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照耀中國觀後感(精選28篇)

紅星照耀中國觀後感(精選28篇)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你有什麼總結呢?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紅星照耀中國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紅星照耀中國觀後感 篇1

  如果中國沒有解放,在一個個充滿槍聲、炮聲的日子裡,百姓是多麼痛苦啊!我想你們都在繁華的城市生活,我們今天的幸福,誰又想過這些都是怎麼來的呢?這些都是誰得來的呢?

  這都是工農紅軍得來的。這幾天我懷著好奇地心情讀完了《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這本書用講故事的形式,詳細介紹了工農紅軍如何用智慧和鬥志戰勝蔣主席。勇猛戰鬥,以堅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戰勝敵人,在失敗中不灰心,不氣餒,在途中幫助過許多百姓,深受百姓的愛戴。

  這本書其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官帽山上的300多名紅軍被敵軍重重圍困。紅軍團長許光達突然看見有一條長長的藤羅,馬上帶領300多名紅軍戰士用藤羅順利下官帽山。紅軍戰士用智慧和勇敢突圍了。

  還有一個故事:夏明翰在1921年成為共產黨員,1928年,由於叛徒的出賣,夏明翰不幸被捕。夏明翰寫下了那首著名的起義詩: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

  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

  從這兩個故事中讓我知道了紅軍戰士們以他們的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一曲曲勝利的凱歌,為中國人民事業立下了不朽功績。紅軍的精神,是一筆精神財富,激勵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人。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做祖國的棟樑之才。

  紅星照耀中國觀後感 篇2

  在幾十年後的今天,我又一次地與作者斯諾走完了偉大的紅色之路。感受到紅色中國的美麗、強大。更欽佩於紅色中國人民精神的不朽和偉大!

  在這本書中,最令我難忘的便是那紅軍十萬八千里長征,在20世紀30年代,中國共產黨帶領群眾開展武裝鬥爭,建立革命根據地。而國民黨政府主席蔣介石卻仍然堅持推行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方針,決心消除共產黨及其領導的紅軍。從1930年起開始對根據地進行圍剿。1933年五月,蔣介石組織和指揮對各蘇區進行更大規模的第五次“圍剿",並決定採取持久戰和"堡壘主義"的新戰略。中共臨時中央領導人博古和共產國際軍事顧問李德等人採取錯誤的路線和軍事戰略,致使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放棄革命根據地,進行戰略轉移。在這之後中國紅軍不畏艱難險阻,過草地,爬雪山,與生死決鬥。

  在最困難的時刻,大家甚至吃皮帶,扒樹皮。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偉大的共產黨人仍舊用戰士們的血肉拼殺出飛奪瀘定橋、四度赤水河的光輝戰績!在斯諾看來,他感受到紅軍高度的政治覺悟,他認為紅軍是中國唯一一支從政治上來說是鐵打的真正的紅軍一節中,作者這樣描寫道:“他們向來都同士兵並肩作戰團長以下都是這樣以為外國武官這樣說,單單一件事情就可以說明紅軍擁有極大優勢的敵人的作戰能力。

  這就紅軍軍官們習慣說的:弟兄們,跟我來!而不是,弟兄們,向前衝!”同樣是六個字,差別卻是很大的。第一種是把自己與士兵放在了同一個位置,與士兵心連心,令一種卻是把自己與士兵們做了不僅僅是等級上的區分,更是生與死的差別。

  紅軍的長征是歷史上一次大規模的戰爭武裝巡迴宣傳,是一個奇蹟,它體現了共產黨強大的精神世界,非凡的心裡素質,而這些也僅僅佔了全書的一小部分。也可以說,紅軍的長征也僅僅佔了中國革命的一小部分。但在所有人心中卻又不可磨滅的精神作用!

  紅星照耀中國觀後感 篇3

  20世紀初期的中國,戰火連天,硝煙瀰漫,神州大地充斥著血雨腥風,在這樣的情況下,卻有人穿越槍林彈雨,迎風而上,從光明走進黑暗之中,將一個鮮為人知的紅色中國帶到了世界眼前,並留下了一本寶貴的著作,他就是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和他的著作《紅星照耀中國》。近期讀完這本書,我心潮澎湃,感慨萬千。

  斯諾獲得的第一手資料是在蘇區首都保安和毛澤東同志進行長時間的對話時蒐集到的關於二萬五千里長徵的資料。然後,他前往寧夏南部的預旺縣,最後,他冒著炮火,從新折回到保安,又從保安回到了西安。當他到北平時,正值西安事變前夕,他在北平為英雄寫了許多通迅報道,使西方世界第一次瞭解了真實的中國共產黨。

  《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讓我們知道了中國共產黨及所經受的苦難、犧牲。我們今天所擁有的幸福生活,皆來自於共產黨人的每一次浴血奮戰,是無數共產黨人用鮮血所換來的。本書還描繪了中國共產黨人堅韌不拔、英勇卓絕的無產階級革命精神。

  紅軍戰土以他們的生命和熱血,譜寫了一曲曲勝利的凱歌,為中國人民的事業立下了不巧的功績。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是一筆財富,激勵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人,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做祖國的棟樑之才,這樣才能不負先輩的使命。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是新時代脈搏裡跳動的最強音。作為一名青少年,我要發奮圖強,努力進取,用實際行動踐行時代精神。

  紅星照耀中國觀後感 篇4

  早在學生時代就聽說《紅星照耀中國》是本好書。懷著對斯諾的崇敬之情,我拜讀了此書。該書從“局外人”的角度去看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戰勝困難取得勝利的這段歷史。該書是一部從新聞視角記述中國革命的歷史書籍。通過了解認識這段歷史,我們可以感受到當年如果沒有共產黨人那堅如磐石的信仰,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國家富強、人民幸福。

  斯諾懷著對中國革命和戰爭的重重疑問,孤身一人前往被時下的中國當局刻意曲解、嚴密封鎖的革命根據地。在根據地,他將他的所見所聞真實記錄,以一個記者的視角,生動豐富地描述了紅色革命根據地大大小小的人物與事件,他透過蒐集兩萬五千里長徵的第一手資料,與革命領導人進行談話,運用文字的形式將這段波瀾壯闊、激情燃燒的歲月鮮活地呈現在我們眼前。

  斯諾的語言平實,沒有過多的修飾性詞彙。他不僅記錄了一些革命領導者的事蹟,如毛澤東、周恩來、賀龍等,而且對主要的歷史事件也進行了敘述,如蘇區教育、人民抗日劇社、長征、西安事變等。正是透過他的文字,我們對國民黨當局的暴行才有了更深的瞭解,對橫亙在漫漫長征路上的艱難險阻才有了更形象的把握,對立志救民於水火、避免亡國之禍的革命先驅更加心生敬畏。

