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觀後感(通用8篇)

《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觀後感(通用8篇)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不能忘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觀後感 篇1

  知道這部電影是在很早很早以前,看過的朋友們對於這部電影評價頗高,而我則是在最近才觀看了這一作品。

  不可否認,無論從什麼角度去看,這都稱得上是一部佳作。影片延續了宮崎駿一貫的唯美畫風,以至於當我觀看這部影片的時候,經過的舍友瞟了一眼便說出:“哦?宮崎駿作品動畫?”。與以往不同的是,這部作品改編自英國作家瑪麗諾頓的小說,所以這部作品的畫風,多多少少有點中西合璧的意思,但完美的劇情編寫和充滿趣味的細節刻畫卻使它絲毫不會不倫不類。是的,宮崎駿是個細節大師,他的所有作品都會表現出一種細節美,那種美,美的是那麼的自然、真實,甚至觀眾們已經忽略了這原來只是一部動漫而已,而這,是其他漫畫家和製作公司不會注意到的。舉個例子,如果fate是想要努力表現一種恢弘大氣,那麼《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想要表現的,則是由一種最簡單感情——信賴引發的故事,而整個故事,都是以此為線索所展開的。

  事實上,當男主角翔的奶奶開著車載著身患心臟病翔前往別墅療養,到達目的地卻被一位名叫春姨的女傭停的車阻擋時,我就猜到了本劇的反派人物是誰。很不巧,後面的劇情證實了我的猜想,沒錯,劇情就是這麼單純。不過,仔細想想,難免會考慮為什麼春姨會想要抓到小人們?為了抓到他們換錢?那麼為什麼她會請捉老鼠的人們前來勘察?為了滿足自己的收藏慾望?那麼為什麼又要告訴夫人?我想比較合理的原因,有可能是她想讓這個家不受外來生物的干擾,又或者想創造一個真正安靜的環境來讓翔好好療養,畢竟一週後的他將要走上手術檯,能不能下來全憑造化了。這樣想來,把春姨劃為反派是不是有些不公平?的確,翔載著阿莉埃蒂找她的媽媽的時候,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樣替他們暗自捏一把汗,這是我們站在阿莉埃蒂角度上去考慮問題。如果站在人類的角度去看,春姨的出發點只是為了讓家人能夠更好,就這點而言是無可厚非的,甚至和阿莉埃蒂的出發點是一致的。那麼,兩者都沒有錯,電影的最後阿莉埃蒂一家卻因為被人類看見的原因而搬家,是否就代表著矛盾呢?答案是否定的。

  再回到劇前,在沒看這部動漫電影之前,說實話我不明白“借東西”的小人是什麼意思,當看到阿莉埃蒂的爸爸波德帶著14歲的阿莉埃蒂第一次去“借東西”的時候,我不禁啞然失笑,這不就是偷嗎?其中有些情節和很早之前看過的一部動畫片《貓和老鼠》有幾分相似。但回過頭有想想,她只是個14歲的少女,天真爛漫是她的本性,她會將第一次借東西撿到的一枚漂亮的大頭針作為自己的戰利品,她會將爬過手的鼠婦團成一個皮球把玩,她會將翔施捨的糖塊不惜生命危險還回去。所有情節都在告訴觀眾,她只是一個孩子。對於這樣一個單純的孩子來說,用偷這個字的確有些過分了。影片中,第一次出現“偷”是春姨說出來的,她說偷東西的小人會拿很多很多東西,而且會將家裡搞得亂七八糟。但是話一說出來就遭到了翔的強烈反擊,翔認為小人們不是偷東西,而是借東西。他所理解的借東西的小人們需要人類的幫助,如果人們能夠提供一部分物資,哪怕是極小的一部分東西時,人類和小人們都能夠和睦相處。事實證明孩子的世界大人永遠不懂。孩子們可能沒有大人的考慮那麼周到,想象那麼全面,但卻表達出了人性最淳樸最善良的一面。小人們也是,當阿莉埃蒂被翔所看見時,阿莉埃蒂的父親恐怕就已經動了搬家的念頭,而讓波德真正下定決心去搬家的,想必是他發現女兒竟然有想和人類做朋友的念頭,然而這個念頭在他看來無疑是十分危險的。翔也曾告訴過阿莉埃蒂,小人們的數量是十分有限的,他們每一天的生活都活在惶恐之中,一不注意面臨的就是滅種的危險,而人類有67億!我不知道阿莉埃蒂對於67億這個數字到底有沒有概念,我知道的是,她慢慢懂得了父母的心。

