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二號小學生觀後感範文(通用19篇)

神舟十二號小學生觀後感範文(通用19篇)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後感,把你的收穫感想寫下來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神舟十二號小學生觀後感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神舟十二號小學生觀後感 篇1

  載人航天是人類航天活動中系統最為複雜、難度、要求最嚴的系統工程。按照空間站建造任務規劃,今明兩年將實施11次飛行任務,包括3次空間站艙段發射,4次貨運飛船以及4次載人飛船發射,於2022年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之後,空間站將進入到應用與發展階段。

  每次飛行任務都是一項“大工程”,背後凝聚著成千上萬人的心血智慧。為確保任務順利實施,各系統各單位全力備戰,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百年。

  巴丹吉林沙漠深處,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垂直總裝測試廠房內燈火通明,人影綽綽,工作人員穿行在飛船箭體與測試儀器之間,日夜奔走忙碌。

  航天事業被形容為“千人一發箭”,任何環節都事關成敗,誰都不能掉以輕心。作為中國航天員進出太空的航天母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一絲不苟的態度搭建安全的“登天梯”。

  “數十人的吊裝團隊協同執行任務,每一步操作都不能出錯,吊裝對接誤差更是小而又小。每個產品只允許一次吊裝落位成功,沒有重來的機會,不能有絲毫閃失。吊裝對接火箭,一圈數十個螺栓要一次性全部對準連線。”基地工作人員石創峰承擔吊裝工作,為了做到既快又穩,他自創訓練方法,在吊鉤上繫著焊條,操作吊車從高空將其插入啤酒瓶口裡。練到最後,他和同事揮動笨重的吊車鐵臂,就像揮動自己的手臂一樣靈活自如。

  飛行千萬條,安全第一條。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團隊把保護航天員生命安全作為底線,在神舟十二號發射、飛行、對接、停靠、返回等任務各階段,都準備了確保航天員安全的預案和舉措,還將首次啟用載人飛船應急救援任務模式,全力保證航天員安全往返天地間。

  只有真正瞭解載人航天工程的起點在哪裡、道路在哪裡,才能從歷史中汲取力量,更好地前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將由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發射,任務準備期間,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發射隊臨時黨委帶領大家赴東風革命烈士陵園,緬懷聶榮臻元帥、眾多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蹟,號召大家以強烈的責任感、精湛的技術和奮勇拼搏的精神完成此次任務,穩操接力棒。

  神舟十二號小學生觀後感 篇2

  自古以來,人們對浩瀚的宇宙就充滿著遐想,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漸漸將探索的腳步邁向太空。但質疑的聲音也逐漸傳來:探索外太空是否是勞民傷財呢?

  時至今日,由於地球資源有限,世界上的航天強國紛紛將探索的腳步邁向外太空,而太空廣闊無垠,擁有豐富的空間資源,如高真空、太陽能、月球、微小行星等。

  此外,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gps導航系統便離不開航空事業的發展。近年來,航天技術在開發航天器高位置和高速度資源以獲取、傳輸和轉發資訊方面取得了明顯成就,獲得了巨大的利益,例如通訊衛星、遙感衛星的廣泛應用。

  另一方面,隨著軍用航天器的迅速發展,各種軍用衛星、載人航天器、彈道導彈與反彈道導彈等空間新式武器形成了一體化的太空戰場軍事系統,並將在聯合戰役中發揮重要作用。而眾所周知,沒有穩固的國防,我們的幸福生活就難以保障。

  沒有今天的投入就不會有我們明天的。航天事業的進步會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航天科技的應用會對人類產生重大的影響,只有社會不斷的進步,科技的不斷髮展,我們的生活才會越來越美好。

  神舟十二號小學生觀後感 篇3

  戈壁大漠,塔架高聳,載人航天發射場內,神舟十二號船箭組合體蓄勢待發。時隔五年,太空即將再次迎來中國人的造訪。

  6月17日9時22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預計將發射升空。此次飛行乘組由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組成,聶海勝擔任指令長,備份航天員為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

  作為我國空間站建造的首次載人飛行,神舟十二號任務承上啟下,十分關鍵;恰逢黨的百年華誕,載人航天工程全線從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國航天事業建設發展的輝煌歷程中汲取經驗力量、提振信心鬥志,全力投入任務準備工作,書寫中國航天新華章。

  6月16日上午11點,執行本次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與中外媒體記者集體見面,並回答記者提問。

  6月16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與中外媒體記者集體見面,並回答記者提問。航天員湯洪波、聶海勝和劉伯明出席。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此時執行我國空間站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可謂意義重大。作為航天員,他們有什麼特別的感想和期待?

