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兒莊戰役觀後感(精選14篇)

臺兒莊戰役觀後感(精選14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你有什麼總結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臺兒莊戰役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臺兒莊戰役觀後感 篇1

  臺兒莊戰役是繼平型關戰役之後所取得的又一次大捷,電影的整個場面縱使讓我們痛心,特別是在最後國民黨的大旗在人的階梯上飄揚的時候,特別讓人震撼,其實這次電影我們可以看到另一面,我總結如下:

  第一:只要團結一致,沒有做不成的事。

  第二:要相互協作,共同戰鬥,比如在我們的工作中,我們就應該相互協作,只有這樣我們的工作結果才能得到客戶的認可。

  第三:珍惜現在的生活,因為這是用先烈們的熱血換來的,所以,我們更應該愛惜自己的生命。我們應該為我們能夠在這樣安逸的環境中工作感到榮幸,感到自豪。

  第四:歌唱祖國,建黨節就要到了,讓我們一起為先烈們祝福吧。

  總之,要為我們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而奮鬥,堅持自己的目標,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

  臺兒莊戰役觀後感 篇2

  國家情感是一棵樹,生長在人們心頭,斷了身連著筋,刨了幹扎著根;國家情感是一棵樹,它讓我們在焦躁冷漠的世界裡,為自己保留一處讓心靈休憩,讓心靈輕舞飛揚的場所;國家情感是一棵樹,有為我們擋風遮雨的同時,也需要我們的熱愛、信任和保護。

  在影片《臺兒莊戰役》中多少英雄戰士為了我們的國家,為了我們國家的勝利而獻出寶貴的生命。那是一種力量,一種永生不息的美麗,那是我們國家在苦難之中的時候,他們用他們的一切來換取一份小小的安寧。然而,就在我們的先輩用幾近所有扞衛了我們的國家之後,在我們國家從苦難走向輝煌的時候,我們的同胞,那些不止廉恥的分裂分子,卻用一種可悲的方式來傷害我們的母親。在我們之中,幾乎人人希望和平,孫必幹,一位中國駐伊拉克外交官。他於花甲之年臨危受命,遠離故土只為續寫使命傳奇,為了達成和平,他遊刃於戰火之間,為了挽救生命,他斡旋在死亡邊緣。“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2004年,這個老人不知疲倦地奔走,前方,是他必赴的使命;身後,是讓他驕傲的祖國。這是一種感情,一種愛國之情,更是一種對和平和寧靜的渴望。而那些搞獨立的韃瀨和那些希望別國不得安寧的人,他們不僅僅是可惡的,更是可恥的,因為在他們心裡根本沒有愛,沒有夢想,更不可能有幸福。

  我們國家,中國。我們每一箇中國人都有著和中國的女排一樣精神,2004年,中國女排,是他們,讓最後的希望攀緣著意志的臂膀上升,直到最後一記重扣敲響歡慶的鑼鼓。金牌喚回曾經的光榮,勝利開啟嶄新的夢想。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們歡喜,我們驕傲,而且僅僅因為是一個五星紅旗下的中國人。

  在這些破壞分子因為傷害了我們國家而歡喜的時候,他們不知道更大的悲哀就在他們身上上演。對於我們國家,他們不曾輝煌過,所以他們不必痛心,他們沒有驕傲過,所以無須悲傷。他們的這種快樂是我們不會有也不屑有的,我們所有的只是超載的團結,只有世家子弟的那份傲然。遠望那片海,還有隱隱不可看見的海平線的那面;望著天空飛翔的鳥,它們會不會傳達我們的呼喚;還有那白雪皚皚的高原之巔,那條鐵路的那端,我有一種嚎哭的衝動,這海藍得叫人崩潰,近乎哀愁,我沒想到這春風的衝撞竟是那麼裂人心魂,呢喃出這世紀最大的悲哀。

  但是,我們相信,我們是不會被打敗的。就象臺兒莊戰役的結果一樣,我們的力量是無窮的,相信信念和愛足可以融化堅冰讓我們永生團圓。真正的生命決不在乎別人的擺佈,不論何時何地都保持著生命的本色和靈魂的高貴,而不容褻瀆。逾挫逾奮,越是困境就越是掙扎,我們國家的光彩就會一直顯現,中國就會生生不息,繁榮永在。