  平心而論,翔是一個缺少關愛的孩子,他知道無法得到關懷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是善良的他並沒有將自己的痛苦轉嫁,而是想用自己的關懷去溫暖他人,多好的一個孩子啊!他的這種想法讓他決定去幫助小人們,使他們的生活能夠更滋潤一點,但他沒有意識到的事,當他以一個人類的身份去插手小人們的日常生活時,小人們的生活節奏就已經被打亂了。現實中不是嗎?很多人們打著保護動物的旗號接近那些本該生活在森林中的動物們,飼養它們,馴化它們,但如果沒有那些去傷害它們的人,何談保護?它們需要的不是保護,不是支援,而是不打擾!但這麼一個看似卑微的要求,於它們而言,卻成為了奢求。

  影片的最後,小人們還是無法擺脫搬家的命運,歸根結底,還是阿莉埃蒂父母對人類的不信任。但,人類真的值得小人們去信任嗎?走前,阿莉埃蒂想見見翔最後一面,畢竟此時一別,想再見就困難了,短則幾年,長則兩天後,手術失敗,陰陽兩隔。然而,得到獵人幫助,馬上啟程的“船”卻不容她去道一聲別。最另觀眾沒想到的是,通知翔前來見阿莉埃蒂最後一面的,竟然是一開始想要抓住阿莉埃蒂的胖貓尼亞。翔將一個糖塊交到了阿莉埃蒂的手裡,故事由糖塊開始,也將由糖塊結束。阿莉埃蒂則將自己的髮卡——一個小夾子交到了翔的手上,希望這個夾子能夠代替自己,陪在翔的身邊,祝福他,保佑他手術能夠圓滿成功。阿莉埃蒂摸了摸尼亞的鼻子輕輕道別,看了看這個人類朋友,真誠的說了聲“撒由那拉。”當她跳上水壺做的“船”時,我相信所有觀眾都會嘆一口氣,然後莞爾一笑。

  《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觀後感 篇2

  有一個小人長得只有拇指那麼大,她的名字叫阿莉埃蒂,她住在一個神秘的小屋裡,因為是小小人,所以她的家族只能靠借物為生。有一次,她去人類的花園裡,採集一些紫蘇葉,結果被一個人類小男孩發現了。後來小男孩和她成為了好朋友,還送她一套新廚房,可是這個秘密馬上被壞女僕阿春發現了,她試圖捉住小人一家人。在小男孩的幫助下,阿莉埃蒂成功救回了媽媽。最後,他們一家人到了新的地方去生活,和小男孩離別前,阿莉埃蒂還把自己的夾子送給了小男孩。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即便碰到是和你不一樣的種族,也要好好相處。

  也許,我們生活也有一些小小人存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一定不能做出傷害其它生物的舉動。

  小小人也代表了我們生活中一些常常受到欺負的人,如果你幫助他,你也會像小男孩一樣,得到新朋友,還會讓自己變得快樂。

  就像我現在,養了兩隻小貓,他們都是非常柔弱的,不會講話,需要我們的保護照顧,才能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為了讓這個世界上有豐富的生命,才有了保護植物動物的人。(橙媽覺得這句話有點不順,橙子堅持這樣寫)

