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鋼鐵意志觀後感(精選21篇)

電影鋼鐵意志觀後感(精選21篇)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電影鋼鐵意志觀後感(精選21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影鋼鐵意志觀後感 篇1

  影片完整講述了1949年到1953年鞍山鋼鐵廠從百廢待興到恢復生產的過程。大家從天南海北來到鞍鋼,面對物資的缺乏,技術的落後,敵人的破壞,以頑強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煉出一爐爐好鋼,為新中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最後為了發展鋼鐵工業,鞍鋼人又走向了天南海北。

  鋼鐵工人的這種已身軀為熔爐,以意志為火焰的精神值得我們年輕人學習。故事情節跌宕起伏,人物刻畫細緻入微,值得國慶假期觀看。

  電影鋼鐵意志觀後感 篇2

  故事題材很新穎,工業建設角度的主旋律影片,展現了新中國成立初期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苦和困難,更讓人感動於第一代鞍鋼人和鋼鐵工人的付出和韌勁。鋼鐵般的意志凝聚的力量才有今天的成功。

  背景音樂用得很多,有的緊張的氣氛坐在影院裡還是蠻有代入感的。臺詞方面感覺為了迎合主旋律的主題有些不舒服。最精彩的部分一個是鋼鐵直男那一段,一個是林永健老師的出場。劇情方面幾次矛盾都化解得沒什麼懸念,最重要的是感受精神吧,前人披荊斬棘換來的幸福要好好珍惜。

  電影鋼鐵意志觀後感 篇3

  故事聚焦於解放時期鞍山鋼鐵廠第一爐鋼的誕生,卻不止於此。整體沒有大畫幅的煽情,沒有喊口號式的強行昇華,而是類似於紀錄片一樣,把這些故事有邏輯地講好。人物刻畫得都比較生動立體,沒有說是群像戲就一筆帶過,更沒有個人英雄主義,即使是工人也有大力量,也從中看到了女性的力量,當我們都在紀念那些我們叫的上名字的英雄烈士的時候,也要為那些幕後工作的無數工人致以敬意。劇情上有戰場的炮火,鋼鐵廠的爐火也有懸疑特務部分,有大國大愛,親情,友情,戰友情也有愛情,比較飽滿吸引人。在拍攝上,看不出是反季節拍攝的痕跡,我可以感受到那冰冷的雪地也可以感受到那滾燙的鍋爐。

  當然電影的完成離不開演員們出色的演技,林永健老師扮演的角色既是工廠裡的扛把子孟泰師傅也是家裡的父親,兩種角色的轉換令人記憶深刻。那場把豬肉帶到工廠,豬尾巴留給家人分食的戲,給不少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對於國慶檔以及之前中秋檔的正劇主題電影,都開始講述大環境裡的小人物故事了,這是值得鼓勵的,也是觀眾想看到的走向。希望電影人們今後繼續透過電影的載體,講述好身邊的故事,真實的故事。

  電影鋼鐵意志觀後感 篇4

  電影從來不是隻憑藉技術就能鍛造出來的作品。塑造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是講述電影故事的核心,也是電影與觀眾產生聯結的紐帶。《鋼鐵意志》在距電影背景七十多年的當下仍能夠吸引觀眾的注意,實際上依靠的就是飽滿的人物形象和真實的故事情節。在新中國成立前,趙鐵池是戰鬥英雄,是帶領連隊衝鋒陷陣的戰士。在鞍鋼的集體裡,趙鐵池是肩負重任的領導者,是最講公平的給專家改善伙食的工人,是在高爐即將發生危險時義無反顧上前的勇者。同樣的,他也可以是那個在生活中因為情感而動容的人。

  情感的加入使這個角色更具有了真實的生活氣息。細節令人感動的原因不僅有真實具體的敘述性表達,同樣也得益於演員的塑造。劉燁老師之前有太多深入人心的角色了,而這次對於趙鐵池這一人物的塑造仍然令我感嘆。從每一幀表情到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臺詞的表達,都能讓坐在影院的我跟隨著趙鐵池的步伐前進,去領略新中國時期鋼鐵工人的艱辛和信念。在觀看的過程中我多次落淚,因為透過劉燁老師的眼神我好像與那個艱苦的年代產生了共鳴。鋼鐵意志,鋼鐵般的意志。不僅是鞍鋼時代每個工人的信念,更是每一個國人心中永遠該守護的信念。電影作品應該給人帶來這樣的能量。《鋼鐵意志》值得每一位觀眾走進影院來體會這背後的精神內涵。祝《鋼鐵意志》票房大賣!劉燁老師在注意身體的前提下多多拍戲!