  是的,我們曾經失敗過,我們曾經懦弱過,但事實證明我們成功了。國家的生命就如人生一樣,有些人生必得經歷挫折,有些花兒必得等待春天,雖然這些天風雨連連,但每一朵花兒,必有她自己花開的模樣……

  臺兒莊戰役觀後感 篇3

  這部電影雖然是老電影,但活生生的再現了那個時代,那個戰火紛飛的時代,那個恥辱的時代。

  在臺兒莊戰役前奏——臨沂戰役中,國民黨軍兩位將領有著深深的過節,但他們不計前嫌,同仇敵愾,為了戰役的勝利而共同努力,痛剎了日軍的囂張氣焰。這兩位大將的豁達胸懷令人欽佩。

  在臺兒莊戰役插曲——滕縣戰役中,國民黨師長立下誓言,誓與滕縣共存亡!可恨的日軍在坦克、火炮的掩護下攻佔滕縣。在萬分緊急的關頭,師長用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那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令人欽佩。

  戰役中的一個鏡頭令我記憶猶深:一位國軍將領分發了十萬大洋給士兵們,士兵們非但沒有要,反而把大洋全扔在了地上。一位士兵的代表說:“弟兄們連命都不要了,要這大洋有什麼用呢?只求長官在日後給弟兄們立塊碑吧。”說罷,就衝向了陣前。士兵們深知自己不是在這裡立功,就是在這裡西去,只得拼死奮戰。

  這些士兵們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和頑強拼搏的信念震撼了我。作為二十一世紀的中學生,有著優越的條件,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全面發展自己,使自己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才。

  臺兒莊戰役觀後感 篇4

  《血戰臺兒莊》我已看過多次,每次都熱血澎湃。這部電影是國內抗戰題材拍得最好的,最大的感人之處便在於透過人性的畫面反映戰爭的殘酷。

  臺兒莊戰役是中國軍隊最慘烈的一場戰役,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第一次巨大勝利。

  電影中,白髮蒼蒼的老者和朝氣蓬勃的青年在同一戰壕中。當日本侵略者的飛機散下勸降的傳單時,老者拿起一張傳單,輕蔑地瞧了瞧,然後從口袋裡拿出家鄉的菸草,用傳單捲起來,做成捲菸,遞給旁邊的年輕戰士。幾位戰士抽著捲菸,似乎回味無窮。一位年輕的小戰士用樹枝撥弄著戰壕上的螞蟻洞,挑著螞蟻玩。這一場面令人熱淚盈眶。我們和他同樣年齡的時候,能幸福地讀書和遊戲,而他卻要上戰場。在戰爭激烈的時候,戰士們並沒有畏懼,而抽著自己用家鄉的菸草做的捲菸,回憶著自己可愛的家鄉和親人。如果沒有戰爭,他們是多麼的幸福,可以在家裡和妻子兒女一道享受著人間的歡樂,可以贍養父母以盡孝敬之道。但殘酷的戰爭逼迫他們上了戰場。老者拉響自己身上所有的手榴彈,小戰士哭著也拉響自己身上所有的手榴彈,炸燬了耀武揚威的侵略者的坦克,氣壯山河的大無畏精神永存人間!

  當上級命令組織敢死隊時,大家踴躍參加,當敢死隊津貼幾十塊銀元發到大家手上時,大家把銀元都扔了,說:“命都不要了,還要錢幹什麼?”一名身受重傷而不得不撤退的軍官說撤退是為了“保留西北軍的種子”,西北軍的師長憤怒地說:“國家若不在了,還要西北軍的種子有什麼用!”說罷忍痛槍斃了這名軍官。這名軍官至死無怨,還說來世還要跟著這位師長作戰。在國家危亡在即的艱難歲月,可歌可泣的愛國將士把個人生命和派系利益置之不顧,一切為了親愛的祖國和人民!

