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低頭族為話題的高考英語作文

以低頭族為話題的高考英語作文

  導語:我們已經習慣了手機帶來的種種便利。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在手機大行其道的今天,我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正在被不斷地侵蝕、改變。下面是yuwenmi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素材,歡迎閱讀與借鑑,謝謝!

  近日,一部名為《低頭人生》的2分鐘48秒的短片獲得了中央美院年度一等獎,作者用誇張和冷幽默的手法描繪了新時代手機一族的生活狀態,每個低頭已經到扭曲的人,都只關注著自己掌上的方寸天地,於是,行人走路撞上電線杆,醫生給病人打針不專心,消防員沒能救下跳樓的人,車禍現場經過的路人在自拍……

  該短片爆紅網路,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和熱議。看過短片,有人表示片子發人深省,有人則認為太過誇張只能當笑料,有人認為有收有放就能收放自如……

  結合材料,充分思考,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要求:確定立意,明確文體(除外),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審題立意

  【文題解析】

  本材料選取一個風靡網路的影片短片《低頭人生》,關注的是時下國人生活的一個熱點“手機依賴症”(“手機一族”“低頭族”),材料具有普適性,意在引發學生對社會現象的關注和思考,對自身行為的審視和反思,從手機出發,從生活出發,從社會現象出發,上升到對怎樣合理使用手機,怎樣的生活和人生更有積極意義,怎樣的社會生活更健康文明更具發展和活力的理性認識。

  行文需聯絡材料,從材料出發,表達個人的思考,立意清晰明確,文體清晰,如為議論文,需論述展開充分有層次,不求就事論事,可拓展延伸,拓寬視野和論述,忌華而不實泛泛而談。

  【立意參考】

  1、反對做低頭族角度:仰望星空才能海闊天空;別做低頭的井底之蛙;低頭於方寸,得不償失;職責所在,不得低頭;低頭有時也是一種冷漠(抬起頭來,伸出手去,做一個有公德的熱心人);熱愛生活從抬頭開始;人生在低頭中暗淡(貧乏);別用低頭渾濁清明世界(傳播謠言);握緊了手機,丟掉了時間,只剩庸庸碌碌的人生。

  2、支援低頭族角度:方寸天地亦可氣象萬千;低頭也是一種思考(學習)的生活方式;沒有低頭何來抬頭;千變萬化的資訊時代,不得不低頭;低頭也能傳遞價值(傳播正能量);低頭也是一種抓緊時間的智慧之舉。

  3、中間角度:切勿危言聳聽,低頭族也有抬頭之時;收放自如,做手機的主人;天地自在我心,手機伴我成長;目光並不短淺,人生並未陌路,手機只是一程的伴侶;人生不是短片,手機並非導演,人生自有我做主。

  標杆範文

  不做“低頭族”

  放眼當下,手機走進社會的每個角落,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大街上、地鐵中、商場裡,隨處可見戴著耳麥,拿著手機的低頭族。他們完全沉溺在虛擬的網路世界,對周圍的一切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把自己與周圍的世界割裂開來。

  我們已經習慣了手機帶來的種種便利。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在手機大行其道的今天,我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正在被不斷地侵蝕、改變。對手機的過度依賴,讓我們自身的一些功能逐漸被異化。

  過分依賴手機,會讓我們的健康受損。現在一些人特別是青少年自制能力差,常常通宵達旦地玩弄手機,長期地低頭對著螢幕,戴著耳機,敲打鍵盤,不僅影響人的視力,聽力,還會造成身體免疫力的下降,思維神經的混亂。

