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之戀》觀後感

《布拉格之戀》觀後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後,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快來參考觀後感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布拉格之戀》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看了根據這本書改編而拍成的電影《布拉格之戀》。看完還是喜歡看書,書能帶給我們更多的想象和更細膩的表現。關於生命之重,作者米蘭·昆德拉解釋說“有些事只發生一次,而只發生一次的事,根本上就從未發生過,這便是生命中的輕了”;生命中的重,指的是那些一次次浮現,又一次次讓你感知人性的脆弱和自身的渺小的事物。重,女人總是在等待承受一個男人的重量,但那卻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生命,其實很脆弱,可是它要承受著很多東西。輕,“輕”的一層含義,即個體的遊離,遊離於它所依附的整體之外。這種遊離導致歸屬感的缺失,讓人無法承受。

  每個人,或許,都處在於某些的遊離狀態。相信有靈魂存在的人,他們認為純潔的靈魂是剛好21克的`。這個21克到底代表著怎樣的含義?難道生命就真的也就21克重嗎?“習慣了,一輩子就是一天”,在《似水年華》裡,齊叔如是說。修正那些古書就是他一輩子最重要的事,一修就是一輩子。可是,在米蘭·昆德拉的筆下,托馬斯認為:“人永遠都無法知道自己要什麼,因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生加以修正”,“EinmalistReinmal”(這是一個德國諺語,是說一次不算數,一次就是從來沒有。)只能活一次,就和根本沒有活過一樣。對於托馬斯來說,活著,要有意義,要有生活的樂趣。可是,人生是不可能有預演的。人的一生是一張永遠不能成為正式作品的草稿,是一場永遠不能正式登上舞臺的彩排,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到頭來,我們自己是無法透過比較來檢驗出究竟是哪種生活方式更正確,於是我們沒有必要把每一次的選擇都看得是那樣的重要,那樣的沉重,我們儘可以去做一個凡夫俗子,隨心所欲地去享受生活的輕鬆,然而,真的能夠這樣嗎?在書的開篇,作者一直在講“永恆輪迴”,“永恆輪迴是一種神秘的想法,尼采曾用它讓不少哲學家陷入窘境”。

  輪迴,或許就是一種永恆。只是這只是一種比較佛家的說法而已,真正相信的人呢?或許並不存在。另外,在永恆輪迴的世界裡,一舉一動都要承受著不能承受的責任重負。在每個人承受的生命之重中,責任之重,或許是超乎我們的想象的。每個人,對身邊的朋友、家人有責任;對所處的組織承擔責任;對社會,也要承擔著責任,對社會影響、環境發展、整個社會的進步發展。是啊,當我們一生下來,加進這個社會的第一秒開始,我們就要承擔責任,同時也在學習承擔這種責任。人,是一種社會動物。人們常常感嘆生命的沉重,活著總有一種不堪重負的感覺,為什麼會感到沉重?是因為相信生命可以永恆輪迴嗎?還是當今社會給人們太多的生存壓力?這種生命的重負是與生俱來的嗎?或許,在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不同的答案吧。只是在眾多的原因中,總有某些共性。或許是因為每個人都明白“今日的選擇或者是現在所做的事會對以後還是將來甚至是來世都會有著深刻地影響和必然的聯絡”,所以,當人們面對眼前的事情並且作出選擇的時候,才會患得患失,猶豫不決,使每一次的選擇變得沉重,以至於使生命也變得沉重。其實世間並不存在永恆輪迴,生命只有一次,並且從一開始,它就頭也不回地向著終點奔走。生命,沒有回頭路可走。可能也正因為這樣,那些喜歡抱怨的人、喜歡後悔的人更覺得生命是如此的沉重。小說中的特蕾莎是一個生命之重的人物。

  在她的生命中要同時承受著愛與恨、擁有與放棄,承受著理想和責任的沉重,承受著丈夫托馬斯在肉體上的出軌。她想報復托馬斯,但是她還是深愛著托馬斯的,或許這就是為什麼托馬斯到最後都是選擇在特雷莎的身邊,就算死也是死在她的身邊。托馬斯的情人薩賓娜到最後也不明白,因為她和托馬斯之間更多的是肉體盡享的輕;而特雷莎和托馬斯在內心都是深愛著對方,他們還要承擔責任、理想和抱負,這就是生命之中最重的。每個人都要承擔著各種各樣的責任,同時肩負著理想和抱負的重壓,還有很多重量壓在每個人的肩上。但是,到底生命是輕還是重,相信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回答。但是,唯有一點可以達成共識的,這就是:勇敢地面對著生命中的重量,努力去營造屬於自己的生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