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長津湖電影觀後感範文(通用19篇)

觀看長津湖電影觀後感範文(通用19篇)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觀看長津湖電影觀後感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觀看長津湖電影觀後感 篇1

  “雄赳赳氣昂昂,越過鴨綠江……”革命老歌這樣唱著。

  看完電影《長津湖》,我的心跌宕起伏,感慨萬分!其中驚心動魄的畫面坦克踏過解放軍的身體、毛岸英同志因拿為數不多的大比例地圖而犧牲、在雪峰上凍死的戰士、數不勝數的戰士被美軍飛機投擲的炸彈……這些場面讓我欲哭又止受益匪淺。《長津湖》中一個快要退休的解放軍說過"我的女兒問我,為什麼要去打這一場仗我說“為了不讓下一代人參與戰爭,願下一個時代是沒有硝煙的時代”看到這裡我的眼淚怎麼也流不完如噴泉似迸發,這一刻,我感受到了他們的堅貞不屈、忠於革命的大無畏精神,這一刻,我明白了我們出生在了一個和平的年代,一個沒有硝煙的年代,我們還該感到慶幸,是他們用生命換來了現在繁榮昌盛的祖國。

  在電影中伍千里說過這樣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一個蛋從外面敲開,註定被吃掉,要是從裡面開沒準是隻鷹。”就如人生,如果我們不自強,不主動出擊,那麼只會被別人“吃掉”。抗美援朝的戰士們英勇殺敵,不顧生死,服從命令。有幾處場景特別催人淚下:雷公為了保護大家,將標識彈轉移,與敵人同歸於盡。還有戰士們在沒有收到指令,在零下30幾度的雪山上一動不動,凍成冰雕……

  這部電影讓生在和平年代的我感受到了當時的不易與艱辛,每個人都是英雄,偉大的英雄我們現在的幸福都是祖祖輩輩用鮮血換來的,所以我們要替他們活下去。此生無怨入華夏,來世還做中國人!

  觀看長津湖電影觀後感 篇2

  今晚看了電影《長津湖》。看之前由於鋪天蓋地的宣傳和讚美,因此抱走很大期待。看後總體感覺還行,在國產電影中屬於質量較好的。電影 院裡幾乎座無虛席,大家都是懷著緊張而激動的心情看完了電影。

  這裡涉及到一個問題,電影到底應該表達什麼?作為第七藝術,它的表達應該是透過聲光電等綜合技術手段而進行故事的表述並透過故事來傳遞價值觀。從技術角度而言,總體可以打八十分,在國產片裡算是不錯的,尤其是對現場氣氛的渲染,空襲的震撼,近距格鬥的殘酷表現的大有進步。雖然在故事的講述上由於線索較多背景複雜,但這與這次戰役本身的宏大背景和複雜程度是有關的。而且電影中的主角九兵團第七連總體上還是比較突出的。人物刻畫也算有血有肉、有聲有色。毛岸英和楊根思、冰雕連等個人和群體英雄的表現也可圈可點。

  其次是電影對白。這是很多國產電影電視劇的硬傷,但在這部電影中總體還行。美方的對白相對精煉直接,看上去逼真度還原度較高;中方對白作了一定的創新嘗試,在進行對話設計時也穿插了一些輕鬆幽默的對白,觀眾給與了正面回應,達到了效果。尤其是雷公犧牲那段很令人感動。

  再次就是背景音樂。這部電影所展現的是美軍強大的軍事科技和火力與志願軍強大的精神力量的正面對抗,在戰場上,於我而言氣氛絕對應該是緊張壓抑到令人窒息的。但是電影中卻高強度反覆出現大音量的激越的背景音樂,使得志願軍的精神展示得到了較好的表現,使得整部電影主題得到恰到好處的昇華。

  電影散場時,耳邊響起了一個女孩的歌聲: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

  觀看長津湖電影觀後感 篇3

  今年國慶假期,我們全家一起觀看了電影《長津湖》。它講訴了抗美援朝戰爭中重要的“長津湖戰役”。觀影全程我都緊跟劇情,心情緊張又激動,我一次次捏緊了拳頭,又一次次熱淚盈眶。

