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的感人事蹟作文(通用20篇)

抗擊疫情的感人事蹟作文(通用20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抗擊疫情的感人事蹟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抗擊疫情的感人事蹟作文 篇1

  新年到了,老家門前的廣場早早就掛起了大紅燈籠,大街小巷也貼滿了春聯。春聯貼了,福氣自然也就到了。但是今年出現的一種新型冠狀病毒,讓全國人民這個新年過得心裡很不暢快。

  現在國家為了十幾億人民的安全,所有醫護人員奮戰在第一線。這其中就有我的媽媽,我覺得很驕傲。當然,我也很擔心她的安全。為病毒傳播不再繼續擴大,她努力工作,放棄休假。

  本來的計劃是爺爺奶奶弟弟先回老家,我跟老媽在年三十坐高鐵回去。可到了年二九,媽媽退掉了車票,鄭重其事地和我說:“媽媽因為臨時工作原因,不能陪你回去了。你已經長大了,可以獨自去,希望你能理解。”當時我就懵了,一想到自己從沒有一個人出門這麼遠,心裡不理解,甚至有點氣憤。一路上爸爸媽媽打來的好多電話,我也是帶著情緒交流。

  隨著疫情帶來的影響,加上爺爺奶奶不斷開導我:“媽媽是醫護人員,這是她的責任。”我慢慢釋懷,理解了媽媽,知道媽媽就是電視上說的“最美逆行者”。

  我在老家很無聊,就暢想樓下的情景:樓下的廣場舞大媽翩翩起舞,煙花在天空中盡情綻放。廣場上形成了一股人流,大家作揖拜年問候……現實卻讓人大失所望,廣場空無一人。我一探腦袋,大聲嚷道:“爺爺奶奶,今年廣場怎麼一個人都沒有,我在家裡難受啊!我想同學們了,真希望早點開學。”

  家裡最歡快的,就數我那兩歲的弟弟了。他時而衝出房間,時而扯著奶奶,時而拽著我。因為他,疫情好像並不存在,大家都沉浸在過年的喜悅中。

  年夜飯上桌了,雖然比不了大酒店的色香味俱全,爺爺也準備了一天。辛辛苦苦做的一桌子菜,都是我喜歡吃的。我有時候在想:過年到底圖什麼?不就是圖個團圓嘛。現在我深有體會了,媽媽舍小家為大家,雖不在身邊,但是我心裡覺得很幸福,也很光榮。我能做的就是減少出門,不去人多的地方。只要勤洗手,不去找病毒,病毒自然也不會來找我們。

  最後,我想對在外的爸爸媽媽說一聲:“新年快樂,我愛你們!”

  抗擊疫情的感人事蹟作文 篇2

  “新型肺炎”,牽動著全世界的目光。這將註定是一個不一樣的春節。然而,就我看到的那一幕幕,遠超過了新型肺炎給我帶來的震撼……

  我的姑姑,她也是防疫站場上的以為“白衣天使”。為了支援第二疫情重地——溫州。她便從廈門,千里迢迢趕去那裡支援,參與了一線的防護工作。身於一線的姑姑,在大年三十的夜晚與家人隔離,眼裡那揮之不去的,是那晶瑩淚珠中的不捨與堅強。白髮老母隔門的叮囑令人淚目;在與我們影片時,她跟我們分享了她在一線的經歷:防護服全都是一次性,不可與病房以外的任何物品接觸。她們不想浪費,就想了一個“金點子”——連續奮戰八小時!奮戰於一線的“防疫戰士們”,連續八小時不喝水,不吃飯,也不上廁所,竟是不想浪費一套防護服!姑姑終於摘下口罩,深吸一口氣,三言兩語便敘述了她的勞累。但我們看到的,是她被口罩勒出的一條條印痕,還有她額頭上,滲出的一層細汗。她那樸實的笑容,卻令人心疼萬分。

  防疫戰場上醫護人員一張張的請戰書,新聞裡笑容靦腆的女護士那樸素的言語;“只要穿上白大褂就不害怕了……”

  哪有什麼“白衣天使”,不過是些穿上防護服的普通人罷了。

  除夕夜,像姑姑一樣的醫護人員,緊急集結赴疫情高發地,與家人們相擁面別。《愛是橋樑》——春晚動人的節目,為疫情改變……

  每當在電視上看到那一身白衣的天使,戰鬥在防疫第一線的“戎裝戰士”們;想起姑姑因長時間戴口罩而勒出的印痕,我就充滿虔誠。她視疫情為敵軍,視一線為戰場。在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中捨生忘死,以大無畏精神和鋼鐵般的意志,譜寫了一曲曲光輝壯麗的人生讚歌。

