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學生的觀後感(精選8篇)

2022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學生的觀後感(精選8篇)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不能忘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2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學生的觀後感(精選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2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學生的觀後感1

  今晚,我們看了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看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這部影片主要講了: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與美軍在長津湖地區進行了直接的較量,迫使美軍撤離,而水門橋就是美軍撤離的必經之路,志願軍為了阻斷通行,在物資短缺裝備告急的情況下,與美軍周旋,“三炸三修”的故事。

  “沒有凍不死的英雄,也沒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軍人的榮耀!”連長伍千里那鏗鏘有力的話語,不停地在我的耳畔迴響,腦海裡也不斷地浮現著一個個英雄的壯舉。

  當看到平河被坦克拖拽、碾壓下,生命的最後一刻,還不忘側臉看向連長,告訴他“開槍”,我的淚水模糊了雙眼;當看到餘從戎全身被火燃燒著,卻依然選擇狂奔引走敵機,直到整個身子化成灰燼才終止,我的內心無比地震撼;連長伍千里隻身落入敵群,面對幾百個手握機槍的敵人,他沒有跪地求饒,而是從容地笑著,準備完成任務,不幸的是炮彈沒有爆炸卻被敵人接連擊中數槍,在即將墜落橋下時,他用手裡的機槍燃爆了炸彈……

  這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畫面,讓我看到了戰士們用血肉之軀,同暴風雪鬥,同坦克鬥,同燃燒彈鬥,同裝備最好的人數比我們多好多倍的美軍鬥……,他們沒有絲毫的猶豫、膽怯,而是忘我地無條件地完成任務!

  坐在暖室裡,外面也是正下著雪,讓我情不自禁地把七連戰士作戰的場面和自己比。比環境,我們不用到寸步難行的暴風雪中工作學習,然而吹著暖風的我們卻難有他們那鋼鐵般堅定的意志;比面對困難的勇氣,他們拖著受傷的身體,甚至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完成任務的決心和行動也沒有絲毫的動搖,而我們身體健康無礙,卻有很多理由將當前事擱置或拖延下去;比犧牲精神,梅生說:“我們的任務就是炸橋,他們修一次我們炸一次,哪怕只有一個人要完成任務。”從當兵的那一刻起,他們就把生命交給了國家和人民。而生活在幸福的社會主義國家裡的我們,有時候為了個人利益卻很難取捨……。七連戰士的光輝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上;他們的英雄壯舉,讓我在今後的生活中有了榜樣和力量!

  水門橋之戰,給每一位觀眾上了一節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課。觀影現場,不斷傳來發自內心的驚歎聲、惋惜聲和陣陣的啜泣聲,從這些聲音裡我聽出了他們和我一樣地震撼和感動,同時也有對幸福生活的滿足和珍惜。

  2022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學生的觀後感2

  2022年2月2日,農曆正月初二,我觀看了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美國為維護其在亞洲的領導地位和利益,立即出兵干涉,同時美國第七艦隊在臺灣海峽巡邏,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海解放了臺灣。10月,美軍越過三八線,同時美國飛機多次侵入中國領空,轟炸丹東地區。10月8日,中國應朝鮮政府請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迅速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

  該電影是以抗美援朝戰爭中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第七穿插連在結束了新興裡和下碣隅裡戰鬥後,接到上級命令,前往水門橋,阻擊敵軍撤退。經過三次炸橋行動,最終僅剩一人。

  這部影片充分展現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英勇無畏、不怕犧牲的精神。面對世界上武器最先進的美軍,我們沒有退縮。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影片開始,炮營遇到轟炸,所有炮都被摧毀,但他們沒有氣餒,拿起自己手中的槍,進攻敵人的炮兵陣地,搶佔炮臺。“敵人的炮火越猛,我們就越強大,要讓他們知道,我們是不好惹的”,在進攻機場過程中,我軍炮營陣地遭到敵軍炮彈轟炸,營長為救戰士,右手四指被炸掉,但他立馬起身,操作炮臺,炸掉對方炮臺,為七連進攻機場爭取更多的時間。炸橋行動中,面對敵人的猛烈攻擊,戰士們絲毫不懼,戰至最後一人。

  走出影院,聽到一道稚嫩的聲音“奶奶,看完這個電影,我特別想好好學習了”。的確,今天的和平來之不易,是成千上萬的“伍千里”為我們爭取來的。但我們也要謹記歷史教訓。作為青年一代,應當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中國的發展進步,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2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學生的觀後感3