  這部電影還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無論是誰,都應該在愛的守護下成長。

  《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觀後感 篇3

  實際上,一次相逢,就充足幸福。宮崎駿的動漫,一直要我有一種回味無窮的覺得,好像還沒有完成,十分期待能有續篇。最終很是覺得遺憾,最後她們還是沒有住到那麼一座幸福的小屋子裡,從翔的祖父起就給小人們提前準備的小房子是,那麼的細膩,細膩到廚房裡乃至也有能夠通電的電烤箱……一切的一切全是清爽幸福的,幽美的景色一直是宮崎駿動畫所不能缺乏的一味關鍵原素,悅耳的歌曲圍繞了影片的前因後果。我覺得這一部影片是散發出莫名的傷感氣場的,如影片在最終的歌曲中唱的“一會兒開心,一會兒憂愁”繚繞心中,它是翔的追憶吧?追憶在他兒時返回舊宅療養的一個星期裡所產生的歷險!阿莉埃蒂是與千尋類似的遊戲角色,一樣的英勇,有那般的果斷有責任感。這一部影片裡的阿春,應該是一個令人厭煩的壞人物角色,看見阿春的各種各樣行為,使我來小人們擔憂無比,但是當影片的慢慢推動,忽然發現阿春這一人物角色也許不止是令人來厭煩的也許還包括了,想令人思索的用意吧。原本阿春是能夠再壞一點的來讓觀眾們深深地的厭煩她,但是再捉到小人後她是激動的,她儘管關著了翔,但當翔的姥姥回家後她則是一臉激動的告知她,她抓來到“偷”物品的小人,它是是多少要我覺得詫異的,由於她不是將小人去幹什麼買來啊,科學研究啊,這類的事兒,很顯而易見她對小人是一種好奇心和一些別的的心態促進她去抓小人。

  見到許多電影影評,有些人說它是一部偏淡的影片,然後有些人說與其說是它淡不如說是它甘冽似水,也是有電影影評說影片故事情節是欠缺的,但大家卻又能從這當中讀取不一樣的情感。一千個人會有一千個哈姆萊特,每一個人心裡都是有自身的感受。無論他人是怎麼想,我是覺得儘管全篇看上去好像是較為平平淡淡,但是看了後細心回味無窮得話會品出細緻的地區,葉片間歡快的彈跳,借東西很弱的小燈光效果,風輕輕吹起時在百花叢中靜立的體態,臨別時閃亮一瞬間的眼淚,也沒有有意的為了更好地大場面而生產製造大場面的實際效果,一切卻又留到了大家的心裡。有時就這樣像影片中的翔,僅僅在哪個宅院渡過了短暫性的一個星期,但這一個星期的歷經始終的住進了他的心中,會在未來的日子裡,時常的追憶吧。在悠長的生命中都會有那麼一次相逢,很有可能它的時間那麼短暫性,但卻會危害你一生的日子。

  《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觀後感 篇4

  宮崎駿的動畫片,每到結局大多不會把事情交代完整,因為有未知,看客才追問,主角們也還需要繼續努力。此片《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也算是一脈相承。

  在動畫片中,越是文明的種族越是漠視生命,翔的父母離異,連翔的心臟病手術也沒有過多關注,導致翔對於生命抱著絕望的態度。相反,小人族的生活充滿了危機,反而堅定的活下去,而小野人似乎更落後於阿麗埃蒂一家的水準,雖不善於表達,但在同族需要幫助時,無利益的伸出援助之手。

  翔對阿麗埃蒂說,從此,你是我心臟的一部分。是因為翔看到小人努力的活下去,雖然他也很絕望的說過,也許會滅亡吧,但是針對的並非小人一族,而是他本身感受不到生存的意義。翔剛來到鄉下時,大多時間在屋裡躺著看書或休息,而在幫助埃裡艾迪的過程中,他承受著心臟的壓力,做了很多平時不會做的事情。他剛來時,關窗戶都不能獨自完成,但是他看到微小如阿麗埃蒂並不放棄,並且她可以幫助翔開啟窗鎖。翔改變的,是絕望的態度,而這個態度是成長中父母給的,而父母的價值觀是社會影響下形成的。於是我們看到宮崎駿動畫一如既往的對人性在文明中的改變絕望又恐懼。

  在翔和阿麗埃蒂成為朋友之後,搬家一事上也沒有求助於翔,當然阿麗埃蒂的父母首先會反對,但也是小人族自強自立生活態度的體現,如果,阿麗埃蒂一開始就接受方糖,搬家帶走廚房物品,那麼小人族就並不值得尊敬,他們和人類一樣,充滿不勞而獲的貪慾。當然,前提是,阿麗埃蒂一家不主張和人類做朋友。小人一族依附於人類生活,而一旦形成精神上的依附,那麼他們和寵物也就沒有區別了。