  望著電影中慘烈的戰鬥,不禁想起短暫而又激烈的南京保衛戰中的那一幕。將士們接到上級要求撤退的命令,但並不願撤退,大家說:“這裡是我們祖國的首都,我們決不會輕易留給侵略者!”大家堅決抗擊侵略者,子彈打完了,就拼刺刀,戰士們的鮮血流進了旁邊的溝壑,溝壑裡的水都被染得鮮紅,冒著熱汽。這是偉大的漢民族精神,無數漢族優秀兒女為了扞衛自己民族之尊嚴而戰鬥到最後一刻,寧可戰鬥而死,也不苟且偷生!南京保衛戰的慘烈場面使我想起了明朝末年中國人民抗擊滿清侵略者的揚州保衛戰,嘉定保衛戰,江陰保衛戰,雖然城市淪陷了,但中國人民的偉大精神永遠不會淪陷!

  幾千年來,一切為扞衛我國家和民族之尊嚴而戰的英雄們,不朽!

  臺兒莊戰役觀後感 篇5

  今天在家裡看了電視裡面放的電影《血戰臺兒莊》。以前的我總喜歡看動畫片,這些故事片都是看熱鬧,只知道里面那些好人同敵人怎麼打的很熱鬧,不知道具體的意思。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慢慢看懂了。

  為了共同打擊日本侵略者,有兩位將軍不計前嫌,同仇敵愾,指揮自己的兵士同敵人英勇作戰,狠狠的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當看到士兵們把長官發的錢都扔在地上說:“弟兄們連命都不要了,要這大洋有什麼用呢?只求長官在日後給弟兄們立塊碑吧。”然後就衝向戰場,我再也忍不住自己的眼淚,深深的敬佩這些鐵錚錚的硬漢,敬佩他們那種視死如歸的英雄品質,是他們在前線英勇抗戰才換來了今天的和平生活。我們今天能坐在安靜漂亮的教室裡上課,能快快樂樂的和小朋友一起玩耍,這些都是他們用鮮血換來的。

  看完電影我暗暗發誓,一定要好好學習,快快長大,成為對社會祖國有用的人才,用自己的勞動把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不愧對先烈,讓他們在九泉之下看到祖國的繁榮強大,再也不受外族的侵略蹂躪。

  臺兒莊戰役觀後感 篇6

  今天,我看了一部正面反映國民黨軍隊參與抗日的影片《血戰臺兒莊》,影片中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那種不屈不撓、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令我十分感動。

  當電影放到龐炳勳軍團由於正面受敵,傷亡慘重,張自忠將軍奉命率領部隊增援。龐張二將雖然以前積怨很深,但張將軍能不計前仇、顧全大局,及時趕到,合擊敵人,共同的奮鬥目標使他們成為了生死之交。看到這兒,我不禁心潮起伏,想到了那件事:那天,我和朱建雲因包乾區的打掃分工意見不一,而搞得不歡而散,可是“屋漏偏又遇連雨”,就在那天下午,正好學校要舉行一次大掃除,班主任又外出有事,同學們都看著作為正、副班長的我倆,可我倆卻誰也不理睬誰,過了好長一段時間,我抬頭看看同學們那心急如焚的樣子,心想:如果我倆一直這樣,就會給學校領導留下不好的印象,班級的榮譽就會受到損失。想到這兒,我便立刻動身去向朱建雲道歉,並和她一起商量,一起分工,朱建雲也很樂意地接受了。在我倆的共同努力下,教室很快就被打掃得煥然一新,得到了校領導的一致好評,我倆會心地笑了,以前的恩恩怨怨也隨著笑聲被拋到九宵雲外了。想到這裡我暗下決心:集體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個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我們應該向張將軍學習,無論做什麼事都應該顧全大局。

  戰場上幾經拼殺,池峰城破釜沉舟,炸燬了唯一的退路運河浮橋,想決一死戰。兇狠的日軍步步進逼,佔領了守軍的大部隊陣地。關鍵時刻,李宗仁嚴令他率部從日軍後側發起衝擊,臺兒莊守軍也奮起反攻,敵軍又一次陷入重圍,中國軍隊乘勝追擊,殲敵萬餘,以沉重的代價取得了會戰的勝利。這段影片讓我懂得了只有有勇有謀,不怕犧牲,堅持到底,才能取得勝利。不是嗎?那次跳“山羊”測驗,前面的同學一個個都過關了,可我生來就膽小,看看“山羊”那麼高,自己才比他高一點兒,怎麼跳得過去呢?再說,如果跳不過去,萬一摔跤,還得受傷,這可不划算,可為了我的體育成績能夠達標,我也只好犧牲一切了。於是,我閉著眼,咬緊牙衝過去,然後猛地一跳,過了!操場上立即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我睜開眼睛一看,我真不敢相信自己,居然用勇敢戰勝了困難。今天,看了這部電影后,更讓我深信:“勇敢”和“不怕犧牲”對於戰勝困難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在抗日戰爭的血與火中誕生的《義勇軍進行曲》,是全民族在最危機的時候吼出的正氣歌。《血戰臺兒莊》猶如正氣歌中的一段悲壯樂章。

