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魅影觀後感彙總

歌劇魅影觀後感彙總

  第一篇

  今天晚上上選修課,欣賞了一部音樂劇《歌劇魅影》,感覺感觸還是滿深的,其實我本人並不懂得音樂劇,對音樂劇這種體裁也是首次接觸,今天晚上看的這部音樂劇可以說是我有生以來觀看的第一部音樂劇,所以我對這部音樂劇的欣賞以及感觸主要是在這部音樂劇的劇情方面,在全劇中,一首“All I Ask of You”的旋律反覆出現,羅爾與幽靈對這首歌的不同演繹表現了他們各自對於女主角克莉絲汀不同的愛情,最後,愛情最終戰勝了悲劇,幽靈對女主角克莉絲汀的真摯的愛情最終戰勝了他對克莉絲汀的佔有慾,全劇體現出了愛情的偉大。

  其實,在這部音樂劇中,最令我感動的還是幽靈對克莉絲汀的愛情,女主角克莉絲汀從開始時一個沒有任何名氣的舞蹈演員到後來成為著名的歌唱演員,在這個過程中,幽靈為她付出了太多太多,可是後來的結局卻是幽靈並沒有得到克莉絲汀的愛,這個結局對幽靈來說很不公平,但是幽靈最終還是成全了克莉絲汀和她的愛人勞爾,讓他們在一起了,這更加說明了愛情力量的偉大,“愛她,就讓她幸福”的主題在音樂劇的最後表現了出來。

  除了這部音樂劇的劇情很感人,還有值得一提的就是這部音樂劇在拍攝時所採用的倒敘的手法,整個劇情的演繹都是從老年勞爾的回憶中敘述完成的,這樣使得前後劇情的穿插更加自然。

  總而言之,今天透過觀看《歌劇魅影》這部音樂劇,感覺還是學到了蠻多的。

  第二篇

  歌劇魅影是一部安德魯·洛伊·韋伯作曲的百老匯音樂劇。又譯做歌聲魅影、劇院魅影或歌劇院的幽靈。1986年首演,於1988年獲得七項託尼獎,是音樂劇四大名劇之一。《歌劇魅影》的音樂帶給了我們視覺和聽覺上的享受。無論是幽靈、克里斯汀還是拉烏爾都帶給了我們不同的音樂感受,他們用自己的聲音去詮釋了對各自的愛。這無疑對觀眾來說是一種音樂美的享受。

  這是個典型而感人的愛情故事,關於一個出沒歌劇院裡,用一副面具遮掩自己丑陋面孔的神秘幽靈,愛上一個女高音歌唱演員的故事。這裡面有錯綜複雜的人物感情,充滿張力的戲劇化衝突,以及19世紀社交界特有的那份自嚴謹中爆發出來的神秘恐懼和性格壓抑。舞臺上展現出氣勢恢宏的大劇院,陰森恐怖的地下世界,敏感多情的貴族青年,楚楚可憐的紅伶少女。還有那張臉,那隱藏在木然恐怖的假面背後的自卑嫉恨,狂暴而又脆弱的心靈,幾乎所有可以調動觀眾情緒的要素都濃縮在卡斯頓-勒胡德原著中,並在韋伯的手中為它拂去浮塵,再綻芳華。

  我認為全劇最精彩的唱段莫過於第一幕中幽靈和女主角克里斯汀在古老的巴黎歌劇院下面,深不可測的地底兩人的深情二重唱“歌聲魅影”,演唱多有美聲成分,音樂動機在不同的調上一次次再現,把當時那種亦真亦幻般睡半醒的戲劇情境表現得淋漓盡致以及將充滿愛與幻想的情感交融表現得及其悽婉、完美而動人;旋律節奏中多采用的附點音型,有一種強烈的推動感和緊張感,製造出全劇中第一個情感高潮,克里斯汀與幽靈聲情並茂的歌唱,使觀眾完全沉浸在這個美妙、真誠而又略帶感傷的浪漫愛情故事當中,同時也期待著幽靈、克里斯汀、拉烏爾這兩個男人與一個女人的的感情接下來將會如何發展下去。

  當拉烏爾對克里斯丁的感情給予肯定時會響起一首The point of no return,我看到了克里斯汀對魅影的迷戀和依賴,我幾度誤認為她是愛魅影的,但事實上只是對魅影的一種深深的依賴罷了。其中還有一段《All I Ask of You》,是全劇中反覆出現的一段旋律,在不同的場次因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唱詞。可以說,這是全劇的主題旋律,不同角色、不同唱詞的不同演繹,表達了兩位男主人公對克里斯汀不同的愛情。

