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長津湖觀後感範文(通用5篇)

關於長津湖觀後感範文(通用5篇)

  看完某一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長津湖觀後感範文(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長津湖觀後感1

  今天下午媽媽帶著我和妹妹去看了一部愛國電影——《長津湖》。

  這部電影剛開始是一名叫伍千里的戰士回家探親,他手捧一個骨灰罈,裡面裝的是他的哥哥—伍百里的骨灰,可是探親假還沒結束,他就接到了歸隊命令,感覺是十萬火急,因為是戰士打著火把騎馬傳達的命令。

  緊接著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名叫宋時輪的指揮官做戰前講話,他的話鏗鏘有力,鼓舞士氣,聽完講話後戰士們高唱,“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聽的我也熱血沸騰。隨著歌聲響起,把我們拉到了抗戰現場。1950年10月,由於美國軍隊出兵朝鮮,在毛主席的指導下,我國軍隊跨過了鴨綠江,抗美援朝開始,當時我們才建國一年,物資短缺,每個戰士只能一天一個土豆,裝備也差,沒有空軍和坦克等厲害的武器,能用的子彈也很少,保暖的衣服都不足,但是他們仍然在艱苦的堅持著,靠的是志願軍頑強的意志和必勝的決心。耳邊彷彿又聽到臨別時伍千里對他弟弟說的話,“我和大哥把仗都打完了,你就不用再打仗了。”這句話說出了當時很多戰士的心聲,現在不打,後代就得打了,所以他們才如此奮勇,如此拼命的戰鬥,都是為了後代的幸福,為了後代美好的未來和生活著想。

  最終憑藉著戰士們頑強的意志,我們用極其落後的武器戰勝了當時很厲害的美國,揚我國威。我媽媽告訴我讓我們勿忘過去,珍惜現在,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作為一名小學生,我的首要任務就是好好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做好新時代的接班人!

  長津湖觀後感2

  最冷的夜,最熱的血。最可愛的人們,最堅毅的軍魂。時間回撥70餘年,那場冰天雪地裡的血淚之戰,依舊讓人不忍回憶。這是永遠的傷痛,也是永恆的榮耀。歷史不容忘卻,英雄必須銘記。即將上映的《長津湖》,復刻了這驚心動魄的一戰。但,再高明的電影敘事,終究也說不盡這段史詩的波瀾壯闊與沉雄悲壯。

  在很長一段歲月裡,“長津湖戰役”,已成戰爭的傳奇,已是信仰的圖騰。縱使冰身凍骨,也不退讓一分。就算凝成“塑像”,也不動搖分毫。在這次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憑著驚人意念和英勇無畏的戰鬥精神,征服了極度惡劣的環境,打退了美軍最精銳的王牌部隊,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廣大地區,扭轉了戰場態勢。此一戰役,也就此成為朝鮮戰爭的拐點。

  一邊是志願軍的寸土不讓,另一邊是敵軍“路程最長的退卻”,戰爭的天平就此逆轉。而在這卓絕戰功的背後,代價沉重。1081高地上的志願軍官兵們,冒著零下40度的極寒溫度,頑強地堅守陣地。最後全連以俯臥戰壕的戰鬥姿勢壯烈犧牲,成為一個個永不傾倒、巍然屹立的冰雕。鋼鐵一般的意識,鑄成鋼鐵一般的防線。這是血肉之軀在苦寒之地立起的偉岸“長城”,禦敵於外、退敵千里,守住家國安寧,守來長久和平。

  凜冬已至,激情燃燒的青春捨生赴死。血戰之後,終於殺出一條血路,終於搶回一線生機。冰雪凍住了戰士們的軀體,卻封不住他們不朽的`軍魂。這軍魂,是對國家和民族最澄澈的愛;這軍魂,是軍紀如山,是鐵流浩蕩。“冰雪啊!我決不屈服於你,哪怕是凍死,我也要高傲地聳立在我的陣地上!”長津湖,也曾綿延冰封,也曾靜水流深。歲月可證,流水有聲。那是偉大斗士的號角,那是鐵血軍魂的咆哮。

  長津湖一役,雄渾蒼涼、動人心魄。縱使七十一年過去了,這場慘烈的、英勇的血戰化作豐碑,愈發迸發出著澎湃的力量。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永記長津湖的冰雪,永記冰雪裡那最可愛的人和他們的不朽軍魂。

  長津湖觀後感3

  《長津湖》,讓觀眾對此有了更深的感觸:這些回家的烈士,可能是個脾氣倔強、從不服輸的愣頭青,可能是個希望早日和家人團聚的老兵,可能是個重情重義、時刻想著別人的好兄長……他們離我們並不遙遠,就和今天身邊可愛的年輕人一模一樣,就好像是我們的朋友、兄弟。