  文章描寫的都是在這片貧瘠生髮生的故事。艱苦的生活環境,艱難的生存條件,然而人們卻是滿懷激情,鬥志昂揚!是什麼讓共產黨人如此樂觀?是什麼在堅強地支撐著他們?答案就是信仰!信仰的力量是無窮的!當國民黨舉起屠刀屠殺共產黨的時候,無數的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是信仰的力量讓他們前仆後繼!當共產黨人輾轉於被圍剿被消滅的各個戰場時,是信仰的力量支撐著他們堅持下去!當紅軍在雪山上、草地上彈盡糧絕時,是信仰的力量讓他們戰勝一切困難!正是有了這樣的信仰,共產黨人點燃的星星之火才可以燎原;正是有了這樣的信仰,中國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才能最後取得成功;正是有了這樣的信仰,社會主義中國才能最終站上了世界的舞臺。正是有了這種信仰,社會主義中國才能在世界舞臺上綻放異彩。

  閱讀紅色經典,重溫歷史記憶,我感受到我們今天的和平和幸福的生活多麼來之不易,我們都要倍加珍惜。歷史是沉痛的,幸而這種情況不會再次發生,黨領導下的中國日益強大。當年的戰爭硝煙已經散去,但和平發展的天空並非晴空萬里。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道路上,新的長征與當年紅軍長征一樣將是山水重重的漫漫征程,也將面臨著嚴峻的困難和考驗。在新的征程中,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必須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入黨誓言,永遠跟黨走,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紅星照耀中國觀後感 篇5

  紅星照耀中國是一本好書,讀了這本書,讓我感觸良多,深受啟發,為此記錄下心得感悟!“那紅星照耀中國,也必將照耀整個世界。”這是斯諾在《紅星照耀中國》中所提出的。在這本書中,共產黨人的艱辛、努力及奮鬥,深深觸動了他的內心。

  這本書是一部經典的紀實作品,真實記錄了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國西北實地採訪的所見所聞,揭示了中國紅軍的真正形象及與日本侵略者和國民黨的堅定鬥爭。本書收集與記錄了與革命將領等的談話,以及與紅軍戰士,農民工人,知識分子等的談話,他還言斷:這根本不是一個作家所能創造出來的,這些是人類歷史上豐富而又燦爛精華。

  對我觸動最大的,是紅軍戰士飛奪瀘定橋的壯舉。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那30多名先遣隊員們以不怕犧牲,敢於直面一切困難的長征精神,用自己的鋼鐵之軀築成屏障,為身後的隊友鋪平的道路與希望,可以說紅軍中的每一個志士,都是英雄,為了革命的勝利,他們可以犧牲一切,哪怕是拋頭顱,灑熱血!在尚未吹響勝利的號角前,他們絕不退縮。

  可以說,這是一部劃時代性的鉅作。它推翻了外界對中國共產主義的負面壓迫與影響,向全世界展示了一個充滿朝氣的紅色中國,而這樣的國家與民族卻更是不可戰勝!誰能想到,就是這樣一支奇蹟般的,給予了人民、給予了國家與民族真正生的希望!唯有那不可打倒的共產國際主義,方可解救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

  感謝這本名著,他教會了我樂於吃苦,不懼艱難的樂觀主義,賜予了我重於求實獨立自主的膽識與謀略!

  紅星照耀中國,也必將照亮整個世界。

  紅星照耀中國觀後感 篇6

  獻禮新中國成立70週年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紅星照耀中國》告訴今天的人們,新中國是怎麼來的,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夠帶領中國人民謀幸福、求復興,這是一部重現了黨領導的偉大革命歷程的電影,闡述了為什麼中國共產黨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影片對全黨上下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和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0世紀初期,硝煙四起,烽火連天,卻有人逆火前行,從光明走進了黑暗之處,一人穿過石雨江,將一個鮮為人知的紅色中國帶到了世界眼前,並留下了一本寶貴的著作,他就是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將近一個世紀以後,在陽光下幸福生活的我們看了《紅星照耀中國》這部電影,讓我們瞭解到了中國紅軍點點滴滴的的感人事蹟。

  電影《紅星照耀中國》把紅色中國表現的淋漓盡致。在這部影片中,紅色中國全然不是想象的死板,緊張,這裡有著好幾百萬的人民,而蘇區的管理可謂井井有條,學校,工廠都有。真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儘管在當時共產黨被蘇區外的國民黨圍剿壓迫,蘇區的生活十分艱苦,甚至連學校裡的課本用的紙都是從敵方得來的傳單,槍械更是從乾縣府和的,但是在這種艱苦的生活環境下,老百姓仍然十分愛戴紅軍,我想這是因為紅軍不欺壓百姓。反之,還幫百姓從大地主手中奪回了自己的土地。要知道在舊中國,土地就是勞動人民的命。紅軍可謂是人民的軍隊。試問,這樣一支為人民著想,為人民服務的好軍隊,會有誰不去愛戴呢?

  透過電影《紅星照耀中國》讓我們瞭解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和紅軍將領的生平經歷,我彷彿親眼看到了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中付出的艱辛,我知道了“真正的”紅軍的生活,我還知道了“紅小鬼”,我又為那些經歷戰爭和被白軍剝削的老百姓深感同情,我“親身經歷”了那次的西安事變……《紅星照耀中國》真切地讓我們再次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燒,烽火連天的崢嶸歲月,深深地感受到中國共產黨領導人進行革命的偉大光輝歷程,深刻感悟革命先輩的堅定信念和英雄壯舉。

  看電影《紅星照耀中國》之前,我對當年的戰爭一知半解;看電影《紅星照耀中國》之後,我也對此有更深入的瞭解。引用《紅星照耀中國》書中“中文重譯本序”中胡愈之的一段話:“今天在又一次偉大的歷史性轉變的日子裡,為了解放思想,開動機器,大踏步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進,重讀這樣一本書是值得的。”同樣這句話也可以說,在尋找初心的路上,看這部《紅星照耀中國》這樣一部電影是值得的。

  紅星照耀中國觀後感 篇7

  自從1927年11月中國的第一個蘇維埃區在湖南省成立,它就成了一個謎。更或者,它甚至稱不上一個謎,只能說它是一個傳說。一個無論多少人肯定還是否定,都不可信的傳說。

  1936年6月,埃德加·斯諾終於有可能穿過那道長城,進入紅區。機會千載難逢,絕不能錯過。他說:“這要經過怎樣的冒險呢?我不知道。但是,在這些年的國共內戰中,已經有千千萬萬的人犧牲了生命。為了要探明事情的真相,難道不值得拿一個外國人的腦袋去冒一下險嗎?我發現我同這個腦袋正好有些聯絡,但是我的結論是,這個代價不算太高。”

  於是斯諾出發了,奔赴這場冒險。

  生與死已經不在這次旅途的考慮範圍內了,重要的是真相。從西安到保安,去往前線,又冒著炮火折返保安,再從紅的中國出來,回到北平。歷時四個月的採訪,他密密麻麻寫滿了14個筆記本。“共產黨人的頭頂上隨時籠罩著死刑的威脅,不論在上等社會里,或者在非上等社會里,他們都是不會暴露自己身份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不僅同毛澤東、周恩來等談話,還從其他紅軍口中瞭解並記錄了賀龍、彭德懷、朱德等革命家的事蹟。最重要的,他還蒐集了二萬五千里長徵的第一手資料。

  這些名人事蹟、歷史事件固然是這本報道性作品的主要內容,但真正觸動我的,卻並不是這些人或事的偉大,而是他們偉大之中不那麼偉大的平凡日子。

  比如張學良和紅軍合作之初,作者問鄧發:“你不怕丟掉你的腦袋嗎?”鄧發笑著答道:“不比張學良更怕,”語氣詼諧地、輕鬆地,“我同他住在一起。”

