀為尺度,丈量出蒼竹般的有節品格。因此,我倡議從個人角度出發,踐行文明禮儀。

  事無禮則不成,文明禮儀團結社會力量。

  講文明、有禮儀不僅是堅守個人行為規範,更表現在以禮待人,即對待他人的文明有度上。身處於社會這個大集體中,禮儀讓我們每個人都找到自己的座標,文明讓一個個座標點彙集,繪成和諧的圖案。試想一下,若沒有文明禮儀,公共禮堂不再肅穆,喧鬧成市場;公共設施不再被公民愛護,而成為任意霸佔的物件。正是有了文明禮儀,我們社會的各種力量才能有序彙集,推動整個社會發展,因此,我倡議從社會角度出發,踐行文明禮儀。

  國家無禮則不寧,文明禮儀彰顯大國氣度。

  “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從古代鐘聲悠揚的禮儀之邦,到現代社會和平發展新秩序的有利推動者,中國一直是文明對外、以禮待國的大國形象。

  親愛的同學們,展示文明禮儀不能坐而論道,只能起而行之。我希望每個同學都能規範個人的行為習慣,文明律己;遵守社會公共秩序,文明待人;向國際展示禮儀風采,文明立國。因此,我倡議從個人、社會、國家角度踐行文明禮儀,從你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

  高考熱點作文2

  職教之魂存於匠心

  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對於發揮我國人力和人才資源巨大優勢、提升實體經濟綜合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發揮高水平技能大師的帶動作用,將有利於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專業人才,讓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遍佈中國各型別、各領域的企業,深入每一個製造環節和每一道工序,成為帶動“中國製造”躍升的重要支撐力量。

  說起“中國製造”,人們或許會聯想到中國驕傲,想起“神舟”上天、“蛟龍”入海,但也許會同物美價廉的產品畫上等號,聯想到水龍頭漏水、圓珠筆漏油……當前,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培養了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人才,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當前,我們正在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努力實現“中國製造2025”、加快推進“中國製造”由大轉強,這就需要成千上萬的大國工匠,因為“有匠心才有品質,做得好那才是中國製造”。

  匠心從何而來?“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作為“工匠搖籃”的現代職業技術院校,肩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而集老師和師傅於一身的工匠之師,更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自古以來的匠人中,很多美好品德正來自師門規矩的言傳身教,比如精益求精、持之以恆、愛崗敬業、守正創新……無規矩不成方圓,一代代學徒從老師身上不僅學到一技之長,更傳承了做人的品格。作為工匠之師,不僅要像老師一樣傳授職業之技,更要像師傅一樣傳承工匠之魂。

  質量之魂,存於匠心。現代職業技術院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也需要用工匠精神統領。比如,打鐵先要自身硬,教師要爭當“雙師型教師”,既能上得講臺,也能下得車間,既能講得課本,也能做得產品;比如,把各行各業的大師請進校園,講技術,談人生,說體會,對學生言傳身教、耳提面命;比如,將工匠精神注入現代職業教育的每一個環節,在教學設計中瞄準國際先進技術和理念,開闊視野,打牢基礎,致力於培養出更多更好的又專又精的工匠;比如,強化書本知識和實踐技能“兩條腿走路”,使學生動腦動手齊頭並進;比如,提振職校學生心氣,讓孩子們懂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專業技能人才,不斷提升國內外消費者對中國製造的信心和感受。

  鍛造工匠精神,還要厚植大國工匠發展的土壤。在一個成熟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市場是最有效的調控手段。但在我國,市場經營者的短視行為、“賺一票是一票”式的經營方式還沒有被市場有效淘汰,“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依然存在。當前,大多數中小企業實行的是計件工資,對勞動者來說,產品數量往往比質量重要,要涵養“把產品當作藝術品來做”的工匠精神有些難度。與此同時,技術工人的社會地位、上升空間、待遇水平亟待提高,存在於製造業的官本位思想也亟待扭轉。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大國工匠”是用時間“打磨”出來的,不可能“速成”,職業技術院校要在學生心中播撒下“工匠”的種子,讓他們在未來歲月中耐得住寂寞,經得住磨礪,讓“匠心”不斷生根發芽,成長為各行各業的“工匠”和領軍人物。

  高考熱點作文3

  大隱隱於樂

  古人有言:小隱隱於山;大隱隱於市。

  在我們的印象中,只是仙人道士必傍山而居,不聞世事。蔡志忠曾以漫畫對此作了解釋:仙,“人”在“山”旁則為仙,看來,古時造字便點明瞭其中真意。

  傍山而居,和山水融為一體,這本來就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象徵,偏又練就一身道行,滲透了禪意,方以道入土,歸隱於山。千百年來,文人墨客莫不對此動了凡心。其中,陶淵明便是這樣一個典型,當他一篇《桃花源記》出世,那顆厭倦仕途,嚮往幻想中的桃花源的心也就出世了。是的,他想要的是歸隱,是閒適,是寧靜的生活,可是如果不是官場失意,懷才不遇,桃花源這麼一個避難所就要永遠與他絕緣,並遠離世俗而絕跡於他未來純樸的生活。

