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觀看神舟十三號發射的觀後感(精選16篇)

小學生觀看神舟十三號發射的觀後感(精選16篇)

  看完一部作品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不能忘了。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生觀看神舟十三號發射的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生觀看神舟十三號發射的觀後感 篇1

  自古以來,人類對浩瀚的宇宙充滿了各種各樣的遐想,由此而產生了許許多多的神話與傳說。我們的先人們腳踏在大地上,仰望著天空給他們設定的極限。

  但是無論怎麼樣的限制都無法阻擋人類探索的腳步,1969年,人類踏著嫦娥曾經走過的道路,飛向了傳說中的廣寒宮。而到了現在,我們中國人要在浩瀚的宇宙中創建出一個自己的“廣寒宮”——空間站。隨著神舟十三號的一飛沖天,完成了不可能的徑向對接,中國航天人的奮鬥,使中國航天在全世界範圍內完成了繼北斗衛星之後的又一個偉大的壯舉。

  曾經的我們創造神話與傳說,現在的我們就是神話與傳說!

  小學生觀看神舟十三號發射的觀後感 篇2

  2021年10月16日0時23分,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神舟十三號發射進入倒計時,“十,九,八……三,二,一,點火升空!”隨著一聲巨響,火箭筆直地衝入雲霄,離開了地球表面。緊接著火箭開始拋棄小型助推器,然後火箭的外殼開始分離,“神舟十三號”的真面目這才展現出來。最後與大型空間站相連。

  我還收看了航天員在太空的“家”。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有小餐桌,馬桶,竟然還有洗澡的地方。我得知這次三位航天員將要在那裡度過6個月,這比神舟十二號的時間多出了一倍!這不由得讓我為之震撼!我們祖國的航天技術真強大!

  小學生觀看神舟十三號發射的觀後感 篇3

  今天早上,老師讓我們看神舟十三號飛船的發射,我們每個同學都迫不及待的等待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

  激動人心的時刻終於來了,當神舟十三號發射的時候,我們都很擔心它不能送三位宇航員飛上太空與天宮一號連線,它點火時發出的火太大了,我心裡暗想它會不會引起火災呀?

  隨著神舟十三號成功飛上藍天,我心中的疑團也一點一點的消退了,心中的大石頭也終於落地了。接著火箭上的兩個小火箭落了下來,緊接著是外殼和一個副的推進器也落了下來,終於所有不必要的東西都落了下來,太陽能板也伸了出去,神舟十三號終於進入了預定的軌道,神舟十三號發射成功了!所有的同學都在歡呼,因為這是中國對宇宙探索邁出的新一步,是中國對宇宙奧秘探索的又一個起點。

  此時此刻,我又有了一個新的理想——當一名優秀的宇航員!

  小學生觀看神舟十三號發射的觀後感 篇4

  從仰望天空到直穿雲霄,從抬頭望月到探索宇宙,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三號,從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華夏兒女們從未停止奔赴星辰的步伐。

  此次神舟十三號將在太空駐留半年,中國首位女航天員王亞平將與她的同伴在太空過春節,留在地球的我們將收到首次來自太空的新春祝福,並且此次採用的是快速交會對接的.方式,首次徑向停靠空間站,此次載人飛行任務將會進行2~3次出艙活動等。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人類對太空的嚮往和探索從未停止腳步,今後,我們還會見證神舟十四,十五,十六等的`發射。我相信每一次見證,都更加堅定了人民對國家、對未來的信心。日益雄厚的科技實力,不只是中國航天人代代接力、傳承夢想的故事,也是人民更有信心,國家更有實力,民族更有希望的故事。

  小學生觀看神舟十三號發射的觀後感 篇5

  今天我們在班主任老師的組織下觀看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直播。

  隨著一聲“點火”的命令,一簇桔紅色的火焰爆發出強大的動力,瞬間推著載有三名宇航員的神舟十三號飛向太空。短短半小時,讓我深刻感受到國家的航天技術、火箭技術的進步與強大。

  作為學生,我們在學習上應該學習航天設計人員的謹慎與認真,火箭發射的成功也就是學習之後的成果。認真努力才是有效學習的方法;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小學生觀看神舟十三號發射的觀後感 篇6

  週五晚上,我和我的家人共同觀看了神舟十三號發射影片,實在令人激動萬分。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實在是為祖國而自豪,也為航天人們致敬。每一個航天人都是一顆耀眼的“航天星”,他們懷揣航天夢,勇攀高峰,用實幹和創新實現中國航天一項項偉大的成就,在浩瀚的太空中留下更多的中國身影,中國足跡。

  過去已成歷史,未來依然可期。在探索太空的征途上,我們期待留下更多的中國足跡。

  期待神舟十三號航天英雄凱旋歸來!