  電影鋼鐵意志觀後感 篇5

  今日,適逢國慶假期,帶著妻子和些許期待的心情去影院觀看名叫《鋼鐵意志》的電影,其實,還有一個小“心思”就是看看這部電影裡有沒有本人的鏡頭。

  在去年暑伏8月裡一天,一則招募電影群演的訊息在周圍傳揚開來,此則訊息經證實不是空穴來風,是《鋼鐵意志》拍攝劇組將在本鋼取景,屆時將會在廠區內拍攝部分片段,現大量招募臨時演員。此劇主要描述在解放戰爭後期,東北解放在即,國民黨殘部邊撤離邊計劃炸燬鞍鋼廠區,在危機時刻,“戰鬥英雄”趙鐵池帶領共產黨部隊直衝復地,殊死搏鬥,搗毀敵特陰謀,趙鐵池化身“鋼鐵戰士”與工程師孫飛雪,老工人孟泰等一同投身於鞍鋼復工復產的故事。

  從來沒有當過演員的我,出於好奇,參與了群演招募,拍攝的鏡頭主要是鞍鋼復產過程中,缺少籌建物資,各級軍民積極響應捐鋼捐物。拍攝時,考慮時代感及劇情的還原性,所有群演穿著破舊的厚厚棉質服裝,一個片段下來,服裝裡個個都是汗流浹背。簡單的幾個鏡頭,拍攝多次才過,拍攝過程讓我深深的體會到很多東西,首先,此片創作不易,付出諸多;其次,體現了當時背景下全民一心,捨己為國家情懷;更體現了像趙鐵池、孟泰這樣的鮮活人物以鋼鐵般的意志克服重重險阻,經歷千難萬險,終於在廢墟上覆建高爐,再次讓鐵水噴湧而出,不屈不撓的精神!

  影片有一段趙鐵池的動員口號更讓我深深感動,“從今天起,我以生命為熔爐,一定要造出最堅硬的鋼鐵,只要我趙鐵池還活著,這座鋼城的爐火就會永遠燃燒下去”這是什麼!

  這是新中國“鋼鐵長子”風範,這是新中國振興的基石,更是打破帝國主義封鎖,扛起重擔的“鋼鐵脊樑”。還有句趙鐵池臺詞讓我記憶深刻,“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我們就要使出百分百的勁兒”,當第一次鑿穿鐵口,看爐內鐵水滾湧而出時,映紅了第一代鍊鐵人的胸膛,更驅散了飽受蹂躪近代屈辱寒夜,這句口號,更是無數先輩為新中國成立、發展、富強,嘔心瀝血,鞠躬盡瘁精神支柱。

  影片最後,短短几年,鞍鋼就從一片廢墟中站了起來,有力支撐了新中國經濟建設的平穩起步,創造多個第一同時,也擔任了諸多角色,不僅為國家提供了大批鋼材,同時也支援大批技術人才去援助新建鋼鐵企業,更是為一批國有老企業改造提升探出了新路。

  我感慨之餘,自豪感油然而生,雖然自己只是圖一個“好奇”,參演《鋼鐵意志》影片,但觀看影片後,我感覺自己就是其中“一員”。因為我也是一名“鋼鐵人”,因為我參演此片,更因為我也是一名共產黨員。向老一輩的英雄們致敬,致敬他們無私奉獻才造就了我們今天強大的祖國。

  電影鋼鐵意志觀後感 篇6

  節前觀看了由劉燁、韓雪主演的《鋼鐵意志》,本片講述解放初期,面對抗美援朝和社會主義建設對鋼鐵的.迫切需求,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廣大工人階級,克服重重險阻,歷經千辛萬苦,成功修復廢棄的2號高爐的,在最短時間內生產出新中國的第一爐鐵水,並在技術革新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為新中國鋼鐵實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

