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洛杉磯之戰的觀後感

電影洛杉磯之戰的觀後感

  3月18日美國大片《洛杉磯之戰》上映了,映前的給力宣傳,加上好久沒有看電影的誘惑,驅使自己走進了影院,“行勝於言”____電影“洛杉磯之戰”的。對該電影的總體感覺就是8個字“場面宏大,情節老套”,與《黑鷹計劃》、《拯救大兵》等片還是有差距,過過視覺、聽覺的癮,頗像領導的諄諄教導,如耳旁風一樣飄然而去。

  分析:

  一、太多的激戰場面,沒有吸引自己的`注意力,反而搞得自己暈頭轉向,思維發散(期間和老婆撈起了嗑)。說到這,其實就是一個度的問題,任何東西過了、少了都不好,控制的恰到好處才是高手。

  二、個人感覺就科幻片而言,創新的想象力才是關鍵,而本片屬於科幻片,但劇情至少是兩個世紀以前的內容,從外星人、機器人、水燃料、指揮系統等,沒有給人新鮮感和求知慾。

  三、美國個人英雄主義、拯救世界的虛偽面孔宣傳已讓人反感,特別是近期打擊利比亞,又扯起和平大旗,拯救所謂處在水深火熱的平民,人家內政管你屁事。

  當然,個人對此片感受最深的是戰爭、災難對人的影響,它們可以改變一個人,影響一個人,可以為生命、榮譽、戰友(他人)而無私奉獻。戰友們從對主角的不瞭解到理解,是實踐行動這一良藥去除了病根,所有的言語解釋都是浮雲。所以說人要經歷一些大事(當然最好不要戰爭、災難),去面對、去解決,用實踐去檢驗,無論成敗。其實小事也如此,工作也如此,現在社會的人,說的多,做的少,特別是某些領導,有點像“大躍進”時候,吹噓成分過重,導致了與老百姓的信任危機。說到這,領導曾經有句話我挺反感,“做了就說、不說等於沒做”,前半句還算苟同,後半句簡直就是...,嚴重影響那些默默無聞,不求名利、無私奉獻人的積極性。做的事,檢驗的標準不是說,是實踐和成效。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