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連續劇《康熙王朝》觀後感(精選9篇)

電視連續劇《康熙王朝》觀後感(精選9篇)

  導語:《康熙王朝》是在二月河的小說基礎上改編的,其背景故事是清朝世祖順治帝的末年和聖祖康熙帝在位時的事蹟。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電視連續劇《康熙王朝》觀後感,供大家閱讀參考。

  電視連續劇《康熙王朝》觀後感 篇1

  最近又看起了電視連續劇《康熙王朝》。這部電視劇吧,因為時間關係,我已東一集西一集的不下看過二三遍了,可是直到現在,都還是那麼的愛看它,直到現在都還是那麼的想看它。因為我覺得它已成為近幾年來,所拍的眾多的電視連續劇中的,為數不多的幾部可以稱之為經典的作品之一了,所以讓我百看不厭。

  我記得頭一回看《康熙王朝》時,當時各大電視臺正在熱播《激情燃燒的歲月》,那個流行和火爆喲,表面看吧,在當時都已火過了《康熙王朝》。而且是孫海英呂麗萍這對夫婦主演的,當時還真是很走紅的火爆了一陣子。而且還在電視金鷹節上戰勝了《康熙王朝》拿到了大獎。當時這讓我感到很意外和吃驚,因為我當時看好的是《康熙王朝》拿大獎。而且還有點埋怨的暗想“那些金鷹節的評委們,可真是沒有長遠的眼光呀!”事實證明我的看法是正確的。因為再過了這麼多年後,人們還是這樣的喜愛《康熙王朝》,而且它還讓人越看越覺出了它的好來。說實話我其實也很喜歡看《激情燃燒的歲月》,也覺得它拍得好,演員們也演得好。但是我並不認為它會超過《康熙王朝》的那種有著內在的長久的後勁和經典性。

  《康熙王朝》只是寫拍演了中國歷史長河中的一小段,但是我認為它的製片人導演編劇和演員們都非常的了不起。因為整部電視連續劇吧,給人的感覺無論是從編劇的寫,還是從導演的拍攝,每個演員的選擇上,給人的整體感覺都是很真實宏大連慣的好的。讓人看起來吧,感到整個的電視劇無論從服裝色調,佈景道具到每個演員的表演,還是一些外境的場面,都寫得演得拍攝得相當的逼真大氣波瀾壯闊的人性感人。特別是主演斯琴高娃、陳道明和那個演少年康熙的男演員,可真是演得好呀,把這兩個歷史上的帝后人物,簡直就是演飾得不但帶著真實逼真有血有肉的活,而且還演活得透入了人心骨髓。讓你無論想怎麼否定它,都是不成的,讓你無論想怎麼樣的去抹殺它,也更是不行。整部連續劇,既涉及到了很男性化的江山政治權勢,又涉及到到了親情愛情,從內容到形式都讓人感到非常的全面,整體效果是好多別的古裝或是現代的政治和歷史題材的電視連續劇所無法比的。

  《康熙王朝》除了寫得好拍得演得好外,就連那片頭片尾的主題曲片尾曲,也是寫得好唱得好的早已深入人心的成為經典曲目了。那個作曲作詞真是寫得具有人生全面性有氣魄的好呀!簡直無法讓人用語言表達盡對它們的喜愛。更別說再加上了騰格爾和韓磊的演唱,哇!那個唱得大氣慨悲壯婉轉纏綿的蕩氣迴腸呀!讓你不愛聽它不愛它都是不行的!簡直叫一個絕!不信就自已去看看聽聽好了!