  聶海勝是一名航天員,也是一名有著近35年黨齡的黨員。成為航天員的20多年來,他親眼見證了中國載人航天的發展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的飛行,由艙內工作到太空漫步,由短期停留到中期停留的發展過程,也親身經歷了載人航天工程全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開拓創新、飛天逐夢的每一個光輝時刻。

  中國載人航天的發展凝聚了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想,為黨的百年奮鬥歷程增添了壯麗篇章。“我們前進的每一步,也都承載著黨、國家和人民的厚重期望;我們每向前一步,也代表著人類向太空不斷探索的勇敢與執著,都將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貢獻中國人的智慧和力量。”聶海勝說。

  神舟十二號小學生觀後感 篇4

  此次任務,航天員在軌停留時間長達3個月。時間長,意味著航天員面臨的挑戰更大。長期飛行中應急事件出現的機率大大增加,各類應急故障情況下的應急救生、緊急撤離、緊急救援、待援、故障處置等艙內外的應急操作,都對航天員自身素質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3個月的時間跨度前所未有,長期在失重和密閉狹小環境工作,要求航天員具備極好的身心素質。”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黃偉芬說。

  據瞭解,航天員神舟十二號飛行乘組6月10日進入發射場,開展了全系統發射演練的專項訓練,飛行手冊的複習、體育鍛煉、心理放鬆等專項訓練,參加了升旗儀式,種植紀念樹、瞻仰東風革命烈士陵園等活動,圓滿完成進艙確認,為執行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做好充分準備。

  “本次任務航天員乘組選拔按照‘新老搭配,以老帶新’的方式,結合飛行經歷、相互協同能力等方面選拔出飛行乘組和備份航天員,並周密制定了航天員訓練方案和計劃,開展地面訓練和任務準備,每名航天員訓練均超過6000學時。”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助理季啟明說。

  神舟十二號小學生觀後感 篇5

  今天早上,老師讓我們看神舟十二號飛船的發射,我們每個同學都迫不及待的等待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

  激動人心的時刻終於來了,當神舟十二號發射的時候,我們都很擔心它不能送三位宇航員飛上太空與天宮一號連線,它點火時發出的火太大了,我心裡暗想它會不會引起火災呀?

  隨著神舟十二號成功飛上藍天,我心中的疑團也一點一點的消退了,心中的大石頭也終於落地了。接著火箭上的兩個小火箭落了下來,緊接著是外殼和一個副的推進器也落了下來,終於所有不必要的東西都落了下來,太陽能板也伸了出去,神舟十二號終於進入了預定的軌道,神舟十二號發射成功了!所有的同學都在歡呼,因為這是中國對宇宙探索邁出的新一步,是中國對宇宙奧秘探索的又一個起點。

  此時此刻,我又有了一個新的理想——當一名優秀的宇航員!

  神舟十二號小學生觀後感 篇6

  6月17日上午9點22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準點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這一激動的人心的時刻,也牽動著千千萬萬學子的心。新垛中心校小學部利用大課間,組織學生全程觀看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過程。

  直播過程中,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的第19次飛行任務,也是空間站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

  此次師生觀看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的現場直播,共同感受偉大祖國在航天事業發展上取得的舉世矚目成就,更加激發師生愛國愛黨、崇尚科學和樹立宏偉的理想信念。學校將經常會引入時事大事件,讓學生時刻了解國家大事,關注社會動態,以此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神舟十二號小學生觀後感 篇7

  今天我們在班主任老師的組織下觀看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直播。隨著一聲“點火”的`命令,一簇桔紅色的火焰爆發出強大的動力,瞬間推著載有三名宇航員的神舟十二號飛向太空。短短半小時,讓我深刻感受到國家的航天技術、火箭技術的進步與強大。

  作為學生,我們在學習上應該學習航天設計人員的謹慎與認真,火箭發射的成功也就是學習之後的成果。認真努力才是有效學習的方法;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今天,我們老師帶我們看了“神舟十二號”的發射過程。

  北京時間九點二十二分二十七秒,火箭準點發射,尤其是最後的倒計時時刻——“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讓人熱血沸騰!

