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素材:留守不是原諒熊孩子的藉口

教育的素材:留守不是原諒熊孩子的藉口

  導語:近日,江西萍鄉蘆溪的瓜農曾先生瓜棚裡的瓜慘遭四個熊孩子破壞,西瓜被踩得一踏糊塗,用曾先生的話說就是“豬都不能吃了。”下面是yuwenmi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素材,歡迎閱讀與借鑑,謝謝!

  近日,江西萍鄉蘆溪的瓜農曾先生瓜棚裡的瓜慘遭四個熊孩子破壞,西瓜被踩得一踏糊塗,用曾先生的話說就是“豬都不能吃了。”

  而且,四個熊孩子破壞力驚人,居然踩壞了9000多斤西瓜,曾先生的損失有2萬多元。

  由於他們的父母在外地務工,現在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賠償事宜協商未果,曾先生無奈報了警。民警表示,等評估出瓜農的損失後將依法處理此事。

  梳理一下這一事件,我們會發現這麼幾個關鍵詞:留守兒童、熊孩子、破壞、損失、賠償。

  通常情況下,我們的社會對於留守兒童是懷著強烈的內疚心理的`——父母在經濟壓力的迫使下,不得不背井離鄉外出打工,導致孩子們疏於管教,長成了“熊孩子”。

  既然如此,破壞雖然是“熊孩子”們造成的,但是,如果說錯,也應該是錯在父母,錯在區域間不均衡的經濟發展差異。

  可是,過於強調某些熊孩子之所以“熊”的“留守”因素,對於那些同為留守兒童卻並不“熊”的孩子們來說是不公平的。

  因為,“留守”所帶來的父母親情和家庭教育的相對缺失,確實對很多兒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嚴重影響,並且產生一系列嚴重的後果,但是,留守兒童中的絕大多數卻並未成為對他人和社會具有強烈破壞力的問題少年和熊孩子,他們中的很多人甚至因此而激發出更強烈的上進心,成為不同領域裡的優秀人才。

  “留守”不等於放養,經濟的壓力不等於拒絕盡到教養義務的藉口,否則,任何人都有各種各樣的理由拒絕為兒童的健康成長負責。

  在這一事件中,警方“依法處理”的承諾是值得肯定的,因為依法處理所帶來的賠償義務必然會對熊孩子們的父母產生刺痛,刺激他們擔負起應該擔負的責任,不做熊孩子的父母,也不做孩子們的“熊父母”。

  讓法律的歸法律,讓情感的歸情感,任何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何人都必須為自己行為的結果擔責,這才是一個正常社會所應有的狀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