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盡生命寫忠誠李林森觀後感

燃盡生命寫忠誠李林森觀後感

  李林森第1篇

  他燃盡生命寫忠誠,巴山渠水為之垂淚;他嘔心瀝血鑄黨魂,迎得萬民口碑。從他的身上看到了“態度決定一切”,他對黨忠誠、對事業負責、為民服務、淡泊名利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他的感人事蹟、高尚形象和崇高精神,引領著我們闊步前進。

  學習李林森同志對黨忠誠的態度。李林森無論是鄉鎮黨委書記任上,還是擔任市委組織部長,他黨性堅強、對黨忠誠,用自己的形象為黨的形象增添光彩,用生命之火映紅黨的旗幟。他始終以黨和人民的事業為重,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和高昂的工作熱情,兢兢業業,忘我工作,即使身患肝癌,仍然堅守在工作崗位,彌留之際仍不忘黨代會的工作。他把一切獻給了黨和人民的壯麗事業,在不懈奮鬥中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目前,國家貧困縣的朝天正為實現“高位快進、跨越發展”的目標不懈努力著,作為一名組織部長,要學習李林森同志始終不渝地忠誠於黨的事業的精神,時刻以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從平凡小事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在平凡的崗位上幹出不平凡的事情,為朝天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學習李林森同志對事業負責的態度。李林森在工作崗位上始終有著堅持原則、公道正派、知人善任、甘為人梯的職業操守。面對災情,他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組織救援;面對提著現金送到面前,希望動幹部時“關照”的要官者,他斷然地拒之門外;面對大妹妹想由臨時工轉正時,他細口婆心地教導家人。他重視幹部的選拔,常用“要上的幹部,要讓群眾佩服;要交流的幹部,要讓社會信服;要下的幹部,要讓幹部心服”的原則公平公正地選拔有能力的幹部;他注重組織工作創新,探索總結出了“四評村官”做法,大力實施“千名大學生進萬源計劃”。向李林森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對事業的堅定信念,做組織放心的組織部長;學習他公正廉明的職業操守,做幹部信任的組織部長;學習他銳意創新的時代風貌,做群眾路線的組織部長。用李林森這面鏡子,時常照一照在崗位上發揮作用情況,看一看是否對得起事業,找一找不足之處,“五日三省吾身”,紮紮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

  學習李林森同志為民服務的態度。李林森牢記宗旨、心繫群眾,始終把基層裝在心中,把群眾放在心上,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他被群眾譽為“百姓的組織部長”。在洪災中,鄭家容經營的藥店價值20多萬元的藥品被洪水沖走,成了一無所有的特困戶。絕望中,鄭家容幾次喝農藥欲“一死了之”,他及時趕到使她脫險,組織幹部到她家清理淤泥、清洗修理藥櫃等,又協調信用社貸款6萬元,使藥店在洪災後不到半個月就恢復了營業。在他的資助下,熊靜順利地上了大學。

  在慰問時,看到李國元老人家住在用幾根木棒撐起的土坯房,含淚趕緊掏出1000元交到老人手裡,並當場表態從代管黨費中劃撥專項經費1萬元,協調相關鄉鎮、部門解決1萬多元,幫助老人修建新房。他得知李代菊一家生活困難正為孩子的學費發愁,他馬上拿出500元;得知她家房屋被洪水淹了,立即買了3噸水泥搬進她家;自己卻東拼西湊20萬元悄悄到北京一家醫院做肝移植手術,在生命垂危之際,讓妻子毅然地將5000獎金交給李代菊用於孩子讀書用。他把一生的追求放在為群眾得實惠上,用一生踐行了“只要生命不結束,服務人民不停止”的錚錚誓言。

  學習李林森同志淡泊名利的態度。在有些人眼中,組織部長有權,更不會差錢,而李林森卻始終堅守清正廉潔底線,用淡泊名利的態度,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當檢察官這份好工作擺在他面前時,他推辭了選擇了村官,一紮基層便是十多年;當有人提著現金想當幹部時,他拒絕了。他一生生活簡樸,為人低調,把人民的利益視為自己的利益,恪盡職守,公平公正地為群眾選拔幹部,自己面臨昂貴的治病費用時,不向組織提一點要求,依然埋頭工作中。學習李林森,就是要學習他淡泊名利、甘守清貧的態度,要自省、自重、自警、自勵,常懷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常省自身之過,不為名所縛,不為物所累,不為譽所喜,不為悲所悲,不為利所驅,不為色所誘,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做一名黨和人民信得過、靠得住的組織部長。