  遙想起以前的中國,發射火箭是一件多麼遙不可及的事情啊,可是現在,我國已經成為全世界為數不多可以自主製造火箭的大國之一。

  少年強則國強,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更應該認真學習,在未來努力將中國建設成第一強國!

  神舟十二號小學生觀後感 篇8

  6月17日上午9時,在朔州陶瓷職業技術學院學術交流中心會議室,教師們正屏息凝神,實時觀看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直播,與全國人民一起見證祖國的偉大時刻。作為祖國的一員,此刻的我們深感驕傲和自豪。

  9點22分,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由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三人組成,湖北籍航天員聶海勝擔任指令長。聶海勝三探蒼穹,讓大家感受到了祖國的強大實力,也情不自禁地表達了對黨的忠誠與祝福。

  觀看的教師們表示,神舟十二號的成功發射,是祖國的歷史時刻,作為朔州陶院的一名工作人員,要把這種航天精神運用到工作中,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神舟十二號小學生觀後感 篇9

  今天上午9:22,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並取得圓滿成功。

  老師帶領我們觀看了神舟十二號發射直播現場。隨著倒計時的聲響,同學們不禁瞪大眼睛,伸長脖子,望著投影機。當發射開始時我就在心裡想到:啊!神舟十二你是我們的希望,願你和三位宇航員能成功歸來!

  看了這次的直播現場,我真為我國的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叔叔們感到驕傲。等我長大以後,也得像他們一樣為祖國做偉大的事。最後,祝願我們的祖國母親更加繁榮昌盛!

  神舟十二號小學生觀後感 篇10

  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神舟十二號即將起飛。這件事,讓每個同學心血膨湃。我們都在課桌前坐好,伸長著勃子,瞅著那講臺前大大的投影機,希望看到令人振奮的那一刻!

  9時22分,“滴答,滴答”秒針在鐘上划動著;“10、9、8……3,2,1,發射!”隨著火箭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火箭筆直地射向天空,瞬間就消失在了蒼穹之中。

  “哪,太好了!成功了!”我的眼睛仍然沒有離開投影機,嘴裡卻不禁歡呼起來。“神舟十二號”發射成功,我的內心湧起一股來自祖國的自豪。

  願神舟十二號成功飛回祖國,願航天員叔叔平安歸來!

  神舟十二號小學生觀後感 篇11

  “神舟十二號”發射了,它帶走的是全國人民14億顆緊張的心。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位偉大的航天員,更是我的榜樣!

  透過長時間的準備,在這一刻發射成功,這經過了中國人民的不懈努力和堅持。一個民族的智慧、一個國家的創造力,往往需要一些標誌性成果來證明。神舟一次次圓滿飛行,一次次向世人昭告,中華民族完全有能力憑藉自己的創造能力,在世界高科技領域佔據一席之地。

  祝祖國:勇攀科技高峰,譜寫中國航天事業的新篇章!

  神舟十二號小學生觀後感 篇12

  今年真是喜事連連,我國在航天科技上不斷傳來喜訊。前段時間量子衛星,天宮二號成功發射,今天早上神舟十一號發射成功,並最終與天宮二號相會,築夢天宮。

  天還沒亮我就開啟電視收看現場直播,在發射前一直聽節目嘉賓的講解,瞭解中國的航天科技。終於等到了7點30分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隨著工作人員一聲口令,長征二號F遙火箭呼嘯而起,搭載著神舟十一號,搭載著兩名航天員,搭載著中國人的航天夢一起奔向太空。太陽能帆板開啟正常,航天工程主持人宣佈發射成功,並宣讀了發來的賀電。

  此刻坐在電視機前的我,心情無比激動,無比的自豪,覺得我們的祖國科技越來越強大了。

  神舟十二號小學生觀後感 篇13

  6月17日上午,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準點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也牽動著慶風學子的心。慶風小學積極組織學生全程觀看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發射盛況。

  9時22分,隨著一聲“點火”倒計時10秒,同學們不約而同高聲倒數。點火成功,承載著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火箭,在巨大的轟鳴聲中沖天而起,飛向茫茫太空,順利將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三人送上太空,發射圓滿成功。孩子們在班級中歡呼雀躍,鼓掌慶祝,紛紛表示:“太震撼了!為祖國驕傲!”

