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積累:做一個美麗的中國人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積累:做一個美麗的中國人

  4月29日凌晨,臺灣知名作家柏楊在臺北病逝,享年89歲。中國作協副主席、現代文學館館長陳建功說,柏楊先生獨到的思考和深刻的剖析,必將成為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傳之久遠的精神財富。

  “不為君王唱讚歌,只為蒼生說人話”

  柏楊1968年因所謂“挑撥人民與政府間感情”而獲罪於臺灣當局,度過了9年零26天的鐵窗生涯。事後,柏楊回憶說,“正是自1968至1977年間,當我做了階下囚,便開始潛心治史。”身陷囹,使他對中國歷史和現實進行了深入思考,這也成為他一生治學為文為人的動力源泉。

  “我之所以寫中國歷史,就是想要追究一個問題——中國的歷史為何迴圈往復地充滿了血腥和欺詐,到底該由誰來負責?”“我以雜文體寫歷史,形式上嬉笑怒罵,但內心無比沉重。”他說。

  批判中國人的“髒、亂、吵”、“窩裡鬥”、“醬缸”文化……柏楊以率真、犀利的`形象,引起國人廣泛關注。柏楊自己也曾說:“對中國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一直是有良心的知識分子、作家、學者的生命基調。”

  柏楊一生針砭時事,借古諷今,猶如奮戰不懈的鬥士。他自評道:“我擺脫傳統文化的包袱,不為君王唱讚歌,只為蒼生說人話。”這也成為廣大讀者熟知的一句。

  對此,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港臺文學研究專家蔣朗朗認為,“他是一個真正的平民知識分子,為平民代言,長期關注民生。他用寫雜文的方式,從鄉村凋敝到物慾橫流對人性的侵蝕,一路寫來,對種種不平等、腐敗的現象進行抨擊。”

  1988年,《醜陋的中國人》被引進大陸,一時振聾發聵,洛陽紙貴。

  作家陳忠實回憶當時情景,“《醜陋的中國人》裡的柏楊,是一個犀利到尖銳的思想家,甚至很自然地聯想到魯迅。”

  “中國——我們的母親,是我們惟一的立足點”

  柏楊一生著述等身,計有170多部小說、雜文和歷史作品面世,為“十年坐牢,十年雜文,十年著史,十年小說”的傳奇作家。其中,《柏楊版資治通鑑》在臺灣被譽為最有價值和最暢銷的一部書,《中國人史綱》被列為對社會影響力最大的十部書之一。

  “他其實是藉助歷史來喻現實,在歷史與現實中找到了一個結合點。”蔣朗朗評價道。

  柏楊說:“我們的國家只有一個,那就是中國……中國——我們的母親,是我們惟一的立足點。”

  1988年,他第一次回到大陸,回到了闊別40年的家鄉。今年年初,“中國現代文學館•柏楊研究中心”成立揭牌儀式在北京舉行時,因健康原因,柏楊未能成行。

  “我來時請他寫了幾個字,他費力寫了‘重回大陸真好’,簽名竟用了一個多小時。”張香華女士說,儘管當時已是88歲高齡,但是“重回大陸”一直是他非常清晰的願望。

  柏楊曾提起過一件事。大陸一個劇團到臺灣表演老舍的《茶館》,“我在臺下,看得老淚縱橫,心情沉重無比,彷彿中國百年來的傷痛逼面而來,我們卻束手無策。”正是這種以史為鑑思考中國問題的視角,使他的思想和情懷具有了深遠的穿透力。

  學者易中天說:“聽說柏楊先生仙逝,我發了很久的呆。我相信,冥頑不化的人會越來越少,與時俱進的人會越來越多。我們偉大的民族,也一定會繼續前行。柏楊先生,請放心安息吧!”

  一位網友說:“在他的墓碑上應該寫上這麼一段話——這裡埋葬著我們的一面鏡子,一個美麗的中國人。他在世的時候,讓所有人覺得刺痛。而沒有了他,又讓所有人悵然若失。”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