  在以後工作中,以先進為榜樣,牢記黨的宗旨,進一步樹立群眾觀點,更好地聯絡服務群眾,時刻把群眾的冷暖疾苦記掛在心,以實際行動為群眾排憂解難,做群眾的知心人、貼心人。

  李林森觀後感第2篇

  他是大巴山的兒子,紅色熱土的養育給了他質樸的赤子情懷;他是一名共產黨員,始終心懷黨恩,為黨的事業燃盡生命之火;他是一名組工幹部,公道正派、清正廉潔、無私奉獻,至死堅守為黨選好乾部、夯實基礎的神聖職責。

  同事眼中,他是大音希聲者,不坐而論道談忠誠,而以實際行動幹事創業;下屬眼中,他是“拼命三郎”,就像是“影視劇裡那樣的楷模人物”;醫生眼中,他是最“討厭”的病號,聽到工作的電話,他時常拔下針頭就走;老百姓心中,他是親切的李部長,他病重時,看望他的人絡繹不絕……

  他,就是四川達州萬源市委原常委、組織部長李林森。

  罹患肝癌晚期兩年來,他始終隱瞞病情,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同病魔抗爭,始終堅守崗位,任務不減、標準不降、作風不變,直至燃盡生命。

  他一腔熱血,以始終如一的拼搏,為黨的事業燃盡最後的生命之火

  2011年5月5日,是68歲的老教師李德民刻骨銘心的一天。這天,他在《達州日報》上看到了他的兒子——時任萬源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的李林森身患癌症的訊息。

  這則訊息,老人反反覆覆讀了多遍,仍不敢相信:兒子只是說做了一個膽管手術,怎麼會是癌症?兒子為數不多回家的日子裡,還經常熬夜工作到凌晨兩三點,怎麼會是重病之身?

  時間倒回兩年前。

  2009年7月,萬源市委“七一”表彰大會召開後,連續熬了4個夜晚的李林森感到前所未有的疲勞。7月2日,他開始腹瀉不止,身體近乎虛脫。在萬源治療後一直不見好轉,轉院到成都治療,診斷結果令人震驚:肝癌晚期!突如其來的打擊,讓李林森夫妻二人懵了。

  是就此休息,還是繼續堅守?面對死亡的逼近,沉默兩天之後,李林森做出一個超乎尋常的抉擇。

  “人都是哭著來的。要死,也要笑著走吧。”李林森反而來安慰妻子,並囑咐,“不要對外說病情,不能給組織添麻煩,不能讓父母痛苦。”

  他拿出家中僅有的積蓄,又向妻弟、妹妹借錢湊齊了首次手術費,在一位朋友的幫助下,來到北京301醫院悄悄做了肝臟移植手術。住院不到2個月,李林森又回到了萬源。他輕描淡寫地說,自己只是做了一個“膽管結石手術”。

  術後回到萬源,李林森依然不改“拼命三郎”的本色,審籤檔案、組織會議、接訪群眾、下鄉調研……只有中午或晚上,他才會拖著疲憊的身體,獨自去醫院打靜脈留置針。只有妻子向琪知道,李林森在家的時間,都是躺在床上度過的,因為“他太累太累了”。即使這樣,他還經常躺在床上打電話、談工作,“星期天也沒法睡個懶覺”。

  “為什麼我們沒有懷疑他患的是癌症呢?因為2009年他回來以後還是那種工作狀態,在辦公室基本都是最後一個走。”後來,李林森的同事在回憶時,不約而同地發現,他們被李林森依舊如故的工作狀態給“騙過”了。

  他是大巴山的兒子,紅色熱土的'養育給了他質樸的赤子情懷;他是一名共產黨員,始終心懷黨恩,為黨的事業燃盡生命之火;他是一名組工幹部,公道正派、清正廉潔、無私奉獻,至死堅守為黨選好乾部、夯實基礎的神聖職責。

  同事眼中,他是大音希聲者,不坐而論道談忠誠,而以實際行動幹事創業;下屬眼中,他是“拼命三郎”,就像是“影視劇裡那樣的楷模人物”;醫生眼中,他是最“討厭”的病號,聽到工作的電話,他時常拔下針頭就走;老百姓心中,他是親切的李部長,他病重時,看望他的人絡繹不絕……