  醫護人員衝到一線去了,他們將個人安危置於度外,與病魔作戰,只為早日戰勝病毒。毫不遜色的他們在記者面前卻十分靦腆,但又樸實而大氣。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抗擊“新型病毒”,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又一次彰顯出偉大的民族精神。危難時刻,在民族精神的感召下,億萬人民築起了一座抗擊“新型肺炎”的萬里長城然而我的姑姑,她就是一塊為保衛長城而打磨成的堅盾!無論是滔滔無邊的洪水;還是鬼魅無形的病毒,在她,更是她們的保護下,無論是多麼可怕,也只能望而卻步了。

  我要感謝在春節裡守歲生命的姑姑,對於我來說,她承載著我們的幸福與希望,守護者我們的平安與健康。我對您的敬佩雨愛不止今天,更在我未來生命。

  抗擊疫情的感人事蹟作文 篇3

  在全國上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戰役中,有那麼一群人毅然奔赴抗疫前線,是他們的堅守和付出,築起了一道守護人民健康的防護線。他們是最美“逆行者”。

  新春伊始,一場猝不及防的肺炎疫情席捲全國大地。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疫”面前,一群“最美逆行者”沒有退縮,逆“風”而行,迎難而上,為抗擊疫情,奉獻力量,傳遞溫暖。他們義無反顧的“逆行”,是最勇敢的堅守,是最溫暖的守護,值得我們每一個人點贊和致敬!

  最美逆行者,肩負的是責任與擔當。責任重於泰山。面對疫情,廣大醫護工作者,寫下請戰書,按下鮮紅的手印,主動請纓,毅然奔向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公安幹警、基層幹部、運輸司機等,義無反顧,奮戰在防疫抗災戰場的第一線。他們手挽手、肩並肩,衝鋒陷陣,為抗擊疫情、穩定局面默默無聞地奉獻著,他們都是最美、最帥的“逆行者”。正是這些最美“逆行者”,他們肩負起了責任,扛起身上的重擔,用行動詮釋著責任與擔當。

  最美逆行者,傳遞的是信心與力量。疫情面前,人心是最強大的力量。危險緊要關頭,最美“逆行者”迎難而上,挺身而出,這是對生命的尊重與救助,更是為社會傳遞著休慼與共、守望相助的力量與溫情,堅定廣大民眾的抗疫鬥志和決心,樹立戰勝疫情的堅強信念。在這些閃閃發光的普通人身上,我們看到了愛的偉大、愛的力量,對所有人的一顆大愛之心。正是這些“最美逆行者”的實際行動,鼓舞了人們對抗疫情的信心,有了直面危險的勇氣和眾志成城的毅力。

  最美逆行者,守護的是生命與希望。正是這些普通平凡的最美“逆行者”,用實際行動守護著我們的健康,守護著人民的安危,守護著城市的平安。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的“英雄”,病毒肆虐時,醫生、護士、警察……他們在默默奮戰,守護我們,護佑國家,他們無愧於新時代的英雄。疫情當前,是他們在危險之境中逆風而行,以自己的生命守護著我們的生命,讓我們戰勝了恐懼,克服了困難,扛起了勝利希望,讓我們溫暖、安定,心中有力量,眼前有希望。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勇敢逆行的他們,千千萬萬最美“逆行者”,譜寫了一曲感人篇章,一首首讚美詩歌。他們都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最可敬的人,值得被所有人銘記、點贊。在這個不尋常的春節,讓我們守望相助,向最可愛的人致敬,他們是最美逆行者!

  抗擊疫情的感人事蹟作文 篇4

  面對疫情,我們村嚴陣以待。

  媽媽告訴我這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最長潛伏期14天,以飛沫和接觸傳播為主,儘管我還不太能理解,但是我還是按照媽媽說的做:不出門,待在家。我在電視新聞裡看到鍾南山爺爺告誡我們:不要出門、勤洗手,大家團結一致抗擊病毒。現在,千千萬萬的抗疫英雄在第一線工作,他們不能休息,不能陪伴自己的家人,甚至冒著生命危險。

  我們每一個人應該聽從指揮,做好自己的安全防護,不出門,不添亂,在家自主學習。

  我堅信這次疫情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一定會勝利。加油,中國!

  抗擊疫情的感人事蹟作文 篇5

  我叫“山西”,我的弟弟叫“武漢”,這是我們的故事,2020年初,弟弟開始乾咳、發燒,醫生說他得了肺炎,病情非常嚴重,為了我們的健康他要戴口罩隔離。那一刻,弟弟害怕,擔心,迷茫,得知這一訊息後,我們連夜給他送來了口罩,儘管我知道我們家並不富裕,儘管我們也感冒了,也需要他。這個冬天的夜晚很冷,媽媽在病房外微笑著告訴他:媽媽一直在你身邊,哥哥姐姐會一直在你身邊,醫生護士阿姨會一直在你身邊,不要害怕,要堅強,春暖花開的時候我們接你回家!

