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作文題目預測及範文:貼在牆上的咖啡

2017年高考作文題目預測及範文:貼在牆上的咖啡

  貼在牆上的咖啡,其實不是美國洛杉磯的首創,它類似於歐洲的“待用咖啡”。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貼在牆上的咖啡,歡迎大家閱讀!
 

  【作文題目】

  一日,我和朋友在洛杉磯一家有名的咖啡廳閒坐,品著咖啡。這時進來一個人,坐在我們旁邊的那張桌子旁。他叫來服務生說:“兩杯咖啡,一杯貼牆上。”他點咖啡的方式令人感到新奇,我們注意到只有一杯咖啡被端了上來,但他卻付了兩杯的錢。他剛走,服務生就把一張紙貼在牆上,上面寫著:一杯咖啡。這時,又進來兩個人,點了三杯咖啡,兩杯放在桌子上,一杯貼在牆上。他們喝了兩杯,但付了三杯的錢,然後離開了。服務生又像剛才那樣再牆上貼了張紙,上面寫著:一杯咖啡。

  似乎這種方式是這裡的常規,但卻令我們感到新奇和不解。後來有天我們又在享受咖啡時,進來一個拾荒者,他從容地走進來,坐下來,看著牆上,然後說:“牆上的一杯咖啡。”服務生以慣有的姿態恭敬地給他端上咖啡。那人喝完咖啡沒結賬就走了,我們驚奇地看著這一切,只見服務生從牆上揭下一張紙,扔進了紙簍。此時,我們才明白了牆上“一杯咖啡”的用意。

  這則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感悟和思考?請選擇一個角度,自定立意,自擬題目,自選文體,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寫作指導】

  一、審題:審材料,煉立意;

  1、人性美好的閃光點:

  不得不讚揚洛杉磯的富人們,他們並沒有因為自已是富人,就顯示出威力,來欺壓窮人,而是把他們當好朋友,在喝咖啡時也幫他們點一杯。他們對窮人們那種尊重,讓人敬佩!原來人世間還有這種美好的情愫.

  揚善要高調,行善要低調。在我們的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情景:公交車上,滿身泥點的農民工上來了,眾人敬而遠之,擁擠的車裡頓時有了“真空地帶”;地鐵口,幾個農民工吃著盒飯,啃著饅頭,還有更餓的乞丐不停的磕頭求助,周圍的路人視若無睹……每當在電視中看到領導給困難群體發慰問金,每當陳游標捐款後與一大堆現金誇張地合影,每當受資助的物件面對鏡頭說一些感恩的話,心裡總是堵得慌……

  也見過這樣的情景:超市、商場裡有很多人在按摩椅上打盹,無償獻血車外排起了長龍,宜家的沙發上有人在呼呼大睡,肯德基夜店裡有旅行的客人趴著休息……

  一杯咖啡能溫暖人心,因為做好事的人不知道要幫忙的是誰,他們沒有出名邀功的想法,沒有功利之心的幫助是溫暖的;而這樣一件看起來很小的事情,卻溫暖很多渴望溫暖的人,和他人分享美好的事物,是人性美好的閃光點。贈人玫瑰,先把刺處理好,或者送花時,把花的一頭先遞給受贈人,可能就不會刺傷受贈人哈。陳游標們做好事敢誇揚,某些角度看,不好。但再不好,也好過那些連賑災財物也敢吞的人渣。這裡人性美好的閃光點有:慈悲心、同情心、善心、理解.尊重.寬容.關心.幫助他人等。

  2、讓受助者更有尊嚴-----有需要即可領用:

  如果有一天,你出門吃飯又忘了帶錢,怎麼辦?如果有一天,你耗盡了身上的所有積蓄,連飯錢都給不起了,怎麼辦?如果你是一個剛畢業的學生,沒找到工作,沒有住處沒錢吃飯,又或者離家出走或是被偷了,你該怎麼辦?若此時你來到提供待用午餐的餐館,就能領取一份免費的午餐。而那份免費的午餐,也許會成為你這一生中最溫暖的午餐。有些人在無助時選擇搶劫或偷盜,但如果能透過待用的午餐或者咖啡幫助他們渡過難關,社會會變得更美好。

  在生活中,常常看到捐助者對受助者施捨般的態度,一個常見的場景是:有人給小孩子捐了兩個文具盒,還讓孩子拿著文具盒一起拍照,還問小孩子:“你有什麼願望,我們是特地來看你的。”而學校的老師還在一旁指導,讓小孩子拍照的時候面露笑容。其實小孩子會不好意思,甚至覺得丟臉。這是一種惡習,如果尊重他們,捐助人捐東西的時候,就應該說這是送給他們的禮物,“而不是一種施捨”。而貼在牆上的咖啡,就能避免捐助者和受助者見面的尷尬,也讓受助者感到尊重和平等。

  孟子:“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強調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一個人在與別人交往中,如果能很好的理解別人、尊重別人,那麼他一定會得到別人百倍的理解和尊重。尊重,就像“一個善解人意的小姑娘,她透明的微笑叫理解,她淳樸的心靈叫高尚;尊重又像一位德高望重的學者,飽含待人處世的智慧,盡顯人格操守的高貴!”