  《長津湖》這部電影讓我更多瞭解了建國之初人民的愛國之心,戰士英勇不屈的偉大精神。誰不知道有戰爭就有傷亡?但老百姓為了保衛新中國,主動將自己還在休假的孩子送回志願軍隊伍中。為了保衛剛剛從硝煙和戰火中誕生的祖國,就算是已經退役的軍人,也毫不猶豫地回到了戰場。

  抗美援朝戰爭時期,剛剛成立之初的中國物質匱乏,我軍裝備落後。我們的敵人卻是當時世界上武器最先進的美國。當美軍吃著熱乎乎、香噴噴的飯菜,一起相約戰爭結束後去對方家裡吃飯時。我國志願軍們卻在冰天雪地裡吃著凍硬了的土豆,即使是凍硬了的土豆也要想著得節省著吃。這樣強烈鮮明的對比看得我很難過也很感動,戰士們不畏艱難、不抱怨、勇敢堅強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這一刻我多麼想擁有超能力,立刻穿越時空,飛到過去,給他們送上熱騰騰的食物。

  令我無法忘卻的畫面,就是“冰雕連”。他們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依然保持著作戰的姿勢,英勇而無畏!當美國將軍看見被凍成冰的我軍戰士時,他摘下帽子敬了一個軍禮,並且說到:“這樣的勇士我們永遠無法戰勝”!這一幕震撼了所有人,也震撼了歷史!美國將軍向冰雕連敬禮時,恨極了美軍的我改變了心態。原來沒有人喜歡戰爭,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願。《長津湖》就是這樣真實,尊重歷史,符合人性。後來我特意上網搜尋了冰雕連的事蹟,當年三個連隊中僅有1名掉隊者和通訊兵倖免於難,其餘戰士全部凍死,十分悲壯!

  《長津湖》導演組那麼認真、用心,每一個鏡頭都直擊心靈,深深打動了我。希望我們祖國所有的電影都能如此用心,多一些正能量。

  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英雄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唯有好好珍惜現在,努力學習,繼承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將來報效祖國,才對得起那些英雄們,才配得上“中國人”這三個字!

  觀看長津湖電影觀後感 篇4

  國慶假期,我看了一部愛國主義電影——《長津湖》

  這部影片講的是1950年美軍想佔領朝鮮,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知道這場戰役必將唇亡齒寒,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於是在沒有戰機,沒有坦克,也沒有任何先進的武裝裝置的情況下還是決定出兵抗美援朝。

  中國軍人穿著單薄衣服,吃著能磕掉牙的土豆,而美國軍人卻穿著厚厚的棉衣,吃著熱哄哄的咖啡和噴香的烤鵝,在這麼大的差距下,更顯現出了中國軍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這場戰役中,也出現了一批批捨己為人的英雄,比如運走標識彈的“雷爹”,捧起炸藥包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楊根思,年僅19歲就上戰場的伍萬里……他們都是我們祖國的驕傲,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此外,有129名志願軍戰士在零下40度的惡劣天氣下被凍成了“冰雕”,但還是擺著準備開槍的姿勢,沒有一名軍人背向敵人的。看到這一幕,我忍不住留下了敬仰的眼淚,美國軍官也被震撼了,向著“冰雕連”深深的行了個軍禮。中國軍人這種堅韌意志和犧牲精神,讓人敬佩!

  如果可以的話,我要告訴英雄烈士們,我們現在國家繁榮昌盛,老百姓都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世界太平,再也沒有戰爭,再也沒有被割掉的土地……謝謝您們!

  觀看長津湖電影觀後感 篇5

  趁國慶期間,媽媽帶我去看有關紅色革命的電影《長津湖》。

  抗美援朝是我國曆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橫跨鴨綠江,犧牲了很多很多的戰士。電影中,在1100雪山上的戰士們沒有接到上級的命令,一動不動的趴在雪地上,一刻也不敢鬆懈,不肯離開現場半步,那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在雪地中活下來的戰士都活得不容易。美軍士兵在室內吃著烤鴨,我們的戰士們在零下40度的雪地肯啃著凍僵的馬鈴薯,到最後全都一個個活生生凍死了,我們給這群勇敢地戰士一個美麗的名字——冰雕連。