  臺兒莊戰役觀後感 篇7

  今天下午在班內觀看了電影巜血戰臺兒莊》。之前臺兒莊戰役在歷史課上學過,只是今天觀看了電影后,才真正的體會到那血腥的一戰贏得勝利有多麼的不容易。

  這部電影雖然是老電影,沒有特效,但活生生的再現了那個時代,那個戰火紛飛的時代,那個恥辱的時代。歷史書上介紹“臺兒莊戰役是中國軍隊最慘烈的一場戰役,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第一次巨大勝利。”日本鬼子剛進村就燒殺搶掠,村民們全部被殺害,有一個嬰兒坐在廢墟中大哭,哭聲深深地刺痛著我的心。

  電影中的一個鏡頭令我記憶猶深:一位軍官分發了十萬大洋給士兵們,士兵們非但沒有要,反而把大洋全扔在了地上。一位士兵的代表說:“弟兄們連命都不要了,要這大洋有什麼用呢?只求長官在日後給弟兄們立塊碑吧。”說罷,就衝向了陣前。士兵們深知自己不是在這裡立功,而是為了自己的祖國,為了自己的家人能夠活下去,只得拼死奮戰。在國家危亡在即的艱難歲月,可歌可泣的愛國戰士們把個人生命和利益置之不顧,一切為了親愛的祖國和人民!當我看到黃土變成血泥,運河水被染成紅色時,只感覺到眼淚在眼眶中打轉。雖然在電影最後,援兵趕到,戰役取得了勝利。但是在這勝利的路上,是由無數戰士的屍骨鋪成的。

  現在網上有很多網友說侵略中國那是日本人祖輩做的事,跟現在的日本人沒有關係,我看到真的很生氣。革命烈士們用生命取得的勝利,誰也沒資格替他們去原諒。歷史不能忘記!血仇世代都要記得!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臺兒莊戰役觀後感 篇8

  我以為我是不喜歡臺兒莊的。也許是因為那部叫做《血戰臺兒莊》的電影的緣故,臺兒莊給我的印象,總是脫不開“槍林彈雨,血流成河”八個字,儘管那樣的場面早已埋入了歷史的塵埃,儘管臺兒莊戰役是中國軍隊抗戰史上一次偉大的勝利,但是我依然不改初衷——我不喜歡臺兒莊身上那股戾氣和血腥味。

  然而,就像每一段美麗的故事總是從一個美麗的誤會開始一樣,在臺兒莊古城入口處,當乾隆御書的“天下第一莊”的牌匾高懸於城樓上,以君臨天下的姿態俯瞰我們的時候,那一瞬間的對視,竟讓我的心裡起了一些異樣的變化。是怎樣的變化呢?偏又朦朦朧朧的說不清楚。

  斜倚在入城口運河橋的欄杆上,向遠處望去,蜿蜒迴轉的一帶碧綠的水面,泛著金粼粼的波光,緊緊依偎在古城的周圍,像一位溫婉柔順的江南女子,披著明綠色的綢衫,千嬌百媚地挽著意中人的臂膀,明眸皓齒,美豔不可方物,嫣然一笑,傾倒無數英雄。呀,原來臺兒莊古城是如此的溫婉!單是這運河裡一抹如輕紗的薄媚,便化解了臺兒莊身上那硝煙瀰漫的戾氣了,我深深吸一口氣,也嗅不到心裡那濃濃的血腥味了。

  進入古城的時候,是下午三點多。臺兒莊古城像是睡足了午覺一般,精力充沛地展示著它美麗的一切。腳下是一條曲折蜿蜒的石板路,它時而穿梭進石牆高立的幽幽深巷,時而伸展在綠柳垂絛的水岸河邊,時而逡巡於鱗次櫛比的古店鋪間。在石巷裡,臨街的古式門窗開啟著,濃濃的復古風撲面而來;在運河畔,草木繁茂,可以想見那漕運繁忙的歷史景象;在店鋪街,古商號、票號門口錦旗招展,兩旁有古代小兒剃頭、大夫診脈的各種雕塑,中間是川流不息的遊客,讓人想起那“商賈迤邐,一河漁火,歌聲十里,夜不罷市”的繁榮盛世來。