  比如寫到賀龍的“傳說”,拎著一把菜刀建立了蘇區。

  又比如哪怕作者認為周恩來“是中國人中間最罕見的一種人,一個行動同知識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純粹知識分子,一個書生出身的造反者”,當週恩來陪他走過鄉間田埂時,他也只想到了那個在南開大學時期演戲時飾演女角的那個青年——因為在那個時候,周恩來面目英俊,身材苗條,像個姑娘。

  或許正是因為他實地考察,深入紅軍戰士和老百姓當中,所以才能寫出這樣生動的。作品吧。

  歷史起起落落,逝者如斯夫。作者也在序言中寫道:“從字面上講起來,這一本書是我寫的,這是真的。可是從最實際主義的意義來講,這些故事卻是中國革命青年們所創造,所寫下的。這些革命青年們使本書所描寫的故事活著。所以這一本書如果是一種正確的記錄和解釋,那就因為這是他們的書。”

  拿起這本書,我們一起去1936年的紅色中國旅遊吧。

  紅星照耀中國觀後感 篇8

  在這個暑假裡,我讀了《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這本書是一位外國記者斯諾所寫,他客觀詳實地報道了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的主張、綱領,讓全世界知道,在這個人口最多的國家,真正的未來在哪裡。

  這本書也是研究黨的歷史、瞭解領袖們的資料。作為在當時寫成的第一手資料,不僅介紹了紅軍的征戰史,並且從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進行了報道和解釋。這是一部把中國介紹給全世界的書。

  當時的中國內憂外患,侵略者的鐵蹄踐踏著國土。而當權者的屠刀則揮向人民,這個時候需要有人站出來挽救大局,這個人就是毛澤東領導下的共產黨。

  黨在成立初期,由於一些不安定的因素,曾受過很大的損失。新的共產黨面臨生死存亡的局面,領導們的智慧使黨走上了正確的道路。

  只有人民的擁護和支援,才能讓國家看到未來,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沒有被侵略者擊退,在無數人流血犧牲後,更多的人勇敢站出來。共產黨領導的隊伍逐漸壯大,在震驚的二萬五千里長徵之後,沒有人能再輕視這股不可抵擋的力量了,這是一個代表人民群眾的政黨。

  《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可以讓我們知道:正是中國共產黨及其所經歷的苦難和犧牲,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瞭解過去,才能真正地瞭解中國共產黨的偉大,這種偉大將給中國帶來新的輝煌!

  紅星照耀中國觀後感 篇9

  紅一軍團軍團部、紅二師主力及紅五軍團,沿大渡河西岸,夾河北,協同襲取瀘定橋,為中央紅軍主力開闢過河通道。

  5月27日凌晨,紅四團團長黃開湘、楊成武接到軍委命令,擔任左縱隊先頭團,以3天時間趕到並奪佔瀘定橋。同時,劉伯承、聶榮臻率紅一師一部先行開進。6時整,紅四團出發了,向瀘定橋方向飛速奔襲前進。當時的路,有的是絕壁上硬鑿出的棧道,有的是蜿蜒纏繞、忽起忽伏的羊腸小道,有的路邊就是洶湧澎湃的大渡河,令人心驚目眩,隨時有失足落入萬丈深淵的危險。

  突然,下起暴雨,天黑得像倒扣的鍋底似的,一天沒有吃上飯,加上道路泥濘,簡直寸步難行。但是,英勇的紅軍戰士沒有被困難難倒,他們團結一致,相互幫助,堅持前進。臨近中午時分,紅四團的機槍分隊和配屬的軍團炮兵營也趕到了瀘定橋。

  他們很快消滅了橋頭堡的敵人,又衝向瀘定城,最終順利奪橋。

  紅軍們真的渡過了許多艱險,為了老百姓,戰士們把自己的生命也拿出來做奉獻,這難道不令我們感動嗎?我們現在所以擁有這美好的世界,全都是因為我們有這些勇敢的戰士。我們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

  紅星照耀中國觀後感 篇10

  應該有不少的朋友在聽到這本書的名字,是會把它下意識的認為它是中國人寫的。其實不然,這本書是美國作家埃德加斯諾所著。

  埃德加斯諾先生,他於1936年在中國抗日最危險的時刻,獨自一人冒險穿過了國民黨的封鎖,獨自進入了陝甘寧邊區,他是中國歷史上在紅色區域進行採訪的第一個西方新聞記者,他曾經說過:“在那四個月的旅行,使他一個資本主義的記者,情感態度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他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戰士和每一箇中國人都產生了真摯的熱烈的感情。”

  當時紅軍剛完成長征不久,紅軍三個方面軍力加起來才5萬餘人,他們遭受著蔣介石的圍剿與封鎖,在外人看來,中國紅軍在那種情況下,能否堅持下去都是一個問題。但斯諾先生他並不認同外界的觀點,正是因為他的親身經歷,他對中國共產黨以及紅軍政權充滿信心,他相信,雖然現在這顆紅心的力量很小,但在不久後必將光芒萬丈,照亮整個中國。

  這本書的意義在於記錄了日漸成熟的中國共產黨在蘇區的一點一滴,大到毛澤東指揮作戰時的英勇神態,小到戰士們的一言一語,斯諾先生以他出色的紀實文學技巧,記錄了正在成長中的中國共產黨,讓閱讀者無不身臨其境。

  雖然有些同學拿現在的中國共產黨與之相比較,但我個人認為這並沒有太大的可比性。中國共產黨他更像是一個傳說,他有些孤獨,亦是非常孤獨,但卻在幽暗的歷史隧道為後人照亮前進的路。紅心重照耀,中華輝煌現!

  我敬佩紅軍,因為他們將任何物質都置身於黨和人民之外,他們始終堅信一個沒有獨立的國家,那麼民族前景將黯淡無光,他們用最實際的行動使千萬萬個人民加入這項偉大而榮譽的事業,他們浴血奮戰、捨生忘死,他們在中國的板塊上留下的一抹抹鮮豔的紅,他們的故事家喻戶曉,他們的精神撼動人心。

  紅心的主要力量來源於聯絡人民,依靠人民,為人民所想,為人民謀利。

  紅星照耀中國觀後感 篇11

  八十年前,一位美國新聞工作者埃德加斯諾,來到中國某報社工作。他常年跟隨紅軍生活,孤身一人,探索紅色中國革命,將其所見所聞真實記錄,彙編成一部紀實性報道作品。

  手捧《紅星照耀中國》,曾經的一幕幕歷史畫面,如畫卷般徐徐展開。書中雖沒有濃墨重彩的渲染,看後卻令人驚心動魄,震撼不已:當時的中國,內憂外患,侵略者的鐵蹄肆意踐踏著祖國的領土,敵人殘忍的屠刀指向人民,整個中國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就在國難當頭時,毛澤東領導下的中國共產黨開始挽救危局……

  中國工農紅軍與敵人鬥智鬥勇,頑強作戰,透過各種巧妙的戰術,突破敵方多次包圍,擺脫險境,四渡赤水河,勇奪瀘定橋,飛渡金沙江……紅軍的有勇有謀讓我歎服,他們不得已進行的大規模轉移——-二萬五千里長徵,可謂歷史奇蹟,體現出共產黨人強大的精神世界和心理素質,幾乎無人再敢小瞧這隻驍勇善戰的軍隊,無人再敢輕視這股不可抵擋的力量。

  在作者筆下,彷彿能聽到硝煙瀰漫的戰場上,戰士們嘶啞卻嘹亮的吶喊聲、看到許多傑出的革命前輩們鎮定自若,部署著作戰計劃、無數仁人志士在戰火紛飛的根據地,用火一般的熱情,百折不撓的進行著革命工作……他們都在堅持著自己心中崇高的革命信仰!