  而且我還特別的喜愛和尊敬那個投資拍攝《康熙王朝》的製片人,就是在片中客串鄭經的那個男演員,表面看他吧,人雖然長得有些胖,有些不太好看,可是他做客串演員,還真是演得很認真真實到位有氣慨的,感到他是個有大理想有才幹的人。所以我比較的敬重他!而且有次看他以前做過的電視訪談,好象他投資拍這部《康熙王朝》時,還曾經歷過很多的困難,因為有了這些堅持和磨難,所以才有了今天的這部電視連續劇《康熙王朝》。所以我才更加的喜愛《康熙王朝》,更加的喜愛和尊敬它的製片人編劇導演演員及其它的工作人員們。

  我雖然不熟悉和認識投資拍攝出演過《康熙王朝》中的任何一個人,只是單純的出於對《康熙王朝》這部電視劇的喜愛,很想為它在部落格中打個宣傳廣告“如果你是男人,你是有豪情有理想有志向的男人,那麼去看《康熙王朝》吧!如果你是老人,正在為教育你的子孫後代們發愁,那麼去看《康熙王朝》吧!如果你還是個不太知人情事故的少年,那麼去看《康熙王朝》吧!如果你是少女女人,那麼去看《康熙王朝》吧!無論你是誰請都去看《康熙王朝》吧!因為《康熙王朝》不會讓你失望!為了你自已請一定要去看《康熙王朝》喲!”

  電視連續劇《康熙王朝》觀後感 篇2

  我是一個不喜歡歷史的人,這一點讓我在寫這篇文章時,糾結了很久。所以只能看過《康熙王朝》,我去抒發一下個人觀點。《康熙王朝》是一部譭譽參半的電視劇。準確來講,是支援多於批評吧。喜愛之人,大多為陳道明的演技所折服;而批判之人,則是對其中漏洞百出的歷史問題感到憤慨。舉個例子:第二集中,孝莊對索尼說了一句:“有我孝莊在,這天塌不下來。”懂點歷史的人應該知道,“孝莊”是大玉兒死後,康熙封她的諡號。一個人活著時,如何稱自己的諡號呢?

  當然,這些都是跟我的主題不相關的旁支。就本次的主題,我總歸該講點隱喻、象徵之類的東西。康熙——年少登基,十四歲親政,智擒鰲拜,裁撤三藩,三徵葛爾丹,收復寶島。這樣一個光照列祖列宗的皇帝,小時候也是一樣的與眾不同。

  開片就是小時候的玄燁在太監們的伺候下,在湖面上滑冰,看上去很開心,也很“春風得意”,呼喝著奴才們。可是,聯絡康熙親政後一系列的大動作,不難知道,康熙的帝王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開片的場景,或許我們可以理解成,這象徵著康熙的“如履薄冰”——在他的前半段帝王生涯中,一路征戰,小心翼翼地應付內憂外患。緊接著,我們的“孝莊”太后出現了,伴隨著孝莊的出現,讓我感覺到這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女人是怎樣的魅力與魄力。孝莊一邊修剪著花花草草,一邊對著佟妃說:“你呀,別看這些花開得茂盛,那

  也是盛極初衰啊。”又說:“你看,那盆花多好看啊,今兒好看,明兒好看,今兒比明兒好看,一天比一天好看。”這盛極初衰的“花”想必就是在暗示董鄂妃命不久矣。染上天花的董鄂妃果真熬不過病魔,撒手歸去,也帶走了順治。而這盆“一天比一天好看”的“花”,或許是指佟妃,也或許是說孝莊自己。因為隨著順治的皈依佛門,玄燁的登基,佟妃順理成章地成了皇太后。沒執掌到鳳印,當個皇太后也不錯。而孝莊也因輔助玄燁,開啟了康熙盛世,流芳百世。作為一個古代的女人,能做到這個份上,確屬不易。孝莊,她修剪的是花草,又不僅僅是花草。在這個王朝,順治管理著朝廷,孝莊“修剪”著後宮。她明裡暗裡地對這些後宮中的“花花草草”提點、打壓著,她修剪得越來越順手。

  廷試——試出了玄燁的才華,試出了順治的儲君人選,更試出了玄燁的未來。睡在龍椅上,並且讓龍椅因他而動。這是自前明皇帝起就未移動過的龍椅,卻為了玄燁,打破了這個規矩。或許,是“天之神器”的威力;或許,是“天上星星、地上龍脈”的靈力,總之,這樣做,暗示得不能再明顯了,玄燁——就是大清王朝第三代接班人。