  在一座古式小石橋上,兩邊是各式各樣的民居,可惜我閱歷太淺,分不出到底是北方大院、魯南民居還是徽派建築、閩南建築,亦或者兼而有之吧。我正驚詫於那“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風姿,忽然橋頭人潮湧動,紛紛向兩邊避讓,從中閃出一條路來。我凝目看去,原來是“乾隆”出巡來了,前邊引路的“羅鍋”,便是那不畏權貴、機智幽默的“劉羅鍋”劉墉大人了,“皇帝”輕車簡從,只帶著八個宮女踩著高高的木屐婀娜地搖擺著身姿在後跟隨。扮演乾隆的演員,倒也頗有帝王威嚴之相,手裡拿著一把摺扇,想必是仿效港劇《戲說乾隆》裡鄭少秋版的乾隆帝吧?“乾隆”指著河道,說了一番話,也聽不清楚,好像是下令運河治理之類的。可惜身邊遊人穿著現代裝圍成一圈,倒像是穿幫了的電視鏡頭,讓人忍俊不禁。

  再往前,是一個巨大的廣場,一頭是舞獅表演,另一頭是雜技表演。廣場上萬頭攢動,人聲鼎沸,加上那濃郁的民俗風情,遍佈周邊的茶房酒肆,古色古香的青樓畫舫,彷彿置身於古汴梁城車水馬龍的'繁華市鎮。我從廣場上的天空望出去,一朵白雲緩緩飄過,不知道白雲從天上鳥瞰,臺兒莊古城會不會是一幅《清明上河圖》呢?此時,我已經被臺兒莊的厚重層層包圍了。

  不知不覺的,天已向晚,夜幕低垂,喧嚷的臺兒莊古城籠上了一層夕陽的餘暉,變成了一位恬靜的姑娘。吃過飯,我沿著街道緩緩漫步,既是欣賞那華燈初上的夜景,又像是在尋找一次美麗的邂逅。

  在一座歐式教堂邊,我終於找到了冥冥中這一次刻骨的邂逅。教堂的對面,是水域最寬的運河河道,中間有一座象“航母”的小島,一個亭子婷婷玉立於小島之上,在槳聲燈影裡玲瓏入畫。遠處一座拱形的小橋,倒影在水面上,七彩的燈光對映之下,形成了一個橢圓,河上的半圓燈光璀璨,河裡的半圓隨波顫動,一點點暈開柔膩的波心,整個水面彷彿都活潑起來,翩翩扭動著柔軟的腰肢。是天上的仙女投射的身影嗎?那綽約燈影裡水面上的一抹胭脂紅,是仙女洗妝的殘脂化成的吧?伊人何在?我漸漸地沉醉了,古城的夜景,竟然一美至斯!

  沿河而上,幾艘燈舫在水面上盪漾。船槳輕柔地撫摸著水面,寂寂的河水才嘩啦啦地笑出聲來,船槳甫離河面,小河又恢復了深邃的靜謐。船孃偶爾猛劃幾槳,小船就向著燈影濃密的地方奔去。如此閒適的夜晚,正所謂“夜閒人寂,聽數聲槳聲悠揚,不覺耳根盡徹;月靜天高,看一片雲光舒捲,頓令眼界俱空”。

  忽然,一聲高歌傳來,原來是船孃在船頭清唱一曲《枉凝眉》: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我在岸上,聽著小曲,跟著船孃的歌聲緩緩而行。小船駛進一條窄窄的水道,兩岸是各式各樣的小酒吧,古式的建築裡,充斥著現代的搖滾氣息,酒吧DJ把音樂調得節奏明快,一個歌手在忘情地演唱著周華健的歌:有沒有那麼一首歌,會讓你輕輕跟著和……歌聲打破了夜的靜謐,那種“興來醉倒落花前,天地即為衾枕”的閒適感嘎然而止,然而古典和現代、恬靜與狂野在這裡時空交錯,激情碰撞,倒也頗有一番別樣的滋味。