  要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抵禦不了意志的消沉。“出世”有之,“入世”亦有之,所以又有許多“英豪”浮出水面,大隱於市。“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意氣風發的李白,對前途充滿著無限的憧憬。他想透過官場仕途一展才華,報效國家,揮灑人生。然而,多年的官場生活,多年的仗劍遊歷,讓李白反思起來。有過得意,也有過失意,他終於看清了從仕之路的艱辛與黑暗,高力士為其穿靴實則銬住了他的雙腳,朝廷賞賜實際上是主子施捨的乞食。於是“鐘鼓饌玉不足畏,但願長醉不復醒”,以美酒清洗心中的抑鬱,以山泉清洗世間的汙*,每一次醉後醒來,他又重新開始放眼世界自然,跋涉大江南北。他始終有一種信念,始終有一種火熱的詩情衝動,始終有超俗的“出入”灑脫!他不被世事摒棄,也不被百姓遺忘,更不被朝廷重用。於是他不斷地重拾希望,不斷地將自己“大隱於市”,也許他的人生哲學便是“宇宙人生,既入乎其內,又出乎其外”吧!李白啊!不愧為“詩仙”,卻是個依市而居的一個仙人。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世事內外變化多端,觀念出入繁雜無比。我們不一定都要像陶潛一樣“出”,也不一定都要像李白一樣“入”,而是要萬物歸乎一心。俗話說得好,“心淨自然涼”,只要內心真誠、純淨,又何去理會汙*的俗事呢?我們不妨靜下心來:大隱隱於“樂”。

  高考熱點作文4

  感恩

  心靈很小,世界很大,或者,心靈很大,世界很小。宇宙的距離,也許用感恩可以到達。

  如果世界黑暗陰霾,人就是不透明的。我們不懈努力的方向,就是讓自己透明。感恩,讓人寬容,讓人成熟。

  英國作家戴頓寫過一部名為《捨己樹》的作品。說的是一顆樹愛上了一個男人。年輕時男人想賺錢,捨己樹讓他採下自己的果實,中年時他想冒險,捨己樹讓他砍下自己的樹幹造成一艘船。當他年老倦怠,捨己樹所剩無多,卻仍說:“朋友,我有一個不錯的樹樁,坐下來休息吧。”捨己樹一直很快樂,即使貌似卑微,但它確實真誠的訴說著因付出而享受的快樂,因快樂而心懷感恩。

  世上有天生的樂觀者和悲觀者。而感恩,常為樂觀者所選擇。在他們看來,一片沐浴和煦微風的草原讓人感恩,草原上潔白悠哉的羊群讓人感恩,溫暖草地羊群的太陽讓人感恩。因此,樂觀者更加樂觀。

  雨果寫過一篇名為《我們都是瞎子》的文章。他在結尾處寫道:“我也是瞎子,我只知道說啊說啊,沒有看見你們是聾子。”這是多麼深沉壓抑的一種情感,我彷彿能聽見他深邃的悲痛和絕望。他難以懷抱感恩之心,卻讓自己更加身陷痛苦而不可自拔。

  批判世界,是將眾人的悲集合在自己身上,而感恩世界,是匯聚每個人微薄的樂趣,再平分給眾人。

  北極星是晦暗夜空的感恩,含羞草是苦澀草叢的感恩,比塞爾是撒哈拉沙漠的感恩。

  感恩著,我們歌唱生活,當有人哭泣,惆悵,悲傷,沮喪,他們都犯了一樣的錯,就是讓別人掌控了他的情緒。而感恩,是有一個跳躍的靈魂,在逆境中駕御生活。

  我們感恩青春,而並非年華,我們感恩智慧,而並非桃面,丹唇,柔膝,我們感恩自由,而並非名望,財富。我們感恩,如同年老的駱駝在旅行的前夜咀嚼乾草,它即將踏入沙漠,卻依然心懷感恩。

  高考熱點作文5

  非寧靜無以致遠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全國掀起一陣莫言熱。而莫言本人在開完一場新聞釋出會後便消失在大眾的視線,安靜創作新作品。

  在我看來,莫言便是那隻在人跡罕至的山洞中的美麗蝴蝶。人們借諾獎發現了這隻蝴蝶,而蝴蝶選擇的是退居山洞深處,正如莫言選擇遠離公眾。因為那樣的安靜環境才適合這些美麗的精靈,適合莫言。

  非寧靜無以致遠,偉人正是懂得尋找寧靜才能夠成功,而成功也必青睞內心安寧之人。

  林徽因曾說:“真正的寧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內心修籬種菊,儘管如流往事,每天依然濤聲依舊。”因而真正的寧靜是內心的平和,這與“大隱隱於市”是一樣的道理。只要內心寧靜便能於車馬喧囂的繁華都市有一個寧靜之所。

  前段時間,于丹北大被嗆一事鬧得沸沸揚揚。文化超女于丹在端了多年的心靈雞湯後終於被人轟下臺。這似乎很意外,可是卻又在情理之中。當年的于丹用心靈雞湯撫慰了無數人疲睏的心,可是近年來她不斷商業化,只加湯不加料的心靈雞湯讓人們越來越難以接受。正是于丹在成為美麗的蝴蝶被人發現時,不懂得如何退居深處,如何來保持一顆寧靜的心,所以她只能遭到人們反感,最終失去成功。

  與她不同的是,紅學痴儒周汝昌儘管著作等身卻仍躬耕於紅樓中;“國學大師”季羨林一直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楊絳先生從不開作品交流會,永遠都是默默關注這個社會。大師尚且如此,而我們又有何驕傲的資本?我們又憑什麼藐視一切?我們又怎能不屑那一顆寧靜之心?

  反觀當今,當郭敬明充滿早戀、貪婪、頹廢的作品發行時;當韓寒“巴金文采不好”的言論風生水起時;噹噹時明月的著作爆棚時;當馬諾、芙蓉姐姐在網上受到熱捧時,誰能告訴我,我們那一顆寧靜的心在哪裡?我們現在許多人正在慢慢地失去它,從而變得瘋狂與驕傲,變得目空一切。

  讓我們找回最初的寧靜,讓我們在內心修籬種菊,讓我們懷抱謙卑寧靜的心走在社會上。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視自己為天地間的一粒塵埃,用寧靜平和的心看待世界。我相信,低到塵埃,便能開出花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