  黎明的那道光會越過黑暗,打破一切恐懼,我能找到答案,哪怕要逆著光就驅散黑暗,有一萬種的力量淹沒孤單,不再孤單……聽著歌讓我聯想起了這次的新型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來源於野生動物-蝙蝠,蝙蝠病毒在正常條件下不能直接感染人類,可能透過中間宿主來感染人類,在中間宿主中分離到其體內繁殖複製的病毒。病毒繁殖要依賴人體細胞提供場所及所需物質,所以病毒進行的最終目標一定是增強感染性增強致病性,否則細胞全部被病毒殺死,病毒自身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礎,但病毒在人體內發生變異也導致感染性增強,那麼被感染的人會成為超級傳播者。

  面對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衝在第一線的是我們的白衣天使。怎麼,醫生護士不害怕被傳染嗎?醫生護士不想在家中與家人們安穩地度過春節嗎?為什麼他們能夠堅守在第一戰線上呢?不向困難屈服呢?原因在於,只要穿上白大褂就要去救死扶傷,還病人一個健康的身體;只要穿上白大褂就不會害怕傳染,不會害怕病毒,會勇敢地跨過困難;只要穿上白大褂就會堅持捍衛它的尊嚴。鍾南山院士大家並不陌生,在2003年非典爆發時,67歲的鐘老院士帶領醫護人員抗擊非典,時隔17年,84歲的他重新披上鎧甲再赴武漢,他的出現讓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所以,不要去害怕,我們有這樣的無雙國士,定海神針,2003年的災難都扛過來了,這次也必能平安度過,還有無數的醫護人員冒著生命危險為我們鑄造的生命健康的長城!

  面對國內口罩危機,資金危機,企業家,明星紛紛獻身於慈善捐款事業,你20萬,我50萬,是多是少,累積起來一定會成為一個天文數字,也一定會成為武漢弟弟的支柱。其中讓我最為感動的是韓紅這位歌手,不!準確來說她是一位慈善家,不論是大大小小的災難,她的身影總會出現在第一戰場上。向山區望去,你能看到她對孩子們溫暖的笑容,她捐款,向武漢運輸貨物,運輸口罩,她不曾圖謀什麼,只為能夠向人民向社會向國家貢獻自己一份溫暖卻又堅定的力量,這次肺炎讓國內的口罩變成了稀缺的貨物,別怕!看我們的鄰居日本給我們送來了100萬隻口罩,別怕!海外華僑正在國外買來口罩空運回祖國,別怕!緬甸人民向我們運來一箱又一箱的貨物!請相信團結的力量!相信國家的力量!相信國際的力量!相信“相信”的力量!

  抗擊疫情的感人事蹟作文 篇6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讓中國人盼望的春節將至。可是這次的春節卻是讓人刻骨銘心,讓人難以忘懷!

  最近武漢出現新型冠狀病毒如瘟疫一般暴發至全國,感染速度極快,有很多專家正在病毒,也取得了重大的進步。如今我們只能躲在家裡,以免被染上病毒,我回想起往年的春節大家熱熱鬧鬧的,紅紅火火的,親戚朋友們歡聚一堂,一起過大年,看春晚,但現在所有人只能待在家裡。儘量少出門,為了更好的防止病毒出現交叉感染。

  好幾天過去了,越來越多的人被病毒奪去生命,但幸好,那些默默無聞為祖國,希望他們能快點研究出能治癒病魔的藥物,可以讓人們回到工作、生活,學習當中,更可以讓身在異國他鄉的人們回國與親戚朋友們歡聚一堂。我想對醫生們說一聲,“謝謝您們,辛苦了!”我作為一名青少年,在祖國危難的時候,儘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幫助他們,用自己的壓歲錢去買一些口罩,護目鏡,酒精醫療用品,捐給醫院或者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

  我相信全國人民一定永不言棄,堅持到底戰勝病魔的那一刻。我希望下一個春節祖國能國泰民安,萬事大吉!

  抗擊疫情的感人事蹟作文 篇7

  春節在每個華夏兒女心中本應是舉國歡慶、全國上下一片幸福祥和的氣氛。但是今年的春節卻很特別。2019年12月8日,第一例新型冠狀肺炎病毒在湖北武漢確診,但誰又能想到一個月後竟成了“燎原之勢”。疫情突發,你們退掉返鄉的車票,主動請纓“我願意,我報名,我請戰,我帶頭。”短短几個字,卻凝聚著對家人最不捨的離別,對責任義務無返顧的承擔。你說,你沒成家沒有負擔;你說等你回來再結婚;你告別年邁的父母,吻別在睡夢中的兒女……毅然決然地奔赴戰場。面對未知未知而又兇險的病毒,你們換上戰甲,逆行而上,將病毒牢牢地鎖死在前線的戰場。疫情急迫,你們沒有絲毫的.猶豫和畏懼,與死神殊死搏鬥。你們為了縮短戴防護帽的時間,剪掉了齊腰長髮;你們為節省一套防護服,在病房中一待就是一整天;你們在一線充當著各種角色,你們除了是醫生,還是心理輔導師……當你們脫下防護服的那一刻,我淚目了,心裡五味雜陳,由於長時間穿戴防護服,你們的衣裳被汗水浸溼;雙手被汗水泡得發白,臉上留下了一條條勒痕。你們在救治患者時不幸感染病毒,卻將微笑展現給大家,隔著厚厚的玻璃窗,你們大聲喊出:“加油,我們一定可以!”“沒有什麼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鍾南山院士向公眾發出緊急呼籲,而84歲的他卻“逆行”衝往防疫最前線。面對死神你們無比勇敢,面對疫情你們無比堅強。讓人欣慰的是,在你們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好訊息傳來:廣西首例確診病例已經臨床治癒、武漢一位87歲老人治癒出院、北京兩名患者治癒出院……多麼振奮人心,這一切都歸功於你們,是你們的無私奉獻,義無反顧,舍小家為大家才有了這一切。此時此刻,我想說你們是最可愛的人,是最美的“逆行”者,向你們致敬。