  我開始深深地流連古城了,它就像一片世外桃源,讓心靈無比的沉靜,得到純淨的洗禮,不知怎麼,我居然想起這麼一句話來:一場閒富貴,狠狠爭來,雖得還是失;百歲好光陰,忙忙過了,縱壽亦為夭。

  再往前走,就是古城門了。我真的好想就這樣留在城內,實在不想出去了,於是我不覺放慢了腳步。一彎新月,猶未下弦,在遙碧的天空中冉冉而行,銀光從纖柔的雲綢中灑瀉下來。我回頭望去,古城薄籠在輕煙裡,那麼溫婉,那麼厚重,那麼閒適,那麼柔情。我呆呆地望著她那美麗的倩影,她彷彿淡淡的一笑,將我醉倒在臺兒莊。

  ……

  我們揹著古城漸行漸遠,心裡湧動著莫名的情緒,一行人靜默地移動著腳步,竟是不敢回頭。想必是怕千面多情的古城,攜著滿河的槳聲燈影將目光粘住了罷?

  臺兒莊戰役觀後感 篇9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帝國主義蓄意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從而大舉侵犯中國領土,發動了一場駭人聽聞的侵略戰爭。英勇不屈的中國人民長達八年的艱苦奮戰,終於將侵略者趕出了國土,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

  今年,正值抗日戰爭取得勝利六十週年。為了我們瞭解這一悲壯的歷史,今天,老師特意組織我們觀看了二場描寫抗戰場面的影片——《血戰臺兒莊》。這部影片真實而生動地描繪了一九三八年冬季,侵華日軍企圖打通京浦路,攻佔戰略重鎮徐州。著名愛國將領李宗仁沉著冷靜地指揮愛國官兵在山西臺兒莊浴血奮戰,殲滅日寇一萬餘人,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他們用血肉之軀譜寫了一首可歌可泣的愛國詩篇。

  對於每一個有一顆愛國之心的中華兒女看了這部電影后都會熱血沸騰,義憤填膺。的確,當影片播放到日寇闖進村莊肆意燒殺搶掠的鏡頭時,我的心中便充滿了怒火,我真恨不得衝進影片中將日寇一個個碎屍萬段。看著那坐在屍堆中因受到驚嚇而放聲大哭的孩子,我多麼想衝入片子裡救出這個無辜的孩子啊。

  一九三八年日寇侵佔南京後製造的駭人聽聞的南京慘案,在這場大屠殺中,三十多萬手無寸鐵的無辜百姓慘遭禽獸不如的侵略的殺淫。這切齒的仇恨會讓中華兒女世代記住的。日本帝國主義發動這場侵略戰爭不僅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災難,還給我們國家的經濟帶來了無法彌補的損失。自日寇侵我華夏河山之日起,他們從我們國家掠走了無數的資源和財寶,他們犯下的滔天罪行不僅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災難,而且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遣責。

  抗日名將張治中在這部影片中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他不僅能征善戰,更讓我敬佩的是他的高風亮節。在這場戰鬥中,為了國家與民族的存亡,他摒棄前嫌,率領英勇頑強的第十九路軍全體官兵與日寇展開了浴血奮戰,最終打敗日寇救出了他昔日的“敵人”——龐炳勳。當影片播放他倆緊緊擁抱在一起的鏡頭時,我的心裡頓時百感交集。一位愛國將領為了國家與民族的存亡都能化敵為友,化干戈為玉帛,而我呢,為了一己私利竟……記得有一次我和我的同桌為了當一個數學組長而吵架。那件事發生在上個學期,那天數學老師說要重新選組長,聽到這個訊息後,我和我的同桌都異常興奮,因為我們倆都很有可能當選。放學後,我的同桌找到了我,他對我說:“不如你放棄當數學組長讓給我吧”。我聽了很不樂意,板著臉說:“不,我已經盼了很久,現在有這樣的機會我一定不會把這個官位讓給你的”。說著說著,我們倆話不投機,竟爭吵起來了,同桌丟下了一句話:“我不再和你做朋友了”。後來,我當上了數學組長,可是也因此失去了一個好夥伴。我與張治中將軍對比起來,真是羞愧萬分啊!