  電影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雷公,他為了保護戰友,把美軍投下的標識彈開著車,引到空地,犧牲了自己。當他艱難的說出別把我一個個留在這時,我的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

  我們現在的和平是戰士們用鮮血和身軀換來的,當我看到他們一個個被殺死的時候,我很憤怒,也很傷心,就像伍萬里不怕生死,衝鋒向前一樣。

  如果我生在那個年代,肯定沒有勇氣衝上去。哪來的歲月靜好,都是有人替我們提前受苦。

  在舉國同慶的日子裡,想想我們的祖輩和戰士們,好慶幸我們生活在這個和平年代。

  我終於知道紅領巾為什麼那麼紅,因為都是用戰士們的鮮血染紅的!

  觀看長津湖電影觀後感 篇6

  延續英雄精神,護祖國萬里河山

  —“你們為什麼要去打這場仗?”

  —“這場仗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打。願下一代能生長在一個沒有硝煙的年代。”

  電影《長津湖》以英雄連隊“七連”以及整個兄弟部隊為主線,講述了中國志願軍在極度惡劣的環境下堅守陣地、奮勇殺敵,粉碎了美國在感恩節前佔領朝鮮的空想的故事,展現了中國志願軍“鋼少氣多”力克“鋼多氣少”的決心,雖然武器裝備不敵美軍,但他們以鋼鐵般的意志、英勇無畏的鬥爭精神,擊碎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這部電影還原了那場戰爭的殘酷,那生死一瞬、飢寒交迫、物資匱乏、血與火的可怕戰爭場面,更加讓我覺得當今的和平是何等的不易與幸福!在那場武器裝備全部落後很多的情況下,無數先輩用生命硬生生地打出了新中國的尊嚴。

  抗美援朝不是歷史書上一句勝利了那麼容易,保家衛國也不是說說而已。我們無言,唯有致敬,永不遺忘;我們熱淚,只因熱血,難訴衷腸。何其有幸,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我們或許永遠無法感同身受戰爭年代的硝煙瀰漫,唯有銘記歷史,致敬英雄,唯有頑強拼搏,努力奮鬥,才能不負先輩的犧牲,使祖國愈發強大,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觀看長津湖電影觀後感 篇7

  9 月30日上映的電影《長津湖》,影片陳述了新中國成立不久,在我國北邊有不穩定因素,嚴重威脅著我國安全,美國人的野心不侷限於朝鮮,如果佔領了朝鮮以後,以朝鮮當跳板,對我國將是嚴重威脅,也將是被下一個發動攻擊的物件,同時朝鮮的領導人聯絡了中央政府,請求支援。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黨中央作出了英明的決策--抗美援朝。

  電影以七連的連長伍千里和他的弟弟伍萬里作為切入點,講述了支援朝鮮戰爭的一個區域性,重點就在長津湖一個地方。

  這部電影我看到是更多的歷史,我國支援軍們英勇善戰,雖然武器裝備比起美軍差太多,就連後勤保障也跟不上,依然堅守陣地,哪怕是凍成冰雕人,也沒有退縮過。

  此片拍出了戰爭的殘酷,拍出了我中國人民解放軍支援朝鮮戰爭的英勇無畏,敢打必勝的精神,保衛祖國的信念。本人看著大為振奮,有這麼一支有信仰的軍隊真的是不可戰勝的。

  今天的和平來之不易,是那些千千萬萬革命先輩們用獻血和生命奪取的和平。

  感謝先輩們!致敬先輩們,您們將永垂不朽!

  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是不可戰勝的民族,外國勢力絕不能低估了中華民族捍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的堅定意志和強大能力。

  觀看長津湖電影觀後感 篇8

  今天同學去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我不得又一次感嘆和平的來之不易,以及抗美援朝軍人們的英勇善戰。

  中間有幾個片段令我記憶猶新,其中一個就是勇士們在準備炸水門橋前出發時一同凝望祖國的方向的場景——那座高高的雪山。是啊!祖國的方向,太陽昇起的方向,是那麼的明亮,可是他們要向相反的方向走,去迎接黑暗,迎接戰鬥,迎接犧牲。目的就是為了保護那東邊升起的陽光,那近在咫尺的祖國。

