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密跟蹤觀後感1000字

絕密跟蹤觀後感1000字

  很明顯,影片翻拍自銀河映像的《跟蹤》,情節上幾乎同出一轍,但韓國電影以其快速的舶來並融合本土文化的獨特風格一直在電影市場中都是神一樣的存在,所以即便是翻拍,也讓這部電影被賦予了強烈的韓式色彩,再加上每個主演典型的韓範臉,影片在舶來的故事題材基礎上充分發揮著自身優勢。唯一能跟原版聯絡到一起的是任達華在最後的客串,向原版致敬的同時也拉近與國內觀眾的距離。任達華在片中客串了一個罪犯,而他在《跟蹤》中扮演的卻是韓版薛景求警察班長的男一角色。

  港片向來以罪案片居多,這是香港電影最愛涉獵的題材。老版的《跟蹤》雖也逃脫不了港片的套路但相對懸疑色彩濃重,這也讓它看起來跟常規的港產罪案片稍顯不同,也使得該片在上映之際獲得了很高的評價,導演游乃海和主演徐子珊分別獲得了新晉導演獎和最佳新演員獎。時隔七年,這部佳作再度被搬上大銀幕並且內地觀眾也可以在大銀幕上欣賞到這不得不說是件好事。看看近期的影市,好萊塢依然主打大片視效和火爆動作的商業賣點,國產電影幾乎被愛情電影和恐怖電影充斥,一部罪案片的確能填補電影市場型別片的空白。

  雖然基於同一個故事,韓版的《絕密跟蹤》與港版的《跟蹤》在還是有區別的。韓版《絕密跟蹤》更注重於電影的商業性,不僅在視覺效果上融入了更多的動作元素,鏡頭的切換上的頻繁體現了情節的緊張感,空中俯拍的大視角,體現人物心理的特寫鏡頭,都是商業片慣用的手法。幾位主要人物的設計也偏於臉譜化,殺手的冷血,警察的正義,天才少女的懵懂善良,這些不僅僅體現了韓國電影製作上的精良,也是它正在迎合大眾的口味上做出改變。所以觀眾會看到一部與那些只能在網上下載才能看到的韓國作品不同,尤其區別於那些韓式懸疑色彩(警察亦正亦邪,罪犯盜亦有道)濃重的罪案片。而港版的《跟蹤》則把整個故事用相對文藝的手法來講述,這一點從所謂大反派梁家輝這個邊緣人物就能看得出,影片並沒有把他刻畫成是一個十惡不赦的`人物,而是用更多的視角關注他的內心世界。如果是在大銀幕上看,影像的風格和一些動作場面上的加磅或許會讓《絕密跟蹤》更具賣點。

  演員方面,韓版中扮演殺手的鄭宇成給我驚喜最大,外表多麼溫暖的一個男人啊,一出手卻比誰都黑,手起刀落刀刀往大動脈上扎,面無表情眼神卻又真摯而憂鬱,這是要把大批女粉絲逼瘋的節奏。讓一個貌似忠良演一個心狠手辣往往是最能出彩的,這次鄭宇成找對路子了。除了鄭宇成的酷,女主角韓孝珠也是明顯的商業賣點之一,此女長得古靈精怪,比《跟蹤》中的徐子珊要漂亮得多。從這一點上看,扮相平凡同時又剛好是剛出道的徐子珊更符合劇情的需要,而韓孝珠則更像是被跟蹤被尾隨的那位,長成這樣執行這種任務肯定不方便的。

  個人感覺影片更像是一部韓國的主旋律電影,警察抓壞蛋,有執著的信念,也有勇敢的犧牲。這一點在不同於港版的結尾有所體現,港版中的罪犯梁家輝是被鉤子意外勾到死掉的,而韓版裡的結尾則改成了同樣被刺傷的警察忍著劇痛在隧道口處擊斃了“影子”鄭宇成,而且是在雙方正面舉槍對峙的情況下,有點像西部片中的對決場景。這樣的改編透著濃濃的主旋律味道,壞人永遠不得好死而且運氣不佳,正義一方永遠有如神助。英雄主義在這裡提起來雖然不那麼酷,但卻是不管韓國、國內,還是有嚴格分級標準的好萊塢在商業電影上一直不變的信條。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