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與安生觀後感

七月與安生觀後感

  ,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

  
七月與安生觀後感 【篇一】

  在我的觀影史上,最好的電影都是西方的,後來韓國的一些電影不錯,越來越好看,但自從我1988年從美國留學歸來,對中國電影的印象卻是:還沒有到能夠看的程度。

  回顧中國電影的歷史,小時候看過些描寫革命戰爭抗日戰爭的電影,比如《小兵張嘎》之類的(我們小學的一位長著娃娃臉的小女生還被選中在電影裡出演一個群眾演員——看小嘎子跟胖墩摔跤)。到了文化革命,所有的電影都被禁掉,只剩下八個樣板戲,全世界電影史上沒有見過的奇觀是:為了一個電影的評價和能否上映,中央政治局要開會定奪(以大慶王進喜為原型的《創業》)。你能想象美國總統副總統開會定奪一部好萊塢電影能不能上映嗎?那個時候大家完全沒有電影可看難道不是必然的嗎?

  改革開放之後我去了美國,回來後看到中國有電影了,也不完全像教育宣傳片了,有的竟然能在國際電影節得獎了。我把近年來的獲獎電影分成兩類,一類是浪漫主義的,一類是現實主義的,前一類如張藝謀的電影;後一類如賈樟柯的電影。這些電影不僅是可以看的,而且已經達到了電影藝術的巔峰。然而,不客氣地說,屬於商業電影範疇的各種型別片還僅僅處於起步階段,像郭敬明韓寒的影片甚至都不是專業導演做的,只能說是蹣跚學步(有一次我碰到戴錦華,問她對《小時代》的評價,她老實不客氣地對我說:你別跟我提這個,那根本就不是電影)。所以我一直覺得,中國的型別片還沒到能看的程度。

  近年來最火爆的只有搞笑的喜劇片,票房動輒過億的都是這類,中國觀眾對於宣傳教育片的反彈以一種誇張的形式表現出來,就是除了喜劇片,嚴肅一點的全都無法接受,沒人看。記得《萬箭穿心》上映前,營銷忽發奇想,想讓文化人來幫助宣傳下,找了崔健和我去看片,看後想句宣傳詞。我看後覺得非常好,想的宣傳詞是:這是曹禺《雷雨》之後最好的一個悲劇。沒想到被他們一口否定,原因是:只要在宣傳語中出現“悲劇”二字,票房就完全沒指望了。難道中國的觀眾已經完全受不了任何嚴肅和沉重的話題了?

  在這樣嚴酷的環境中,嚴肅主題的現實主義影片還是在艱難地發展著,我們看到比較成功的例子是《桃姐》,它只是描繪了一個普通的人際關係,一個男人跟他家保姆的'故事,但是感人至深。看過《七月與安生》之後,我欣慰地感到:中國的寫實主義電影也到了可以看的水準了,而且已經相當好看了。影片描寫的是兩個女孩的友情,她們愛上了同一個男人,以及後面發生的一系列衝突,悲歡離合。痛苦在折磨和考驗著她們的友情,她們的友情命運如何?是中斷還是延續?最終是個什麼結局?影片從一開始就讓人帶著這個懸念,從頭到尾,不能釋懷。一個劇,怕就怕一切在意料之中,情理之外,而這部電影,一切都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所有的情節讓人覺得合理、合適、合乎人物關係的邏輯。就像沈從文有一次所說的,寫小說的秘訣就在於“合適”,這是最見功力的地方。

  我相信,中國的電影觀眾除了被宣傳受教育和無厘頭搞笑之外,也會慢慢成熟起來,而成熟起來的觀眾需要思考,需要感動,不僅需要被逗笑,還需要跟著劇情流淚,需要能夠在自己的人生中引起共鳴的作品。就像那些得獎影片可以被分為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兩類一樣,型別片中也有這樣兩類:在那些懸疑片、喜劇片中,其中的情節都是人一生也不會碰到的事,其中的人物也是人從來不會在現實中遇到的人,這就是浪漫主義的電影。而我相信,人們絕對需要現實主義的影片,需要看到那些自己可能經歷到的事,自己在生活中能夠遇到的人,看到他們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故事,看到那些感人至深發人深省的愛情、親情和友情。在我看來,《七月與安生》就是這樣一部感人至深、發人深省的影片。

  所以我想在這裡報告大家一個好訊息:中國的電影真的能看了。

  七月與安生觀後感 【篇二】

  那一日,看完了安妮寶貝的《七月和安生》。

  眯起因流過淚而酸澀的眼,在午後淡淡的陽光裡,有一些微微地暈眩。二十幾歲的人了,不會象小女生那樣動不動就流淚,可這些文字,還是一再地觸痛了我的心。

  我和瓔子,好象另一個七月和安生,在我們的少女時代。她和安生一樣有著狂野的心和不羈的靈魂。轟轟烈烈的一場青春,卻遊走於風塵的邊緣。愛過痛過,而今只得一個寂寞的軀殼,留與世人傳說。不同的只是,安生的結局已經寫好,她的,還在繼續。

