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作文素材:經典小故事

2016高考作文素材:經典小故事

  小故事也是人類對自身歷史的一種記憶行為,人們透過多種故事形式,記憶和傳播著一定社會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念,引導著社會性格的形成。下面是由語文迷為大家整理的小故事,供大家寫作是參考。
 

  一.《莊子》記載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子輿天生渾身缺陷:駝背,隆肩,頸脖超天。有人不惻隱地問:“你一定為你的形象很頭疼,很苦惱吧?” 子輿昂然回答說:“我為什麼要苦惱呢?如果老天把我的作臂變成一隻公雞,我就讓它高亢地鳴叫為人們報曉;如果老天把我的右臂變成一隻彈弓,我就用這打下斑鳩燒著吃;如果老天把我的脊椎變成一輛馬車,我就用精神的駿馬拉起它馳騁天下。我為什麼要埋怨、討厭、苦惱呢?”

  二.康熙是我國清朝時期著名的皇帝。他在位時,清朝的政治逐漸穩定,國力逐漸強大。公元1661年,年僅8歲的愛新覺羅·玄燁被推上龍座,成為康熙皇帝。玄燁幼年登基,雖經祖母悉心培養少小持重,但擔負國家的重任還為時過早。尤其,當時以鰲拜為首的輔政大臣,利用玄燁年幼、孝莊太后一介女流之便掌握朝政大權。在朝中,他們結黨營私,玩弄權術,驕橫跋扈,不把小康熙放在眼裡,

  連孝莊太后也只好隱忍。年輕氣盛的康熙幾次想將鰲拜懲治法辦,但是實力相差懸殊,如果時機不成熟,只能是以卵擊石。因此,康熙把怨氣與怒氣埋在心裡,一直積蓄力量。

  終於,1669年,年滿16歲的康熙羽翼豐滿,發動攻勢,一舉剿滅了鰲拜一夥。之後,他又平定“三藩”,收復臺灣,擊退沙皇俄國的入侵,開創了一代盛世。

  而康熙如果不是用理智戰勝了憤怒,把怨氣壓了八年,恐怕早就被鰲拜害死了,哪裡還有後來的“康乾盛世”。

  三.東漢年間,有一個清官,名叫楊震。他在荊州做官時,發現王密

  才華出眾,便向朝廷舉薦讓王密做了昌邑縣令。數年後,他調任途中路過昌邑。王密聽說了,親赴郊外迎接恩師,並無微不至地照顧。

  晚上,王密悄悄來到楊震住處,乘室中無人,從懷中掏出黃金10兩,捧送給楊震,以報栽培之恩。“不可,不可!”楊震連忙擺手拒絕,並鄭重地說,“以前是因我瞭解你有真才實學,所以推薦你;現在你這樣做,是太不瞭解我的為人了。”王密又走近輕聲說:“現在是夜裡,無人知道。”楊震生氣地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麼說無人知道?認為無人知道就寬容自己,是要不得的。”王密聽了,羞愧地帶著金子退了出去。

  哲理小故事一:袋鼠與籠子

  一天動物園管理員發現袋鼠從籠子裡跑出來了,於是開會討論,一致認為是籠子的高度過低。所以他們決定將籠子的.高度由原來的10米加高到20米。結果第二天他們發現袋鼠還是跑到外面來,所以他們又決定再將高度加高到30米。

  沒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於是管理員們大為緊張,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將籠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長頸鹿和幾隻袋鼠們在閒聊,“你們看,這些人會不會再繼續加高你們的籠子?長頸鹿問。“很難說。袋鼠說∶“如果他們再繼續忘記關門的話!

  【哲理小故事感悟】:事有“本末、“輕重、“緩急,關門是本,加高籠子是末,捨本而逐末,當然就不得要領了

  哲理小故事二:用人之道

  去過廟的人都知道,一進廟門,首先是彌陀佛,笑臉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陀。但相傳在很久以前,他們並不在同一個廟裡,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

  彌樂佛熱情快樂,所以來的人非常多,但他什麼都不在乎,丟三拉四,沒有好好的管理賬務,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韋陀雖然管賬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陰著個臉,太過嚴肅,搞得人越來越少,最後香火斷絕。

  佛祖在查香火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問題,就將他們倆放在同一個廟裡,由彌樂佛負責公關,笑迎八方客,於是香火大旺。而韋陀鐵面無私,錙珠必較,則讓他負責財務,嚴格把關。在兩人的分工合作中,廟裡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哲理小故事感悟】:其實在用人大師的眼裡,沒有廢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貴寶劍,摘花飛葉即可傷人,關鍵看如何運用。

  哲理小故事三:所長無用

  有個魯國人擅長編草鞋,他妻子擅長織白絹。他想遷到越國去。友人對他說:“你到越國去,一定會貧窮的。”“為什麼?”“草鞋,是用來穿著走路的,但越國人習慣於赤足走路;白絹,是用來做帽子的,但越國人習慣於披頭散髮。憑著你的長處,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這樣,要使自己不貧窮,難道可能嗎?”

  【哲理小故事感悟】:一個人要發揮其專長,就必須適合社會環境需要。如果脫離社會環境的需要,其專長也就失去了價值。因此,我們要根據社會得需要,決定自己的行動,更好去發揮自己的專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