  懂得尊重,是做人最起碼的一種道德要求。做到了尊重別人,則是一種境界、一種美德。這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質,是對他人人格與價值的充分肯定,同時,亦是贏得他人對自己尊重的基礎,自身的自尊方能得以周全。所謂尊人尊自己,這是一種辯證的關係。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要懂得和學會尊重別人。

  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尊重,可以讓人開心,使人奮進,助人成功。尊重,是一種理解與寬容。與人相交,求同存異,學會移形易位換位思考。千人千面,我們不能夠要求所有的人都按照同樣的方式活著。與人交往,你可以有所選擇,卻不要想著去改變一個人。豁達大度,是人際交往中的積極因素。

  3、讓公益成為一種習慣和生活方式。

  貼在牆上的咖啡,其實不是美國洛杉磯的首創,它類似於歐洲的“待用咖啡”,“待用咖啡”是指在咖啡館消費的人提前多買一兩杯“寄存”在店裡,若貧困人群或咖啡愛好者表示需要“待用咖啡”,店家就可以讓其享用此前人們已經付過錢的“待用咖啡”。

  而在中國,吃飯則是更為迫切的問題。在我國,已經有“代用午餐”這一公益形式的興起。它的創始人名叫尹小龍,在微博上,尹小龍的認證身份是野百合公益聯合會理事、知名藝術人,他還是深圳待用午餐發起人和多個公益組織的志願者。他希望透過待用午餐專案,讓受助者感覺到尊重和平等。“待用午餐”的主旨是希望前去快餐店就餐的人,提前買下一兩份快餐寄存在店裡,以便提供給流浪者、低保戶等困難群體或急需吃飯的人。目前,已經有北京、重慶、鄭州、蘭州、南京等地多家餐廳加入。尹小龍說,待用午餐的形式能形成商家、捐助人和受助者之間的三角關係,而捐助人和受助人之間互相不見面,讓受助人更有尊嚴。“一個公益專案的順利開展,要有理念、執行力和透明度,但我漸漸感覺到,讓受助者感受到尊重和平等,是更重要的因素。”在尹小龍看來,如果尊重他人,捐助人捐東西的時候,就應該說這是送給他們的禮物,“而不是一種施捨”。而待用午餐,就能避免捐助者和受助者見面的尷尬,也是對受助者的尊重。

  然而,在社會信任度下降的現在,民眾更擔心的是,善心被濫用了怎麼辦?萬一餐館老闆私吞捐款,客人買兩份待用只放一份餐,或者將過期的快餐作為待用呢?如果有好吃懶做的人天天來領怎麼辦?“這個世界沒有那麼多壞人,如果一個餐館的老闆將捐款據為己有,那他肯定連快餐店都經營不好。”在尹小龍看來,培養互助理念比事情本身更重要,而專案在起步階段,需要接受民眾的批評和質疑,他們也會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流程。但在社會現實的衝擊下,若運作體系不完善,人們的質疑不無道理,但我們不能因噎廢食。因為這是個正能量的事情,在沒有做之前,不用設定太多障礙。一份飯說到底也沒有多少錢,蹭弱勢群體飯的人也會很沒面子的。希望這個活動能一直走下去,能慢慢沉澱下來,形成一種可複製的模式,並希望全民參與進來。

  只有把好事做好,才能有更多的人參與,讓“待用”成為愛的一種常態。待用午餐和地鐵裡的應急傘類似,都是為了幫助有需要的人,讓公益成為一種習慣和生活方式。公益應該著眼長久公眾參與。公益應該著眼長久公眾參與。

  我們國家做個什麼善事都要當專案來做,別的國家卻讓這種善行成為市民的一種生活方式或習慣.

  能夠把自己和別的人在更深的層面聯絡在一起的,絕不是那些可以輕易貼上的標籤。人和人之間,不是上過同一所學校,來自同一個城市或國家,有同一個星座或血型,就能彼此喜歡。能夠維繫彼此的,是同樣的信仰、準則和價值觀。

  接下來,希望還能有待用書包、待用雨傘等其他形式參與進來,待用的東西能更多,獻愛心的形式也能更多。參與的都是真心想去幫助別人的人。

  4、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做一個高尚的人:

  常見的捐助動機有如下幾種(可能同時兼有幾種動機):①完成任務;②投資,榮譽、信用或政治投資,廣告。宗教信仰中關於來世和報應理論驅動的捐助也可歸入此類;③同情,捐助者看到悲慘的景象後,為了消減由同情心或聯想自身所引發的`緊張不安感,或者為了保持長期教育所形成的道德規範而進行捐助。這種捐助在精神上是被迫的,例如面對街頭幼兒、畸形人或衣著整潔人士的乞討。④、低俗精神慾望:如透過窺視別人的貧窮和悲慘來獲得某種精神刺激,或者希望透過捐助獲得一種高高在上的虛榮,踐踏對方人格尊嚴。⑤高尚精神慾望:這種高尚的精神慾望在於透過幫助和影響別人來更好地實現自己人生價值,例如此類人認為,幫助了1000個人的人生比幫助了10個人的人生更有價值。與“同情”動機不同,這是一種更主動的,更純粹的捐助,但也是一種經常被神秘化的,經常被誤解為“無私”的行為。

  當援助者的幫助對受助者的生活產生影響,使得他們的生活變好時,援助者內心深處能夠感受到一種人生的豐盛,人生價值的增長,這種精神滿足的一種表現就是我們常說的“助人為樂”的快樂。這種助人的快樂來自於人生價值的增長,在這裡,人生價值的增長主要來自兩個關鍵點的達成:A,結合--援助者的行為與受助者生活的結合;B,結果--援助者的行為使受助者的生活變好。可見,對於此類動機的捐助,看似“無私”,但仍然是利己的,不過這是高尚的,令人尊敬的利己。他們不求感恩報答,但是他們希望能夠確認自己的努力與受助者的生活實現了結合,並且最好達到改善後者生活的結果,因為這就是這些捐助者的動機和利益之所在---更好地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