  電影根據真實歷史改編的,屬於正劇,時代特點明確,電影中服化道基本符合年代特點。

  作為一個80後中年人,處在物資匱乏的.末期,對一些歷史年代劇,有著不同的情感,我們從小就是在這種電影薰陶和歷史宣貫中成長,所以對這些歷史劇,認可程度,理解程度是不可比擬的,隨著年齡的增加,對一些事物的看法,更加成熟。

  優秀的地方,我不多說,媒體說得很全了,我說說我看完之後的感覺:

  本片劇情設計一般,更像是一部記錄片,矛盾衝突不夠明顯,硬傷有點多,尤其是間諜王博,劇中多次的做法,明顯不專業,作為一個曾經帶領連隊的連長,敵特鑑別應該有一定基礎吧,這麼淺顯都沒有發現。感情戲做得非常差,如周剛參軍,沒有告訴周母,周母就不會上廠子裡問?這是不是能體現當時的舍小家顧大家,工人階級的覺悟,說明當時對抗美援朝的支援。

  我不知道是因為資金的問題,還是其他問題,其衝突的場面很一般。透過恢復2號高爐的過程,刻畫得不夠細緻,本身觀眾對鋼鐵煉製就不是很瞭解,過程中也沒有體現出趙鐵池發揮的作用。恢復2號高爐,主要的幾個場景,工人自願捐出材料,手工敲擊爐內廢鐵,亮點太少。

  劇中幾項衝突,一個爐內洩漏,一個王博炸廠,鏡頭給的高爐和炸藥沒有全貌,讓人感受不到危險,恢復的過程表現過於簡單,鋼鐵意志表現的不夠,儘管這是一部正向宣傳的影片,但我還是希望,能拍的更好,讓現在的年輕人理解,那個年代的不容易。

  各位演員演得都不錯,都是老戲骨,尤其是孟泰扮演者林永健老師,演得真好,配角演技都是非常線上。但是兩位主演表現就很一般,尤其是主演劉燁老師,有幾個地方感覺有點用力過猛,我看到後,直接跳戲了,一個是韓雪住院看望過程,一個是吃韓雪做的酸菜表現,可能導演想表達那個年代人的單純,但是劉老師用勁過頭了,導致出戏。這種劇不用非得有喜劇元素,它本身就不是喜劇的場景,弄得就有點不倫不類了。

  所以希望導演們認真點,不管是什麼劇,請認真拍攝,不要找任何理由,任何藉口,拍出優秀的影片,我們會買賬的,票房也會好看的,希望中國電影越來越好,能夠拍出更好的影片。

  電影鋼鐵意志觀後感 篇7

  每部電影看完後如果都說挺好的,那麼就肯定電影的質量,不過卻又否定了電影的精彩。

  影片主要講述了在1948年,東北,國民黨殘部邊撤離邊計劃炸燬鞍鋼廠區。危急時刻,“戰鬥英雄”趙鐵池(劉燁 飾)帶領共產黨部隊直衝腹地,殊死搏鬥,摧毀了敵人的陰謀。趙鐵池化身“鋼鐵戰士”與工程師孫雪飛(韓雪 飾)、老工人孟泰(林永健 飾)、總經理程時勳(張國強 飾)一同投身復工復產。在歷盡千辛萬苦之後,成功修復廢棄的2號高爐,在最短時間內生產出新中國的第一爐鐵水,並在技術革新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為新中國鋼鐵事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

  在觀影之前,小編最初對鞍鋼的發展印象、成就資料屆來自於歷史書,不過據說影片《鋼鐵意志》的主創曾5次深入鞍鋼瞭解歷史,力求真實儘可能地還原當年在惡劣環境下,透過工人們的努力與艱辛,將一塊幾乎成為廢墟的鞍鋼場,以最短時間恢復生產,練出第一爐鐵水。

  主旋律電影題材,內容莊重卻又含東北地區的喜劇元素,故事情節有急有緩,時時調動著觀影之人的情緒。影片中劉燁、韓雪、林永健等老戲骨們演繹的唯妙唯俏,人物塑造的生動細膩,深深抓住觀影之人的心。

  在劇中,劉燁雖然作為男主角一直在走主線,從連長到廠長,專搞事業,對其他情感完全不搭,算是個名副其實的鋼鐵直男。韓雪演繹得挺好,不過角色卻不討喜,對內是無腦崇拜劉燁,對外卻是女權的領導者,感覺很分裂。不過,或許是小編理解不了那個年代的情感吧!