  過分依賴手機,會疏遠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長期沉溺於網路的虛擬世界,會讓我們與現實生活脫節,眼中影響正常的人際交往。由於習慣了過度的依賴手機,很多人不願與人交往,造成了自閉症,甚至有人形成一種異化人格,不願意與現實生活中的人打交道,這對於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過分依賴手機,會弱化我們的思考能力。網路上每天都有海量的資訊,網路世界被各種各樣的垃圾資訊所充斥,因為網路資訊的即時性特點,很多人對面對大量資訊時,只是抱著圍觀的心態,不加取捨的進行閱讀、瀏覽,這樣的`快閱讀,不經過篩選、思考,被動接受,對人的思想和精神不僅無益,反而有害,大腦就像一個容器,當我們的大腦被各種紛雜的各種資訊所填充時,就無法裝下我們自己的思想了。

  當低下頭的時候,我們於是就再也看不到天空的湛藍、白雲的飄逸、綠樹的蔥蘢、鮮花的絢爛,我們再也感受不到生活的詩意、自然的偉大、宇宙的神秘、人文的崇高。丟開手中的手機,讓我們不做低頭族,要做昂首挺胸的抬頭族,迴歸到正常的社會生活中來,感受親情的溫暖,友情的珍貴,思考的樂趣,閱讀的快樂,做一個身心健康、精神充實、富有品味的現代人吧!

  科技是把雙刃劍

  莎士比亞沒有黑莓,亞里士多德沒有iphone,他們過得也很好;基督教在沒有部落格的年代傳向全球,耶穌在山上訓誡時沒有用PPT作展示。

  “所有的科技對快樂生活來說,完全沒有必要”,英國《衛報》曾對科技如此評價,引人深思。

  如今, “低頭族”一詞,又觸動了我們的神經。地鐵上、飯館裡,乘電梯,過馬路,“低頭族”生活的每個縫隙都被手機佔滿。朋友聚餐、家人團聚, “低頭族”依舊看微博,聊微信,玩遊戲,就算搭話也是敷衍了事。“低頭族”的隊伍正在壯大,從年輕人到中老年人,甚至孩子也加入其中。我們從他們的身上,看到的是資訊時代的理性缺失與冷漠。資訊時代的我們,遠沒有想象中幸福。

  但科技的發展給我們帶來的快捷與便利我們也深有。

  “不出門便知天下事”,滑鼠輕輕一點,到手指輕輕一觸,科技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是便捷。我們也曾一次次看到,無數網友透過微博參與愛心傳遞,幫助許許多多需要幫助的人。貴州民族學院大三學生楊艾菁,透過微博接力,用一對價值200元的戒指,為貴州山區的孩子換來了一棟教學樓。現在這所名為“夢想小學”的教學樓已在貴州開工。你看,科技的發展給我們帶來愛的洪流。

  其實,使我們變得無禮與冷漠的不是科技,而是我們不理性。微博、微信為人們的溝通帶來了便利,然而親人團聚、朋友聚會本來應該歡快熱烈的氣氛卻因“低頭族”們忙於刷微博、聊微信而變得冷寂。朋友們坐在一起卻沉溺於自己的小世界裡,少了敞開心扉暢談的歡愉。這當然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結果。

  所以,親友相聚時,請放下手機,看看久別重逢的親人、朋友,敞開心扉,面對面地談談。看看他們的面容,胖了,瘦了,憔悴了,容光煥發了?聽聽他們講講自己的境遇,給他們一個溫暖的擁抱,進行心靈的溝通。 請抬頭看看我們生活的世界,不要死死盯著手機螢幕,這樣你會發現我們周圍有著許多可感可觸的幸福。

  科技是把雙刃劍,請善加利用,切莫為其所傷。

  【點評】

  這是一篇分析較為透徹的議論性散文。作者開篇結合莎士比亞和亞里士多德的快樂生活、基督教的廣泛傳播,並引用英國《衛報》對科技的評價,提出觀點,引出下文。主體部分,圍繞材料中列舉的“低頭族”現象,從“資訊時代的理性缺失與冷漠”“科技給我們帶來的快捷與便利”兩個方面進行分析,進而指出“使我們變得無禮與冷漠的不是科技,而是我們不恰當的運用”的觀點,結尾對全文進行概括總結,分析透徹,思路清晰。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