  他們很“普通”,可在國家和民族面對挑戰的關鍵時刻,他們又能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軀護佑著我們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最偉大的英雄也是最可愛的“人”,這正是廣大觀眾看完後紅了眼眶的原因。

  從“高大全”的英雄人物到對複雜人性的刻畫和塑造,這不光是電影敘事語言的轉換,也是國產電影審美風格的不斷更新。可感的電影藝術才能真正動人,宏大的敘事、偉大的時代應該投射在具體的人物和生活之中。

  電影中有一個細節,在你死我活的戰場上,伍千里及時阻止了弟弟殺害已經沒有抵抗能力的美軍指揮官。他說得很清楚:有些槍可以打,但也有些槍可以不打。中國人是熱愛和平的,中國以前不會,現在不會,將來更不會主動挑起戰端。這個道理不需要過多的闡釋,就隱藏在電影的鏡頭語言之中。

  《長津湖》正和越來越多的優秀國產主旋律電影一起,把“中國故事”“中國精神”講得越來越精彩、生動。

  長津湖觀後感4

  在這場戰爭中,美軍的實力是非常強悍的。且不說戰鬥力對比,就單從後勤補給以及運輸能力上來說,美軍要遠超出當時的志願軍。戰場補給對一場戰爭來說是何等的重要,這個相信不用多說大家都明白。

  戰場上光靠勇氣是不行的,也需要實力,刀再鋒利也快不過子彈。在長津湖之戰中,美軍將後勤能力發揮到了極致。志願軍只能用頑強的意志和無畏生死的精神去彌補裝備上的巨大差距。

  當時我軍奮力抵抗,面對美軍猛烈的攻勢,即使在裝備落後的情況下我軍也沒有絲毫的退卻。到了長津湖戰役後期,當地的氣候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天氣異常惡劣,冷得出奇。當地氣溫到達了零下四十多度。

  很多戰士凍得連手都拿不出來,一些槍也被凍得連扳機都沒法扣。到了最後,雙方都不想打了,美軍也忙著撤退保命,就連途中遇到志願軍阻擊他們都懶得還手,實在是不想打了,天氣太冷了。

  從很多歷史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美軍在撤退的時候,靴子和腳都粘在一起了,連路都沒法走,手和腳全都凍壞了。有些士兵因為受傷失去知覺,等被抬回基地的時候已經凍得僵硬了。很多士兵的皮膚都被凍得開裂。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志願軍在長津湖戰役中被凍成冰雕的壯烈事蹟。相比美軍而言,志願軍的驚人忍耐力還是值得稱讚的。

  長津湖觀後感5

  透過觀看《長津湖》使我對抗美援朝的歷史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同時也進一步體會到了革命先輩的不易。影片中有很多情景讓人潸然淚下。他們不僅要在食物不足的情況下,在零下三四十多度的惡劣環境中行軍;更要在行軍的途中,防禦敵軍空中襲擊。

  影片中人物的精神讓我十分感動。在影片中伍仟裡連長他們成功破壞了敵人的通訊塔,當他們在清理戰場上所獲的裝備時,突然聽到飛機的聲音。不久,敵軍就成功在那個地方投下了標識彈。隨著標識彈的不斷燃燒,敵軍一架又一架的飛機也隨之而來。緊接著,敵軍投下一顆又一顆的炸彈。雷公為了不讓更多的戰士犧牲,他毅然決然的用盡力氣拔起地上的標識彈放在車上,然後一個人開著車往另一方向駛去。他成功的轉移了敵軍的戰火,但他也在此次行動中不幸犧牲了。

  楊根思所在的那一個排堅守陣地,多次擊退敵人。到最後整個排只剩下他一個人時,他在倒下的戰友身上拿下炸藥包,毅然決然的衝向敵人的方向。雖然他在此次戰役中不幸犧牲了,但他的精神在此次戰役中得到永生。

  為何志願軍戰士在面對敵人的先進武器時沒有退縮,而是選擇勇往直前的向前衝?

  不僅僅是因為抗美援朝,是一場保家衛國的正義之戰,更是因為他們深知戰亂所帶來的苦,所以他們心中便萌發了一個心願——希望下一代,能夠生長在一個沒有硝煙的年代。他們為了保家衛國、為了讓下一代生長在沒有硝煙的年代,他們為之努力奮鬥,甚至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希望下一代,能夠生長在一個沒有硝煙的年代。”正是因為這句話讓我的眼眶溼潤。我想說:我們如今能生長在一個沒有硝煙的年代,是革命先輩用鮮血奮鬥而來的。我們應該銘記這段歷史,使革命先輩的優良傳統薪火相傳!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