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仁心電視劇觀後感

醫者仁心電視劇觀後感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醫者仁心電視劇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看了一遍《醫者仁心》,太多的感觸讓我無從下筆,但想寫點文字的衝動,卻讓我破例地再次瀏覽整個劇情。劇中的一切,似乎都發生在我的周圍:那一片片聖潔的白,一顆顆赤誠的心;手術室裡,大夫爭分奪秒,病房走廊,護士一路小跑,醫者,應對無力迴天的無奈和悽楚,應對謾罵毆打的隱忍和委屈,猶如一串串的“蒙太奇”,在我腦海中起伏交錯。此刻,我百感交集,卻不知道該如何整理自己的情緒。

  很少有這樣一種狀況,當應對共同的敵人時,同一陣營的兩個群體卻如此相互猜忌,充滿矛盾。然而,在中國,在中國的醫院,這種狀態卻無處不在。醫生和患者,本該為戰勝疾病同心合力,相互配合,但現實卻讓人失望地心寒。醫生,早已不再令人仰慕,更不再神聖,他們已成為病人就診過程中時刻被提防的“奸細”和“隱患”,患者自我保護的心態被扭曲的放大,以致醫療活動中醫者的一言一行都將成為日後可能發生糾紛的“呈堂證供”。

  “跪下,給我媽跪下”,這是33集電視連續劇《醫者仁心》第一集裡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臺詞。

  這個下著大雨的晚上,在這家醫院,發生了太多的事情:

  急診科護士長劉敏接到120的電話,車禍,至少五人受傷,傷員很快送到。一位計程車司機頭部嚴重損傷,腹部受創。一個孕婦昏迷,狀況不詳。孕婦的丈夫昏迷;

  另一輛救護車裡又抬下一個五十多歲的心臟病發作的低鉀婦女姚淑雲;

  一個出租司機送來一醉鬼倒在劉敏身上,吐了劉敏一身,就在劉敏去換件工作服的時候,患者姚淑雲突然出現不適,等劉敏趕到已經太晚了,病人死去。

  於是,一場杯具便拉開了序幕——

  護士長劉敏,一個妻子,一個母親,在這樣的雨夜,她也該守在老公和女兒身邊,她也該盡享家的溫馨,但是……正因這個“但是”,敬業的她不得不承受接踵而來的奔波和勞累,柔弱的她不得不理解死者家屬“給我媽跪下”的'恐嚇威逼。

  我不知道,劉敏是否就應帶著那被吐的滿身汙濁接觸其他病人,也認為病人的死亡與劉敏片刻的離開並無多大幹系,但此刻,孰是孰非已不再重要,只要病人死亡,只要你是醫護人員,你就務必承受來自對方的發洩,此刻的醫者,更多的是充當一個被悲痛、憤懣、狂躁的患者親屬作為出氣物件的“橡皮傀儡”。看著劉敏護士長被死者家屬毆打,被強壓在地上聽憑對方喊著“跪下,給我媽跪下”的情景,我想起了前不久我院急診科護士、某科孱弱的女主任被患者家屬打傷後,聲淚俱下的哭訴,我很迷茫,很困惑。是的,應對失去親人的悲痛,我們就應明白患者親屬們的過激,儘可能緩解他們的'情緒,但是,這些整天顧不上家、顧不上孩子、甚至顧不上自己身體的醫生護士,他們為了病人,為了醫院,起早貪黑,隨喊隨到,他們的辛苦難道不需要明白?他們的委屈難道不需要傾訴?

  醫患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了敵對的雙方?

  誠然,由於醫療行業的特殊性,客觀存在的資訊不對等或多或少地制約了雙方的交流與溝通,但這並不意味著兩個群體有強、弱之分,更不會水火不容,勢不兩立,至少,他們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戰勝病魔而走到了一齊,而瀰漫的信任危機又使得醫患關聯變得敏感而微妙,於是,我們看到了一幕幕彼此並不願看到的杯具乃至慘劇。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如果醫患雙方能夠冷靜的換位思考,堅信很多糾紛都能夠化解,很多衝突都能夠避免。《醫者仁心》中有兩句臺詞意味深長,之於醫者——“發奮做一個能夠被人懷念的人”,對於患者——“一個好的醫生,是需要病人的寬容,才能夠成長的”。廣大的醫務工作者在工作中付出了局外人難以想象的艱辛,卻仍矢志不渝地踐行著希波克拉底誓言,他們用心血和汗水譜寫著關於天使的讚歌,卻正因某些不和諧音符的出現使這支讚美曲不再完美。毋庸置疑,社會上的不良風氣無時無刻不在侵蝕著這個群體,我們確有諸多不被患者滿意的方面,至少我們沒能做的更好。

  一葉障目啊,些許的瑕疵,掩蓋的是大多數人的無私付出,令人扼腕。作為醫者,如何在能被人懷念和被人寬容之間成長,是一個深刻的社會命題,也不是一家醫院,一個醫生能夠交出的答卷,為了治病就診,醫者和患者走到了一齊,我們即同室,何苦去相煎。如果我們把被人懷念當作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耀,如果我們給病人帶來更多的仁心,我想,作為醫者,你能夠被人懷念,那麼你就能夠被人寬容。

  讓我們記住一位美國醫生的名言:

  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忙,總是去安慰。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