  一部好影片總能讓人受益匪淺,這部真實而感人的甘心巨片不僅讓我瞭解了祖國輝煌的歷史長卷中這璀燦的一頁,還讓我從中明白了許多道理。

  臺兒莊戰役觀後感 篇10

  楊光遠導演身為一個山東人,立誓要把1938年發生在家鄉土地上的這場戰爭真實的呈現給世人。我想,他做到了。

  這裡沒有“萬歲”“打倒”之類的口號,人們走向死亡時喊的是“替我多殺幾個鬼子!” 或者去以血肉之軀阻擋一輛日寇的坦克。

  固守臺兒莊的最後時刻,國民黨守軍已被逼入絕境,而湯恩伯的援軍還在畏首畏尾地按兵不動。守軍將領孫連仲接受李宗仁的命令和建議,用大把的洋錢給部隊打氣,“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顯然,用錯了地方,這不是在打內戰,而是在面對侵略。我們命都不要了,還要錢幹啥?留著這些錢,給我們立塊碑吧。他們就這樣踏著扔了一地的洋錢,走向死亡。

  所以說,這場勝利,不僅僅是一次國民黨正面戰場的大捷,不僅僅彰顯了李宗仁領導下一批抗日將領們的功勳,更加是廣大中國人民抗擊日寇侵略的意志和決心的體現。臺兒莊殘破的城牆上,烈士們用鮮血渲染著幾個大字“寧死不當亡國奴”!

  這部八十年代拍攝的影片,儘管受到拍攝條件,資金,特效水平上的種種限制,但是無論是在規模,人物上,都不遜色於現在拍攝的紀實性戰爭電影。這部電影透過真實的歷史告訴了人們,在中華民族受到侵略,生死存亡的危機關頭,中國人是如何不屈地面對這一切的。

  臺兒莊戰役觀後感 篇11

  1938年,日寇佔領民國首府南京之後,計劃由南北兩面包抄津浦路與隴海的樞紐——華東重鎮徐州以實現對華東的全面佔領。臺兒莊又是突破徐州的重要樞紐。

  影片中,一個個難忘的戰爭場面在我眼前回放:在沂水河,戰士們冒著滾滾濃煙,一發一發的炮彈飛炸過來,頓時電光石,血流成河,戰士們冒著松林彈雨、手舉鮮豔的紅旗衝上對岸,誓死保衛家園。

  為了阻擋日軍佔領徐州,國民軍領導派出三萬於人在李宗仁將軍的率領下死守臺兒莊,殲滅日軍一萬於人,取得了抗日戰爭暴發後的第一場勝利。

  透過影片我知道只有保衛國家才有自己的家。戰士一個個寧願戰死,也不願意死在日寇手裡,寧願捨身炸掉日寇坦克。是那些犧牲的戰士為我們取得了今天的陽光於和平。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學習呢,還有什麼戰勝不了的困難呢!

  臺兒莊戰役觀後感 篇12

  今天,我和爸爸觀看了電影《血戰臺兒莊》,它記敘了我軍在臺兒莊殲滅日軍這一歷史事件。1938年3月,日軍磯谷師團孤軍南下,進犯江蘇徐州。國民軍第五戰區司令官李宗仁將軍決定在徐州以北的臺兒莊與日軍展開大規模會戰。中國軍隊破釜沉舟,浴血奮戰,殲敵萬餘人,臺兒莊之戰最終中國軍隊大獲全勝。

  臺兒莊戰役,雖然中國軍隊傷亡慘重,但是取得了抗戰以來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上的第一次偉大勝利,大長了中國軍民反抗日寇的堅強決心。只有我們切身的去感受歷史,回憶歷史,去聆聽那些飽受日本侵略軍摧殘的倖存同胞的傾訴,去聆聽那些寫實的紀錄片的傾訴,才能真正的瞭解歷史,瞭解過去,瞭解兩個民族間無法用時間消磨掉的仇恨。我們必須銘記這段不堪回首的歷史,才能汲取“落後就要捱打”的教訓;我們必須發奮圖強,努力學習,才能把祖國建設得更強大,更美好。

  臺兒莊戰役觀後感 篇13

  這幾天,我看了紅色電影《血戰臺兒莊》。

  這部電影主要描寫了1938年3月下旬日軍對臺兒莊進行攻擊,在這場戰役中,日軍共投入了二個師團,30餘萬人,百餘架飛機、坦克都未能攻下徐州,而我方則在兵力和武力上大大不如日軍的情況下,打下了一個漂亮的勝仗,令人震憾!