  《歌劇魅影》不僅在音樂和藝術方面取得驚人的成果,在情節的內容上更是更了觀眾很深的震撼!在影片的結尾,影片給了我們很大的想象空間。克里斯汀墓地旁邊小小的角落裡,一朵紅玫瑰配著幽靈曾經送給她的戒指,靜靜躺在那裡,任憑歲月逝去如潮。這樣靜寂的結局卻讓人覺得無言的真情縈繞於心。劇院已破敗,青年已成老叟,他得到幽靈的小猴音樂盒,並將其供奉在亡妻墓前,心願已了般輕嘆一口氣,這是他的心願,還是她的遺言?有一點可以肯定,她從未忘記過她的天使,當丈夫看到墓邊居然停放著一朵綁著黑絲帶的紅玫瑰——那是幽靈愛情的信物,只是多套了枚幽靈曾打算送她的結婚鑽戒,丈夫並不感到特別吃驚,觀眾看到了他的成熟和對愛妻真正的理解。時光已老,玫瑰依然紅。

  總之,這是一部很值得推薦一看的音樂劇影片,感謝老師給我們播放了《歌劇魅影》!

  第三篇

  以前看過韋伯電影版的《歌劇魅影》,看到朋友給我的寶冢碟子裡,也有同名劇。這個版本的情節音樂完全不一樣。也很好看的,只是風格不同。以前聽說這個主題,有三個人寫過,只是韋伯的版本太出色了,所以其它的兩個完全被俺蓋了。我想寶冢的這個,大概就是其中一個吧。

  我看的這個,是和央與花總演的,據說這個劇團還有其它的組演過。You are music,這首歌應該算是主題曲吧,我覺得是裡面最好聽的一首歌,感覺飄逸,很合東方的審美。幾個主演唱得都不錯。特別說一下和央,以前看《伊麗莎白》,只注意姿月的死神了,有人說和央唱歌比較差,看了《歌劇魅影》覺得她唱得也挺好的。寶冢的這個版本,除了三角戀情,還加入了埃瑞克的父親傑拉德這個人物,增加了親情元素。透過傑拉德對克里斯汀講述埃瑞克的身世,還有父子兩人相認的過程,使故事情節更充實。但是老妹說,這樣一來就將愛情內容淡化了,她不喜歡。

  我最喜歡的一段戲,是埃瑞克把克里斯汀帶到了地宮裡,他穿著大紅色戲服的那一場。埃瑞克帶著克里斯汀參觀他住的地方,拿自己最喜歡的詩集給她看。和央演的埃瑞克,在這裡是有著滿心的歡喜與憧憬的,還有一些青澀的感覺。當克里斯汀想看他的臉的時候,那種內心矛盾的心情,整個過程表演得很到位。看到這裡的時候,我就在想,其實這樣的很多都會有的吧。一個人內心裡總是會有些隱藏的.秘密,總有不為人知的一面,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但心裡有時候又會渴會被人瞭解,也會有這樣內心矛盾吧。

  最後的結局很悲慘,埃瑞克受了重傷就要死了。克里斯汀抱著他,唱著you are music。她伸手去摘面具,埃瑞克先是別過頭不讓,後來在她堅持下,埃瑞克還是讓她把面具摘下了。她輕輕的吻了那半邊以往面具遮住的臉,再幫他把面具戴上。埃瑞克便安心的離去了。(老妹講,姿月不在,死神的差使花總幹了,呵呵)

  不過這個劇有點遺憾的是,和央的化妝,怎麼就不能弄得好看點呢。畫得細眉細眼的,沒陽剛氣。髮型也不怎麼好看。特別是面具,那個藍色的面具,做得太差勁了。化妝師和道具師要挨板子。服裝不錯,演員穿著都挺好看的。還有那個父親,看著太年輕了,應該弄點鬍子,看起來會更好一些。