  翔的祖輩就開始關注小人,他們對小人族好奇,但沒有掘土查詢,他們一代代下來,或許是因為遠離城市文明,還是以朋友之心來等待小人的出現,並願意用小房子相贈。或許,現代人在精神上大多孤獨吧。

  春嫂作為人類出鏡的反面人物,面目猙獰~~呵呵,其實春嫂從人的角度來說不算絕對的壞人,她抱著對異族生物的好奇其實沒有錯,這更趨向於小孩子抓蟲子的心態。但是這正是宮崎駿動畫所反對的,她在漠視生命,以主宰的手段去處理她所看到的小人,這也是在引申為人類的悲哀。

  在春嫂看來,小人族是偷,不是借,這是人的心態。而人類,並不能創造物資的本源,同樣不也是在借麼?如果小人族是偷,那麼人類也是同樣的,意識不到這一點而以主人自居揮霍資源,就是千與千尋式的擔憂了。

  創意方面,很像國外一些童話了,但是還是很喜歡阿麗埃蒂屋子,離自然貼近,好像能呼吸到那裡的空氣。

  還是非常好看的動畫電影,值得觀看品味。

  《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觀後感 篇5

  昨天晚上,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這部電影,非常好看。

  《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改編自英國作家瑪麗·諾頓筆下的同名小說,主人公是個身高只有10公分的小女孩阿莉埃蒂。患病的英國男孩被送往鄉間老宅中休養,在那裡他發現了一個秘密——借東西的小人族。他們只有橡皮一般的身高,住在老宅的地板之下,靠從樓上的巨人們那裡“借”東西為生。

  偶然機會,男孩與“借東西”的小女孩阿莉埃蒂相遇。好心的男孩開始幫助生活在地板下的鄰居,甚至充當信使為他們和住在別處的親戚送信。但好景不長,老宅管家也發現了小人一家,她關住小男孩,用盡一切辦法對付小人族……但是最後,小巧可愛的阿莉埃蒂還是成功了。

  看了這部電影,我懂得了:惡有惡報、善有善報,雖然一生有許多挫折,但只要堅持,就會成功。

  《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觀後感 篇6

  宮崎駿的作品,都很治癒,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也是一部很治癒的作品。

  很喜歡翔,配音特別棒。翔,這個少年有著一顆柔軟善良的心。電影一開始,少年就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裡,好看的臉龐,白皙的面容,還有溫柔的聲音。後來再想想,白皙也許是因為他的心臟不太好吧……

  少年來到這裡是來修養的,為了一段時間以後的手術做準備。他的媽媽以前住在這裡,媽媽說她以前在這裡看見過小小人,他應該也想看到,或者還想認識他們。

  很喜歡阿莉埃蒂。頭髮散下來的時候很好看,用小夾子把頭髮固定上、腰間插著一根大頭針時又很像一個小女俠。第一次遇見翔的時候,阿莉埃蒂出門去尋月桂葉,那也許也是她第一次遇見人類。她是借物一族,需要從人類那裡“借”來東西得以生存。

  很討厭阿春,如果沒有她,也許阿莉埃蒂一家還能繼續住在這裡。這傢伙還敢把心臟不好的少爺鎖在房間裡,膽子也真是夠大,就不怕少爺出事?她又有什麼權利禁錮阿莉埃蒂的媽媽,還想把阿莉埃蒂一家人都抓起來?

  翔說他想保護阿莉埃蒂的時候,很感動。他從小心臟就不好,太多事情不能做,所以當他覺得他能夠去保護小小人的時候,他該是多麼的開心。所以他不顧危險,一定把窗臺上的阿莉埃蒂保護好,不怕發狂一般的烏鴉;所以他不顧危險,翻窗戶、想方設法幫阿莉埃蒂去找她的媽媽,還替阿莉埃蒂打掩護轉移阿春的注意力;所以他不顧危險,跟著尼亞跑啊跑,去和要搬往另一個地方的阿莉埃蒂告別。而且在翔的幫助下,最初幾乎把阿莉埃蒂當獵物的.尼亞最後也把阿莉埃蒂當成了朋友,告別之時,阿莉埃蒂摸了尼亞的鼻尖,尼亞還很開心的喵了一聲。