  他,就是四川達州萬源市委原常委、組織部長李林森。

  罹患肝癌晚期兩年來,他始終隱瞞病情,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同病魔抗爭,始終堅守崗位,任務不減、標準不降、作風不變,直至燃盡生命。

  李林森觀後感第3篇

  他滿懷深情,寬嚴並濟,贏得幹部群眾真心擁戴

  心底無私天地寬。這是李林森常教育組工幹部的一句話。歲月流淌之間,他用人生的點滴,詮釋了這句話的含義。

  對待工作,李林森是那樣嚴苛。萬源的組工幹部至今無法忘懷,他追求卓越、忘我奉獻的品格。

  在常人眼裡看來已經足夠交差的材料,到了李林森那裡,“經常要改上十幾遍”。萬源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萬小榮說:“每個材料、每一個標題、每一句話、每一個詞語、每一個標點,李部長都認真推敲。”

  一次部內會議,兩名遲到不到2分鐘的幹部遭到了李林森的嚴厲批評:“組織部是做幹部工作的部門,組工幹部是做幹部工作的幹部,開會都遲到,其他幹部的作風如何帶動!”

  “如果沒有他的嚴格要求,沒有他的真誠關懷,我們哪能有今天的成長和進步?”萬小榮說,他們打心底裡敬愛這位好領導、好兄長。

  在5年來的組織工作中,李林森始終堅持帶頭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嚴格要求組工幹部,打造黨委滿意、人民滿意的“模範部門”和“過硬隊伍”。3年來,萬源市在全國、全省組織工作滿意度調查中,各項指標始終位居第一方陣。

  對待幹部和群眾,李林森總是春風滿面。說話帶笑,親切和藹,是李林森定格在人們心中的形象。

  “李林森總是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把別人始終裝在心裡。”作為李林森多年的好友,達州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張學軍告訴記者。

  他是那樣赤誠為民。2004年9月5日,宣漢縣五寶鎮遭遇百年不遇的洪災,時任五寶鎮黨委書記的李林森連夜帶領幹部群眾冒著生命危險轉移2萬災民。各家各戶都被水淹了,不斷有老百姓來找李林森,要他給解決困難。即使再累,有人找他,他都是百問不厭,輕言細語給老百姓解釋。“他這個人啊,做群眾工作,你就是一塊毛鐵也要被他融化。”一名幹部說。

  他是那樣飽含深情。他經常說:“看到那些困難的群眾,我就想起自己老家的父母,這些鄉親也是我的親爹孃呀!”去萬源市蜂桶鄉讓水壩村調研時,得知村民楊久榮唯一的兒子在車禍中去世,他難過地與楊久榮抱頭痛哭。

  他是那樣細緻入微。一次集體加班時,當時的組織部辦公室主任蒲智慧先後接了李林森三個電話。第一個電話讓她給加班的同志們安排盒飯。一分鐘後,第二個電話響起:“給每個人加一袋牛奶。”一分鐘後,電話再響起:“小榮副部長不喝牛奶,你給他買瓶鮮橙多。”萬小榮回憶,那頓飯自己是哽咽著吃下去的。

  即使到了生命最後時刻,他還是想著別人。住院時,當家人把西瓜送到他嘴邊時,他微微抬起骨瘦如柴的手指指醫生,請醫生先吃,又指指病房的人,叫陪護的人員先吃,然後他才肯吃。

  愛人者,人恆愛之。

  2006年3月6日,是李林森離開五寶鎮去萬源上任的日子。李林森本想悄悄地離開,結果訊息卻不脛而走,街上的居民和附近的群眾獲悉之後,自發地趕到場鎮、趕到街道,為他送行。那天,老百姓都哭了,捨不得他走。李林森不斷地下車和老百姓握手、告別。兩三公里長的街道,李林森走了一個多小時。

  2011年4月底,當李林森病重的訊息公開之後,蒲智慧發現,很多認識李林森的人,QQ簽名都換成了:祈福好人一生平安。李林森住的重慶大坪醫院A區8樓,更是人潮湧動。宣漢縣五寶鎮梨耳村61歲的原黨支部書記向守獻帶著幾個村民,中途換乘10多次車,行程300多公里,來到李林森的床前。向守獻不顧醫護人員的勸阻,在病房久久不願離開。他抓住李林森骨瘦如柴的手,不停地囑咐:“書記呀,咱們五寶的雞蛋養人吶,你要多吃幾個。”