  第四篇

  在成都這個陰雨天的下午,完成了《歌劇魅影》的首次觀影。結論是:這是迄今所看過的最好的音樂劇。《芝加哥》,記不起以前看過沒。即便看過,也時隔日久,忘記講了什麼。看豆瓣評分,也是《歌劇》高,儘管後者拿了奧斯卡最佳小金人。《紅磨坊》,是看妮可去了,還行。至於《歌舞青春》之類的校園劇不說,前些日下了《媽媽咪呀》,看了20多分鐘,實在忍受不了一幫大媽在那獻唱,果斷關掉影片,刪除清空。

  觀看此片,還有由頭。前些日補看鳳凰衛視《築夢天下--奧斯陸歌劇院》。節目在講到該歌劇院大廳上方那盞大吊燈時順帶著提到了電影《歌劇魅影》中那盞掉落的大吊燈。還播放了電影開頭拍賣吊燈升起時的場景轉換片段,當時,那震撼人心的管風琴聲就俘獲了我的觀看欲。幸運的是,時隔沒多久就下得了電影版,又隔些時日,下了6G大小的25週年紀念演出錄影。

  當拍賣人宣佈拍賣那盞大吊燈後,伴隨著先是低沉後是高昂的管風琴聲,破敗的劇院內部轉眼變得如50年前的富麗堂皇,喜歡極了這個鏡頭轉換。而這段音樂反覆再三在影片中出現,並沒讓人感覺生厭。

  克莉絲汀第一次登臺獻唱,就喜歡上了女主演。搜尋之下,原來《後天》中也有她,只不過沒印象罷了。

  這個結局,我還是沒預料到。一直以為克莉絲汀會跟魅影走,沒想到她和勞爾幾乎過了半個世紀。

  很好奇克莉絲汀給魅影的那個吻,到底有什麼含義?

  也好奇尾隨而來的梅格拿起了那隻面具,是否追隨魅影而去?

  再,搜尋了相關圖書資訊,猶豫要不要買來。然後下了2011年《歌劇魅影》25週年紀念演出。

  第五篇

  《歌劇魅影》,講述了一個發生在1870年的巴黎的故事,歌劇魅影(1500)字。一個卡西莫多似的苦命人遊蕩在巴黎歌劇院迷宮般的地下室中。年少的不幸讓人們同情他的身世,但醜陋的面容更使人們對他恐懼與排斥,不知道他來了歌劇院多少年,但他安於成為人們心中的魔鬼,成為歌劇院的幽靈。這幕音樂劇,便是講述這個劇院魅影的傳奇故事。

  一出悲喜劇在這場音樂劇中,有人只出現短短的一瞬,便消逝了。有的人卻經歷物是人非的變遷,依然健在。有的人咆哮命運的不公、向社會報復,有的人享受貴族的榮耀與幸福,安享生活。沉陷於愛情的泥沼,或者為愛瘋狂。所有的一切,都發生在巴黎歌劇院的劇場內。這是一幕愛恨交織的悲喜劇。結局出人意料,卻也是皆大歡喜。一個關於愛的故事什麼是愛?誰能說得清道得白呢?兩情相悅的幸福,背後總有自我犧牲的悲壯。包容是愛,寵溺是愛,暗戀是愛、依戀是愛、虐戀也是愛…我們每個人都深深的陷入愛的漩渦。期待著、享受著、回味著、追憶著愛。劇院魅影,一個出生於貴族家庭的"象人",面具是他來到這個世界以後穿的第一件衣裳。僅僅是因為他的容貌。他被光鮮的世界排斥了,沒有尊寵、沒有關愛。漂泊四方,在任何地方都成為別人獵奇的目標,甚至成為馬戲團鐵籠中的小丑。