  或烈火燒身,最後一步也要趕到機關槍前,堵住槍眼。或不顧生死,看著扔來的手榴彈,為了保護隊友,果斷撲上去抱住。或不知疼痛,腿斷了,也要把訊號傳給傳令人。我在腦海裡一遍又一遍的浮現政治老師的話:這道題要回答的是抗美援朝精神——前赴後繼,不畏死亡,堅持不懈,無私奉獻……

  有的英雄長眠於雪山之下,被折磨人的暴風雪摧毀,也許至今他們還在異國他鄉。不過,我們帶回來的,我們要默哀,要崇敬,沒帶回來的,也希望他們能夠去往極樂淨土。感謝你們,是讓你們讓新中國在國際上有話語權;感謝你們,是你們保住了家門口,讓全國人民安全的生活;感謝你們,是你們珍貴的抗美援朝精神,讓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人深受感染,永久銘記你們——我們的英雄。

  觀看長津湖電影觀後感 篇9

  今年十一,爸爸帶我去看電影,它叫《長津湖》講述抗美援朝的故事,主演吳京是我和爸爸都是他的鋼粉。

  《長津湖》戰役中,美軍有一支曾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打進西伯利亞號稱“北極熊團”的部隊。但是它們卻被中國志願軍打敗,那戰鬥場面激烈程度讓我感到非常震撼。

  中國人民志願軍拿著美軍瞧不起的武器,吃著美軍覺得連飼料都不如的食物“土豆”,身上都沒有像樣的棉衣。如此艱苦的條件下,志願軍還一直要頂著零下四十多度的低溫和暴風雪,還要抵擋住美軍的先進武器戰機、坦克和裝甲車。

  美軍有很多戰機、坦克,而中國人民志願軍連一輛坦克都沒有,更別說戰機了,大部分志願軍還在使用日本一九零五年設計的三八式步槍。

  我國志願軍沒有理會聯合國軍隊的羞辱和嘲諷。他們一直勇往直前,用自己的血肉組成鋼鐵長城。

  聯合國軍隊在麥克阿瑟將軍地指揮下,由於他對志願軍的傲慢與偏見,聯合國士兵們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北極熊軍團一敗塗地。最後他醒悟到這是他見過意志力最堅強的對手,也是最令人敬畏的對手“中國人民志願軍”。

  我記得鋼鐵七連指導員在戰鬥時,拿著自己女兒的照片說:“這場戰爭不是爸爸想打,而是我們這代人必須要打,只有我們打敗敵人,才能讓後代人從此不再有戰爭。”先輩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才換來了現在祖國的繁榮昌盛,人民生活幸福安康。

  我們如今生活在國富民強的時代,更應努力學習,將來都能成為建設國家的有用之人!

  觀看長津湖電影觀後感 篇10

  大年初一,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終於在期待中上映了,受到上一部影片的感染,我在上映的第一天就早早的買票觀看了。影片延續了上一部的故事,講述了七連戰士奉命擔任炸橋任務以阻止在長津湖戰役潰敗下來的美軍陸戰一師後撤的故事。

  總體上來講,演員的演技和特效畫面都是一如既往的好,吳京、易烊千璽等演員的出色演出確實是沒得說。其次,一部好的電影作品還需要編劇能夠站在觀眾的角度,深諳人性情感的起伏規律,能夠熟練而巧妙的帶領觀眾去進入情節,一同的喜怒哀樂。比如上一部《長津湖》在前面的敘事、鋪墊、小插曲等都安排的恰到好處。

  那麼相較於上部作品,這部電影的問題可能就在這裡,故事推進的節奏忽視了觀眾情感的起伏規律,煽情的地方過多且略顯突兀,畫面的起承轉合有些凌亂,劇情的前因後果交代不清,可能會影響觀眾對故事整體的把握。

  還有,我國戰爭題材的影視劇普遍缺乏對敵人的客觀描寫和個性刻畫,比如我們從不敢於具體而客觀地去演繹日本軍人。那麼這部電影裡已經開始嘗試更客觀的講述我們的對手美軍了,這已經是個不小的突破了,不過我們仍然把他們描寫的太傻太天真了,真心希望我們的電影人能夠在這方面更進一步,也請相信我們觀眾的接受度和包容度。

