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何以笙簫默》有感

觀《何以笙簫默》有感

  其實我只是想寫篇文,卻一直被沒有好的素材所困擾,恰逢近來一直在看熱播的電視劇《何以笙簫默》,昨晚又花了幾個小時把其同名小說通讀了一遍,不經意間想起了那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是小說寫的好還是電視劇拍的好?

  記得第一次有關於這個問題的爭論是因為《仙劍》系列,其實《仙劍》系列的鼻祖是遊戲,後來才有了小說,再後來被拍成了電視劇,記得那個時候我還不玩電腦遊戲,不看小說,腦海中對與《仙劍》的印象大多都來自於胡歌飾演的李逍遙和劉亦菲飾演的趙靈兒,那個時候身邊的人幾乎和我一樣,都只是看過播出的電視劇,大家的印象都一樣,自然不會有什麼爭議。後來《仙劍III》出來了,主演還是胡歌,但不同的是那次我先看了小說,並且聽玩過遊戲的同學像說書般說完了全部的劇情。

  那是我第一次看完影視作品後開始有除了劇情以外的思考,也是從那時起,我喜歡看小說比看影視作品多一點。

  後來讀了很多小說,最喜歡的是滄月的《聽雪樓》系列和《鼎劍閣》系列,也非常高興沒有哪個製片人有過拿這兩個系列的小說來拍個電視劇或者是電影,同時自己也想不出來自己喜歡的作品如果拍出來會是怎麼樣,也從來不敢想。同樣是在那個時候,在自己內心有一種強烈保護慾望的時候,我明白了為什麼很多人在看過由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後會大肆吐槽,我覺得這實際上和這部劇拍的怎麼樣沒有太大的聯絡,只是一個人心中的完美被破壞之後難免有點不舒服罷了。

  在我眼中小說和電影電視劇最大的區別就是沒有侷限性,看小說的人可以自由想象,想象主人公有著怎樣近乎完美的容顏,想象某個場景是如何鬼斧神工,想象劇情之間的聯結是怎樣的天衣無縫,小說的世界,因人們的想象而變得完美。可看電影或是電視劇的人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人物是由固定的演員來演,哪怕你覺得演得不好也不能換人,更何況現在是個看臉的世界;而場景什麼的不是我們祖國的大好河山就是攝影棚裡搭建的人為“建築”,再或是來點電腦特效什麼的,這些都是已經存在的,永遠比不上想象來的那般虛無縹緲卻意境十足;更不必說劇中出現的各種穿幫鏡頭,這些都無疑都無法用完美來形容,可現在有多少人不喜歡完美呢?

  回頭來看看這部《何以笙簫默》,小說寫得很溫暖,對於人物的刻畫多在語言,這也使得讀者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間,作者在部分情節上的輕描淡寫卻使得小說更加引人入勝,大多數人都為小說中描寫的那種天真爛漫的愛情所心生憧憬,想著屬於自己的那個何以琛或是趙默笙;而電視版的這部劇在我眼中除了更新速度過慢以外還是有不少為人稱讚的地方,想想一部只有九萬字的小說硬生生的拍了三十五集電視劇,編劇在不少情節上都做了修改與擴充,從某個方面來看,這其實可以當做對小說的完善,而在演員的演技上,鍾漢良和唐嫣也分別表現出了小說中何以琛的外冷內熱以及趙默笙的天真爛漫,至於其他人怎麼看我倒不是很清楚,因為我是先看的劇再看的書,看書的過程中自然地把電視劇中的男女主角帶到了書中,沒有去構建更加完美的形象,自然也談不上有什麼誰好誰不好的見解,也許其他人心中有更加美好的何以琛與趙默笙也說不定,我們只是觀點不同罷了。

  由此來談談我寫的這個題目“我們只是觀點不同”,其實這是一個很現實的題目,聯絡到開篇的那個問題,小說與電視劇之間的比較,有人喜歡小說,有人喜歡拍出來的電視劇,大家的愛好不同,觀點自然不同,但是我們喜歡東西的本質卻是相同,小說也好,由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也好,我們在乎更多的其實不是作者寫了什麼或是電視劇演了什麼,而是作者想告訴我們寫什麼,好的作品不代表有好的語言,但一定有好的思想,或能給人以思考,或構建美好,再或讓人產生共鳴。

  如今我們對於“好”的概念太過苛刻,其實只要能夠讓你有所收穫,那就算好,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

  可能有人讀了我剛寫的那一段會說《何以笙簫默》只是一部都市言情而已,又能給我們帶來什麼,能讓我們明白什麼?的確,小說也好,電視劇也好,都是在描寫兩個人之間的愛情,似乎沒什麼營養,更談不上什麼精神洗禮,可是我覺得卻不盡然,至少我在這本小說和這部劇中看到了美好,看到了一種久違了的天真,尤其是在“趙默笙”身上,那種天真更加凸顯,讓人想要去重拾,想要去期待,想要去回憶。

  無論是讀者還是看客,每個人對於自己所堅持的都有著一種強烈的自信,但我們只是觀點不同,何必爭執,我們喜歡的不是何以琛也不是趙默笙,而是那段看似我們不會擁有的愛情,也許多年以後這本小說會被重寫,這部劇會被翻拍,但無論如何改變,那曾經在我們想象中和螢幕上出現的兩個人,卻早已和他們那段有點巧,有點痴,又有點夢幻的愛情故事沉到了每一個看過讀過《何以笙簫默》的人的心裡。

  我們只是觀點不同,何必爭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