  小學生觀看神舟十三號發射的觀後感 篇7

  從神舟五號到神舟十三號,從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中國人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從未停止。

  半個多世紀前,一曲《東方紅》響徹寰宇。現如今,鮮豔的中國紅閃耀太空。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航天夢”早已匯入偉大的“中國夢”,成為人類文明發展歷程中的驚鴻之筆。

  “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問”問天、“天宮”覽勝,“玉兔”探月、“祝融”探火、“羲和”探日……一個個飽含中華民族深厚文化底蘊與文化傳承的任務,一次次展示著中國航天勇攀科技高峰的探索成就,展現了偉大的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

  九霄逐夢再問天,闊步強國新徵程。中華民族對無垠宇宙的探索,永無止境。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航天征途上每一步創新和突破的背後,都離不開一代代航天人的艱苦奮鬥、不懈拼搏、自主創新,成為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共同記憶。

  又是一載金秋十月,又是一度家國夢圓。這次太空之旅,不僅能重新整理中國人在太空駐留時間的紀錄,進一步開展更多的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產出高水平科學成果,我們更能和他們一起體驗在太空過春節……科學探索再次與航天夢想在太空奏響協奏曲。

  “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正如女航天員王亞平在出徵前所說,只要敢於有夢、勇於追夢,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夢想飛船,就一定能夠迎來自己夢想的發射時刻,飛向屬於你的浩瀚星空!

  小學生觀看神舟十三號發射的觀後感 篇8

  昨夜,陣陣寒意襲來,北風呼呼,秋意漸濃。但也就是在昨夜,浩渺的宇宙星辰之中,又多了一抹中國的光輝——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三位中國航天員將在中國自己設計建造的宇宙空間站中“出差”六個月,完成一系列的科學研究和實驗。這是中國的驕傲,是中國的信念,也是屬於中國的璀璨輝煌。

  在人類探尋宇宙和日月星辰時,一輩又一輩的中國航天員們不斷撥開未知的雲霧,他們努力拼搏、不畏艱難,他們像一群追夢的少年,滿懷理想,勇往直前地追尋著航天夢、中國夢,為他們點贊。

  探尋蒼穹,光耀中華,祝願航天員們順利圓滿,平安歸家,祝福我們偉大祖國繁榮昌盛,永遠強大!

  小學生觀看神舟十三號發射的觀後感 篇9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的實施,“中國空間站”即將正式載人執行,標誌著中國航天新時代的開啟。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也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徵程開啟之時。偉大中國夢,是中華民族全方位崛起的夢想,無疑,中國航天夢成為重要的方面,也真正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復興崛起。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是給百年黨慶獻上的一份厚禮,也將向世界宣告,中國航天新時代到來了,這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14億中國人民的驕傲,也必將造福世界人民。

  小學生觀看神舟十三號發射的觀後感 篇10

  我們的浩瀚星辰中,那一抹絢麗的中國紅是屬於中國人的浪漫!“寶貝別哭,媽媽去給你摘星星了!”是屬於母女之間獨有的溫情和愛意!“北京明白”“正常正常正常”隨著響徹神州大地的一聲宣告白、正常,是中國用獨有的美妙旋律,發出讓全體人民最安心的聲音!

  古往今來,中國人的“飛天夢”從未斷絕。在2021年10月16日凌晨,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開始中國迄今時間最長的載人飛行。夢想變為現實,中國再一次踏上了探索太空的征程。一次次不停的探索,一次次突破性的創新,一次次星辰大海的征程,都離不開一代代航天人的不懈拼搏、不畏艱難,都離不開祖國背後的強大支援,我深刻體會到生在新中國,長在國旗下的幸福與驕傲。何其有幸生於華夏,見證百年,見證夢想成真!

  我們一起盼望著來年春暖花開時,英雄凱旋迴家日。

  小學生觀看神舟十三號發射的觀後感 篇11

  直播觀看現場,隨著倒計時十秒的時候,同學們的眼睛一眨不眨的,唯恐錯過任何一個細節,此刻的心情是緊張的、是興奮的。“點火”口令響起,螢幕出現一團橘紅色的火焰,一陣濃白的煙霧,“轟”的一聲神舟十三號飛船沖天而起,飛出地球,飛向茫茫的天空,整個過程同學們時不時發出歡呼聲和熱烈掌聲。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進展。

  小學生觀看神舟十三號發射的觀後感 篇12

  2003年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飛向太空為我國敲開了了太空的大門,幾千年的飛天夢想已然實現。而今,我國的航天事業十八歲了,它從呱呱墜地的嬰兒已經成長為蓬勃的青年。我們的三位宇航員承載者"青年"宇航事業的夢想,又一次踏上太空之旅。

  在國歌聲中,三位宇航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邁著自豪的步伐走過歡呼的人群,發出激昂的宣誓。與此同時,一股民族自豪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這就是我們偉大的祖國!這是就我們偉大的航天事業!