  在大年初一這天,我去電影院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這部電影。其實於我個人而言,我並不是很喜歡戰爭題材的電影,但是,看完這部電影,我卻被它深深的感動了。

  影片的背景是在抗美援朝的時候,美軍敵我不過,準備撤退,而撤退的必經之路,就是水門橋。為了不讓他們逃跑,中國的志願軍軍隊要炸燬水門橋,在這場戰爭中,他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一百多人最後只剩下一個人活著回到了祖國,無數的戰士用身軀完成了他們的任務,盡到了自己的責任。

  其中有幾個片段讓我印象深刻——

  首先,就是中國軍隊的物資、環境與美軍的對比了。在嚴寒中,美軍能喝咖啡、還能聽音樂,而中國的志願軍卻到了要吃雪的地步,且因為當時中國的落後,大部分武器都是透過搶奪美軍的得來,且在前進時一會兒就會有美軍飛機轟炸,可見二者的差距與戰爭的殘忍。

  其次在劇中有明顯體現的,便是伍萬里和伍千里的兄弟情誼了。兩人在同一個連隊中,但是伍千里並沒有因為伍萬里是自己的弟弟而手軟,更是嚴格要求。最後為了炸燬水門橋伍千里英勇犧牲了,伍萬里與哥哥的屍體一起靠在一塊石頭後面,第二天美軍發現了兩人依偎著的身軀,便用火燒了伍千里的屍體,火融化了冰雪,兩人一起滑下了雪坡,火的溫暖又讓伍萬里甦醒過來,後來志願軍軍隊發現了他,他便僥倖活了下來。這一段當時真的令我大受震撼,也被兩人的兄弟情誼深深的打動,也同時被保家衛國而犧牲的一個個戰士們打動。

  這部電影記錄了歷史,時刻提醒著我們勿忘國恥,砥礪前行。

  2022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學生的觀後感4

  水門橋不是一座橋,是古土裡以南6公里左右的一座電站水壩,是戰鬥中美軍機械化部隊撤退的必經之路。水門橋之戰是長津湖戰役中抵擋美軍撤退的連級戰鬥,如果能阻止美軍從水門橋上撤退,美軍陸軍一師將會被全殲在此。

  長津湖戰役打響的第三天,我志願軍就意識到了美軍陸軍一師有逃跑的跡象。1950年12月1日,我志願軍58師172團2營爆破組趕赴水門橋作戰,將水門橋橋面炸燬,但當時美軍的武裝實力與工業實力早已能甩我國一大截,在我軍傷亡眾多將橋面炸燬後,陸軍一師僅用不到40小時就已經將整個橋面完全修復。12月4日,爆破組再次將橋面以及梁箱一同炸燬,這次,有鋼材的美軍第73工兵營很快就又架起了橋樑。12月6日夜,志願軍80師240團3營七連連長姜慶雲帶領一個排的戰士再次赴戰水門橋,激戰過後,志願軍戰士以傷亡十人的代價,將水門橋的橋面以及橋墩炸燬,這是志願軍對水門橋實施的第三次轟炸,這次,水門橋上炸開的豁口寬達8.8米。

  第三次炸燬水門橋後,美軍在日本定製了8套M2橋樑元件。12月8日,美軍C-119運輸機將這8套元件投放至黃草嶺,計劃開始動用重兵部隊修復橋樑。這八套元件中,其中一套元件落在了志願軍陣地上,一套在投放過程中被摔壞。美軍用6套元件重新駕起了水門橋。

  電影中美軍渡過水門橋看到的冰雕,就是我志願軍180團2連、240團5連。這兩個連的戰士,在戰鬥中因氣溫驟降永遠留在了自己的戰鬥陣地上。

  今天,我們把這場英勇之戰製成影片,在萬家團圓時全國放映,正是對犧牲戰士的深刻緬懷,也在不斷提醒著世人,今日的萬家燈火是戰士們用鮮血換來的。因此,這部包含著血與淚的影片,值得每一位中華兒女去看看。

  長津湖戰役中,我志願軍共三次炸燬水門橋。在沒有任何重火力的掩護下,低於零下20攝氏度的惡劣風雪中,數千名志願軍踩著厚厚的積雪,挪動著已然凍僵的身軀。反穿棉襖、身負炸藥,用血肉之軀把大橋連同基座全部炸燬。在我們用小米加步槍,用戰士的血肉之軀抗戰的時候,美軍則用飛機、坦克、大炮輪番轟炸,成百上千噸的炮彈在我軍狙擊陣地上炸響,1950年12月1日4日,我軍兩次炸燬水門橋,付出了巨大犧牲。這短暫的勝利,一幕幕、一幀幀都讓人揪心不已……