  玄燁說,漢人的文化也是天言。這無疑讓順治帝很惱火,可是,玄燁說的難道真的.就沒有道理,顯然不是。恰恰相反,正因為玄燁的話擲地有聲,玄燁的“腹有詩書氣自華”,讓行森刮目相看,也讓順治下了立儲之心。“滿漢”,這是一對矛盾又共生的存在。如何才能處理好?我想,玄燁在這裡已經思考著,唯有滿漢文化的交融,才能真正讓人民享受到安定與幸福。這也是康熙生涯的一個重要特徵。

  “我本西方一衲子,奈何落入帝王家”。這是順治對自己的評價,也是他最後踏入佛門的根源。行森大師說:“皇上只因塵緣未了?”好一句“塵緣未了”,這唯一的塵緣就是暗指董鄂妃吧。而隨著董鄂妃的仙逝,果然,順治帝了絕塵緣,皈依佛門了。君權與神權的雙重統治,天子是“天之神器”,是神的代表,他的權力就是天在行駛權力。順治帝說自己“前世真的是一名僧人”,那他就真的是了。他就可以藉由這點,不管整個大清王朝,遁入佛門。有人質疑,可是沒有人敢真的做出什麼。這是“神意”,更是“聖意”。

  雖說,這部劇中有太多歷史的硬傷,可是仍然不妨礙這部電視劇成為大眾喜愛的物件。想必,除了演員的演技外,劇情的設定也是有其一定的吸引力。

  電視連續劇《康熙王朝》觀後感 篇3

  今天下午看完了《康熙王朝》,已經記不起上一次看這部電視劇是什麼時候了,但是我清楚地記得我上一次看這部電視劇的時候沒有流下一滴眼淚,可是這次居然流淚了,而且是三次,我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感性了,說不上喜歡不喜歡,只能說我變了,以前的自己不是這樣的。

  第一次,是看到周培公在康熙勤政後第一次去盛京的時候,在生命垂危之際向康熙進獻他花費十餘年的時間製成的康熙年間最精確的地圖,這展示出的是一個臣子的忠心,需要說明的是周培公在平叛三藩叛亂中開始嶄露頭角的,這時的康熙才剛剛將鰲拜解決掉,正是需要人才的時候,而當他將要離開人世的時候,康熙帝要開始收復寶島了,其間十年時間康熙將他發配盛京,事實上週培公並沒有過錯,如果非得說有錯的話,那也是他是漢族人而非滿人,說到底是這個原因,並不是什麼功高震主之類,周培公也知道的,確實是人才,可惜可惜,他是康熙最得力的臣子中最早離康熙而去的人。

  第二次,藍齊兒被康熙的一道旨意嫁給不知是誰的準葛爾的大汗葛爾丹(雖然葛爾丹知道藍齊兒是誰)的時候去老祖宗那裡哭訴的時候,兩個人的對話,還有之前康熙與容妃之間的對話,整個的過程讓人心疼,作為皇室成員是擁有普通人羨慕的榮華富貴,但是卻不能擁有一部分普通人可以擁有的愛情——自由選擇自己的婚姻,從這個程度上說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寧願不做普通人,因為很多普通人也不能擁有自己想要的感情,他們也會被現實無情的分開。但是最悲哀的在這裡已經埋下了伏筆,即使是皇帝最心愛的女兒也還是不可以,後來的時候,康熙兩次親征準葛爾,第二次大阿哥親手斬殺葛爾丹的人頭,呈送到康熙跟前。當時我是這樣想的,整個過程是這樣的,一個父親將自己最心愛的女兒下嫁給自己的敵人,在女兒愛上那個男人併為他生兒育女後,父親將敵人殺死了,換句話說是讓自己的兒子殺了自己的女婿,使得自己的女兒最終成為了寡婦,帶著自己的兒子,去度過那漫長的一生,雖然後來看到藍齊兒過得還不錯,但是她有多苦只有他自己知道,沒有人能代她體會其中的甘苦。