  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無法衝到最前線,但我們可以做到:不出門,帶好口罩,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不信謠,不傳謠。所有奮戰在一線的白衣天使們,你們不是孤軍奮戰,在你們的身後還有億萬同胞,還有我們強大的祖國。加油!全體醫護人員。我們等著你們凱旋歸來!

  抗擊疫情的感人事蹟作文 篇8

  春節,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也是全家團聚的節日,更是我們小朋友最喜歡的節日。

  但是今年的春節卻被一種無情可怕的“新型冠狀病毒”所打亂了。這種病毒傳播速度十分驚人。媽媽告訴我,截止現在全國已累計確診了72000多例了。尤其是在咱們的湖北省,已累計確診近60000人次,十分可怕。為了儘快的戰勝“新型冠狀病毒”,全國人民進行了一場“抗疫大戰”。特別是我們全國的白衣戰士紛紛趕赴疫情一線,他們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放棄了春節全家團聚的日子。在醫療防護物資短缺的情況下,自身生命健康受到威脅時,仍然不懼危險。千方百計不分晝夜的搶救病人,抗擊著疫情。還有科學家叔叔阿姨們,也在積極的研製著各種藥物,在極短的時間內,已有多項防治新型肺炎的試劑獲得國家批准。部分試劑藥物在臨床治療上已取得了顯著的療效。疫情感染人數,每日在下降。康復出院的人數每天都在增加。

  我們相信,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尤其是在我們身居戰鬥一線的醫生護士叔叔阿姨們的奮戰下,“新型冠狀病毒”一定會被徹底消滅。今年的春節真是一個特殊的春節。

  抗擊疫情的感人事蹟作文 篇9

  在這場抗病毒戰役中,我最敬佩的是白髮蒼蒼鍾南山爺爺和李蘭娟奶奶,跟我的阿太一樣年紀大的老人,本該在家安享天倫之樂的他們,含著熱淚卻又堅定無比的眼神,在第一時間親自奔赴抗疫情一線!

  我看到的是多少可敬的白衣天使們,在病情發生時,他們毫不顧及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扔下自己年幼的孩子,瞞著年邁的父母,轉身奔向開往武漢的列車,衝在抗戰的第一線,留下家人們無限的思念和擔憂。

  我看到的是英勇的人民警察叔叔,放棄了溫暖的小家,在刺骨的寒風中,在每一個路口,在每一個社群,24小時不間斷的執勤,逐個排查風險,守衛著市民的健康安全。

  我看到的是一個個鮮豔的紅色馬甲,志願者們顧不上吃一口熱乎的年夜飯,卻每天在樓道噴灑消毒液,在小區分發口罩,在醫院維護秩序,在家裡包上好吃的水餃和湯圓,送給一線的戰士們。

  我突然發現,原來“逆行”是最美麗的背影,正是這一道道美麗的背影,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安定幸福,讓這個春天來得更快一些!致敬,逆行者!加油,中國!

  抗擊疫情的感人事蹟作文 篇10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就在過年的時候,全國爆發了冠狀病毒肺炎,這是一種非常厲害的傳染病。因為這次疫情的影響,我們不但必須待在家裡,不能出門,還不能正常開學,大家都沒能過上一個美好的春節。

  病毒對大人的影響就更大了。但是很多白衣天使,解放軍和千千萬萬個志願者依然工作著。我的爸爸是一個普通的工作人員,他常常在深夜值班,我想寒冬的夜晚爸爸肯定很冷,但是他不怕辛苦,仍然堅守崗位。

  這次疫情讓我明白,要愛護野生動物,我們小朋友也要做到講衛生、勤洗手,出門戴口罩。我們一定要做好全面防護,不能給病毒可趁之機,不給像爸爸那樣的工作人員添麻煩。

  我相信,只要我們每一個人都獻出愛心做好自己,這麼多的愛心就會匯聚成希望,一定會把黑暗照亮!中國加油!武漢加油!我們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抗擊疫情的感人事蹟作文 篇11