  1950年12月6日,我軍再次下達了炸橋任務。在零下35度的極寒天氣下,七連的戰士拼盡全力,用血肉之軀綁上炸藥,硬生生的頂了上去,炸燬了水門橋。之後,美軍生產了每個元件重達1.1噸的鋼橋元件,動用大型運輸機空投到美軍陣地,僅用不到兩天的時間又重新架起可以承載重機械部隊透過的橋樑。最終,這場戰役以我軍犧牲巨大、美軍艱難撤退告終。我們落後、貧窮,這場戰役中,戰士們用自己的鮮血,試圖彌補著我們與美軍相差了一個世紀的武器裝備力量。也正是這赤裸裸的差距,不斷告誡著每一個國人,落後就要捱打。

  美軍透過橋樑之後,看到的是早已經被活活凍成冰雕的中國志願軍。他們也不禁感慨:“只有中國的.戰士,才有這樣頑強不屈的精神。”,而這個連隊,最終只剩下了三個人,這個連隊就是《長津湖》中的七連,他的名字叫“鋼七連”。

  2022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學生的觀後感5

  作為電影《長津湖》的續作,《長津湖之水門橋》中七連戰士的命運何去何從,牽動著每一位觀眾的心。透過大銀幕,觀眾們將走近這些為保家衛國而犧牲奉獻的英雄先輩,感受72年前戰場上的動人情誼:千里和萬里將如何彼此守護?七連戰友又如何相互鼓勵、協作抗敵?每一位戰士身上又有著怎樣的掛念?

  飾演七連連長伍千里的吳京,拍攝時感受深刻:“我們只是演繹了他們,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我們時刻記得,當年的志願軍戰士們,為了保護剛剛誕生的新中國,忍受了怎樣的寒冷,接受了何等殘酷的挑戰。”每一位演員都用他們細膩傳神的演繹,展現出動人的家國情誼,致敬英雄先輩!

  2022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學生的觀後感6

  大年初一,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終於在期待中上映了,受到上一部影片的感染,我在上映的第一天就早早的買票觀看了。影片延續了上一部的故事,講述了七連戰士奉命擔任炸橋任務以阻止在長津湖戰役潰敗下來的美軍陸戰一師後撤的故事。

  總體上來講,演員的演技和特效畫面都是一如既往的好,吳京、易烊千璽等演員的出色演出確實是沒得說。其次,一部好的電影作品還需要編劇能夠站在觀眾的角度,深諳人性情感的起伏規律,能夠熟練而巧妙的帶領觀眾去進入情節,一同的喜怒哀樂。比如上一部《長津湖》在前面的敘事、鋪墊、小插曲等都安排的恰到好處。

  那麼相較於上部作品,這部電影的問題可能就在這裡,故事推進的節奏忽視了觀眾情感的起伏規律,煽情的地方過多且略顯突兀,畫面的起承轉合有些凌亂,劇情的前因後果交代不清,可能會影響觀眾對故事整體的把握。

  還有,我國戰爭題材的影視劇普遍缺乏對敵人的客觀描寫和個性刻畫,比如我們從不敢於具體而客觀地去演繹日本軍人。那麼這部電影裡已經開始嘗試更客觀的講述我們的對手美軍了,這已經是個不小的突破了,不過我們仍然把他們描寫的太傻太天真了,真心希望我們的電影人能夠在這方面更進一步,也請相信我們觀眾的接受度和包容度。

  2022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學生的觀後感7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以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在結束了新興裡和下碣隅裡的戰鬥之後,七連戰士們又接到了更艱鉅的任務——轟炸水門橋,阻止敵軍繼續前進的故事。

  花兩個多小時看完長津湖之水門橋,感覺自身的`渺小!看到炸彈炸去,他們的軀體像紙牌一樣消失不見,卻不能幫他們一秒,當看到餘從戎吸引炮火,當看到梅生女兒的照片,當看到七連實到一人,我明明知道他們終究會勝利,卻希望導演能夠將結局更改一下,哪怕多活一個人也好!可後面看著越來越嚴峻的局勢,我卻害怕七連成為無人生還,我在影院看得哭出了聲,卻又怕影響他人。我似乎也成為了七連中的一員,好像大聲的告訴他們有埋伏,好想給談子為捂住傷口,我想提醒他們身後有人,可這隻能想,我救不了他們,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我覺得用最高禮儀來接待他們,當之無愧,他們值得這樣!