  "最難得不是訓練有多難,工作有多難,學習有多難,最難的是如何能夠把一件簡單的事情,用最高的標準和熱情十遍的做好"翟志剛說。熱愛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堅持自己的熱愛,並且把熱愛當成理想實現的時候,熱愛就很偉大。

  "在太空裡會不會做夢?""在太空,不管會不會做夢,我都已經在自己的夢裡。"對於榮獲多個首個,最佳的女宇航員王亞平來說飛向太空就是她的夢想。從王亞平身上,我看到了這個時代女性的力量——有夢想,肯努力,會堅持。擁有夢想並不奇特,但是為了夢想付出努力並且實現時,一切就會變得很酷。

  神舟十三號的成功發射,是祖國實力的彰顯。祖國繁榮發展,也在激勵者我們不斷努力。新時代年輕人不僅要有夢想還要有追逐夢想的勇氣。只有將勇氣化為動力,我們的理想才有可能實現。

  "夢想無垠,步履不停,一代代航天人的接續奮鬥,正在推動中國航天擁抱更廣闊的星辰大海。這是每一個航天人的驕傲,也是每一箇中國人的驕傲!"

  小學生觀看神舟十三號發射的觀後感 篇13

  我是一名外國語學校二年級的小學生,在今天看了我國神舟十三號載人航天飛船升空的影片,以及聽到的那句“與月亮浪漫同框”,令我十分震撼。老師說,我國在航天工程上投入的人力、物力都是巨大的,是幾代航天人刻苦鑽研,攻克難題,才換來中國航天事業的成就。從這裡我相信,我們的未來,不僅僅是和月亮比肩,更是可以暢遊整個星空。

  小學生觀看神舟十三號發射的觀後感 篇14

  今天,我看了“神舟十三號”的發射,瞭解了三名航天員將乘坐飛船完成一些科研任務,他們分別是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其中王亞平是神舟十號的太空老師,也是我們山東人,是中國人第一個站在世界講臺的老師;看完之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火箭的成功發射意味著我們中國科技的進步,在科學進步的背後是萬千中國人的默默奉獻,作為小學生,我也要好好學習,報效祖國!

  小學生觀看神舟十三號發射的觀後感 篇15

  奮鬥是夢想的翅膀。一代又一代的宇航員在航天試驗田中努力工作,心有天地經緯,腳向浩瀚的天宇,在一貧二白的基礎上艱苦奮鬥,在反覆的試驗中奮進,在精益求精的攻關下追求卓越,敢闖難關,勇開新路。在嚴格、系統、全面的訓練中,宇航員需要紮實的基礎,需要過硬的心理素質和強健的體魄。

  寒冷和夏季的刻苦訓練使他們具有超強的意志力和自信心。為了偉大的航天事業,宇航員和宇航員把艱辛和曲折作為事業發展的階梯,用志氣鍛造骨氣,用骨氣積累信心,在不斷的奮鬥中實現航天事業更高水平的創新和突破。從神一的成功發射到神五、神六、神七的宇宙之旅……中國載人航天事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追夢的道路上,每一次都是全新的征程,每一次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戰。當然,前所未有的挑戰難度也造就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其實地上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路是雙腳踏出來的。

  它是一步一步發展起來的。自1956年中國航天事業發展以來,自力更生,自主創新是發展中一貫的';堅持是推動航天事業發展壯大的核心競爭力。走前人沒走過的路,彎路是必不可少的,走前人沒走過的路,挫折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成為先鋒,才能成為先鋒。只有敢於冒險,才能闖出新世界,搶佔新高地。偉大的事業孕育了偉大的精神。回顧航天事業的發展歷史,無論是東方紅一號的成功發射,還是神舟系列載人航天工程的巨大成就;無論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全面建成,還是嫦娥奔月探火,從大膽的設想到成功的實踐,都體現了中國與時俱進的航天實力。中國的航天事業從艱難起步到艱苦跋涉,再到輝煌成就,在浩瀚的太空中留下了中國的身影和足跡,在航天事業的發展道路上留下了中國的精神和力量。這種精神和力量必將引領14億中國兒女齊心協力,激盪偉大的力量,奮進新徵程,夢想新時代。

  小學生觀看神舟十三號發射的觀後感 篇16

  神舟十二號和神舟十三號的“無縫銜接”,首先是作為對於宇航員的人性關懷和神舟飛船的保護。

  這不僅僅是宇宙飛船的更替,也讓一批宇航員執行完該階段任務可以進行休息並更換新一批的宇航員去執行新的任務,以此保持的狀態來更好的完成任務。而且可以更高效的發現並解決存在的問題。

  其次,這也是我國對航天領域進一步開拓的表現,我國的航天航空事業發展正在蓬勃發展,我們要抓緊時間全面建造我們的空間站,打破外國對我們的技術限制,我國依靠航天航空事業在國際地位上得到了重大的提升,我們更加不能停下腳步。最後,這也是在告訴世界,中國航天的征程並不會止步於此,“高擎紅旗展國威,伴星環顧千里短”,我們要大步向前!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