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天宮課堂觀後感700字

2022天宮課堂觀後感700字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2天宮課堂觀後感700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天宮課堂觀後感1

  今天下午,我們來到報告廳觀看“天宮課堂“太空授課。好激動啊,又能和宇航員老師們見面了。

  王亞平、翟志剛、葉光富三位宇航員向我們展示了一些空間站內的研究裝置,還做了幾個很有趣的實驗: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其中我最感興趣的要數水油分離實驗了。

  在地球上,如果往一個瓶子里加水和油,油與水會分層,油在上面,水在下面。這是因為油的密度比水小,會漂在上面。無論你把瓶子倒過來還是搖晃,油仍在上面。可是在太空,結果卻截然不同。只見王亞平老師手裡拿著瓶子,瓶內裝著油與水。它們倆本該分開的,現在卻混在一起,並沒有分層。為什麼會這樣?我疑惑極了。這時王亞平老師向我們丟擲了一個問題:怎樣才能讓水油分離呢?同學們立刻熱烈地討論起來。一位位北京的大哥哥站起來,向老師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只要把瓶子甩一甩就能分離油與水了。”我更加疑惑了,為什麼這樣就行了呢?正當我不明白時,葉光富老師勾起系在瓶上的繩子,用力甩了起來。不一會兒,瓶子裡的水和油竟神奇地分離了!我心裡一邊驚歎,一邊卻有了更多的疑問:為什麼一開始水與油未分離?為什麼只是一甩就分離了呢?和太空的環境有關嗎?王亞平老師緊接著就說明了原因。我恍然大悟:原來是離心力的作用!因為太空微重力,所以水油並不會分離。它們不自然分層,就是因為它們幾乎失重了。而在甩的過程中,甩的越快,離心力越大,這才將油與水“甩”開了。我想起曾在書上看過血液經過離心機的離心作用,分成了血漿、白細胞與血小板、紅細胞三層,它們的原理應該是相通的。

  今天太空授課實在是太精彩了,讓我意猶未盡。我愛科學,我要好好學習它,長大後去探索它!科學,你太神奇、太令人驚歎了,有著太多奧秘等著我們去發現、去追尋!

  天宮課堂觀後感2

  昨天下午,《天空課堂》再次在太空開幕。太空教師王亞平,葉光富和翟志剛繼續為我們傳授了很多關於物理和化學的知識。

  時隔三個月,我們再次和三位可敬的太空教師見面,心情非常激動。這次天宮課堂中的科學知識雖然對應的是中學的物理和化學,但是作為小學生的我還是透過觀察實驗更加直觀和深刻地理解了其中的奧秘,很有意思!這堂課主要分為六個專案,分別是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空間科學設施介紹與展示以及天地互動環節。在一個多小時的授課時間裡,我看得特別開心,也確實學到了很多知識。

  我最喜歡的專案:水油分離實驗。油和水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兩種物質,但是有一個問題常常令我費解,究竟油能不能溶於水呢?正巧昨天的天空課堂就解決了我的這個問題。實驗的材料是一個試管,內部有油和水。在地球上,油和水自然分離,不管怎麼晃動油和水都是分界明顯,無法互融;而在太空艙裡,油和水混在一起,最後透過離心力的作用,油和水才分離開來,多麼有趣的現象!爸爸告訴我,之所以油和水不會混合在一起,是因為他們兩個不是一種物質,密度不同,比重不同,而且油比水輕,所以我們看到油在水上。還有一個成語叫做“血濃於水”,也用到了這個原理,因為不同比重的血比水濃,所以在同一個試管內的血和水也會自然分離而不會混合。

  和去年的第一次天空課堂相比,我認為這堂課有了很大的進步,主要體現在:一是科學裝置。中國科技雖然起步慢,但是進步快,三個月的時間,核心艙內似乎多了一些先進的科學裝置,裝置和儀器也有了升級,看著更先進,更直觀,也更方便。二是課程內容。第一課中的知識點較多對應的是小學內容,而這堂課內容升級,相對最佳化,對應的是中學知識,加上太空老師的生動講解,知識點很容易被理解。

  透過再次觀看《天空課堂》,我有很多收穫,其中最大的就是對太空的嚮往。宇宙無邊,自有奧妙。齊奧爾科夫說過“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是我想說:“人們不能一輩子待在搖籃裡”。我喜歡宇宙,所以心裡一直有一個太空夢,我一定會透過努力來實現自己的太空夢。

  天宮課堂觀後感3

  小時候的我們,總喜歡對著天空問星星問月亮,對天空的一切都是未知,現在的我們透過連線太空中的宇航員,來解開我們心中的十萬個為什麼?

  虛無縹緲的宇宙,都一直以來是等待人類去探索、去發現。從古代的神話嫦娥奔月到天宮一號,這之間發生了太多太多。古人們對太空有太多的想象,現在的我們用科技來實現了他們的想象。

  從今天的'連線直播,我知道了很多,失重並不是失去了重力;太空中的水和油會相溶;中國天空和核心艙的未來發展等……這些都是中華民族對星辰太空的研究成果。

  在太空中的王亞平老師們透過各種各樣的實驗來為我們解開太空中的謎題。最讓我感興趣的就是水球結冰實驗,畫面轉向影片。只見王亞平老師拿出了特製的喝水裝置,葉光富老師給了王亞平老師一根紙棒,紙棒上面蘸了一些小蘇打,第一次王亞平老師輕輕地從特製喝水口上擠出水球時,由於水口上有一點點小蘇打,水球蘸到了小蘇打一下就變成了冰球,第一次沒有成功,接著王亞平老師重新來了第二次,第二次也和第一次一樣,還沒擠出來水球就變成了冰球,接著又到了第三次,這一次王亞平老師輕輕地擠出了水球,水球慢慢變大,變大後慢慢的浮在了空中,原來這就是太空的浪漫啊!王亞平老師快速拿出紙棒,輕輕的沾了一下水球,水球就變成了一顆小冰球,沒想到這個冰球還是熱的好神奇哦!科學家們稱這個實驗叫做過飽和離子實驗。在太空中,宇航員們透過太空的實驗解開了我心中的迷題。

  還有讓我感到中國科技發展厲害的科技就是很多的實驗櫃,雖然現在的空間站中實驗櫃只有幾個,但在不久的將來,空間站將會慢慢地組成,在組成的同時,這種神奇的實驗櫃也會變得很多。

  “斗轉星移,歲月如詩,”中國航天從無到有,都為世界展現了屬於我們中華民族的發展與努力。那美麗而又神秘的宇宙,吸引著無數的科學家,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向太空邁去了人類大大的一步。

  讓我們心懷航天夢、仰望星空,讓我們成為航天夢的接班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