  其實,也很喜歡斯皮勒,他也是借物一族的小小人,看得出來,他喜歡阿莉埃蒂,最後以送出的漿果作為禮物表明心意,阿莉埃蒂也收下了這個禮物,希望他們兩個最後能在一起,這樣小小人更有可能繼續存活。

  希望翔做了手術之後,能夠一直好好的,翔也說了,阿莉埃蒂給了他生存的勇氣,希望這種勇氣能帶給他力量,讓他好好的,希望翔以後也能找到他可以一直保護的她。

  《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觀後感3

  昨日的暴雨漫城,今涼爽了甚多,頭頂淡淡的藍天,像著了冷色調般夢幻,吹面甘冽的夏風,夾雜著絲絲趵突泉的清甜,從樹葉到腳踝,從耳畔到心田。仰望45度的雲彩,依稀看見夢想!

  《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看了許久,其實也沒幾周,只是匆忙的生活總覺時光飛逝。靜坐週日靜謐的黃昏,一些莫名的感覺四面飛奔匯聚,謹以記之。

  一、借的是尊嚴

  小阿莉為母親的生日提前準備了月桂及紫蘇葉(很香很香),被一隻名叫尼亞的貓咪追逐,冒著被人類發現的致命危險,蹦蹦跳跳回到家中。小阿莉共採(此處用採而不是借)了三種花:月桂葉、紫蘇及無名。母親湊鼻紫蘇葉,隨口幸福的說道,如果家裡有方糖(為什麼是方糖,而不是白糖,大抵因為微觀的糖塊就是方的,而我們所看到的只是一個個顆粒),就可以做紫蘇汁了。

  斯夜,父親便帶著小阿莉外出借方糖,哦!還有紙。一路飛簷走壁,從地板下來到主人的廚房,只取一粒方糖。在借紙的過程中被身患心臟病來到郊外術前療養的翔發覺,驚慌下弄丟了方糖,錯失了借紙,首次的借物之旅糟糕至極,父親則是替小阿莉承擔了失敗的責任,值得我們學習!

  相信存在借物一族且親眼目睹的翔將一顆方糖歸還於小阿莉家的窗臺,小阿莉告訴了父母,驚慌的父母開始籌備搬遷。而她卻不以為然,善良的她開始懷疑母親說的,祖父被青蛙吃掉的故事,眼前這個孱弱的人類,真的那麼壞嗎!

  方糖終於還是被螞蟻圍攻了,小阿莉不想欠誰的,這是家族的傳承,包括這個人類小男孩的饋贈。毅然趕走蟻群,又一次冒險將半塊方糖歸還人類,這是良知的考驗,這是尊嚴的捍衛,這也是借物一族的高貴。

  劇末,小阿莉才接收了翔——這個人類小男孩贈與的方糖,同時,也用自己的髮夾作為交換。翔得知媽媽為借物族還保留著一套從英國定製的豪華別墅,卻一直想贈與小阿莉一家,可小阿莉一家還是在小土著的幫助下舉家搬遷,另擇可以看海的新家。

  借,不是貪婪的獲取,更不是無功的受祿。

  二、自古多情緣多病

  少年翔患了嚴重的心臟病,需靜養。然郊外的靜謐與心靈的柔弱才能感應大自然的微妙,體察物類萬千的玄奧;也是因為多病,才能不驚小阿莉的借物,才能全心幫助小阿莉救回媽媽,才能用最真的心,惺惺相惜般呵護這位拇指姑娘。當然,這絕不僅僅因為多病。

  慢腳步,俯察自顧,你會發現樹葉也會唱歌,風也會哭泣。小阿莉是幸運的,遇見了翔,也是極其不幸的,所有的親戚族員都被人類毀滅。世俗的管家阿春則是人類典型的代表,報告滅鼠隊,想活捉小人一族邀功。翔是我們的美好的願望,是我們理想中的自己,是我們內心道德的追求。

  如果不是翔因病,多愁善感,可能不會在意小阿莉的細微的感受。如果不是孱弱,大步流星,可能不會發現小阿莉,發現生活裡的美好,錯失救人與自救的良機。

  三、萬物有情,學會善待

  開頭追著小阿莉的尼亞,我是有點擔心,萬一追上了怎麼辦。後來小阿莉舉家搬遷,也是尼亞偷偷報信,翔一路追奔,才完成了最後的相見,互道珍重。

  小阿莉成了翔心的一部分,也更加堅定了後日的手術,倍增了活下去的勇氣;小阿莉落下了感恩的淚,贈予了自己的髮夾,頭髮抖開的一剎那,美極了。與小土著一起,舉家乘著一個銅壺,乘風破浪,伴著晚霞,去尋找面朝大海的新家!