  第三次,是藍齊兒在幾年後將阿密達養大成人,自己在某年生日那天開始從烏蘭木通啟程奔回京城去探望自己的父皇和額娘,當時他的父皇已經將他額娘從貴妃貶為刷馬桶的丫頭,人下之人了,原本想要做下景就好,卻偏偏被藍齊兒知道了,當時的場景也讓我難過以至淚下,藍齊兒當時就想返回烏蘭木通,但是被她的額娘攔下了,最後帶著委屈離開了他的母親,之後就立即向他的父皇告別,臨走前將他的父皇剛剛給他的八音盒摔了,表示決裂之意,而這讓康熙更加恨容妃,以至於68歲大壽的時候,魏東亭對他說,看來看去怎麼少一個人,也只有他敢說了。

  所以潸然淚下就在這裡,不自覺地就動情了,可能描繪的不是很細膩、精彩、動情,但是相信看過這部電視劇的人都會有所觸動的,我相信這次自己看這部電視劇的過程和之前的那一次是完全不同的,我想自己以後還是會想看這部電視劇的,說實話,自己還想要買一部紙質的全套書呢,等著以後自己來實現吧。

  最讓我心疼一段是張廷玉準備去漠北大營送糧食前去蘇麻喇姑那裡問他有什麼要對皇上說的嗎,他說自己說不出來,也沒有給皇上上過摺子,張說,那是寫信,不叫摺子。可是寫好以後,已經塞進信封裡了,卻又就著身邊的那盞蠟燭將信燒掉了,裡面寫的內容是“蘇麻一生只深愛過一個人,那就是他的弟弟——皇上,但是他不能說出來,因為皇上還是她的主子”,還是隱忍,隱忍了自己活著的一生,還要將自己的最深的愛隱了,怎能不疼,所以他早逝,只晚老祖宗一個時辰。

  電視連續劇《康熙王朝》觀後感 篇4

  《康熙王朝》以順治出家為開篇,將主人公康熙推上了大清的歷史舞臺。九死一生的康熙在孝莊和蘇麻拉姑的精心照料下,戰勝了天花而免於一死,這也註定康熙將開啟他極富傳奇的一生。康熙8歲登基,16歲親政。他除鰲拜、平三藩、剷除葛爾丹、收復臺灣、與俄羅斯簽訂了中國封建歷史上唯一一個平等條約《尼布楚條約》,國家實現大一統,成為中國歷史上國家疆域面積最大的時期,創造並引領了康乾盛世。

  《康熙王朝》最精彩的部份,筆者認為除鰲拜、平三藩、收復臺灣以及剷除葛爾丹等戲份最有看點。除鰲拜時,康熙才十七八歲,但此時的康熙已有了絕對皇權意識,他不容許有人侵犯他的權威,於是設計除掉了鰲拜,故事懸念重重,驚險跌宕,無不令觀眾揪心喟嘆。平三藩充分表現了康熙作為帝王的大一統決心。面對擁兵自重的三藩,康熙甚至把整個大清王朝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壓了上去,三藩平定後康熙執政的成就感溢於言表,他的膽識和絕決無愧於千古一帝這個稱號。收復臺灣是康熙在中國歷史上書寫的最輝煌的一筆,他堅持國家統一的理念始終是我們這個國家秉承的信條。當然,《康熙王朝》呈現給觀眾的更多的用人治國的故事,精彩不斷,讓觀眾思量良多。剷除葛爾丹這段也是《康熙王朝》濃墨重彩的一筆,這部分康熙的人物形象更加豐滿了,康熙與蘇麻拉姑、容妃、藍齊兒、寶日龍梅幾個女人的情感糾葛,把一個丈夫、父親、國君情感、尊嚴、夢想展現得淋漓盡致,把千古一帝演繹的更真實更貼近觀眾。

