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作文素材:為國爭光的人物故事

2017高考作文素材:為國爭光的人物故事

  下面是由語文迷網小編為大家整理提供的為國爭光的人物故事素材,歡迎參考閱讀參考。

  徐悲鴻

  徐悲鴻.(1895-1953),是兼採中西藝術之長的現代繪畫大師,美術教育家。徐悲鴻出身農村,家境清貧。父親徐達章是個村塾教師,擅長花鳥,人物畫。徐悲鴻4歲開始在家塾中讀書,耳濡目染,自幼對繪畫發生興趣。9歲隨父學畫,10歲已能作父親的助手。農忙時,兼做耕作,貧苦的勞動生活,使他從小養成了勤勞,簡樸的作風和誠實正直的性格。他13歲時遇上大荒之年,隨父走江湖,依靠鬻字賣畫為生。17歲時,父親染上重病,家境每況愈下。八口之家的生活重擔,從此落到徐悲鴻的肩上。他在小學,中學任圖畫教師,也到上海等地靠賣畫為生。19歲時父親去世,家境愈加貧困。

  1915年徐悲鴻再次赴滬,在友人幫助下,在“暇餘總會”(當時的賭場)一隅借住,刻苦創作,同時到夜校學習法文。他畫了一匹馬,寄給審美書館館長高劍父。其弟高奇峰十分讚賞他的畫藝。這時,徐悲鴻雖考取了震旦大學,但無錢進學,幸好得到高奇峰的資助。後又結識了康有為,得有機會觀摩康所收藏的碑帖。並在藝術觀上也受到康有為的影響。1917年徐悲鴻赴日本東京研究美術,秋返北京,應蔡元培之邀任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並結識陳師曾。1919年赴法留學。在著名畫家達仰的畫室學習素描,1921年去德國,就學於畫家康普的畫室,次年歸巴黎。1925年經新加坡回國。第二年春,他再去巴黎,又赴比利時布魯塞爾臨畫,遊歷瑞士,義大利。

  1927年回國後,歷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上海南國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等職。1933年攜中國近代繪畫作品赴法、德、比利時、義大利及蘇聯展覽。抗戰時期,將自己作品帶到南洋,印度等東南亞地區展覽,並將全部收入捐獻給祖國難民。

  解放前夕,國民黨政府派飛機接徐悲鴻和一批著名教授去南京,遭到徐悲鴻拒絕。解放後他被邀請為中國出席世界和平大會的代表,並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並當選為全國文聯常務委員,全國政協代表和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主席。1952 年在病中,將自己一生創作和全部珍藏作品捐獻國家。1953年病逝,只活了59歲。國家為這位偉大的藝術家在北京建立了徐悲鴻紀念館,儲存了他的一千餘件作品。他一生創作作品達數千件,培養和發現了一大批優秀的美術人才。

  徐悲鴻擅長中國畫,油畫,尤精素描。他的畫作滿含激情,技巧極高。著名油畫有《溪我後》,《田橫五百士》,國畫有《九方皋》,《愚公移山》,《會師東京》等。最能反映徐悲鴻個性,表達他思想感情的莫過於他寫馬的畫卷。他對馬的肌肉,骨骼以及神情動態,作過長期的觀察研究,畫了數以千計的速寫。所以他畫的馬圖筆墨酣暢,奔放處不狂狷,精微處不瑣屑,筋強骨壯,氣勢磅礴,形神俱足。另有一些人物,獅,貓等題材作品,也是質優量大。他的繪畫創作堅持“師法造化,尋求真理”的原則。

  鄧世昌

  鄧世昌:“吾輩從軍衛國,早置生死於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鄧世昌(1849-1894) 原名永昌,字正卿。廣東番禺人。1867入馬尾船政後學堂駕駛班第一期學習,1874年以優異成績畢業,並被船政大臣沈葆璋獎以五品軍功任命為“琛航”運船幫帶。次年任“海東雲”炮艦管帶,時值日本派兵侵犯臺灣,他奉命巡守澎湖、基隆,獲升千總。後調任“振威”炮艦管帶,代理“揚武”快船管駕,獲薦保守備,加都司銜。

  關天培

  關天培(1781~1841.2.26),鴉片戰爭中抗英名將。字仲因,號滋圃。江蘇山陽(今淮安)人。1803年(清嘉慶八年)中武秀才,授把總。後累升至參將。1826年(清道光六年),清政府初辦漕糧海運,關天培押糧船千餘艘平安至天津,旋升副將。次年,擢總兵。1832年春,署理江南提督。1834年調任廣東水師提督。赴任後,踏勘地理形勢,將虎門口的沙角、大角炮臺改為信炮臺;在上橫檔島一線,重建南山炮臺(改名威遠),改建橫檔、鎮遠炮臺,增建永安、鞏固炮臺,控制東西水道;在虎門底,改建大虎山炮臺。

  雷鋒

  雷鋒,原名雷正興,1940年出生在湖南省望城縣一個貧苦農家。

  1949年8月,湖南解放時,小雷鋒便找到路過的解放軍連長要求當兵。連長沒同意,但把一支鋼筆送給他。1950年,雷鋒當了兒童團長,積極參加土改。同年夏,鄉政府保送他免費讀書,後來加入少先隊。1956年夏天,他小學畢業後在鄉政府當了通訊員,不久調到望城縣委當公務員,被評為機關模範工作者,並於1957年加入共青團。1958年春,雷鋒到團山湖農場,只用了一週的時間就學會了開拖拉機。同年9月,雷鋒響應支援鞍鋼的號召,到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機手。翌年8月,他又來到條件艱苦的弓長嶺焦化廠參加基礎建設,曾帶領夥伴們冒雨奮戰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損失,當時的《遼陽日報》報道了這一事蹟。在鞍山和焦化廠工作期間,他曾3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5次被評為標兵,18次被評為紅旗手,並榮獲“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的光榮稱號。

  熊倪

  熊倪在參加2000年奧運會之前,曾有過因失手而僅獲銀牌、銅牌的經歷。當時18歲的熊倪,真正到了競技運動的殘酷。是自己天分不夠嗎?不是。是自己不夠刻苦嗎?也不是!他想,也許這就是他的命。他甚至不想再跳水了。此時,一直支援他的父母向他伸出了溫暖的雙手。母親以默默無聞的`關心表達她一如既往的愛,父親告訴他:“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話雖短,卻發人警醒。就是這句話,伴隨熊倪走過了痛苦和失敗,一直鼓勵他登上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跳水金牌的領獎臺。

  奧運歸來,榮譽與掌聲都有了,熊倪還開辦了自己的服飾公司,有人建議他急流勇退。但中國跳水的狀況熊倪最清楚,2000 年中國奧運金牌榜需要他的加入。然而,復出的困難是明擺著的。停訓近一年,熊倪長胖了不少,要恢復狀態,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而且,復出面臨著巨大的社會壓力,如果比賽砸了,要面臨“英雄變狗熊“的尷尬。關鍵時刻,又是他父母深明大義,幫他頂住種種壓力,鼓勵他再度為國爭光。

  重上跳板之路是異常艱苦的。熊倪體質並不好,大運動量的訓練使他幾次體力透支,險些暈倒在游泳池裡,但熊倪咬牙堅持了下來,在他心裡,燃燒著熊熊的愛國之情,他只想早點恢復狀態,捍衛中國跳水的榮譽。

  回想起自己四次參加奧運會奪得3金1銀1銅的歷程,熊倪心中充滿了對父母的感激,是他們鼓勵他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熱愛的跳水之路。教導他具有一拼到底,永不言敗的精神,使他圓了多年的夢想。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