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環衛工人與保護環境的作文素材

關於環衛工人與保護環境的作文素材

  導語:在峨眉山金頂,彭文才是護欄以外和懸崖區域唯一的清潔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素材,歡迎閱讀,謝謝!

  峨眉山環衛工下千米懸崖撿垃圾,腳一踩空就會喪命

  適用話題:品德、默默付出、保護環境、隨處丟垃圾

  峨眉山金頂的東面,懸空800多米的捨身崖下深不見底,兩側山壁十分陡峭,彭文才的工作地點就在這裡。一根繩子,一個袋子。這就是他工作的全部。

  彭文才已工作了14年,不久前成為“四川好人”候選人。在峨眉山金頂,彭文才是護欄以外和懸崖區域唯一的清潔工。不久前,一位遊客在距離垃圾桶僅十米的地方將垃圾扔下懸崖,老彭上前勸阻,卻得到一句“我不扔垃圾,你就沒工作”的回應。老彭說 “當時我眼淚都快流出來了,如果可以的話,我寧願丟掉飯碗換遊客不亂扔垃圾!”

  彭文才說,他下到200米的崖下大概需要40分鐘的時間,但上來卻需要一個半小時,再加上撿拾垃圾的時間,這一上一下,差不多就得要3個小時,這對心理和身體都是一份不小的考驗。有很多人問過他“怕不怕?”他說,“當然怕,就是一根麻繩,一根鋼絲,一不小心就往萬丈深淵去了。”

  據統計,彭文才下到崖壁最深的`地方有200多米,往返作業一次一般都在3小時左右,每年下崖80多次,每年清理懸崖的垃圾3噸多。

  1970年7月,彭文才生於峨眉山景區黃灣鄉桅杆村八組一個叫田壩的地方,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日子過得很清苦。曾經,彭文才和其他在景區謀生的村民一樣,他嘗試過幫遊客拍照、開客棧、賣旅遊紀念品,但口拙的他最後都不了了之。2000年,30歲的彭文才到峨眉山金頂成為了一名崖壁清潔工。

  整個金頂區域一共有100多名清潔工。但金頂護欄以外和懸崖區域,只有彭文才一個人。“我的工作就是在捨身崖下清理垃圾,其實工作也是很危險的,剛開始都沒有人願意下去的,怎麼辦呢?我就想自己去試一下,然後一做就做了17年。”

  彭文才說,“我今年47歲了,幹了17年,不曉得還能幹幾年,我想早點帶個徒弟出來,但是這個工作確實太考驗人了。跟過我的徒弟,呆的最長時間的一個就是兩個月就走了,很多人受不了這個工作,我很理解我的每一個徒弟,人嘛,都有各自的選擇。”

  現在的彭文才只有有兩個心願:一是希望大家少扔點垃圾,一起維護好金頂美麗的景色;第二個心願就是有更多的時間陪一下家人,有時間的話帶他們出去走一走,看一看。

 

  國慶黃金週,我們享受了高速免費的特殊待遇,見識了各個景點的人山人海,不管是五A還是無A,只要有人到來,就會讓寂靜的山谷熱鬧起來,人們消費的不僅是金錢,更多的是消遣著一份愉悅心情。

  而與節日喜慶氣氛極不協調的是“垃圾”新聞的頻現,不僅汙染了節日環境,也汙染了公眾的視覺。個別不文明遊客亂扔垃圾,隨處大小便,甚至把燃著的菸頭直接往山下扔,不僅對環衛工人不尊重,更是對火災的發生造成隱患。而一些默默無聞的彭文才們、康仲軍們,拿著卑微的薪水,冒著墜崖的危險,穿梭在懸崖峭壁上,撿拾這些又髒又臭的垃圾,還景區一個潔淨的環境。他們用生命守護著一方美麗,卻經常得不到尊重,慘遭一些遊客的戲謔和刁難。面對這樣的場景,亂扔垃圾還厚著臉皮說“我不扔,你們不就失業了?”的遊客,難道你不慚愧嗎?

  眾所周知,環衛工人收入微薄,勞動強度極大,他們得不到應有的保障和社會的尊重。據媒體報道,寧夏銀川近5年有11名環衛工在作業中遭遇意外而死亡,30人不同程度受傷;貴陽,2010年環衛一線的傷亡總數為81人,其中重傷17人,死亡5人,平均5天就有一名環衛工遭遇車禍。這樣高危的環衛工作,仍有人義無反顧,我們有何資格,有何臉面去質疑和嘲弄這些“城市美容師”?

  其實,環衛工人高空撿垃圾的新聞幾年前就有報道,但是這樣危險的工作至今還存在著,說明還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在源源不斷地製造垃圾。這組照片也是國慶黃金週我們看到的最震撼的畫面,一群自以為是的“高貴者”,不懂得自律,用野蠻的行為給美麗的景區抹上骯髒的一筆;一群默默無聞的“卑微者”,他們是祖國的建設者,十多年如一日辛苦堅守,他們是最渺小地一群人,更是最偉大的一群人。

  其實,這些現象不光是發生在國慶期間,也不光是在景區才會出現,不文明行為隨時隨地都可以看見,我之所以還是把它當做主場新聞做了出來,是希望每一個人看到這些畫面都反省一下自己的行為,提高自身素質。擁擠、搶座、插隊、亂丟垃圾、大聲喧譁等等,這些看似正常的現象其實都不正常,折射出某些國人的素質低下,與文明社會背道而馳。

  結語:“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景區的垃圾,汙染的是一道風景,思想的垃圾腐蝕的是一個靈魂,清除遊客手下的垃圾難,清除思想的垃圾更難。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心靈美了,一切才會變得更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