  今年是2020年,也是鼠年。

  新年本是新的開始,新氣象。可是在快過年的時候,我們有一座城市——武漢爆發了疫情,它的傳播範圍很廣,幾乎覆蓋全國。一時之間,人人自危。

  過年了!我期盼已久的熱鬧的新年啊!但是爸爸媽媽和我基本上不出門,每天宅在家裡,既沒有帶我走親訪友,也沒有帶我出門旅行!作為小朋友的我,今年過年最大的感受就是,好無趣啊!好想出門玩啊!爸爸媽媽每天透過新聞和網路瞭解疫情情況,同時告訴我,這個病毒叫新型冠狀肺炎病毒,它的傳染性很強,飛沫和身體接觸都會傳染。我們現在在家自行隔離才是最安全,最正確的。

  寫完作業,我有時會站在陽臺朝外面看,希望能看到一些有趣的事情,可是外面行人都幾乎沒有。很快我就不再感興趣了!媽媽看我悶悶不樂,就說讓我戴好口罩,把手放在口袋裡,和她一起下樓散個步!我高興地同意了!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面對這種病毒,我們不要太害怕!一定要做到:勤洗手,勤通風,儘量少出門,出門記得戴口罩。這樣大家就是安全的!

  雖然今年過年跟往年不一樣,但是我們大家是健康的就是最幸福的事了!我希望有專家能快點研究出疫苗,消滅這些病毒,讓我們過上像以前一樣健康快樂的生活!

  抗擊疫情的感人事蹟作文 篇12

  每年新年都要去探親,到鄉下過年,今年就不一樣了。

  因為有人吃野生動物,野生動物身上寄存著一種冠狀病毒,會傳染到人的呼吸道,被感染的人就會咳嗽、發熱、胸悶、呼吸難受,會得肺炎,不及時去醫院治療,甚至會死亡,更可怕的是這種病毒會透過飛沫傳染給別人。

  一開始,人們不怎麼重視,後來,得病的人一傳十,十傳百,死亡的人越來越多,國家開始重視。因為這個冠狀病毒,我們開學推遲了,爸爸媽媽上班也推遲了,不能出去玩,天天呆在家好沒意思啊。

  小區路封了,高速路口24小時有醫生輪流給人測體溫,關於病毒的事,要求很多很多。第一,出門要戴口罩;第二,不能去探親;第三,出門回家後要用七步洗手法洗手;第四,少去公共場所;第五,不能與陌生人接觸......不然一不小心都有可能會被傳染上。

  因為這個新型冠狀病毒,我只能天天呆在家裡寫作文、玩玩具,不能去上,不能去超市,真希望這病毒能早早地消失。

  抗擊疫情的感人事蹟作文 篇13

  自古以來,“城”代表一個集體,是萬千百姓聚集之處。武漢,這座繁華的城市,每一刻都有無數的人來人往,卻在本該鬧騰歡慶的新年遭受了突如其來的疫情攻擊。值得自豪的是,在危難面前,這座英雄之城從不畏縮,用愛築起一面面堅固的“城牆”。

  這城,是醫護人員奮鬥之城。在這可怖的疫情面前,十萬勇士奮不顧身衝上前線,穿上厚重的防護服,戴上悶熱的護目鏡和口罩,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去抵抗——去抵抗那隨處可在的病毒。他們吃苦耐勞,日日夜夜穿梭在冰冷的醫療工具和發熱恐懼的病人中,卻從不抱怨半句。多少次日夜搶救,多少次檢驗抽血,無論哪個角落都有白衣天使們疲憊而堅強的身軀。可能會因為無意間的一句話,或是一個小小的疏漏,病毒就無情地侵犯這些勇士。他們又怎能不知曉這些超負荷的工作還帶有極大的危險,但他們是滔滔勇氣的象徵,是億萬人民的希望,是美好幸福的寄託。他們捨己為人的行動是為了守護城內老百姓的安寧,是為了讓人民不再受苦,是為了守護我泱泱中華!

  這城,是工人戰士剛勁之城。一座醫院,8天,1000張病床,這是世界建設史上多麼了不起的奇蹟!汗水浸透了他們的衣裳,淚水婆娑了他們的眼眶,但他們偉岸的身軀依然為人民的需要屹立在前方。他們來自全國各地,也許這場戰鬥與他們毫不相干,可強烈的責任心、愛國心、奮進心激勵著他們勇往直前。他們放棄休假,憑著戰勝敵人的決心修建這戰壕,把這無形的敵人消滅殆盡!解放軍也是城裡的戰鬥者,因為他們的存在,源源不斷的物資湧進最需要的地方,他們抗擊過非典,戰勝過埃博拉,給患者帶來希望,給城市帶來曙光!不管是軍人還是工人,他們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屹立在城市之巔決不退縮,這樣的人,值得被敬重。