  而我卻做不了七月,做不了最後的七月。七月最終敞開懷抱,接納了安生這隻停飛的倦鳥。而我卻無法接受已是面目全非的她。我是一個冷酷的人,我可以容納她的傷痕,卻無法容忍她的放任。她只能自己去尋找避風港。

  好象所有的故事都是從從前講起的。

  瓔子從三歲起就失去了父母的疼愛,也可能從來都沒有得到過。支邊的雙親因為工作把她從北方送到了南方爺爺奶奶身旁。從此,三五年難得一見。她對父母的感情是淡漠的,一如父母對她。

  讀書的時候,她跟我一個班。那時她是一個乖巧的孩子。長相甜美,眸光清澈。因為喜歡她,就在男生欺負她的時候挺身而出,做了她的勇敢卻不實用的保護傘。然後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兩個女孩子結下了深厚的友情。

  說我們是朋友,不如說是姐妹來得貼切!無論是學習或生活,我們互相照應著。她經常來我家,把我的家當成了她的家,把我的爸媽當成自己的爸媽。我的家人也很喜歡她,因為她的聰明,伶俐,和活潑。

  每晚臨睡前,是我們最快樂的談心時光。擁被而坐,分享彼此的秘密,講述自己喜歡的男生,久久不願睡去。有時碰上停電的夏夜,熱得睡不著,就半夜爬起來偷偷溜出家門去街上逛。那份肆意和輕狂,是一生不褪的記憶。

  我們就這樣相親相愛地過了九年,直到我去了另一個城市生活。而她,仍然是我心裡的牽掛。我們開始書信往來。一向懶惰的她,倒是很喜歡給我寫信。一封接一封,述說她的思念和寂寞。說自己好象是失去了翅膀的鳥兒,再也飛不起來了!讀著這些信的時候,我的心裡是疼痛的。

  後來她在信中開始快活起來。她說她正在享受青春,日夜笙歌,非常快樂!看這些信的時候,我的心裡開始有隱約的不安。但一想她本是一個天性純良的女孩,應該知道分寸的,但也在回信中委婉地暗示了她。她手頭拮据的時候,我也會給她匯一些錢去。

  不久她的來信開始變得有點患得患失。信寫得雜亂無章且言詞曖昧。我知道她在戀愛了,但是愛得很痛苦。她跟那個男孩的戀情受到了男方家長的阻撓,而且態度強硬。我很是擔心,她是那樣一個性格剛烈的女子。遇此阻礙,不知會採取何種激烈的方式?

  之後,她突然地就斷了音訊。她在那個屬於她世界,消失地無聲無息。

  好似過去了一個世紀那麼久,我在一個深夜接到了她的電話。電話中的聲音是疲倦的沙啞:“雯雯,我想你!”才聽得一句,我已無法控制自己,大叫了起來:“你在哪裡?你知不知道!這些年我有多擔心你!怎麼一走就悄無聲息?”電話那頭的她笑得蒼涼:“我就是不想讓你知道,這些年我是怎麼過來的。”

  原來這些年,她一直在外頭流浪。

  當年她和那個男生,年少輕狂,為了捍衛愛情,以一種絕決的方式做了反擊。他們一起私奔去了深圳。在那兒,一人找了一份工作,在惡劣的環境中,固守著精神的樂園。以為便是這樣終老,也是心甘情願。

  終究是世事無常。平靜的日子沒過多久,噩運降臨在了他們的頭上。

  她在一個娛樂城工作,一日被一幫流氓調戲,正好被她的男友撞上。看見心愛的女孩遭此汙辱,年輕氣盛的他不顧勢單力薄,拍案而起,於是雙方一場惡戰。結果,兩人都受了傷。男孩被打得渾身是傷,而她的大腿處,則被尖銳的啤酒瓶渣深深地紮了進去。

  逃離娛樂城的他們無處可去,男友傷勢太重,可是沒錢去醫院。也找不到可以依靠的人。堅持的理由在慢慢消失,於這個人情淡泊的陌生的城市。

  萬般無奈,她用身邊僅存的錢撥通了男友家的電話。

  他的父母正為愛兒的失蹤而心急如焚。接到電話,連夜坐飛機趕來。

  她知道她的一生,不會安穩。如此勉強,只會帶給心愛的人更多的創傷。也不敢再見他的父母,強忍著不捨,安靜地逃離了所愛的人身邊。

  他被愛他的父母接了溫暖的家,而她卻在悽風苦雨中失了方向。該何去何從?家裡是不能回去了,那裡已經變成了一個吞噬人的漩渦。

  險惡的命運,註定了她的生存軌跡是一場流離失所的漂泊。

  她的聲音開始哽咽:“我當時真的是走投無路了!腿上的傷感染髮炎,我卻沒錢看病。雯雯,我從來沒有這麼恐懼過。我以為我要死在那個地方,以為這一生再也見不到你了!”