  影片裡最震撼的無疑是國徽制好並升起的場景,作為新中國的第一枚國徽,作為能掛在天安門城樓上,象徵著中國工業崛起的標誌,小編內心在吶喊:中國工人萬歲!

  疫情席捲全球,所有人都在萎靡的生存著,我們還是需要看一些這樣展現歷史,歌頌人民的正能量影片,來激勵我們砥礪前行。

  電影鋼鐵意志觀後感 篇8

  《鋼鐵意志》打破了我對於傳統印象中獻禮劇的看法,影片沒有特別突出那一個人的英雄主義,而是用群生像來表示,每一個人都可以是英雄,影片用磨剪子,戧菜刀的三段不同說詞來講述鞍鋼的三次變革。

  也隱喻著祖國的鋼鐵事業從無到有的變遷來見證的祖國的日益強大,以劉燁飾演的廠長趙鐵池為主的一個團隊,從把一個廢掉的鍋爐開始克服了種種困難,生產出第一鍋鐵水,到後來為祖國的需求生產出各種各樣的鋼材,到最後開始為其它鋼廠輸送各種人材的故事,全片故事緊湊,所有演員均演技到位,讓我好像也置身了那個年代,而媽媽更是在影片結束以後和我講了一路她們那個年代的故事,那一刻我彷彿看到了年輕是的媽媽……

  電影鋼鐵意志觀後感 篇9

  由遼寧省委宣傳部聯合遼寧省總工會、鞍鋼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策劃並攝製,由北方聯合影視集團有限公司、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中華全國總工會文工團、人民網股份有限公司、萬達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電影《鋼鐵意志》,今天在全國院線公映。瀋陽市將透過增加影院排片和組織包場觀看等舉措滿足廣大群眾觀影需求。

  今天,影片還發布了主題曲《鋼鐵愛人》MV。歌曲由詞作家張玉珠作詞,作曲家舒楠作曲,青年歌唱家湯非溫情獻唱。《鋼鐵愛人》MV不僅展現了我國第一代鋼鐵工人一心為國、敢為人先的奉獻精神,也體現出屬於那個年代工人階級那簡單而質樸的情感。

  昨天下午,電影《鋼鐵意志》瀋陽首映活動在中共瀋陽市委黨校舉行。來自瀋陽的200多名勞動模範、機關幹部、市委黨校學員代表參加首映活動並觀看影片。

  “看到影片中趙鐵池(劉燁飾)來到瀋陽,看到我們廠鑄造出的新中國第一枚金屬國徽,作為一名瀋陽機床人,我覺得特別自豪!”全國勞動模範、瀋陽機床股份有限公司裝配切削工徐寶軍表示:“幾十年來,我們攻克過很多技術難關。有這樣的鋼鐵意志,我們一定會打造出世界一流水平的機床,攻下更多的技術高地。”

  “這部電影把勞模演活了!瀋陽是一片英雄的土地,也是勞模輩出的地方。我們廠的老一代勞動模範尉鳳英,跟電影裡的孟泰一樣,身上有一股拼勁,韌勁!”全國勞動模範、遼瀋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工具製造廠熱處理工段工段長於東海說。“我們廠之前就是生產炮彈的,當時用的炮彈鋼就是來自鞍鋼。在那樣的年代,缺衣少食的年代,是鞍鋼的爭氣鋼,還有前輩的鋼鐵意志,才換來了今天好日子。”於東海十分感慨。

  “電影裡展現的這種鋼鐵般的意志,頑強的拼搏精神,正與我們瀋陽當前的‘振興新突破、我要當先鋒’專項行動同頻共振。”來自中共瀋陽市委辦公室的機關幹部隋紹巖表示:“我們要接過歷史的接力棒,在鋼鐵意志這部電影中汲取精神力量,展現更大擔當和作為,鉚足勁、爭搶拼、挑重擔、解難題!”