  正因如此,更體現出了我們中國戰士們的機智勇敢。為了保住祖國不被日軍侵略,他們頑強地與日本鬼子抗爭,給人民帶來了平安,這是多麼令人敬佩啊!和他們這些英雄相比,我們是如此的渺小,他們為了維護祖國,不顧一切地與帝國主義者作鬥爭。無論前面是刀槍還是大炮都勇往直前。再想我,有一次,有一道難題,爸爸看到了,讓我給他講一講,我不會講,就哭了起來。最後是爸爸問了另一個人才找到了方法。看了電影后,我真是覺得自己太慚愧了,我應該像電影中的中國戰士們一樣面對困難不退縮,要迎難而上,只要我有他們那樣的毅力和恆心,一定會克服學習道路中的“拌腳石”。

  作為新一代的我們,要把這種的高昂的愛國情懷和偉大的民族精神化為認真學習,刻苦鑽研等實際行動上來,與每一箇中華兒女攜手並肩,共同進步,來回報這些英雄。

  勇敢的中國戰士們啊,你們用那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勇敢機智,不怕犧牲的崇高精神激勵著我們奮發向上,相信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一定會同心打造出一個美好的明天。

  臺兒莊戰役觀後感 篇14

  寫在前面:梁啟超先生曾經這樣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澤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將來,不管我們走到哪裡,不管我們從事什麼樣的工作,我們都是祖國的兒女。只有祖國需要,我們將毫不猶豫的奉獻一切,即使沒有顯赫得名聲,沒有優厚的報酬,我們也無怨無悔。

  《臺兒莊戰役》主要寫了李宗仁帶領的中國軍隊面對裝備精良的敵人,仍然不屈不撓,一次次地展開攻擊。1938年4月3日,中國軍隊集中40萬兵力包圍日軍,並擊退了敵人的增援部隊,臺兒莊戰役前後進行了一個月。取得了重大勝利,共殲滅10000餘人。

  兒提時代,我們也聽老師講過《臺兒莊戰役》一類的故事,也曾陶醉在那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之中。故事裡,那炮火紛飛的戰爭場面,多麼令人神往;我們也從心底崇拜過一串又一串閃光的名字:黃繼光、邱少雲、董存瑞……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然而,時過境遷,隨著我們慢慢長大,在我們所謂的“現代”觀念裡,漸漸淡漠了對革命先烈的這份崇敬執著;把革命精神,愛國主義看成為過去的事情,而影星、歌星、武俠小說、網路虛擬空間則成了樂此不疲的話題。如今,重溫歷史、重聽教誨,比比革命先烈的赤膽忠心,再看看我們這代人的種種缺失,我們不禁要問,在物資生活日益富裕的今天,我們的精神世界是否多了一點空虛,少了幾分珍惜?

  曾看見食堂用餐時,有些同學會把大量的飯菜倒掉後往學校附近的小吃店跑,他們可曾想過,革命先烈在艱苦卓絕裡啃著樹皮和草根?曾聽見掃墓路上,有些同學走了一段路就喊哭喊累,他們可曾想過,紅軍戰士爬雪山過草地歷經二萬五千里長徵?曾聽說有的同學因考試考得不好,動不動就是尋短見、走絕路,他們可曾想過,革命先烈們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刻也對未來充滿信心……

  當今社會,需要堅忍不拔、刻苦學習、報效祖國的豪情壯志,不需要嬌生慣養、矯揉造作、經不起挫折的溫室花朵;需要更多的艱苦奮鬥、自強不息、永不言敗的進取精神,不需要沒有主見、隨波逐流、依賴性強的“懦夫”;需要高上的品德情操,嚴謹、文明的行為習慣,不需要自私自利、弄虛作假、言行不一的不良心態。因為只有這樣,我們的民族才有希望,國家才能真正富強。

  梁啟超先生曾經這樣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澤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將來,不管我們走到哪裡,不管我們從事什麼樣的工作,我們都是祖國的兒女。只有祖國需要,我們將毫不猶豫的奉獻一切,即使沒有顯赫得名聲,沒有優厚的報酬,我們也無怨無悔。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