  他淡泊名利,以永葆清廉的本色,讓手中的權力一塵不染

  有的人認為,組織部長很風光,更不會差錢。而李林森卻始終堅守清廉的底線,與家人一道,共同承擔起生活的沉重。

  肝移植手術是拿出全部積蓄後又借錢做的,達州面積不大的二手房是賣了老家房子後借錢買的;曾是四川省百佳校長的父親,退休後一直在胡家鎮鳳凰雙語學校任教補貼家用;李林森在萬源的住所中,除了一臺舊彩電,幾乎沒有像樣的傢俱,屋裡隨處可見的擺設就是各種書籍,辦公桌的抽屜裡,幾袋餅乾就是他工作勞累時用來充飢的食物。

  李林森大妹妹一直在宣漢縣汽車站做臨時合同工。一次,她找到李林森,問哥哥能不能給自己“安排”一個正式的工作。李林森對她說:“你雖然是個合同工,但是已經是在縣城工作,比起很多還在農村的人來說,條件已經好得多。”

  李林森何嘗不想妹妹能有個更穩定的工作,生活得更好一些?但是,如果這需要動用手中的權力來達成,李林森堅決不幹!就這樣,妹妹至今還在做著這份工作。

  就像大巴山清澈的山泉,李林森手中的權力,一塵不染。

  一位在偏遠山區鄉幹了5年的黨委副書記,業績很突出,多次榮獲萬源市優秀黨務工作者和優秀共產黨員,但因長期顧不上家,妻子一直鬧,孩子中考也不理想。2009年,得知萬源要動幹部,他覺得機會來了,借向李林森彙報工作之名送錢物,希望“照顧”。

  “歪門邪道你少來!”李林森嚴詞拒絕,嚴厲批評:“只要你幹出實實在在的業績,群眾信任你,組織會考慮的!”

  這位幹部不甘心,心想,哪有不收錢能辦事的?2010年春節前夕,他又跑到李林森家“拜年”,結果,連門也沒進去。

  其實,李林森對這位幹部的能力十分清楚,知人善任,在實踐中培養鍛鍊幹部是李林森一直的主張。就在這位幹部感到前途渺茫時,他被任命為另一鄉的鄉長。他吃驚、震驚。在新的崗位上,他工作出色,所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當年底比上年淨增789元。他感慨萬分:“遇到了好領導,給了我做人做事做官的榜樣!懂得了,一個幹部只要心正,踏踏實實幹,就會得到組織認可,受到群眾尊重!”

  2011年2月的一天晚上,時任堰塘鄉黨委書記的徐世和得知李林森在家養病前往探望,“看到眼前日漸消瘦的他,我真心痛。”離開時,徐世和著眼淚,悄悄塞給李林森的媽媽1000塊錢,託其幫忙給自己的老領導買些合適的營養品。

  “快收回去!你能來看我,就已經心滿意足了。”李林森看見後,急得從沙發上站起來,臉漲得通紅。見狀,徐世和只好作罷。

  權為民用,甘守貧寒。關於李林森,這樣的記憶還有很多:

  萬源市委書記王成軍說:“李林森總是能把分管的、不分管的、臨時交給他的所有工作都做得很好,從來沒有向組織提出過任何困難和要求。”

  妻子向琪說:“他經常在下鄉的時候拿出身上的錢接濟老百姓,回到家口袋常常是空的,沒有多少錢拿回來。”

  宣漢縣五寶鎮幹部杜吉田說:“李林森在五寶鎮,走的時候和來的時候一樣,就是一個布包裝衣服,一個紙箱裝被子,其他啥都沒有。”

  達州和萬源的媒體記者說:“李部長下鄉都是輕車簡從,從不宣傳自己,很少帶記者,現在想找一些他的影像資料都很少很少。”

  ……

  2011年7月31日,聽妻子唸完達州市兩會新聞後,李林森永遠地閉上了雙眼……

  他走了,生命定格在了42歲。

  他走了,帶著未兌現的約定。他曾跟家人和駕駛員說,有時間的話帶他們去海南看海;他喜歡德德瑪的歌,最常聽的是《我和草原有個約定》……終究,他為事業傾盡所有,卻還沒來得及帶家人旅遊一次。這個約定,留給下輩子。

  他走了,身後的巴山兒女灑淚為他送行。鮮花似海,挽幛如雲,小城裡的人無不扼腕嘆息,痛哭流涕……

  斯人已去,風骨長存。他用生命書寫的忠誠,為共產黨人、組工幹部留下了不朽的精神!這精神火焰,將在更多黨員幹部的心靈永遠燃燒!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