  電視連續劇《康熙王朝》觀後感 篇5

  電視劇《康熙王朝》是一部十年前放映的片子,主要講述康熙帝在位時的故事。其中,有這麼一小段鏡頭,讓我難忘。

  這一小段的情景是:康熙在朝堂裡,面對互相傾軋的權力鬥爭,以及險惡的形勢被攪得心煩意亂,十分震怒,因不便放浪形骸失去天子威儀,憤然離去,回到寢宮之時,對著皇妃後宮們,一頓咆哮……。

  不知這是作家二月河在創作康熙王朝裡邊就有的,還是後來編成電視劇改編過程中的加入,總之,為塑造出一個大氣磅礴但又有血有肉的康熙帝來,寫(拍)進這麼一小段插曲,我覺得起到了點睛之筆。

  作為皇帝天之驕子,權傾四海天下,中原放馬,踏遍萬里河山與疆土,處風口浪尖之上緊握住日月旋轉,有著大海一樣的氣魄,直把整個江山重擔扛在肩頭;作為男兒本色,不怕面對冰刀雪劍風雨的搏擊,可以堅忍,但在躺下時,一樣把自己的憂傷撫摸,一樣有兒女情長,一樣對著自己最親的人,發洩出最強烈的心之苦吶喊……。

  動物世界裡,為爭奪地盤領地,以及佔據統治地位和獵食等,兇猛的動物進行著殊死的追逐、搏鬥、撕咬……,它其時的處境是為最艱險、最艱難和最困苦,但不是它最弱的時候,最弱的是在它搏擊之後,對著被咬過流出淋漓鮮血傷口,自己靜靜地在療愈之時。此時,極易遭受外敵的侵入和被再攻擊,心也最痛的時候,最需要族群或同伴的呵護,渡過這一艱難關口。

  提這兩件事,就是讓女性明白,血雨腥風、刀鋒蝗箭他不怕,一旦喚起了他的血性兒,場面再大也敢於拼鬥,男兒流血不流淚。但在他因受傷而舔破口之時,你可以什麼也不要做,只要你靜靜地不去驚擾他,理解著他,為他送去寬慰鼓勵的一句話,這些就足夠了。設若,他在外心煩意亂回到家時,你可暫時不要過多的追問為什麼或去叨擾,假使亦如康熙皇帝般地對你發火,你可儘量的去理解和包容,因為,他會對你咆哮吶喊,那是他剛烈的性格使然,而且,他覺得你是他最親的人,也是他最可靠的人!這就像皇后面對天庭震怒而咆哮的皇帝,靜靜地說給后妃們聽的一句話:他這是心苦吶。

  你能理解麼?

  電視連續劇《康熙王朝》觀後感 篇6

  這段時間我一直在看《康熙王朝》這部電視劇,由陳道明與斯琴高娃這兩位重量級的明星飾演。看完以後,感觸許多,特此寫下這篇觀後感。

  電視劇《康熙王朝》根據同名書籍改編,講述了一代皇帝康熙的一生榮辱歷史,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全方面的封建帝王形象。故事內容包括了幼年康熙的經歷,康熙的青年成長與中年的人生起伏,以及最後的晚年生活。

  看完以後,讓我對於古代歷史有了一定的瞭解,也明白了康熙是一個怎麼樣的人。說起來,這位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比較傑出的人物,他開創了康熙盛世,在他的人生當中完成了很多壯舉。這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還是他說到“萬里長城萬里空,百世英雄百世夢”這兩句詩的時候,評價這詩句說得很真誠,說得很好。而康熙的一生都在追尋王道,追尋人心。可以說在那個封建王朝時代,康熙也真是一代了不起的明君。

  只是封建社會已經過去,人類嚮往更好的社會生活制度這是歷史趨勢。說到康熙那是清朝開創時候的鼎盛時代,可是我們又不得不回想起清朝末年的灰暗,真是叫人痛徹心扉。自古以來,王朝更迭,強弱更迭似乎是一種自然規律,但是明智的人就會坦然得接受,在歷史賦予的時期內盡職本分,努力為人民創造一個幸福安寧的社會生活環境。