  《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觀後感 篇7

  第一遍看完後,百轉千思,卻不知道怎樣能表達出我的心理感受。一段很單純的感情故事以一些很平常的小事表現出來,很樸實卻又感覺很獨特!

  本部影片中的小翔,一個患有心臟病的少年,他沒有父母的疼愛,在鄉下養病期間一段段他獨自一人的場景,讓我感受到了他的孤獨寂寞!他的溫柔懂事讓我對他產生了憐惜的感情。但在現實生活中,“小翔”是否真實存在呢……

  阿莉埃蒂認識了小翔,她在無意間給小翔帶來了許多歡笑快樂,兩人間感情越來越好,可是最後阿莉埃蒂的離去讓我為他們感到了悲傷和無奈!

  像小翔和阿莉埃蒂這樣純潔真摯的感情我一直夢想著能夠擁有,但這樣的感情在現實生活中根本無處追尋。如今現實生活中再美好的感情也會變得無味!

  我是一個很喜歡幻想的人,看完這部影片,我有一種很強烈的願望,希望小人族能夠真實的存在,我想認識他們,和他們成為無話不談的知己好友,為他們創造出最舒適的環境,保護他們,和他們一起尋找幸福和快樂!

  《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觀後感 篇8

  其實,一次相遇,就足夠美好。——題記宮崎駿的動畫, 總是讓我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像是還未完結 ,十分盼望能有續集。最後很是感到可惜, 最終他們還是沒有住到那麼一座美好的小屋裡, 從翔的爺爺起就給小人們準備的小屋子是, 那麼的細緻, 細緻到廚房裡甚至還有可以插電的烤箱……一切的一切都是清新美好的, 優美的風景一直是宮崎駿動畫所不可缺少的一味重要元素, 動聽的音樂貫穿了影片的始末。我認為這部影片是瀰漫著淡淡的憂傷氣息的,如影片在最後的曲子中唱的“時而歡喜,時而憂傷”縈繞心頭,這是翔的回憶吧? 回憶在他童年回到老宅休養的一個星期裡所發生的奇遇!阿莉埃蒂是與千尋相似的人物角色,同樣的勇敢,有那樣的堅決有責任心。這部影片裡的阿春, 應該是一個讓人厭惡的壞角色,看著阿春的各種舉動,使我為小人們擔心極了,可是當影片的緩緩推進,忽然發現阿春這個角色或許不止是讓人來厭惡的 或許還包含了, 想讓人深思的意圖吧。本來阿春是可以再壞一點的 來讓觀眾深深的厭惡她,可是再抓到小人後她是興奮的, 她雖然關住了翔,但當翔的奶奶回來後她則是一臉興奮的告訴她, 她抓到了“偷”東西的小人, 這是多少讓我感到驚訝的,因為她不是將小人去做什麼買了啊,研究啊,之類的事情,很顯然她對小人是一種好奇和一些其他的情緒促使她去抓小人。看到很多影評,有人說這是一部很淡的影片,接著有人說與其說它淡不如說它清冽如水,也有影評說影片劇情是薄弱的,但我們卻又能從中讀出不一樣的感情。

  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感想。不論別人是怎麼想,我是認為雖然通篇看起來似乎是比較平淡,不過看完後仔細回味的話會品出細膩的地方,葉子間輕快的跳躍,借東西微弱的小燈光,風吹起時在花叢中靜立的身姿,離別時閃耀瞬間的淚水,都沒有刻意的為了大場面而製造大場面的效果,一切卻又留在了我們的心中。有時候就是這樣像影片中的翔,只是在那個宅子度過了短暫的一個星期,但這一個星期的經歷永遠的住進了他的心頭,會在未來的日子裡,不時的回憶起來吧。在漫長的生命中總會有那麼一次相遇,可能它的時間是那麼短暫,但卻會影響你一生的日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