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影羅生門觀後感範文

日本電影羅生門觀後感範文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日本電影羅生門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日本電影羅生門觀後感範文1

  在下雨天看完了下雨天講述故事的《羅生門》,努力回憶才發現好像除了多襄丸電影中的其他人物都沒有名字,但這六個主要人物的形象卻像是深深地紮在了腦子裡,因為他們都太像自己了。

  三個在羅生門下講述討論故事的人被賦予了點明主題的人物,而有關世道人心還能不能讓人相信這個宏大的命題從不同人的角度看自然有不同的解讀。和尚代表的是一類相信世間充滿善意的人,即便了解了人類的醜惡嘴臉,只要出現一絲向善之光他仍會重新堅定自己的信念。故事的講述者似乎代表了最普通的人群,他們看到醜惡之事時會先想辦法保護好自己的利益並儘可能使之最大化,之後再考慮維護正義。但在他們的心中頭頂還是有三尺神明的,他們會想辦法去贖罪,讓世界少一些黑暗。也正是他們給了那些相信這個世界純潔美好的人一絲希望。而後闖入羅生門的人顯而易見地代表了對這個世界和人都充滿了絕望並以此為藉口心安理得地使這個世界、人性更黑暗的人群,他們可以理直氣壯地指出別人的過錯,並對自己的罪行毫不遮掩,他們似乎在嘲笑這個世界對人類的玩弄,也在嘲諷人們之間明明沒有了信任卻仍虛偽地不肯承認自己的自私。這三類人在任何時代任何國家都存在著,雖然比例會有變化,會受到各種各樣的影響,但總有人堅定自己的理念,這是不可否認的。

  故事中很巧妙地把一場殺人事件用四個不同的版本講出來,看起來似乎故事講述的版本最客觀最可信,但當回到整個電影要探討的主題世道人心是否可信時,所有的版本似乎都不再真實了,因為影片本身就想傳達給我們人一定會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的。多襄丸和那一對夫婦共同經歷了一件事,但三個人的講述卻分別突出誇大了自己,換言之,講述出的自己都是理想中的自己。多襄丸企圖誇大自己的英雄主義形象,這也是為什麼全片只有他一個人有姓名並且描繪出一個敢做敢當的自己的原因,這也可能是受了武士精神的影響,為了一個戰利品而進行決鬥;那個妻子則是想充分地將女性軟弱的一面展現出來,以此來掩蓋自己的犯罪動機。她把丈夫的死描述為不肯原諒自己被迫犯下的錯自殺而亡,以此把自己放在了一個受男性欺壓別無選擇的境地。但諷刺的是,若把故事講述者所言看為是客觀真實的話,那麼她恰恰是利用女性的尊嚴誘使男性為她搏鬥的。丈夫似乎是影片中的唯一受害者,所有的故事也圍繞著他的死亡而展開。在其敘述中,他將妻子描述為了一個為性命而苟且的人,對多襄丸倒是體現出了幾分尊重,而為了合理並體面地解釋自己的死亡,他稱自己自殺身亡。

日本電影羅生門觀後感範文2

  黑澤明根據芥川龍之介小說改編的電影《羅生門》廣為人知,作為對人性的思考,一向人文主義的黑澤明在大雨中對淹沒人間的洪水意象做了環境的.詮釋。在芥川龍之介小說中,羅生門根據佛教故事改編,羅生門是一個死亡之門,是一種死亡的象徵。在日本有許許多多這樣的鬼故事,基本上可以是一種大眾情結,日本的鬼故事極為流傳,可以說是一種傳統了。然《羅生門》電影表達的重點並不在於鬼故事,而是對於人性的發掘。

  故事以一個樵夫發現一具屍體展開,攝像機對準到堂的每一個證人以及嫌疑犯,接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說法,真相當然只有一個,然而,一直到最後,黑澤明都沒有告訴我們,真相是什麼。直到劇情的結尾處,孩子的哭聲驚醒了在場的每一個人,第一個衝上去的有點像《羅生門》小說裡面描寫的那個強盜,他覺得世道既然如此不堪了,也不在乎再破壞,所以剝下包裹著孩子的衣服,樵夫上去阻止他,並且說他是惡鬼。這時,很經典的一句話:“這是個人狗不如的世界,誰要不自顧自就活不成啊。”每個人都描繪了對自己最為有利的版本,誰都是自私的,都希望事情往自己的意願去發展,然後得到最大的利益。

  孩子的哭聲衝破了這個迷濛的人世間,連老子都說要回歸兒童最為純真的所在。孩子是最為純潔不染世俗的,那種啼哭刺破了黎明前最為冷寂的黑暗,猶如一杯清泉沁人心脾。那個和尚懷有對人世間美好的嚮往,希望人效能慢慢變好,希望仁慈能深入人的心間,幾乎,他就是黑澤明人性關懷的寫照,但是他也迷惘,也存懷疑,也畏首畏尾。令人感動的是和尚抱著孩子和樵夫站在屋簷下沉默那一段,我想沉默,正是人思索最為靜謐的所在,有徘徊,有掙扎,有懺悔,有煎熬,有嘆息,有恍惚,當然,也有對前途的點點希望。直到樵夫來抱孩子的時候,他還以為樵夫要剝孩子最後一層衣服,豈能想到他是想撫養這個孩子。

  樵夫說,我自己都摸不清自己的心眼。我想多少人迷失在這裡,有人說能戰勝自己的人才是最偉大的人,我不想說戰勝征服之類的字眼,這些總讓人想起該死的戰爭,我想用歸順這樣的字眼,找到自己豈是容易的,往往人們容易在別人的眼神中,在別人的言語中淹沒了自己,自己的形象越來越模糊,直到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

  結局似乎是朝著善的方向發展,黑澤明給了我們一個很大的伏筆,就是這個孩子以後是怎麼發展的,他以後會成為怎麼樣的一個人,是被趨於同類,還是作為仁慈而善良而道德高尚之人?我想,這是一個很大的疑問,當然,我們終歸想讓他成為一個善良而仁慈之人。就像這個世界,希望,越來越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