  這部書是一部浸滿鮮血的歷史圖冊,它讓我們明白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軍隊所經受的苦難和犧牲,懂得我們如今的和平幸福生活,來自昔日中國革命前輩們的浴血奮戰。這部書的魅力,就是描繪出了中國共產黨人及其領導的軍隊頑強拼搏、不屈不撓、英勇卓絕的無產階級革命精神,讚頌了領袖人物的偉大,讓我們重溫了中國共產黨令人驕傲的歷史!

  當年戰爭的硝煙已經散去,在新的世紀新的時代,新中國的建設,更需要我們繼承革命精神,讓曾經推動中國革命取得成功的光榮傳統,在新的征程中煥發出新的光芒,讓閃亮的革命紅星照耀全中國,照耀全世界!

  紅星照耀中國觀後感 篇12

  幾張紙輕描淡寫下的一段曲折歲月,卻承載了幾代人濃墨重彩的奮鬥青春。我們無法回首親視那段傷痛的歲月,卻可以在此書中窺見一斑。

  當時之中國正值兵荒馬亂之際,在北洋政府與軍閥割據不斷交替的混亂統治和日寇野心勃勃的外敵侵略中,一批國人終於在不斷探索中覓得一條共產主義路。幾千幾萬的知識青年被激發出偉大的夢想,又投身民間,激起無數無產階級的一腔熱血和激烈號召,其中不乏有像果敢謙遜的農民學生毛澤東,像法國求學的獨立共產者周恩來這樣的人。他們深信他們的終會造就更豐滿的生活,又為之而奮鬥。

  有人不遠萬里赴保安,有人年紀尚小就一腔熱血自願當紅小鬼,有人棄國從共,有人未成家立業先鞠躬報國。他們或義憤填膺,嫉惡如仇,或至死不渝,血戰到底。面對這對中國幾乎是滅頂之災的危難,文人投筆從戎,壯士獻身為國,他們深信革命必勝,自由之花必將盛開。

  然而,在博古和李德的左傾錯誤下,紅軍被迫展開了戰略轉移,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紅軍強渡烏江,攻克泉州,四渡赤水,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過高聳入雲,白雪皚皚的大雪山,穿過杳無人煙,一望無際的茫茫草地,紅軍長征播下了革命種子,鑄造了中國精神,打開了革命的新局面。既表現了紅軍的英勇作戰,無私無畏的革命精神,又體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堅強意志。

  時至今日,長征精神仍照耀於國人,影響著一批又一批的有志青年。而長征本身也換了一種方式存在,我們再無需奔波抗戰,奮勇殺敵。但作為新時代少年,我們必要以長征精神為信念,嗜學勤奮,以天下為己任,所欲有甚於生者。傳承紅色基因,讓紅星永照中華,讓中華之風永駐世界之林!

  紅星照耀中國觀後感 篇13

  斯諾在1936年6月至10月對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了實地考察,並以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資料基礎,完成了本書的的寫作。作為一名西方的記者,斯諾站在一個公平客觀的角度去描述當時人民百姓的生活和心理狀態。

  1936年,斯諾孤身一人前往當時中國革命戰爭最危險、最兇猛的時期,長途跋涉來到西北蘇維埃地區,尋找紅色中國。

  在這本書裡,感受到斯諾筆下的毛主席是多麼和藹可親,寬厚大度,勇敢無畏,讓我感受到毛主席愛人民,愛社會的感情,為祖國強大起來做出巨大貢獻。紅軍的軍隊是鐵打的,在斯諾看來,他感受到紅軍高度的政治覺悟。紅軍的兵官,從不把自己當做領導,不端起領導的架子,以身作則,把自己與士兵放在同一個位置,與士兵心連心。紅軍的長征就像電視劇演的那樣驚險萬分,無論是四渡赤水,勇奪瀘定橋,飛度金沙.......都顯示出紅軍的有勇有謀。

  這本書讓我瞭解到一個未知的中國革命,讓我對歷史有了深刻的認知。

  紅星照耀中國觀後感 篇14

  有這麼一個國家,他在經歷百般屈辱後奮然崛起,成為亞洲乃至世界上的一位“巨人”,他就是——中國!

  清時,英國用惡毒的鴉片強行打開了中國的大門,自此,中國猶如一隻待宰的羔羊,被各國剝削期壓。條約,是欺辱;戰爭,是災難。中國同胞遭受著空前的摧殘。

  腐敗的官員、黑暗的社會、無能的皇帝……中國彷彿墜入深淵泥潭,四周是各國虎視眈眈的目光,貪婪冷厲。怎麼了?自古便是先進國家的中國怎麼了?他怎麼倒下了?怎麼辦?有誰來幫幫他?他沒有力量了……

  殘酷黑暗席捲中國,人心惶惶,一片漆黑中,忽然冒出一束火光。是誰?誰在為中國點燈?只見那火光從開始的晃晃悠悠、險些熄滅,到現在猛然間火勢迅漲,分散各處的火苗會在一起,中國在燃燒!

  瞧,你看那些人,他們扛著鋼槍,奮不顧身衝向戰場,失敗了又有一批人衝上來,前仆後繼。終於,侵略者被打跑了,革命勝利了,中國開始崛起了!

  你看啊,那個名為毛澤東的人,是這震驚世界的軍事戰役的領導者,他身後的那一批人啊,周恩來、朱德……哪個不是中國的英雄?世界震驚了,他們不相信中國勝利,這時,一本名為《紅星照耀中國》的書,使他們啞然無語,只剩讚歎。

  書裡寫了什麼?一位叫斯諾的“外國”記者,進入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記錄了他的所見所聞。書中所寫震驚了世界,震撼了國人民的內心。

  紅軍萬里長征,“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它的勝利,是中國的驕傲,紅飄帶飄向世界。

  但勝利是容易的嗎?顯然不是。我很清晰的記得一個故事,一位叫楊靖宇的將軍,日期間犧牲,日本軍官命人剖開了他的胃——他們驚到了。有什麼呢?是什麼讓他們這麼吃驚?那從楊靖宇胃中取出的東西——草根、樹皮、棉絮……人怎麼能吃棉絮呢?呵,長征裡的那些人,有的餓極了石子都吃,這有什麼不能吃的?