  觀看長津湖電影觀後感 篇11

  冰天雪地苦鏖戰,烈士鐵軀鑄長城。近期,觀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使我熱血沸騰,受益良多,從中汲取了精神力量,也感動於抗美援朝志願軍鋼鐵的意志。

  在長津湖戰役中,水門橋是唯一通往長津湖地區以外的車道橋樑,是美軍的退路,只要炸斷這座橋,位於長津湖地區的敵軍都有可能被合圍、被圍殲,因此水門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那時敵我軍事力量懸殊,作戰環境惡劣,為我軍炸燬水門橋增加了巨大阻力。面對敵人兇猛的火力,面對嚴酷的條件,志願軍毫不退縮,勇猛向前,用血肉之軀抵擋敵人的猛烈進攻。

  電影中有這樣一幕讓我印象深刻併為之動容:敵我兩軍交戰過程中,一輛敵軍坦克氣勢洶洶地向我軍逼近,危急時刻,為完成任務、保護戰友,其他志願軍們不顧性命之危,一個接一個地抱著炸藥包衝向坦克,以生命與鮮血來進行著抗爭。看到他們用血肉之軀衝向坦克,那種視死如歸的氣魄、那種大無畏的精神如一簇火焰點燃了我的血液,澎湃了我的情緒,也讓我深刻感受到了志願軍戰士那保家衛國、視死如歸的雋永精神。

  朱熹有言:“萬事須是有精神方做得。”《長津湖水門橋》中七連的精神滾燙心間,更化為力量鞭策我們前行。曾經,有無數的英雄為我們今日的美好生活犧牲自己,血灑疆場;今天,我們更應繼承他們的精神,接過屬於我們的接力棒,守護抗美援朝志願軍以及所有為國犧牲的將士們鑄就的榮譽,踔厲奮發,篤行不怠,讓英雄的精神永不磨滅。

  觀看長津湖電影觀後感 篇12

  過年期間,我和家人一起去電影院觀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劇情十分感人,讓我熱淚盈眶。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第七穿插連,接到一項任務---炸掉美軍陸戰一師的撤退必經之路---水門橋。第一次炸完被美軍及時修復;第二次用夜間投襲,只炸了一小段;第三次也沒能成功。雖然以失敗告終,但給敵人在精神上以催殘,功不可沒,使得抗美援朝發生了根本性的逆轉。

  這部電影中令我最為感動的是影片中,當戰鬥結束後的伍萬里的一句臺詞:報告,第七穿插連應到157人,實到1人,報告完畢。”看到這一幕,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感動萬分,淚流滿面,體會了戰爭的殘酷,戰士們的英勇無畏,氣壯山河的豪情壯志。可能現實比電影中的情節更殘酷,更震撼人心。電影中戰爭的場面十分逼真,讓你如身臨其境,那一聲聲的槍響,一顆顆的手榴彈爆炸,機槍,飛機的轟鳴聲也讓人們倍感緊張。我不禁感慨,如果不是志願軍奔赴戰爭,為我們創造了和平年代,可能我們就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今天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都是先輩們一次又一次地戰爭,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和平,保衛國家領土和人民的安全。我們要銘記歷史,牢記使命,他們值得我們敬佩,向英雄們致敬,謝謝你們!

  觀看長津湖電影觀後感 篇13

  今天,我看了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是電影《長津湖》的續作。

  電影的主要場景是美軍撤退的必經之路——水門橋,而七連的任務,就是將橋徹底炸燬,阻止美軍的撤退。在戰鬥時,七連一位又一位戰士所犧牲,有即使被坦克紮在底還引爆炸藥包的平河;有不顧敵人的炮火,一直衝鋒陷陣的梅生;還有即使被子彈射穿,也仍然開槍引爆炸彈的伍千里……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在影片的結尾,伍萬里說:“報告,第七穿插連應到157人,實到1人。”我的眼淚止不住的流下。真正的戰場遠比電影中的所可怕,一個不小心就會有生命危險,但即使如此,這群中國軍人還是義不反顧地衝上了前線。面對自己親人和戰友的離去。他們能做的,只有繼續戰鬥,讓祖國的後代,不再生活在硝煙之中。