  本次活動,在學生心中種下了科技強國的種子,慶風少年將學習航天人自主創新、自強不息、艱苦奮鬥、勇攀高峰的民族精神,從現在做起,努力學好科技知識,為祖國航天航空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仰望星空,征途漫漫。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是給建黨百年獻上的一份厚禮,也向全世界宣告,中國航天新時代到來了,這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14億中國人民的驕傲,相信在未來,我們必將能創造更多的航天奇蹟,實現更大的“航天夢”,在浩瀚宇宙中留下更為精彩的中國印記。

  神舟十二號小學生觀後感 篇14

  北京時間9月17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安全著陸,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安全順利出艙,身體狀態良好。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見證這歷史性一刻,不少國內網友紛紛激動表示:“歡迎英雄回家”“中秋團圓啦!”。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的訊息也傳到國外,在國外社交媒體上,不少外國網友也對三名航天員表示“歡迎”,對中國表示“祝賀”。↓

  “歡迎各位回家!讓我們繼續為人類工作。”

  “祝賀中國。來自印度尼西亞的問候。”

  “祝賀航天員安全著陸。”

  還有網友說,“這是地球上每個人的驕傲時刻。”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於6月17日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隨後與天和核心艙對接形成組合體,3名航天員進駐核心艙,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駐留,在軌飛行期間進行了2次航天員出艙活動,開展了一系列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在軌驗證了航天員長期駐留、再生生保、空間物資補給、出艙活動、艙外操作、在軌維修等空間站建造和運營關鍵技術。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為後續空間站建造運營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神舟十二號小學生觀後感 篇15

  從6月17日升空至今,神舟十二號航天員乘組已在空間站組合體工作生活了90天,重新整理了中國航天員單次飛行任務太空駐留時間的紀錄。6月17日9時22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搭載著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成功發射升空,當天15時54分,3名航天員順利入駐天和核心艙。

  7月4日,神舟十二號三名航天員協同配合,成功完成了中國空間站階段首次出艙活動,圓滿完成了艙外活動相關裝置組裝、全景相機抬升等任務。

  8月20日,神舟十二號三名航天員完成了第二次出艙活動,歷經約6小時,進一步檢驗了我國新一代艙外航天服的功能效能,檢驗了航天員與機械臂協同工作的能力及出艙活動相關支援裝置的可靠性與安全性。

  9月16日8時56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成功實施分離,航天員離開空間站組合體。同日13時38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完成繞飛及徑向交會試驗,成功驗證了徑向交會技術,為後續載人飛行任務奠定了重要的技術基礎。

  神舟十二號小學生觀後感 篇16

  今天,我坐在電視機前觀看了神舟十一號飛船發射。坐在電視機前,傾聽這一訊息,期待著動人心扉的景象,“60秒,50秒,40秒,30秒,20秒,10,9,8,7,6,5,4,3,2,1。”

  “點火。”

  “呼”的一聲,這激動人心的時刻,已經開始,神舟十一號火箭“嗖”的一聲,從地上騰空而起,以時速2萬8千公里,“唰唰”的往上躥,最後,變成了一個小白點,消失在空中……

  當神舟十一號飛船發射一陣時,就有聲音報道“東風雷達跟蹤正常,遙測訊號跟蹤正常。","東風飛行正常。”……聽著這些聲音,我的心稍稍平靜下來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一片歡呼聲,鼓掌聲,激動的我連續鼓掌叫好,神舟九號載人航天飛船發射成功,代表著我國的航天技術逐步提高。