  喜愛"魅影"這個角色,因為他雖然容貌醜陋,但這掩蓋不住他那與生俱來的貴族氣質,遮蔽不了他出眾的才華,也無法抑止他對愛的追求。他愛克里斯汀,一個巴黎歌劇院裡看上去默默無聞的舞者。"魅影"為她創作優美的音樂、華麗的歌劇、教導她歌唱、訓練她的舞姿。幫助她成為一個令整個巴黎傾倒的女神。"魅影"以為克里斯汀就是他的,或者說是因為他向她傾注了所有的熱情。她代表了他所有的理性(對音樂的熱愛)與非理性(對愛的痴狂)的追求。當克里斯汀與拉烏爾在巴黎歌劇院的樓頂海誓山盟的時候,魅影的心碎了。再次感到無依無靠、被拋棄。淒厲的呼喊響徹巴黎的夜空,卻仍然無法改變命運的安排。他並不想復仇,或者說,他也知道自己無力改變現實世界中的一切,所以他才會使用偷樑換柱的手法,殺死皮昂吉,把自己扮演成唐璜,成為他為克里斯汀創作的歌劇中的角色,在厚厚的披風下掩飾自己的面容,在警察遍佈的巴黎歌劇院中,在舞臺上與他心中的愛人上演這幕絕唱。希望在他自己創造的世界中,成為愛的主宰。也許,他知道,在現實上演的悲喜劇中,他必須死。他帶走了克里斯汀,然而,他真的是為了佔有她、霸佔她嗎?未必。因為當克里斯汀不在乎他的容貌,給他深情的一吻時,他顫抖了。我甚至能感覺到那副"怪獸"似的臉上在流淚。這是一種幸福的感覺,一種常人難以體味的幸福。他並不殘忍,也不缺同情心,他需要的是他人的尊重,所愛的人對他的尊重,他可以放棄克里斯汀,讓她與拉烏爾遠走高飛。但希望看到克里斯汀的坦誠,看到拉烏爾的執著。當拉烏爾寧肯被吊死,也不願放棄克里斯汀的時候,魅影明白了,這個看似柔弱的男人,擁有更大的勇氣。對愛的追求,能給人和脆弱的人帶來巨大的勇氣。愛的力量能促使我們忘記一切恐懼、去爭取。也許我們可以說,魅影的殘忍來自於他童年的不幸經歷、來自於他自卑的人格。但我們又怎能評價一個人人格的優劣呢?每個人都是在一次次的傷害中成長。受到別人傷害的時候,往往也會傷害別人。但我覺得,拉烏爾對克里斯汀的愛,更多的是一種對年少夥伴的夢幻般想象。或者說,歌劇在對他們兩人愛情的刻畫上多少顯得有些單薄。讓人感到只是一個灰姑娘遇見王子的夢幻。甚至讓人以為,克里斯汀因為拉烏爾貴族的身份和財富才跟他在一起的。而拉烏爾和克里斯汀後來怎樣呢?無從得知。歌劇開始的拍賣會上,為什麼只有拉烏爾一個人呢?克里斯汀呢?40年的時間已是滄海變桑田,但這個傾城的美麗女孩,是否已長眠地下了呢?更不知道她是否還記得那個擁有醜陋卻極富才華的魅影。一種令人心醉的美麗華麗的服飾、精緻的佈景、變幻莫測的舞臺,再加上專業的演員。使得這幕來自倫敦西區,後又在百老匯等地上演的音樂劇顯得如此美麗。從演出開始,巴黎歌劇院的拍賣會上展示第663件拍品的時候,就感覺自己彷彿來到了1919年的巴黎。昏暗的拍賣會現場、垂垂老矣的拉烏爾,落滿灰塵的海報,有些機械失靈的,傾覆的吊燈,讓人情不自禁的投入其中。倏的一下時空倒轉,40年前的巴黎歌劇院一片金碧輝煌。《漢尼拔》的排演,有些耍大牌的皮昂吉腆著肚子在演唱。燈光照得他將軍的盔甲閃閃發亮。只有驚歎的份。

  當場景轉移到歌劇院的地下湖時,乾冰營造出夢幻般的效果。小舟在湖面穿行。魅影此時彷彿變成駕駛貢多拉的船工,引領著克里斯汀來到他的宮殿。當拉烏爾與克里斯汀為了避開魅影,來到歌劇院樓頂的時候,背景牆上顯現的是19世紀巴黎的迷人夜景。街巷裡閃爍的燭光與滿天繁星呼應。彷彿在星河中徘徊。克里斯汀來到她父親的墓前傾訴心聲與困擾。魅影出現在十字架旁。深情的演唱,矛盾的心理,灰暗的服飾、蒼白的面具,加上幽暗的十字架。讓人也為他感到無限悲哀。

  而當音樂劇的最後,一個女孩來到曲折的地下室,發現魅影那件披風下的面具,拿起端詳、定格的時候,忽然間感到時光流轉。這感覺不亞於電影中的蒙太奇鏡頭。看到這個場面,我是第一次徹底折服於劇場演出的魅力。令人無法言表的感動,那是一種令人心醉的美麗。