  是啊,人類社會發展這麼多年,不就是圖個生活幸福嘛。

  電視連續劇《康熙王朝》觀後感 篇7

  《康熙王朝》這部電視劇,我看過很多遍了,它的層次感把握得非常好,透過它,我們可以看到四個不同面孔的康熙。

  一、年少輕狂、急功近利的康熙:小康熙不甘心受制於鰲拜和吳三桂這樣的權臣,不計後果,一次次在朝堂上和鰲拜公開衝突,不顧孝莊勸阻、群臣反對,力排眾議,乾綱獨斷硬要撤藩。此時的康熙和所有少年人一樣,年少輕狂,急功近利。

  二、無情的康熙:除鰲拜,他捨棄了蘇克薩哈和伍次友,平三藩,他捨棄了周培公,收臺之役,他捨棄了姚啟聖,徵葛爾丹,他捨棄了藍齊兒,最後為了維護他的帝王尊嚴,他又捨棄了容妃。一路走來,所有人都是他的棋子,都是他千秋功業的墊腳石,當用則用,當棄則棄。雖為形勢所迫,雖是帝王分內之事,但仔細想想,還是令人不寒而慄。

  三、擅於權謀的康熙:索額圖與明珠各自結黨,在朝廷裡爭權奪利,鬥得不可開交。康熙表面上不動聲色,卻在暗中從容處置。打葛爾丹的時候,他帶上了明珠,留索額圖在京主持政務,讓他去整明珠的人,尼布楚簽約之時,他又派索額圖去談判,留明珠主政中樞,讓他去整索額圖的人。等到二人兩敗俱傷,他再命張廷玉等青年才俊入上書房,架空兩人。通盤下來,手段不可謂不高,足見其帝王心術。

  四、孤獨的康熙:魏東亭和蘇麻喇姑是他自幼的玩伴,最後卻都先他而逝,索額圖明珠跟了他一輩子,最後卻因結黨先後下獄,赫舍裡、容妃、藍齊兒幾十年來,他身旁的人死的死、走的走,只剩他一個垂暮天子獨處深宮,可見這孤家寡人四字,從來不是白叫的。

  電視連續劇《康熙王朝》觀後感 篇8

  很老的片了,不過我最近才看。二月河先生的小說沒看過,很多人說《康熙王朝》有很多與歷史不符的地方。我想,對於一部以小說為藍本的電視劇,追究其歷史根據的做法本來就是挺可笑的。更何況,這部電視劇讓我流下了久違的淚水,更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為一個男人,一個擁有家庭和國家的男人的艱辛和痛苦。毫無疑問《康熙王朝》是成功的。

  自小,有個可愛的願望那就是希望當皇帝,可真的當了皇帝,肩頭的重擔你能擔得起嗎?擔起來了,又能像先古明君那樣擔得千古流芳嗎?某種意義上,皇權的爭奪也是實力的考驗。能夠奪得皇位者,他本身就是實力超群之輩。

  然而,愛新覺羅玄燁,大清國康熙皇帝他不是。作為青史留名的千古一帝,玄燁並非實力超群,而是被硬生生地命運扯上了皇位。可憐八歲玩齡童,天降萬古千斤重。勝似一葉孤舟草,皇城內外會心中。可正是父親和皇太后的支援和鼓勵,加上自己的發奮努力,。玄燁竟沒有被壓垮,反而越來越喜歡上了重擔生活。康熙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說他幸運,那是因為有孝莊這位前無古人的偉大的女人站在他的背後。說他不幸,那是因為康熙年間發生了最多的事端,鰲拜,吳三桂,鄭經,葛爾丹...不過也正是這些人成就了康熙皇帝,成就了他的豐功偉業,成就了他的蓋世英名。