  這次成功的發射,是由好多人一起努力工作的結晶。在飛船正常入軌後,航天員在飛船裡一舉一動就立刻顯示到電視螢幕上來了。

  看著神舟十一號成功的發射,我心中有太多的感慨了,我多麼想為祖國的航天事業貢獻出自己的額力量啊。不過,現在,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好好學習,將來,為航天事業付出勞動,為我國事業獻出自己的智慧。

  神舟十二號小學生觀後感 篇17

  2021年6月17日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因為舉國矚目的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乘組出征儀式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這是祖國的重大事件,師生們怎麼能錯過?!上午9時10分,師生們早早守候在多媒體旁,開啟班級大螢幕,等待觀看9點22分的衛星發射。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準時點火發射,約573秒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火箭升空的那一刻,同學們歡呼雀躍,振臂揮舞,掌聲雷動!那是一種驕傲的歡呼,那是一種自豪的歡呼,那是為我國航天事業再創新高的歡呼,更是為祖國的強大而歡呼!

  從直播觀看中,同學們瞭解到,此次,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的第19次飛行任務,也是空間站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飛船入軌後,將按照預定程式,與天和核心艙進行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組合體飛行期間,航天員將進駐天和核心艙,完成為期3個月的在軌駐留,開展機械臂操作、出艙活動等工作,驗證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關鍵技術。

  此次載人飛船發射,不僅是航天事業的輝煌見證,也讓同學們看到了祖國科技的迅猛發展,激發了同學們的科技情懷。觀看結束,同學們熱情不減,撰寫觀後感,設計手抄報,繪寫科技小報,抒發自己的激動心情。

  神舟十二號小學生觀後感 篇18

  6月17日上午9時22分,神舟十二號奔向太空,我國載人航天再啟新程。電氣系組織全體學生觀看神舟十二號發射直播,9時22分,隨著一聲“點火”口令,承載著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火箭,在巨大的轟鳴聲中沖天而起,飛向茫茫太空。隨後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3名航天員送上太空。

  觀看直播,給同學們帶來了不一樣的感受,與祖國同心,伴隨著發射倒數的聲音,大家的心中也隨著聲音一起律動;伴隨著神舟十二號逐漸飛向太空,大家的心中也隨著飛行軌道一起感受著發射成功的激動與熱情,感受著祖國的日益強盛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從第一顆東方紅衛星上天,到如今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的第19次飛行任務,祖國一步步崛起一步步強盛,作為見證神舟十二號發射成功的一員,同學們也深感自豪。

  神舟十二號飛船入軌後,將按照預定程式,與天和核心艙進行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組合體飛行期間,航天員將進駐天和核心艙,完成為期3個月的在軌駐留,開展機械臂操作、太空出艙等活動,驗證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關鍵技術。

  電氣系積極利用重要節日節點,深化落實“愛國主義”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繼承我國的優良傳統,不斷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自覺樹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學習的遠大理想,提高了科學素質,收到了良好效果。

  神舟十二號小學生觀後感 篇19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6月17日9時22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順利發射,15時54分成功對接天和核心艙。自1992年專案正式啟動以來,中國載人航天事業不斷突破西方國家的重重封鎖,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數次在浩瀚蒼穹寫下精彩紛呈、振奮人心的中國故事。

  中國夢牽引航天夢,航天夢助力中國夢。築夢太空,離不開習近平同志對一代又一代廣大航天人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自立自強、創新超越,奪取空間站建造任務全面勝利,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做出新的更大貢獻的殷切期盼。

  築夢太空,離不開黨中央的科學決策和堅強領導,靠的就是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靠的就是各部門、各地區、各學科的協成作戰。從神舟一號的一飛沖天到神舟十二號與天和核心艙的自主交會對接……中國在經濟、社會、科技、文化等領域所取得一系列舉世矚目的成就,充分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神舟載夢,承載的是中華民族千年以來的飛天夢。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29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29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29年,是創造輝煌開闢未來的29年。一代又一代的中國航天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向實現中國夢、強國夢、航天夢的宏偉目標砥礪奮進。我們既是偉大航天事業發展征程的觀察員,也必將成為全面建成航天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見證者。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