  這城,是武漢百姓自覺之城。城內資源緊缺,他們也不離開!為了中華兒女的健康,他們這些默默無聞的平凡人餐餐只能吃著白米飯,就連泡麵也成為奢侈。不逃離,只堅守;不上街,只隔離;不聚會,只影片,這就是每個自覺的武漢人的最真實寫照。是啊,在這無形的敵人面前,他們無法廝殺,但只要不“叛變”,就盡了一己之力為社會減輕負擔,就為打敗病毒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回望慘痛的1998,武漢人民在30米高的洪水前毫不退縮,20萬人獻出自己的力量,讓這座堅毅之城免遭屠殺。這次,團結力量將會重現,這座城和它的人民定會挺過去!

  漢學家費正清說過:“在中國的黃河上逆流行舟,你往往看到的是曲彎前行的船,而沒有注意到那些在岸邊拉縴的人們。”無論是“不計報酬,不論生死”的白衣天使,還是風餐露宿、拼命工作的建築工人,無論是英雄還是小民,都願意用生命保護我們這個國家。我相信,這座城將會永遠固若金湯!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抗擊疫情的感人事蹟作文 篇14

  “叮”朋友發來訊息,說他在微博“雲監工”,並且推送了直播——是武漢市正在搭建救治醫院。我看見在高空攝像下,一個個身著亮色工作服的建築工人們急速走動著,大型施工機械不停地運作,工地上已經支起了即將成型的房屋支架……

  在微博熱搜與網路熱點都被“新型冠狀病毒”佔領的近日,在“某地又確診多少位患者”“現時共多少名患者死亡”這樣的新聞攪得大家心神不寧的同時,“他們”的身影也不斷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裡。

  “他們”是84歲的鐘南山教授,義無反顧地趕往武漢防疫最前線;是2小時內集結52位醫護人員奔赴前線的河南大學各附屬醫院;是1月28日為止趕往湖北的30支醫療隊,4130人……

  黑白顛倒奮戰一線的醫護人員,簽下的是擁有遺書分量的請戰書,工程人員肩扛的是濃縮著生命與希望的建材。在記者採訪中,我看見的是護目鏡佈滿水霧,視線模糊的醫護人員,他們小心翼翼“蛻”下身上沾滿病菌的厚重防護服,如釋重負地呼吸一口新鮮空氣,努力支撐著疲憊的雙眼,臉頰已經被醫用口罩勒出深深的印痕。

  這是他們,而我們又是如何?

  我們或許是涉戰未深的普通民眾,蹲在家裡時刻關注著最新訊息。

  然而,有的人貪圖財利與刺激,使最不可能興旺的野味市場生意興隆,有的人依舊外出聚會,或終不肯戴上口罩,更有甚者拒絕醫院的體溫檢測,大聲責罵醫生虛張聲勢,已確診的患者帶病潛逃。有的人說,他們是無故產生事端,對病情毫無重視可言。

  但是,有的人依舊以普通的身份奉獻著。許多身處武漢的市民主動投入防疫一線做志願者,盡綿薄之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武漢是疫情最嚴重的城市,更多的市民堅持留在武漢,以防感染他人。無私奉獻的普通人絕不僅僅是武漢的市民,還有許多不在疫情中心的普通人也在努力奮戰。我的同學母親在地鐵口分發口罩,大多數普通民眾“閉關”在家。“他們”在前線作戰,“我們”中的更多人,雖不能託舉一片青空,但或許能夠為他們撐起一把傘。

  “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牽動國人心的,不僅僅是疫情,而是與疫情緊緊相連的“他們”的安危。

  始終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即使無法加入一線,但希望身為“我們”中的我,提筆落字,文字間亦能為他們遮避風雨,聯結溫馨。

  抗擊疫情的感人事蹟作文 篇15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全國上下十四億人感受到病毒的無情,但同時也看到了全國上下一心、共同抗“疫”的感人場面,在我們身邊有千千萬萬的英雄人物湧現出來,今天就跟隨我感悟英雄在身邊吧。

  2020年1月,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原本正在歡度春節的中國按下了暫停鍵。當所有人都待在家中關注疫情的時候,千千萬萬的醫護工作人員已經奔赴一線,救死扶傷。

  武漢淪陷了,各地迅速組織醫療隊支援武漢。除夕夜,當我們正在和家人團聚時上海醫療隊已經踏上了征程。緊接著,青海來了,上海來了,西安來了……,二百多支醫療隊,近26000名醫療隊員來到了武漢。

  他們被稱為“最美逆行者”。原本青春可愛的護士穿上隔離服,剃掉了美麗的長髮;戰鬥中的他們不分日夜,因長期穿著隔離服,臉上被護目鏡壓出了深深的印痕;累了的他們來不及脫下衣服,席地而睡;厚厚的隔離服讓他們認不出彼此,只能在背上寫下鼓勵的話語,相互打氣。這樣的白衣天使就是我們身邊的英雄!