  第一次進上海大劇院看演出,深深的折服於音樂劇的魅力。只能說,《劇院魅影》帶給我的感覺,就是一段傳奇,一出悲喜劇,一個關於愛的故事,一種令人心醉的美麗。

  第六篇

  看完了《歌劇魅影》,感覺,故事的結局還算挺喜歡的。它隱約在告訴人們,一切都會過去的,等年老了再回看的愛情或許更是美麗。魅影沒有和克里斯汀在一起,這是最簡單最完美的結局,最後的那一朵玫瑰,給了人們很多遐想。那朵玫瑰,也許是魅影不絕的愛,有他的戒指在承諾。

  《歌劇魅影》這部音樂劇幾乎都是用音樂來交流對話,每個人的唱段都很合適,甚至爭吵都是用音樂表達。幾乎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獨特的音樂語彙。最為突出的便是男主角歌劇魅影。每次出現的時候都加點爵士音樂,讓人忍不住去關注,魅影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是否曾有過什麼特別的經歷。而故事中間也介紹了魅影的身世,魅影是個童年時心靈便被扭曲的孩子,而後又一直生活在陰暗的地底,導致了他的性格有些怪異,可他對克里斯汀的感情應該是純真的。每一次他與克里斯汀相處時,那屬於他的獨特節奏總會響起,似乎在為他宣誓:克里斯汀是屬於他的音樂天使,真正屬於他的。那音樂裡帶著一種特殊的霸氣,也許是害怕他所珍愛的被人搶走吧。那“嗒嗒嗒嗒嗒嗒”的旋律,一點一點的敲進了每個人的心裡。只是,是否每個人都能明白那聲音裡的含義呢?也許,很多。也許,連作曲者也未必完全明白吧。呵呵……魅影不同心情下的旋律是有些區別的,他憤怒時的音樂很有張力,也有著緊迫感,讓人感覺他的憤怒時無可抗拒的。而他的傷心旋律,卻是讓人心疼的,就像一個霸道的小男孩被人欺負後的無助,讓人忍不住想要去幫他,卻什麼也幫不了。環境造就了他的性格,他的性格讓他在憤怒與傷心裡一次有一次的受到傷害,而他的音樂與歌聲卻道出了他內心裡最真的那一面。一低頭沙啞輕柔的傷心,一抬頭高聲沉穩的憤怒,正是那傳神的音樂讓魅影的角色真實了。

  而克里斯汀,她的音樂應該是比較單純的吧。從來就沒想過會成為耀眼的舞臺明星,卻在無意中閃爍光芒。她對音樂的熱愛也可以說痴迷的,每一次聽到魅影的歌聲,克里斯汀總是一臉沉醉,完全沉浸在那有力的嗓音裡。而克里斯汀的聲音變化得就像百靈,尤其是高音部分,儘管有一點吵雜的感覺,但其演唱技能卻真正的感染人。她甜美的聲音,優美得直抵人心。可以說,克里斯汀的演唱技巧是仗著她的聲音而掩飾的。整個音樂劇裡克里斯汀的長調讓劇情變得浪漫而唯美,克里斯汀的演唱也很打動人心。有古典歌劇的味道又加著新的元素,美麗的調子不顯沉悶的突顯了人物的性格,更是後來突出克里斯汀的善良的籌碼。克里斯汀的嗓音在整一個故事也許便是充當那調和劑的吧,每次克里斯汀開始歌唱時,整個畫面總會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柔和。也許,這就是這個角色的特色吧。

  至於故事裡的其他角色,幾乎也是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特音樂的。一如那音樂廳的兩個接管人,每次出場,他們的旋律都是那樣的輕快,就像馬戲團裡的小丑,總讓人覺得愉悅搞笑。這一個故事無疑是有些沉重的,而他們倆,卻恰恰是這故事的一小小緩和劑,讓人在感覺魅影的憐憫時,可以得到絲絲的放鬆娛樂。

  《歌劇魅影》這部音樂劇給人的震撼挺大的,至少它讓我們領略到了音樂劇的魅力,還有那動人的故事。歲月逝去如潮。原來,他一直陪著她,在她的幻影裡,在她夢裡,在她的笑容裡哭泣裡,他一直無形地陪伴著她。這樣靜寂的結局卻讓人覺得無言的真情縈繞於心。透過悠悠歲月,總有些東西能夠被心包容,那些狂風暴雨的情感只在靈魂深處留下溫柔的一抹,如此輕盈,卻如此刻骨銘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