  握著聽筒,我的淚如泉噴湧。

  而她,彷彿已經淡忘了傷痛,語調開始平靜:“我告訴自己,我不能就這樣死去,我要風風光光地回故里。後來我找到了他,一個屬意我卻被我拒絕數次的男人,中年男人,有錢有權,有家有室。”

  “我的心已死,激情也已湮息。我出賣了自己的靈魂和肉體,去換取物質的豐足和精神的空虛。那個男人給我很多錢,我慫恿自已大把大把地花錢。我學會了抽菸,喝酒,學會了在賭桌上一擲千金。菸草,酒精,黑夜和男人,毀了我的餘生。”她的聲音有些黯然。

  “終於他感到吃力,漸漸疏離我,直至把我完全放棄。而這時的我,已無所懼,他教會了我另一項謀生的本能。我很快又找到了另一個依靠。我象個遊魂,遊蕩於各個城市,開始熱衷於跟男人玩貓捉老鼠的遊戲。只不過我是貓,一一捕獲他們,再耍弄他們,吃空他們。你知道他們叫我什麼嗎?野玫瑰!哼!我最討厭的東西!”她開始冷笑。

  “可是雯雯,我付出的代價也好大!酒精和金錢已經把我風化。我的手腕上傷痕累累,刀痕,還有菸頭的烙印。不是別人,是我自己自虐。有時候真的痛苦得活不下去。我喝過整瓶的香水,服過整瓶安眠藥,可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還活在這個世上!上天給了我多舛的命運,為何要給我如此頑強的生命!”

  所有偽裝的堅強和倔強在這一剎那全然崩潰。隔著電話線,我聽見了她沉悶壓抑的哭聲。

  而我,卻說不出一句話。

  當年在風裡歡笑的天真少年,如今已歷滄海桑田。誰能相信,我們之間,只相隔了五個春天!

  五年時間,或許只是彈指一瞬,卻足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一步錯!終生錯?

  瓔子,你好傻!原本還有路可退的,是不是?為什麼要給尚有希望的生活,做絕望的註解!

  安生的飄泊是宿命的牽引,瓔子的飄泊是求不來安穩的無措。

  安生的永遠是絢爛之後歸於平淡,然後歸於塵土。那麼瓔子,你的永遠又是什麼?

  七月與安生觀後感 【篇三】

  還記得第一次聽到《七月與安生》這個名字,貌似是在中學的時候,那時年少青澀,只能看看書的內容。現在重溫“經典”,有了不同的感觸。

  七月第一次遇見安生的時候,是十三歲的時候。

  新生報到會上,一大堆排著隊的陌生同學。是炎熱的秋日午後,明亮的陽光照得人眼睛發花。突然一個女孩轉過臉來對七月說,我們去操場轉轉吧。女孩的微笑很快樂。七月莫名其妙地就跟著她跑了。

  很久以後,七月對家明說,她和安生之間,她是一次被選擇的結果。只是她心甘情願。雖然對這種心甘情願,她並不能做出更多的解釋。

  我的名字叫七月。當安生問她的時候,七月對她說,那是她出生的月份。那一年的夏天非常炎熱。對母親來說,酷暑和難產是一次劫難。可是她給七月取了一個平淡的名字。

  就像世間的很多事物。人們並無方法從它寂靜的表象上猜測到暗湧。比如一個人和另一個人的相遇。或者他們的離別。。。

  家明這個男人就TM是一人渣!我想這個應該是看過的人都毋庸置疑的一個事實。

  除了這個人渣,我不喜歡安生。我承認,安生那種敢愛敢做的精神是我欣賞的地方。但不是所有死了的人都是最可憐的。逝者死了解脫了自己,留給活著的人只有哀傷和愧疚,活著的人卻要為她承受剩下的一切。為了成全家明和七月只是尋思理由中得一向,歸根究底還是希望自己早點從這種混沌中解脫,而解脫的唯一辦法就是死!她是死了一了百了了。可七月卻要成天對著一個曾經背叛自己,而且讓自己傷得很重的男人;可能還要面對那個被不負責任的母親留在這個世界上的孩子。每當看到這些,想起的又是那個曾經最好最好的朋友,這樣的心情該是多愧疚啊!

  所以,我認為整場“鬧劇”,不是死了的安生最可憐,而是生不如死的七月……

  一段情散了,就忘了吧!再美好的回憶也只是昨天。一段緣盡了,就算了吧!再多的挽留也只是強求。一段愛消失了,就消失吧!不然你又能怎樣。握不住的流沙,乾脆就揚了它!斷了線的風箏讓它飛,它需要天空,你也需要自由!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1.

2.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