  然而,作為一個父親和丈夫,康熙是失敗的。女兒兩次摔砸父親的禮物,我看到了一位父親那種傷心痛苦卻又礙於皇帝尊威無法動容的無奈和悲涼。同是礙於九五至尊的金口玉言,直到容妃死,都沒能得到康熙的召回。向自己的妻子認錯,這在常人眼中無比正常的事情,在一個帝王身上卻難之又難。正如最後老年康熙所說:“她扎得太深了,不想拔出來了。”除了給死後的容妃還原全部的榮耀和加封皇后,這位丈夫再也無法補償給自己這位賢惠的好妻子任何東西。可憐容妃賢良中惠,確看不到宮內勾心鬥角,可憐容妃直言不諱,卻瞧不到皇帝的心頭痛苦。

  容妃是瞭解康熙的,康熙也是瞭解她的。可到頭來正是這相互之間的瞭解和默契。讓容妃再未得見康熙一面...如此賢惠的妻子,當真古今罕有。康熙啊!你還是幸運的!

  不過陳道明將千古一帝的康熙詮釋的很有霸氣,康熙更是一位真正的人力資源管理大師!

  康熙的一生從智拿鰲拜開始平三藩蕩葛爾丹降臺灣驅除俄國好一個成功的皇帝但是如此榮耀的背後是他廢掉2兒子的無奈是他違背孝莊密令的嘆息是他離開最喜歡的女人的傷感留下了一行淚,男人很累。

  電視連續劇《康熙王朝》觀後感 篇9

  康熙,有人說他是一代明君,有人說他是千古帝王,他似乎成為了偉大領袖的象徵,但人們都忽略了,他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慾。

  康熙自8歲登基為皇,小小年紀便設計除去了當時張揚跋扈的鰲拜,他勝在自制,強在自省。

  他雖無實權,卻也是一國之主;想那鰲拜,只是四大輔臣之一,仗著力大無窮、武藝高強,便為非作歹,這便是被權勢衝昏了頭腦。康熙在被孝莊點醒後,一直勤奮好學,若他也似鰲拜那般,在少兒時代貪慾享樂,恐怕江山就要易主了。若他不能自制,不懂自省,就算有孝莊在一旁時時引導他又如何?

  但當三番同時起兵造反時,他被嚇倒了,開始頹廢 ,墮落,甚至要放棄皇位,也許有人認為他太懦弱了,但有哪個人不是從大風大浪中吸取經驗來提升自己呢?

  康熙可以說不是一個好的父親,沒有哪個皇帝做到了好皇帝的同時,也做到了好父親,他們身為帝王,要承擔的責任太多了,也太大了 。

  就好比藍齊兒,當時準葛爾汗——葛爾丹來大清和親,選中了藍齊兒,而藍齊兒是康熙的掌上明珠,他捨得嗎?不。但那時大清的實力還不足以於準葛爾對抗,他在等,等一個時機。康熙最終還是把藍齊兒嫁給了葛爾丹。藍齊兒在走前,把那隻玉兔狠狠地摔在了地下,轉身離去,只剩下屋內的康熙把碎片一塊一塊的撿起來再粘好。

  他是一國之君,無價之寶數不勝數,他又何必在乎那個玉兔?他在乎的,不過是與藍齊兒在一起的點點滴滴罷了。

  終於,他等到了那個時機,“葛爾丹不除,必成大患”,他帶著這個信念,踏上了親征準葛爾的道路。在隨政大臣一次又一次的傳來捷報時,他只是點點頭,繼續埋首讀書。眼看他從少年時的年少氣盛,蛻變到處事不驚,我開始敬佩他了,但也只是敬佩作為皇帝的他罷了。

  他去迎接藍旗兒回京時,藍齊兒卻疏離的叫他“大清皇帝”,他的親外孫捶打著他,說要為父汗報仇,難道他不心痛嗎?但他只能這麼做,因為他不僅是藍齊兒的父親,還是大清的王,臣民們的天下。

  臨走時,他留下了龍輦和玉兔,因為他知道,他的女兒——藍齊兒不會再恨他了,她會理解他的。

  我不知道,有這樣一個父親是藍齊兒的幸福,還是藍齊兒的不幸,但不可否認,藍齊兒比起來康熙的大多數子女幸福得多。

  也許,想成就一些事,就要放棄一些事作為代價。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