  《長津湖之水門橋》這部電影讓我深深感受到了鋼鐵意志的力量:戰士們面臨著被大雪凍死、被炸彈炸死、被槍炮射死的種種困難,可他們還是一往無前,毫不退縮。白天為了不被美軍飛機發現,把自己埋在雪中,晚上摸黑行動,克服了看起來完全不可能克服的困難。正是因為他們有這樣的鋼鐵意志才能打敗比他們強幾十倍武力的美軍。

  這部電影讓我學到了:失敗不要灰心,我們要毫不退縮的去戰勝困難;沒有完不成的任務只有不想完成的任務。

  觀看長津湖電影觀後感 篇14

  昨天晚上我看了電影《長津湖》,它讓我知道了當時的.解放軍戰士打仗的時候有多麼的慘烈。裡面講的是一名解放軍戰士伍千里,在當連長的時候去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後來在戰爭發生之前,他弟弟也在他不知道的情況下偷偷參了軍,首長知道後把他弟弟安排到了他們連。

  當伍萬里在車站第一次看到死人的時候非常的緊張和恐懼,並且他們在去向前線運送電臺的半路上遇到了兄弟部隊正在遭受美軍的攻擊,他們便前去輔助他們的兄弟部隊。他們的神槍手平河拿著槍打對方的基地,並且伍千里也在此發現了他弟弟伍萬里的優點,那就是他弟弟投手榴彈投的非常的準,一下子就炸掉了對方的一輛坦克。同時神槍手平河拿著一把機關槍跟對方的機槍手在那裡打來打去,後來由於平河的槍法非常準,一下子打死了那個敵人。炮兵雷排長襯著這個機會拿著大炮發射了一發炮彈,轟隆隆那座塔倒了,並且上面的通訊器也被損壞掉了。這下美軍的電聯絡統就被破壞掉了。

  看到雷排長移動標識彈的那一幕,雷排長被標識彈的那種熱量燙傷了許多地方,他的雙手已經沒法摸方向盤了,可是為了移動標識彈,他仍然在開著車。這時一枚炸彈飛來,炸彈的碎片崩到了他的上嘴唇上,瞬間他的上嘴唇就被灼傷了,緊接著又一枚炸彈飛來,他的車被炸飛,它被壓到了車子底下,看到他最後犧牲時的樣子,我的心痛極了!

  抗美援朝戰爭最後獲得了很大的勝利,但是這卻是依靠著許多戰士犧牲自己寶貴的生命完成的,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的和平和美好,緬懷先烈!致敬英雄!做熱愛祖國的好少年,努力學習,建設強大的祖國。

  觀看長津湖電影觀後感 篇15

  在這一戰之前,沒有人會相信零下40度的冰天雪地裡,可以潛伏十多萬人。沒有人會相信,中國人敢去主動圍殲美軍。沒有人會相信,這隻簡陋的中國軍隊能擊潰全副武裝的美陸戰一師。這一戰就是“長津湖戰役”。

  1950年,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在朝鮮處於生存存亡、國家安全面臨嚴重威脅的緊急關頭,黨中央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中國人民志願軍奔赴朝鮮戰場,在惡劣的環境下忍受著飢餓,在凜冽刺骨的寒風中甘願化為冰雕,也絲毫不曾退縮。最終,他們憑藉著鋼鐵般的意志和英勇無畏的精神,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更打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威和國威,也是這場勝利讓我們國家從此變成了一個不能再被人輕視的世界大國。

  影片開頭,戰士們在火車上打鬧,不經意間,火車車廂開啟,出現了萬里長城,這裡有他們想要守護的祖國大好山河和子孫後代,所以他們能不顧生死,也要去打這場保衛戰。他們說:“這仗我們不打,我們的下一代就要打。”他們用一代人的鮮血,換來了後代人的和平,這是他們的流血犧牲,贏得了這場不屈之戰,才使得西方列強不敢再輕視我們,為我們贏得了發展的尊嚴和底氣。