  不止他們,在這國難當頭的時候,各行各業的人都奮戰在一線,軍人、環衛工人、社群工作人員……,而穿起工作服的他們是最美的樣子。這樣的他們就是我們身邊的英雄!

  此時此刻,每個人都想為社會出一份力。拾荒老人毅然捐出了一萬元,小女孩捐出了全部的壓歲錢5000餘元,全國各地紛紛送來了各種物資。就連遠在海外的華僑也心繫祖國,他們包機將蒐集到醫療用品送回祖國,卻無一人回國。這樣的他們更是我們身邊的英雄!

  在這危難的時刻,身邊的每個人都在用行動支援著祖國。曾經我們一起攜手,抗擊了非典肺炎,打倒了禽流感病毒,度過了汶川地震,中國人民的力量是強大的,只要我們眾志成城,一定能度過困難。

  春暖花開時,我們等待著英雄的歸來!

  抗擊疫情的感人事蹟作文 篇16

  醫務人員是人民健康的守護者。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大醫務工作者義無反顧衝上疫情防控第一線,他們夜以繼日、連續奮戰,全力以赴救治患者,不少醫務人員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獻出了生命。他們的付出換來了一個個患者的康復,換來了疫情防控形勢的持續向好,他們是新時代最可敬、最值得關愛的人。

  在大屏播放抗疫一線醫務人員的照片,既是向廣大抗疫一線醫務人員表達敬意,也是在宣傳醫務人員救死扶傷、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在一定意義上,宣傳抗疫一線醫務工作者的事蹟,不僅能起到激發醫務人員戰鬥力的作用,而且也能激發更多人抗擊疫情的信心,還有利於在全社會形成尊醫重衛的濃厚氛圍。

  宣傳醫務人員要找準宣傳物件。疫情肆虐,全國數萬名醫務人員不懼危險、奮戰在抗疫一線,他們有的'主動請戰,寫下“不計報酬,無論生死”的請戰書;他們有的推遲婚期,立下“疫情不結束,我們不結婚”的承諾;他們有的親人去世也沒能看最後一眼、送最後一程,詮釋了忠孝難兩全的古語……每一個故事的背後,都體現著他們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和臨危不懼、義無反顧、勇往直前、捨己救人的責任擔當。宣傳醫務人員,我們就要深入挖掘這樣的典型人物。

  宣傳醫務人員還要找準宣傳載體。不同的宣傳載體背後有著不同的受眾群體,不同宣傳載體也有著不同的覆蓋面和影響力。我們要精準研究載體的特點和受眾喜好,讓典型醫務人員事蹟既走進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也要走進微信、抖音等新媒體,還要走上講臺、舞臺,走進影視劇……只有採取立體化的多載體多形式的宣傳,醫務人員的感人事蹟才能走進千家萬戶,使之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一個典型就是一面旗幟。透過對典型醫務人員事蹟的宣傳,就會發揮出強大的輻射帶動作用,鼓舞和激勵廣大醫務人員更加英勇地奮戰在抗疫一線,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同時,也一定能鼓舞和激發更多的人投入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推動這場戰“疫”儘快全勝。

  抗擊疫情的感人事蹟作文 篇17

  “阿姨,您的處方單是以前的,藥店說需要新的處方單才能開藥,請您讓主治醫師再開一張發過來吧”“叔叔,您要的藥沒有了,看看這種行不行”……在武漢市漢陽區晴川街的一家藥店,19歲的張玉欣(見圖。資料照片)一邊跟店主報需求,一邊聯絡居民詢問購藥的細節,忙得不可開交。

  張玉欣是武漢本地的“00後”大學生,疫情發生後,她主動到社群報名,成為一名志願者,主要負責給居民買藥送藥。“之前有過志願服務經驗,現在我們的城市遇到困難了,我想繼續為家鄉人民出一份力。”張玉欣說。

  張玉欣工作的漢陽晴川街龍燈社群龍燈裡小區是一個老舊小區,居民大多是老年人。為了滿足居民多樣化的用藥需求,張玉欣和同事們經常從早跑到晚,遇到一些難買到的藥,還得一家家藥店去詢問,經常飯都來不及吃。

  “雖然只是跑腿的工作,但有些藥對居民來說是‘救命藥’,我們必須爭分奪秒去買。”張玉欣說,小區居民買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藥物比較多,有的隔幾天就需要再買一次。最多的時候,她一天要買五六十種藥品,光排隊就要好幾個小時。

  讓張玉欣印象最深的是,一天下午,她接到居民求助:一名70多歲的危重症患者急需球蛋白。她和同事立即開車外出找藥,一家家藥店去詢問,從漢陽一路搜尋到漢口,輾轉10多家藥店,終於在快要天黑時,在一家即將打烊的藥店買到了藥。當他們把藥送到求助居民手中時,對方感動得熱淚盈眶。