  還記得那個13歲的女孩小蘭,為救人掉了一袋乾糧,瞞過所有人,每天只吃野菜,後來身體支援不住了,其他戰士發現,紛紛將自己的乾糧分她一點……長征是漫長的,路途是艱險的,戰爭是殘酷的,犧牲是殘忍的,漫漫長征路里紅軍戰士們的堅持精神和互相的陪伴激勵讓人感動,落淚。

  中國掀起一番愛國潮流,愛國人士在努力,紅軍戰士在戰鬥,中國革命在進行。終於,中國勝利了。

  正如作者所說:“中國共產黨的革命事業如一顆閃耀的紅星照耀著中國的西北,且必將照耀全中國。”這顆紅星閃耀在中國上空,光輝遍佈全中國,世界在瞻仰它。

  讀完這本書,我默默地看著窗外,高樓林立,回想著校園操場中心上的紅旗飄揚,五星閃耀。是啊,我驕傲!我生為中國人!

  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現在我們的生活比那時幸福太多太多!我們不要辜負那些為國獻身、犧牲的紅軍將領和愛國人士,做到“中華人,必強!”

  紅色中國崛起,屹立在亞洲,他向世界昭示著“中國必富強,紅星耀中國!”

  紅星照耀中國觀後感 篇15

  長征,一個舉世無雙的壯舉,一部革命戰士譜寫的英雄史詩。長征期間,他們爬過18座山脈,渡過24條河流,經歷過12個省份,佔領過62座大大小小的城市,突破十個地方軍閥軍隊的包圍,開進和穿過六個不同的少數民族的地區,這就是長征的經過。長征途中的艱險與困苦卻是少為人知的。

  我們總說長征,但是長征究竟有多長?二萬五千裡(六千英里)中國共34個省,他們穿過中國大約三分之一的省份。他們翻雪山、過草地還要克服吃飯難、睡覺難等問題,頭頂上還有敵人的圍追堵截,路程之遠、路途之艱是我們想象不出來的。

  我們小學時,學過這樣一篇課文《金色的魚鉤》,主要講述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老戰士製作了一個魚鉤,為戰士們釣魚補充營養。因為長征路上沒有食物,只能吃野菜、嚼草根,導致他們體力不支。每次吃飯同志們吃魚,而老戰士喝魚湯,有一天被一個小戰士發現了,而老戰士卻說:“你們的身體最重要,咱們還有一個傷員,我要讓你們都走出去啊”。他還嚴肅地告訴這位小戰士不能把這件事說出去,很快老戰士生病了,一個同志為老戰士端來了一碗魚湯,老戰士卻拒絕了,他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卻把死的希望留給自己。他在臨死之前仍舊惦記著同志們,這種犧牲精神令人敬仰,而這只是長征中的一個縮影。

  《紅星照耀中國》這部書中有這樣一個細節。在作者採訪的所有紅軍戰士中,無論年少或年老,沒有任何一名紅軍戰士對長征有過抱怨,他們都為自己參加過長征而感到驕傲與自豪,他們覺得:“有同志們在一起行軍是不苦的,我們革命青年不會想事情是不是困難或辛苦,我們只能想到我們面前的任務”。這正是他們對於長征的看法。沒有抱怨,只有驕傲,這就是他們作為一名紅軍戰士內心的真實寫照。

  長征在抗日救國時期成為全民族最緊迫的任務,是中華民族面臨危亡的情況下發生的。在艱難困苦長途跋涉的長征中,像老班長一樣的紅軍戰士數不勝數。他們不畏艱難、不怕困苦、不怕流血犧牲、無私奉獻、樂觀向上的精神;他們經久不衰的熱情,始終如一的希望,他們不論在人力面前、在惡劣的自然環境面前百折不撓、頑強拼搏的精神,像一把烈焰貫穿於每一名紅軍戰士的心裡,他們的精神令人崇拜。

  作為青少年的我們,一定要發揚長征精神,讓這種精神深深紮根於我們的內心,學習過程中我們也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抱怨、不退縮、勇敢向前,努力學好科學文化,做一名中國好少年,挺起祖國的脊樑,為祖國的美好未來而奮鬥!

  紅星照耀中國觀後感 篇16

  中國曆代所傳承的經典古詩文就像一顆璀璨的夜明珠一般,無比閃耀,深深地吸引著我。它像一個永遠挖不完的寶藏,讓我充滿著無限好奇與期待,讓我堅信終會有驚喜。它會偷偷地蘊含著多個道理,像沙灘上偷偷漏出一角的貝殼,當你認真尋找,定能滿載而歸。

  臧克家說過這樣一句話:“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

  《論語》中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教會了我學思結合。

  當我學會這個方法,在考試時取得滿意的成績時,當我臉上洋溢著笑容的那個瞬間,我明自了臧克家的那句話。

  《紅星照耀中國》可謂是今年對我影響最大的一書了。第一次接觸它的時候是在語文課上,聽語文老師講述的時候,便吸引到我了,於是就有了我與她的一場奇遇。

  《紅星照耀中國》是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作者是埃德加。斯諾,一位美國記者。白修德是這麼評價的:“斯諾對中國共產黨的發現和描述,與哥倫布對新大陸的發現一樣,是震憾世界的成就”。

  “這,就是長征精神——就是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定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鬥的精神。”每當我讀到這時,心中不禁湧上一腔熱血,我的眼眶溼潤了,因為它讓我瞭解到了一個如此偉大的組織,那就是“中國共產黨”。

  這部作品完美地詮釋了光榮傳統的昇華和時代文明的結晶。讓我感受到了紅軍不可征服的戰鬥精神和改變世界的熱情與力量,彷彿昨日就是那段激情燃燒、烽火連天的崢嶸歲月。

  它教給我的便是讓我不要忘記無數革命烈士曾拿著刀,冒著槍林彈雨,奮力拼搏,為的只是讓百姓們少一份生靈塗炭。這種精神是久久不會磨滅的。

  此時的我,更加珍惜如今來之不易的生活,更讓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只有新一批的時代青年扛起祖國的一片天,中國才能長盛不衰。

  如今,紅色中國正奮力崛起,屹立在世界的東方,雄雞矗立在世界的頂端,紅色精神代相傳,中國兒女代代強。

  感謝你,《紅星照耀中國》,我愛您,我來不易的中國!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上繁榮富強……”

  紅星照耀中國觀後感 篇17

  翻開這本書,首先映入眼簾的則是一張張照片,令我印象最深的則是紅軍總司令朱德,照片中的他滿臉笑意,十分和藹。

  記得文中有寫到朱德很愛護他的部下,他常常與士兵們同甘共苦,並且十分喜歡在營地裡轉,同弟兄們坐在一起講故事,同他們一起打球。由此看出,朱德總司令是個平易近人的人。在長征途中,他把馬讓給走累了的同志騎,自己卻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朱德十分關心他人。從他妻子的描述中更能看出朱德總司令天性極端溫和,對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負責,和藹可親。

  他忠誠謙虛,服從指揮共產黨,所以能夠對紅軍保持嚴密的控制。朱德對“文職”領導的忠誠和服從是原因之一。朱、毛的聯合不是相互競爭,而是相輔相成的。朱德沒有任何政治野心,他能接受命令,因此也能釋出命令。這是革命的領導的一個很有價值的因素。朱德是“三軍”統帥,是紅軍穩定的象徵。