  雷爹犧牲時說:“不要把我留在這裡,帶我回家。”人民不會忘記你們,國家更不會忘記你們。從2014年到現在,已經有七百多名烈士陸續被祖國接回家。

  英雄不死,浩氣千秋。烈士永在,山河銘記。如今生長在和平年代的我們,身為華夏兒女,當無愧炎黃,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惜當下。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先輩們替我們負重前行。現如今,山河已無恙,光影致英雄!向中國人民志願軍忠烈致敬!願吾輩之青春,護衛這錦繡山河

  觀看長津湖電影觀後感 篇16

  在國慶假期裡,我和爸爸媽媽一起看了電影《長津湖》,這部電影讓人熱血沸騰,卻也令人不禁潸然落淚。《長津湖》講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赴朝作戰抗美援朝的故事,劇中以伍千里率領的穿插七連為例,講述一群戰士為了保家衛國而奉獻出自己的力量,甚至是生命的故事。

  一群南方士兵勇敢的挑戰北方的嚴寒。當時正是冬天,一位位戰士趴在零下20度的冰面上伏擊敵人,儘管寒冷刺骨卻一動不動。戰士們的身上僅穿著厚不足3釐米的衣服,寒風和大雪把他們變成了一座座冰雕。志願軍戰士們吃的是一個個凍的發黑的土豆,硬的硌掉了小戰士的牙。當時的我們用的是兩條腿和八路軍時代使用的毛瑟98K,射程不超過300米的迫擊炮。而美軍一個個穿著厚厚的軍大衣和皮夾克,吃著熱乎乎的燒雞,開的是飛機和坦克,用的是M60式發射器配置,帶著雷達追蹤裝置的火箭彈及每分鐘發射過百發的馬克沁、加特林。從武器配置和後勤保障對比來看,美軍必勝。然而,中國人民志願軍就是憑著那一杆拉一下的三八大蓋硬生生的把美軍打過了三八線!

  記得小時候,覺得鍋裡的熟土豆特難吃,但現在,我會仔細的品嚐每一個土豆。我覺得這一定比那一個個黑土豆美味很多,況且,我們現在能吃熟的土豆,是因為生的已經被吃完了。就如梅生所言:“仗被我們打了,我們的後代就不用打仗了”!

  中國人民為什麼能打贏這場實力懸殊的戰爭,只因心中有二字:愛國!我們,也應心中有這二字,因為一個忘記戰爭的國家終將敗亡。72年前有一場戰爭,72年後不知是否會有新的戰事,所以,從今天起,我們更要好好學習,努力向上,將來為國家獻上我們的力量。加油吧,少年!

  觀看長津湖電影觀後感 篇17

  國慶假期觀影《長津湖》,走出放映廳,恍如隔世。我們的三小時,確是志願軍先輩們的一輩子!對抗美援朝那段歷史最初的瞭解還是在中學歷史課上知道的一些,後來參軍入伍有幸在原第九兵團20軍60師服役多年,更有幸的是2008年至2010年當連隊指導員的時候所帶的連隊曾經參加過抗美援朝最後一役(金城反擊戰),所以後來對那段歷史還是瞭解的深透一些。

  一代人要做一代人的事,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為什麼要打仗,為的是下一輩的人不需要在炮灰硝煙中呼吸。古詩上說“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坼,寒光照鐵衣。”應在第九兵團恰如其分,從溫潤如玉的俏江南兵貴神速奔赴冰天雪地的高緯度東北。1950年的他們正年輕,1950年有些人也將不再老去。

  邊境臨出發前追趕火車投擲棉衣暗示後面只有幾秒鏡頭的冰雕雪人,讓美軍脫帽致禮的無名英雄們,詮釋了雷睢生那句“讓敵人看得起才是真正的硬氣。”昏暗中不時聽到擤鼻涕的聲音,溫情嬉鬧的時光總是很短暫,更多是炮聲隆隆、血肉模糊、生離死別。粗獷卻又淳樸的雷公,五大三粗卻有孩子氣,在最後的最後說“別把我一個人留在這裡”,對應70多年來祖國一直進行的志願軍烈士遺骸歸國工作,崇高禮遇踐行兌現祖國與人民不會忘記這最可愛的人,這些為後世開太平拋頭顱撒熱血最可愛的人。英雄歸於凡人,也會喊痛,夢迴故土,再也唱不響沂蒙山上風光好。

  一個個鮮活可愛的人就成了小本本上被框起來的人名。果然看這主旋律電影,鼻子會堵胸膛會熱。銘記歷史,感恩先輩,借用當下“生在國旗下,長在春風裡。”我們是幸福的人,而不再老去的他們永遠都是最可愛的人!