  志願者的辛苦付出,居民都看在眼裡。“開始時一些居民不放心,但看到那些買藥的居民不僅拿到了急需的藥,零錢也一分不少,現在他們都提前寫下醫保卡密碼,放心地交給我們購藥。”張玉欣欣慰地說。

  抗擊疫情的感人事蹟作文 篇18

  “線路出現故障,影響負荷監視和分合。”國網株洲調控中心的大螢幕上,湖南省株洲市中心醫院的專用線路通訊異常。這個情況馬上被當班調控員文章(上圖。本報記者杜若原攝)發現。他第一時間從資料中研判出產生異常的原因和後果,並緊急向值班排程報告。搶修指令從這裡發出後,故障很快排除。此刻,株洲市中心醫院依然燈火通明,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工作井然有序。“他們救護患者,我們守護醫院。”文章說。

  調控中心大大小小的螢幕中,各種資料資訊不停地跳動著,從盯住大屏小屏的專注眼神裡,才能感受到這裡非同一般的緊張。抗擊疫情期間,調控中心的重點工作就是確保全市62家定點醫院、隔離觀察場所等的用電安全。

  “昨晚雷雨大風天氣,市區配網發生了線路跳閘,目前已全部恢復送電……”1月26日清晨,調控大廳裡,徹夜未眠的文章與同事交班。同時,他轉交了一份疫情防控重點使用者詳細記錄,並囑咐同事這些定點醫院的保障絲毫都不能馬虎。

  疫情突發,後方保障也是一場戰鬥。“特別累,工作量比平時增加了6倍。但是特殊時期,能貢獻自己的力量,又特別自豪。”文章說。要從上萬條資料中及時發現異常,並能準確研判出故障原因,不僅需要過硬的專業水平,更需要責任與擔當。

  別看文章才26歲,長得瘦削白淨,說話慢條斯理,但工作起來毫不馬虎,監控大屏、熟練巡線、精準研判。疫情發生後,他連續值守了一個多月。在疫情防控期間,排程臺平均每天要接聽200多個電話,處理1000餘條監控資訊,文章和同事們站在第一線,有條不紊地做好緊急缺陷及故障的處理,用專業和責任守護著城市的光明。

  抗擊疫情的感人事蹟作文 篇19

  我們來認識貴州省黔西南州興義市人民醫院的一位呼吸內科醫生——張恩莉,疫情暴發後,她第一時間跟隨貴州省援鄂醫療隊進駐鄂州開展救治。她說,疫情面前,每一位醫生都應該儘自己的一份力。

  在鄂州市中心醫院,四歲的小敏和媽媽已經在這裡住了一個多月。年前,她們一家六口從廣東回到鄂州老家過年,不幸全部感染新冠肺炎。剛來時,小敏病情較重而且不願吃藥,治療過程也不太配合。

  針對小敏的情況,張恩莉和醫療組商議,及時調整用藥劑量和品種,還給小敏買了小畫筆和紙張,讓孩子畫畫,幫助她放鬆心情。在她和隊友們的細心呵護下,小敏逐漸配合治療,現在她和媽媽都已痊癒,等待出院。

  作為第一批貴州省援鄂醫療隊的隊員,從2月1日進駐鄂州市中心醫院,張恩莉和戰友們已經奮戰了一個多月,作為呼吸內科的主治醫生,查房、診斷、調整治療方案,高峰期時,她每天要負責40多個病人。

  2017年,張恩莉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進修時,曾跟隨鍾南山院士學習。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看著自己昔日的老師、同事不斷衝上前線,張恩莉也早就做好了出征的準備。

  看到新冠肺炎中醫治療方案中提到了薏仁米,並不富裕的黔西南州特意捐贈了10噸薏仁米讓醫療隊員們帶去湖北。截至目前,貴州省支援鄂州醫療隊共治癒患者766例。

  抗擊疫情的感人事蹟作文 篇20

  眼下,武漢市的新冠肺炎重症病例已經下降至2000例以下,如何繼續加強重症患者的醫療救治,努力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是當前救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天(3月22日)的《一線抗疫群英譜》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位重症醫生馬承恩。

  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光谷院區重症病區,患者老徐不僅雙肺感染嚴重,還伴有高血壓、心臟病等多種基礎病,好幾次都在死亡線上掙扎。

  氣管插管、血液透析、心肌恢復,一週多的時間,山東大學第二醫院援助湖北國家醫療隊隊長馬承恩帶領隊友進行了三次大搶救,老徐終於轉危為安。

  為了趕在患者病情惡化前提前介入,馬承恩經常連續六七個小時在病區,檢視、監測病人情況,上呼吸機,穿著厚厚的防護服,馬承恩始終奮戰在救治一線。別人輪休的時候,他還要參加疑難病例討論、會診。

  在馬承恩和隊友們的努力下,截至目前,他們已累計治癒患者46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