  正如文中所說的,“反正朱德不是聖人,但是在他的自己人中間——在窮人,畢竟他們佔中國人民的絕大多數。他是個深受愛戴的人,他在一段的時間內曾經高舉解放的火炬,在那些為中國的.人權自由而鬥爭的人中間,他的名字已經永垂不朽。”

  紅星照耀中國觀後感 篇18

  《紅星照耀中國》寫的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故事,卻長期以來在西方擁有眾多的讀者,這本身就是一個傳奇。現在倡導“講好中國故事”,怎麼才能講好中國故事?我看可以從斯諾這裡得到某些啟示:“講好中國故事”要有媒體的職業素養與人文情懷,有直面真實的勇氣擔當,還要拓展視野,解放胸襟,瞭解文化的多樣性。

  本書真實記錄了斯諾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實地採訪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報道了中國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這本書引導讀者透過的閱讀去感受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與胸襟氣度,以傳承與弘揚革命傳統;還希望讀者們透過對這本書的學習,掌握新聞類紀實作品閱讀的方法,學會如何觀察事物,抓住特點,鍛鍊眼力和提升表達能力。也讓讀者瞭解,新聞報道是紀實,但也有立場態度,有作者的關懷與選擇。在當今資訊的時代,讓讀者學會觀察、思考和選擇,是非常必要的。

  紅星照耀中國觀後感 篇19

  如果以一個美國人的視角來看近代中國的戰爭史是怎麼樣的呢?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給出了答案。

  在寒假,我讀完了《紅星照耀中國》,跟隨著斯諾的腳步,我去遍了整個紅色區域,與當時中國工農紅軍的領袖、將領面對面。合上書本,心潮久久未能平靜。在書中我看到了長征過程中紅軍戰士的英勇善戰,不怕犧牲、看到了毛澤東的質樸純真,愛軍愛民、看到了周恩來的平易近人,溫和爾雅、看到了彭德懷的率真爽朗、吃苦耐勞……

  這本書中最令我記憶深刻的章節是“懸賞兩百萬元的首級”斯諾記述了林彪的一些生平、他在紅軍大學回答問題的情況、以及一些他觀看了紅軍劇社的表演以及採訪紅軍劇社社長危拱之的一些情況。其中紅軍大學中的將士們將敵人的傳單反過來當作筆記,在以窯洞為教室,石頭磚塊為桌椅,石頭泥土糊的牆為黑板,校舍完全不怕轟炸的這樣一座“高等學府”中艱苦學習。為什麼紅軍戰士能在這麼惡劣的環境下艱苦學習作戰本領呢?那是因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夢想:打敗日本帝國主義,解放全中國。

  在七十多年後的今天,我們閱讀著這一本書,現在的我們生長在和平時代,戰爭的硝煙已經散去,但我們透過這一張張薄薄的書頁彷彿回到了那個硝煙瀰漫的戰場,彷彿看到了共產黨員為革命勝利流下的滴滴鮮血。彷彿感受到他們無私的品德,如今的我們,也有一個共同的夢想:國家富強,社會穩定,人民幸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所以,我要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而克己奉公的無私,我也要學習他們面對強大敵人不服輸,敢於客服困難的精神。我更要堅定信念,盡力守護祖國,守護這一來之不易的和平!

  《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使我更深地瞭解紅軍,瞭解紅色革命。紅軍戰士用鮮血與生命換來的今天的美好生活,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為建設一個更加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

  紅星照耀中國觀後感 篇20

  《紅星照耀中國》應該屬於一本記實文學,斯諾開篇丟擲了80多個未獲得解答的問題,估計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斯諾,也吸引著他開始這場冒險之旅,從北京到西安,按照周恩來給他規劃的路線行進,接觸到當時幾乎所有的高階領導人,並逐一採訪,積累了詳盡的資料,這些資料解答了斯諾的所有疑問。

  斯諾是為宣傳和報道中國革命而生的,是中國人民真正的朋友!

  1936年6月,斯諾帶著無法理解的關於中國革命和戰爭的無數疑問,開始了西北紅色區域探險之旅。經歷4個月的旅行,斯諾心中的疑惑得到解答,為、朱德、周恩來等領導人的魅力所折服,對中國共產黨產生深厚的感情,以至於用了後半生幾乎全部精力,對中國問題繼續探索和報道:1939年再次回到延安,1942年回到中國、解放後三次來到中國並受到毛主席和周恩來的接見,1972年,他在彌留之際對中國派去的醫療小組說了一句:“我愛中國!”,

  經歷井岡山斗爭和萬里長征的共產黨人,已經非常成熟,革命鬥爭經驗豐富。

  文中記載了當時共產黨人對形勢的看法:全國人民日益要求全面抗日,逼迫蔣介石除了採取戰爭外沒有別的出路,這場戰爭不僅是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而且是一場革命運動。“因為在中國打敗帝國主義意味著摧毀他的一個最強大的根據地”,而且中國革命本身的勝利與反對日本侵略的勝利是一致的,在這場戰爭中,只有最廣泛的動員群眾,發展一致高度政治和的,在最先進的革命領導之下才能獲勝;革命戰爭程序的影響因素有:國內因素、有美英法德等國家的政策、以及蘇聯是否參戰。

  從我黨當時對形勢的把握來看,高瞻遠矚,準確預測了革命戰爭的程序和方向,放手發動群眾,領導群眾,最終獲得偉大勝利!這一切都與井岡山的鬥爭、萬里長征的鬥爭經驗是分不開的。

  紅星照耀中國觀後感 篇21

  《紅星照耀中國》一書,是一部紅軍長征辭典,是一部中國現代革命百科全書,是一部記載著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光輝歷程的歷史文獻。那詩歌一樣的讚語,所描述的紅軍神話般的長征令人神往,共產黨領導人傳奇式的革命經歷令人崇敬。斯諾採訪了眾多的長征英雄,他把這批傳奇式的長征者介紹給了全世界如飢似渴想了解真實情況的讀者,感人至深地描述了這一史詩般的壯麗事件,是這一歷史事件結束後僅1年內長征倖存者的口述史詩,這比在此後發表的更詳盡、更客觀的報道所產生的影響要重大。

  紅軍長征,是“紅星”一書的亮點,是斯諾所有關於中國革命的著作的靈魂。美國曆史學家裡奧·胡柏曼說:“長征是《紅星照耀中國》一書的高潮,我們一直在反覆閱讀斯諾的有關記述。”對中美關係史研究造詣很深的美國學者邁克爾·沙勒也指出:“第一個公佈長征真相的西方人是與談過話的年輕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他在《紅星照耀中國》裡的經典性敘述,至今仍是有關長征資料的一個重要來源。”

  《紅星照耀中國》以一個外國記者身份,客觀公正地、毫無黨派之見的報道了中國工農紅軍的成長史,特別是詳細介紹了舉世無雙的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的歷程,及時澄清和批駁了國民黨散佈的紅軍是“流寇”等種種謊言,紅軍從高階將領到普通戰士都有崇高的革命理想,都有為勞苦大眾謀幸福的崇高宗旨。長征的勝利,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的重大轉折點;“紅星”所傳播的長征故事,也成為許多外界人認識紅軍和中國共產黨的新起點。

