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導演吳子云的處女作《六弄咖啡館》觀後感

臺灣導演吳子云的處女作《六弄咖啡館》觀後感

  我們都是生活在困難中渺小的生靈,我們努力的結果就是讓自己少受苦難而已,而不是逃避苦難、擺脫苦難。

  臺灣導演吳子云的處女作《六弄咖啡館》一:

  昨晚去師大學生活動中心,看臺灣導演吳子云的處女作《六弄咖啡館》,再次在現場見到了男主角董子健。

  小董是我非常關注的一位新生代男演員。尤其對於他接戲的路數,特別讓人感興趣。

  2013年6月我受邀去上海國際電影節當華語傳媒大獎的評委,打分的物件,是大約15部當年比較新銳的國產影片。那次也是董子健第一次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與很多初出道的小明星不同,當時小董就是穿著一身休閒裝亮相,據他自己說還是北京80中的學生。

  那時,他不是太喜歡說話,也不是很樂於與主持人互動,但他的舉止有一種“見過很多大場面”的自信和冷靜,而沒有很多初出茅廬毛頭小夥的羞澀和驚慌。

  他第一部戲,就是男主演,劉傑的《青春派》。

  這部青春洋溢、有搞笑又有生活傷痕的影片,董子健雖是新人,但演戲蠻有爆發力,尤其是不做作,我個人還是蠻喜歡的。不過說實在話,那年的傳媒大獎,更大的焦點都在郭敬明和他的《小時代》劇組上。

  在傳媒大獎中,我記得,除了柯震東,郭敬明把他的所有《小時代》明星陣容都搬到了聚光燈下,接受粉絲們的尖叫和膜拜。

  我們作為評委,並非單獨觀摩打分,而是被數百個高舉明星號牌的粉絲團團包圍,電影觀影中笑聲、尖叫聲此起彼伏,讓人頗受感染。但著名影評人週黎明顯然看完不太開心,對我說:我也是有兩個孩子的人,這個電影怎麼能這麼拍呢,blablala……

  後來就有了微博上週黎明炮轟《小時代》的大陣仗,那是新浪網路批評混戰的一次經典案例。

  在如此的“強敵”面前,《青春派》和董子健並沒有示弱。傳媒大獎最終的結果:《青春派》和《小時代》分享最佳影片,還是學生的董子健摘得最佳男主角獎。但是質疑的聲音也很快地傳出來:說其實他是XX的兒子,他能獲獎是因為有人捧。

  現在回想起來,雖然作為評委我非常認可小董在《青春派》裡的表演,但身處在那種輿論場中,對於“被捧”的傳言,也沒有什麼不可接受的:畢竟做評委,只是我的一項業餘工作而已,無關乎什麼,我也決定不了什麼。

  但就在董子健在我的視野中即將慢慢消失之時,事情卻變得有趣起來。

  2015年,他突然異軍突起,變得大放光芒。

  這事兒,有點讓人始料未及了。

  他一連主演、參演的幾部影片:

  肖洋的《少年班》;

  賈樟柯的《山河故人》;

  劉傑的《德蘭》;

  以及相國強的《少年巴比倫》。

  這四部影片都相當的不弱。前兩部影片,他做主要配角,演技可圈可點。尤其賈樟柯的《山河故人》,在國際上頗受矚目,入圍戛納電影節。董子健在影片的第三部分出現,和張艾嘉的一段忘年師生戀,尤其還上演了飛機上的KISS戲碼,看得人頗受感染。

  說心裡話,非常佩服賈樟柯,不愧是有國際的風範。上述這種表現,也許在歐洲也不會太讓人過於驚訝——歐洲電影人做什麼,都已經無邊無際了——但在中國這麼一個保守、古老的國度,這絕對稱得上是突破性的表現——足以載入新中國十大吻戲的行列了。

  我也非常欽佩,董子健敢於接受這樣的挑戰。這個角色和他的生活並沒有太多相似的地方,但他恰恰把人性的複雜和曖昧很好地表現了出來。

  恰如昨天《六弄咖啡館》見面活動背景屏上所寫的,董子健正在中國影壇上書寫著一種“不一樣的青春”。

  現在,他已絕不再是那個被人質疑的“XX的兒子”,他就是董子健自己。

  臺灣導演吳子云的處女作《六弄咖啡館》觀後感二:

  青春與成長,永遠在後知後覺中發生,距離,永遠被生活拉得越來越遠。

  小綠的出現對於心蕊來說,就如店裡的卡布奇諾--太甜了。而兩地相隔的車程,不是距離,兩人相差異的想法,才是那致命的距離,這或許是門當戶對的一種吧。

  所謂的不離不棄,大概是陪在你每個重要時刻,支援你,開導你,安慰你,對於小綠而言,蕭柏智如是存在,以至於達成小綠的願望。

  片中展現了許多有關青春氣息,輕鬆歡快的節奏,整個基調的顏色都是生氣蓬勃,沉重的死亡用巧妙的方法去呈現另一種希望,這不是你我的'故事,但卻是你我在青春中那一縷的溫暖陽光。

  很喜歡董子健的表演,京式臺灣腔有繼承馬景濤衣缽的能力,情感的抒發比《德蘭》中自如,期待《少年巴比倫》中的董子健。

  顏卓靈的水靈,和《尋龍訣》冷血的角色相差甚遠,造型帶動人物性格,表演僵化,傾注一些感情,少一分空靈,心蕊可能會更“血肉”。

  有關於刪減掉的片段,無需參雜與電影無關的憤怒,既來則來,這也是命中註定。

  臺灣導演吳子云的處女作《六弄咖啡館》觀後感三:

  《六弄咖啡館》最終還是沒有免得了這個俗套。

  但是該片還是有著它與眾不同的特點和閃光點的。

  首先演員們的演技,不知道是不是我帶著有色眼鏡(因為女主的人設,我實在不喜歡)我覺得除開女主的演技不談,其他演員的演技都表現的不錯,尤其是我們的董子健,影帝不是說當就當的,真的演很出彩。

  再來是劇情,它有著和大多數青春片一樣的劇情走向,一個配置趕超沈佳宜的的女主,一個比徐太宇還要講義氣的男主基友,一個生活充滿波折的男主,但是結局的輕描淡寫,讓這部電影有了它自己的深度。

  最後,一句話,阿志才是小綠的真愛好嗎,一生一知己足矣,是時候甩開綠茶婊,找個真的的好基友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