  觀看長津湖電影觀後感 篇18

  抗美援朝戰爭,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和人民軍隊的軍威,譜寫了一曲曲氣壯山河的英雄戰歌,湧現出邱少雲、黃繼光等30多萬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個功臣集體,他們不愧為中華民族的英雄兒女,不愧為祖國安全和平的堅強衛士,無愧於“最可愛的人”的光榮稱號。

  長津湖戰役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發生在長津湖地區的一場戰役。

  長津湖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3個軍,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與武器一流,戰功顯赫的美軍第10軍,於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14日在朝鮮開啟了直接較量,創造了抗美援朝中全殲美軍一個整團的記錄,這次戰役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廣大地區。志願軍在東西兩線同時告捷,一舉扭轉了戰場態勢,成為朝鮮戰爭的拐點為最終到來的停戰談判奠定了勝利基礎。

  從南昌起義到井岡山會師,從紅軍長征到抗日勝利,從新中國成立到社會主義發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們偉大的志願軍戰士不愧是最可愛的人,他們圓滿完成了中國賦予的光榮而偉大的使命,建立了不朽的功勳,以寶貴的生命維護和平與安寧,以壯麗的青春譜寫了歷史的光輝篇章。

  勿忘過去,珍惜今天,我們今天的一切來之不易,我們需時刻珍惜這一切。

  有人說:“忘記歷史等於背叛!”雖然有些偏激但不無道理。那些歷史是由先輩們用鮮血白骨潑寫的,用他們的青春換來的,雖是保家衛國之戰,可誰都不能否認長津湖戰役對世界格局的影響,亞洲發展的作用,對朝鮮半島的作用。

  如今無數的先輩長眠於長白山腳下,那號角之聲已經消散在朝鮮半島,但那聲聲號角不該在我們心中消散,那是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對世界發出的聲音,中國永遠不會低頭!

  觀看長津湖電影觀後感 篇19

  媽媽總是說:哪有什麼歲月靜好,是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我一直不明白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今天我看了《長津湖》的電影,我才明白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1950年,中國志願軍越過鴨綠江去抗美援朝,那時天氣十分寒冷,環境特別惡劣。戰士們吃不飽睡不好,他們在零下31度的環境下,一天只能吃一個凍土豆。但中國志願軍很團結,只要一個手勢或一聲哨響,他們就知道該隱蔽還是該進攻,他們在這樣的環境下依舊能取得勝利。可我們現在吃飯挑食,穿衣服挑三揀四,不好好睡覺,學習不用功,跟志願軍相比,我真的很慚愧,我有這樣的生活條件,應該要更加懂得好好珍惜。

  電影裡讓我最感動的是,在長津湖的最後一場仗上,一架美國飛機上扔下了一顆標識彈,雷公不顧一切地抱起了標識彈,標識彈很燙,但雷公堅持著把標識彈抱起,放到美國軍隊剛丟失的車上,他拼盡全力把車開向沒有人的地方,讓美國的軍隊轉移了目標方向,子彈全在雷公身邊爆炸,他的臉已經被炸得模糊了,身上也沒有一片好的地方。就這樣,雷公倒下了。雷公犧牲前說:“不要把我留在這兒,帶我回家。”這時候,我的眼淚再也控制不住地流了下來,我想:這麼能勇敢而顧全大局的人就這樣犧牲了,我的心好痛啊!真想讓那些飛機墜毀,坦克消失啊!經過我們的努力,美國軍人也知難而退了。最後,中國志願軍吹起了勝利的號角。

  看完電影,我覺得我為我是一名中國人,感到很驕傲。我們現在可以吃飽穿暖,都是因為前人付出了很大的犧牲。雖然我們生在新中國,但也不能忘記為我們付出的烈士們。我也終於理解了媽媽說的那句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是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