  紅星照耀中國觀後感 篇22

  紅星照耀中國是一本好書,讀了這本書,讓我感觸良多,深受啟發,為此記錄下心得感悟!“那紅星照耀中國,也必將照耀整個世界。”這是斯諾在《紅星照耀中國》中所提出的。在這本書中,共產黨人的艱辛、努力及奮鬥,深深觸動了他的內心。

  這本書是一部經典的紀實作品,真實記錄了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國西北實地採訪的所見所聞,揭示了中國紅軍的真正形象及與日本侵略者和國民黨的堅定鬥爭。本書收集與記錄了與革命將領等的談話,以及與紅軍戰士,農民工人,知識分子等的談話,他還言斷:這根本不是一個作家所能創造出來的,這些是人類歷史上豐富而又燦爛精華。

  對我觸動最大的,是紅軍戰士飛奪瀘定橋的壯舉。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那30多名先遣隊員們以不怕犧牲,敢於直面一切困難的長征精神,用自己的鋼鐵之軀築成屏障,為身後的隊友鋪平的道路與希望,可以說紅軍中的每一個志士,都是英雄,為了革命的勝利,他們可以犧牲一切,哪怕是拋頭顱,灑熱血!在尚未吹響勝利的號角前,他們絕不退縮。

  可以說,這是一部劃時代性的鉅作。它推翻了外界對中國共產主義的負面壓迫與影響,向全世界展示了一個充滿朝氣的紅色中國,而這樣的國家與民族卻更是不可戰勝!誰能想到,就是這樣一支奇蹟般的,給予了人民、給予了國家與民族真正生的希望!唯有那不可打倒的共產國際主義,方可解救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

  感謝這本名著,他教會了我樂於吃苦,不懼艱難的樂觀主義,賜予了我重於求實獨立自主的膽識與謀略!

  紅星照耀中國,也必將照亮整個世界。

  紅星照耀中國觀後感 篇23

  這幾天我懷著好奇的心情讀完了《紅星照耀中國》,這是一本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文學作品。作者埃德加·斯諾,他是一位美國新聞工作者,來到動亂的中國在報社工作,常年跟隨紅軍共同生活,以一個公正客觀的角度描述當時人民百姓的生活和心理狀態。身處其中所經歷的,觸發了他寫作的慾望。他真實記錄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國西北革命根據地(以延安為中心的陝甘寧邊區)進行實地採訪的所見所聞,向我們真實報道了中國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讓我感觸頗多、受益匪淺。

  這本書共12章節,語言平實,他沒有新增過多的修飾性的詞彙或者一些美化的文筆,即使樸實無華,但他筆下的人物卻有血有肉,帶著鮮明的特點。其開頭一章開始就用反問句強調著紅色中國。此後他記錄了一些革命領導者的事蹟,如、周恩來等,對主要的歷史事件也進行了敘述,如蘇區教育(比如紅軍大學)、人民抗日劇社、長征、西安事變等。但在這麼多的章節中,其中第4章節給我的印象最深刻——一個共產黨員的來歷。主要講述共產黨領導人的人生經歷,思想改變以及成為紅軍領導人的過程。他誕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在其童年就倍受母親的疼愛,與之恰成對比的是,父親對他則格外嚴厲。自幼受父母雙方的影響,鑄就了特殊的個人秉性。父母不僅給了的生命,而且對他的一生影響深遠。所以其年少時就產生了讓所有的中國人都吃上飯的樸素願望,立志為大多數中國窮苦人民謀得幸福。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決定改造中國,打倒剝削和壓迫人民的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就算在那些壓迫的環境下,他還是筆直前行,秉持著他內心的初衷,去實現內心抱負。他用著火一般的熱情與鐵一般的意志,百折不撓,自信樂觀地堅持著自己心中那最崇高的革命理想。其實我覺得換一個角度來看,他牢牢地抓住了別人放棄了的夢想。人生大幸不是你擁有了什麼,而是明白自己想要什麼。每天忙碌的我們,很少有機會去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但當你去想一想時,一個想法在你的腦海裡閃過的時候,你可能會就覺得自己怎麼會有這麼奇怪的念頭。所以這就是自己和那些人的區別,其實偉人的成功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是天才,而是在人生之初他們就固守了屬於自己的那份執著,那份微光。

  所以正是中國共產黨,才能讓我們現在身處美好安逸的生活中,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的我們,這高尚的品格是我們一生需要去學習努力的。既然前輩都能在不被刻苦艱難的環境磨滅稜角,不僅秉持著自己內心的追求和夢想,還去實現。那麼對我而言,雖然我做不到他們一樣的偉大事業,但就現在而言,我應該在工作上堅持著一顆奉獻自己,努力工作,在崗位上盡心盡責;思想方面上自己還有諸多不足和可以發展的空間,知識閱歷需要更加豐富,對國家大事更加關心,加強自己的黨性修養。在生活上充滿對世界的好奇,拓展自己的知識面。保持著和他們一樣堅定的內心和耐性,去守護自己的初心,積極樂觀的去面對這個世界。懷揣著愛國之心,不辜負黨對我們青年人的期望。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這本書,讓我瞭解到了一個之前未知的中國革命,也讓我對這段歷史有了一個深刻的理解和認知。我看到的不僅是中國革命的成長史更是對當時的人民、當時的社會一種生動的描述。所以我們應該銘記這段歷史,銘記他的偉大、他的不易,銘記那些為了黨甘願獻出自己的一生,甚至是生命。我們應該去學習他們骨子裡的那份對初心的堅持,去繼續著屬於自己的一段“紅色之旅”。

  紅星照耀中國觀後感 篇24

  《紅星照耀中國》(《RedStarOverChina》),原名《西行漫記》,作為一本真實描述紅色中國的著作,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不朽名著作品。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國革命和戰爭最兇猛、最危險的時期,斯諾孤身一人冒險穿越層層封鎖,長途跋涉來到陝甘寧邊區,尋找紅色中國的故事,對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了實地考察,深入紅軍戰士和老百姓當中,口問手寫,對蘇區軍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風俗習慣等作了廣泛深入的調查,撰寫了大量通訊報道,成為第一個採訪紅區的西方記者,並根據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記》的寫作。

  《紅星照耀中國》不僅在政治意義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功,而且在報告文學創作的藝術手法上也成為同類作品的典範,人物刻畫、環境描寫以及敘事的角度幾近出神入化的程度。

  紅星照耀中國觀後感 篇25

  在紅軍組織裡,每一駐地都有“模範隊”。他們都是十二歲到十七歲的少年,其中許多人走過長征,更多的都犧牲了。這些紅小鬼在這個不幸的年代,過著幸運的生活,他們相信民主,人人平等,但他們是如何在這個不幸的時代過著幸運的生活?他們不幸的是什麼?幸運的又是什麼?