  借這個電影可以跟大家說說。如今我們能吃飽穿暖,沒有戰爭,和平年代,全都是靠這些抗美援朝的老前輩們,拿命拼來的,看到他們吃不飽穿不暖,拼命的去守護和捍衛我們的祖國,我就止不住的流淚,當我在恨這個世界對自己不公的時候,卻忘了是他們拼命換來這個太平盛世,我又有什麼資格說這個世界對自己不公,我要做的不是逃避,而是更加積極樂觀面對,這樣才不會讓他們白白犧牲,更不會讓他們寒心,我想對他們說,現在我們國家繁榮昌盛,再也沒有人敢侵略我們的國土,我在影片當中看到,一個人說,要是我們國家也有自己造的戰鬥機,就不怕被壓下去了,我想說,不止有了戰鬥機,有各種各樣的武器,再也沒人小看我們中國了,我們已經強大了,再也不怕有人敢踏進我們的國土了,志願軍老前輩們,你們可以安心了,我們會一直記住你們的,謝謝你們的付出。

  很震撼,最後只剩伍萬里一個人的`時候,真的破防了,超級感動,被伍萬里感動到了。“七連應到157人,實到1人”這句話一說出來,淚水真的止不住了。易烊千璽現在真的越來越棒,他一直在從偶像派轉變為實力派。易烊千璽是一名真正的演員,而不是偶像,他的演技也一直變得越來越好。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很震撼,也很好看,很值得看。從幾年前的《少年的你》到今天的《長津湖之水門橋》和《奇蹟·笨小孩》,每一部都是很好的作品,都很值得看,每一部電影的主題都很好,很好。易烊千璽是一名優秀的演員。

  “他們(九連)炸了一晚上只炸了一個洞”,平和拿著炸藥包和坦克同歸於盡,他的手被坦克的履帶來回碾壓。在最後一刻,伍千里開槍點燃了炸藥包。這是平和的犧牲,也是炸橋的勝利!

  餘從戎在雪中醒來,發現電臺可以用的他爬上了山峰。看到了不遠處的美軍的飛機,彈藥和掃射不可避免。為了保護戰友,在說完“再見了七連的戰友們”,跑起來吸引美軍的注意,卻也犧牲在炮火之中。

  梅生開著在古土裡發現的裝甲車,咬著女兒的照片。為了保護伍千里的行動,點燃後背車上的可燃物,義無反顧地向敵軍衝去。這是梅生的犧牲,也是為千里爭取的時機。梅生實現了“如果我們不打那我們的下一代就要打”,可是他沒做到“教好囡囡的數學”!

  伍千里帶著炮衝上了橋面,迎接他的是兩旁的美軍,但他只是笑了笑,準備要開槍點燃彈藥,遭到了美軍的掃射。在槍林之中還是完成了最後的使命,橋再一次被炸燬!

  “只要橋還在我們的任務就還在”橋炸了美軍修補了,可是最後“七連應到一百五十七人,實到一人”,那個江邊的野孩子經過戰爭的洗禮長大了。

  一代人吃了五代人的苦,一代人做了五代人的事,一代人打了五代人的仗,一代人建了五代人的功。

  多少英雄埋骨他鄉,多少青春一去不返,多少犧牲未及留名。歷史不容忘卻,祖國方能年年平安、歲歲年輕!

  2022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學生的觀後感8

  今天是2022年2月4日,農曆正月初四,昨天看了新春影片《長津湖之水門橋》,作為中國影史票房冠軍《長津湖》的續集,《長津湖之水門橋》主要講述的是以抗美援朝為背景的三炸水門橋的故事。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在異國的土地上開啟了抗美援朝的偉大篇章。

  每次觀看抗戰影片,眼眶總是一直溼潤著,中國軍人鋼鐵般的意志,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的偉大精神感動了千千萬萬人。

  伍千里帶領第七穿插連剛剛結束機場大戰,還沒好好休息一下,馬上接到上級通知,立刻趕往水門橋執行炸橋任務。所有戰士立刻出發前往目的地。

  戰士們一邊要抵擋風雪交加,嚴寒刺骨的惡略天氣,一邊要隨時警惕敵機的轟炸。還要誓死完成任務。所有戰士絲毫沒有懈怠。

  始終保持“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一次次攻克難題,一次次完成任務,最終除了伍萬里以外,所有英雄們都犧牲了,換來了戰爭的最終勝利!也換來了我們今天安穩而幸福的生活。

  為所有烈士們致敬,為所有為抗戰英雄們致敬,人民永遠會記住這樣的恩情!

  感恩偉大的祖國,感恩我們是中國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