  他們生在受壓迫,受奴役的戰爭年代。

  這些紅小鬼,大多數是從人口過多,不能養活自己的人家逃出來的流浪兒,有些曾做過奴隸,有些是逃亡的學徒。在許多國家,這個年齡的孩子,還在和平的年代,過著平靜的生活。而他們要為了活命,被奴役,被壓迫。他們自願加入紅軍。有許多人參加過實際的戰爭,甚至是用刺刀的肉搏戰。他們翻越雪山,穿過草地,在各種艱難困苦中抗爭。而他們的年齡只有十幾歲。

  加入紅軍成為他們不幸命運中的幸運。

  在紅軍裡,他們有自己的生命價值。紅小鬼奇蹟般的找到了快樂和幸福。他們衣衫襤褸,卻事事都要參加,認為自己跟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沒有誰被打,被侮辱。他們吃的很飽,每人一張毯子……

  斯諾筆下,帽子下的小號兵,玫瑰色的臉龐,明亮閃光的眼睛,看似一個需要溫情和朋友的流浪兒,想念媽媽的孩子,卻是十一歲參加紅軍,走過長征,當了四年紅軍的“老練紅軍”。喜歡紅軍的理由是:“紅軍給他們田地,趕走地主,收稅官,放債人”“紅軍用自己的手替他們做鞋,縫軍衣,偵察敵軍。每個人家都送子弟入紅軍。”

  紅軍裡有無數像他一樣的少年,他們在紅軍裡當傳令兵,伙伕,號兵,偵探,無線電收發員,挑水夫,宣傳員,演員,馬伕,看護,書記,甚至是教員!他們大多數所穿軍服太大,袖子垂到膝頭,上衣幾乎拖到地面。一天洗三次臉,但老是骯髒不堪,他們常用衣服來揩抹,顯出一副怪相。但世界依舊是他們的。

  少年先鋒隊員,之所以喜歡紅軍,大概因為他們在紅軍裡,生平第一次受到人的待遇。他們的食住像人的食住,他們認為自己跟任何人都平等,他們有自己活動的自由,有保護他們自己的組織。他們練習競技和遊戲,受著初步教育,他們獲得一種簡單的馬克思主義的信仰——這口號的意義不過是幫助別人打地主和學徒的主人。這些比在主人的工作臺,一天十四小時的工作,侍奉主人要好。

  在這個不幸的年代,艱苦惡劣的環境裡,他們沒有抱怨,卻以樂觀,堅忍的心態,接受了一切。還想方設法的去尋找和創造著改變命運的行動。在紅軍裡,他們的精神是快樂的,自由的。他們的愉快和樂觀,感染著大人們,為了他們的未來戰鬥。這些英勇的少年,是在不幸年代裡找到幸福和快樂的幸運的紅小鬼。

  紅星照耀中國觀後感 篇26

  《紅星照耀中國》是埃德加·斯諾的紀實類文學作品。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我的目光就鎖在了作者名字這一欄,為什麼外國人要寫這本書?於是好奇心便激發我讀完了這本書。

  最終看完發現,作者以第三人稱的視角十分客觀地陳述了戰爭期間的事情。讀完這本書,給我的感觸非常深刻,我發現歷史並沒有我所瞭解的那樣簡單。我看見戰場上那英勇奮戰的軍人,他們無所畏懼,所向披靡;我聽見每一次戰爭的槍炮聲,它們聲聲入耳,十分殘酷;我聞見每個戰場上血灑的味道,它們血染戰衣,悽慘無比……總而言之,斯諾以十分細膩的手法寫完這本書,每一章都使我在閱讀時彷彿身臨其境。

  印象最深刻的是長征那幾個章節,曾經學習《七律·長征》時,僅僅體會到了紅軍不怕困難的精神,並沒有完全瞭解困難如何解決。但當我閱讀完時,不能說是感同身受,不過我很清楚,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這種幸福安康的生活,每一個為成功付出的人都值得我們尊敬。

  在看最後一篇“再回百色世界”時,我也曾按耐不住內心的激動;也曾暗罵幫著外人出賣自己人的愚蠢;在那個動盪的時代,在那個不被世界看好的中國,在那個有家卻不敢回的時光裡∶有為未來奮鬥的人,有賣國求榮的人,有無家可歸的人,更有無數的冤民。

  而現在,21世紀的今天,是和平安穩的時代,是幾乎所有人都認可的中國,是四海都可以為家的時光裡∶仍有為未來奮鬥的人,但少有賣國求榮的人,更沒有無家可歸的人。我們生逢盛世,當不負盛世,要以一往無前的姿態去譜寫屬於我們的新時代的篇章。

  如今再次回想之前的疑問,那便是迎刃而解了。我明白,這是見證者對事件的敘述,也是他們記錄的歷史故事。我清楚,《紅星照耀中國》的非凡之處在於它記錄了鮮為人知的革命故事。一本書,是無數革命人一生的寫照,亦是後世千百萬人民瞭解歷史的有效資料。

  最後,我想說∶百年滄桑,中國鉅變。歷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我們要弘揚光榮傳統,延續紅色血脈。

  紅星照耀中國觀後感 篇27

  最近讀了《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作者是美國埃德加·斯諾,他是一名記者。這本書講了作者從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實地時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報道了中國紅軍的情況,周恩來是書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在書中,我認識了,周恩來,朱德等人。還記得,當斯諾走進紅軍隊伍時,他被軍中的場景驚訝到了,看著眼前的普通人,難道他就是?穿著一身洗的發白的紅軍裝,帶著一頂普通的紅軍帽子。口袋中裝著一個老舊的鐵煙盒子,單憑這一點就能判定他是誰了吧。這樣看起來他是一個普通的年輕人,可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年輕人,他領導著一支龐大的革命軍隊——中國人民解放軍。當斯諾在吃飯時,紅軍們吃的也非常簡陋,只有蔬菜和饅頭,在當時,肉對他們來說是非常奢侈並稀有的。但就是這樣一支吃不飽穿不暖的隊伍,仍然為自己的國家搞革命。

  在到住處的時候,斯諾只看到了幾具簡陋的傢俱,其餘的都是書。只是牆上有一張照片,上面的人眼神堅定,向遠方望去,多年硝煙戰場似乎沒有在他臉上留下一點痕跡。他就是,一個平凡而又神奇的人物。

  斯諾以故事的形式向我們真實描述了中國紅軍為了理想而百折不撓,奮勇拼搏的革命精神。這讓我明白了:在這幸福的日子裡,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不負眾望!

  紅星照耀中國觀後感 篇28

  紅星照耀中國是一本好書,讀了這本書,讓我感觸良多,深受啟發,為此記錄下心得感悟!“那紅星照耀中國,也必將照耀整個世界。”這是斯諾在《紅星照耀中國》中所提出的。在這本書中,共產黨人的艱辛、努力及奮鬥,深深觸動了他的內心。

  年少的劉胡蘭不畏槍彈,堅貞不屈,英勇獻身。她向我們證明:即使年齡小,也同樣能壯志滿懷!“少年強則國強”的信念促使了一個又一個未成年人為保國而奮鬥為崛起而拼博!

  這本書其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官帽山上的300多名紅軍被敵軍重重圍困。紅軍團長許光達突然看見有一條長長的藤羅,馬上帶領300多名紅軍戰士用藤羅順利下官帽山。紅軍戰士用智慧和勇敢突圍了。

  讀了這本書,我感受到了紅軍爬夾金山時有多麼困難,戰勝夾金山時又有多麼興奮。在長征途中,他們不怕蝨子的叮咬,勇敢地踏上了長征的路。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