  來自瀋陽市教育局的機關幹部段志慧,觀看電影的過程中幾次落淚。“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在工作中讓紅色基因融入、潤澤孩子們的心靈,讓紅色血脈代代相傳。”

  影片中爐火四溢、軍民同心的鍊鋼場景,讓來自共青團瀋陽市委的機關幹部任大林久久難忘。“電影裡的英雄人物都是年輕人,青春只有和國家發展緊密聯絡在一起,才會迸發出耀眼的光芒。”

  “非常震撼!也非常感動!這部電影是一部生動的教材。”瀋陽市委黨校劉亞軍表示,“這部電影藝術地講述了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我們向前輩致敬,更要凝聚起瀋陽振興發展的‘鋼鐵意志’。”

  諸多的瀋陽元素拉近了現場觀眾與影片的心理距離。很多觀眾認為,這部影片為瀋陽打造英雄城市提供了生動載體,彰顯了瀋陽的歷史擔當,對於凸顯瀋陽作為英雄城市的紅色特質有著重要價值,同時,對於培養新時代英雄,開創新時代英雄業績具有重要意義。

  電影鋼鐵意志觀後感 篇10

  圍繞鞍山鋼鐵廠的故事背景,有真實人物原型,講述了在解放初期,共產黨人攜手廣大工人階級共同為鋼鐵事業撰寫的一段感人至深的歷史。導演能力:寧導依舊得穩定輸出,在影片聲效、畫面和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方面都拿捏得恰到好處。

  演員表現:無論是熟悉的面孔,劉燁林永健張國強,還是新一代青年演員李沛恩,都有很好的詮釋故事角色,臺詞眼神和角色張力都把控得很到位,既不誇張又不缺失色彩。必須要說,在影片中後段,金屬國徽緩緩升起在天安門上時,作為一名中國人,心中的激昂和感慨不盡言說。希望能在影院多多看到這樣優秀的主旋律電影,不是攀附什麼,而是希望心中的信仰能夠以更融合更真誠的形式播撒展現。

  電影鋼鐵意志觀後感 篇11

  《鋼鐵意志》是一部很催人淚下的電影,情節緊湊,戰爭場面震撼人心,複習了新中國鋼鐵工業歷史,特別值得推薦去電影院觀看。

  傾聽歷史的聲音,心中感慨萬分,電影展現解放戰爭時期國家一窮二白,從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中爬起來,在一片廢墟中建設鞍鋼,建的是鋼鐵,靠的是人民群眾鋼鐵意志夜以繼日的奮鬥,有了鋼鐵就有了槍炮國防事業,保衛國家主權和平的生活再也不受欺負,感謝《鋼鐵意志》還原歷史,現在的生活來源於革命前輩的付出,珍惜今天的生活,一代代傳承這種鋼鐵意志。

  電影鋼鐵意志觀後感 篇12

  電影開始,就向大家介紹了主人公,“戰鬥英雄”趙鐵池,也為後文埋下了伏筆。作為一個在戰場上的英雄,臨危受命,要到百廢待興的鞍山,投身到鞍鋼廠區,執行這樣一項特殊且艱難的任務,工作初期,裝置的簡陋,資源的匱乏,人才的缺少,種種集中在一起,重鑄鞍鋼似乎都是看似無法完成的任務,但是鐵池憑藉獨特的人格魅力,以及心中的信仰,打擊了反動派的陰謀,克服了工業技術上的難關,折服了一群“目中無人”的專家,把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做成了。

  再到後期提到的抗美援朝戰役,在送戰友登上火車時,我想趙鐵池內心也是極度掙扎的,那時的他也希望自己是一名在一線作戰的戰士,而不是在二線工作的工人。直到孟泰大叔帶回了前線的戰況,從那時起,我想他的心態才是真正轉變的開始,鞍鋼的成敗也同樣影響著戰場的`成敗,克服鞍鋼的技術難題也就是為這個國家做出偉大的貢獻。電影中的配角渲染的也恰到好處,平淡的描繪孫雪飛,雖然兩人關係在情節中凸顯並不熱烈,但是漫漫的感情更能凸顯難能可貴的情。

  最後的最後,祝賀妻子回到鞍山,帶來了一位叫雷鋒的青年加入鞍鋼,真是點睛之筆,我能想到的只有“傳承”二字,正是因為一代一代的傳承,才能鑄成我們強大的祖國。

  電影鋼鐵意志觀後感 篇13

  這就是一部正能量的電影,像她的名字“鋼鐵意志”,像預告片裡的那句話“我將帶著你的火種,去點燃更多的高爐”,像那本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這是一個演員演得還不錯的電影,林永健是驚喜,劉燁和韓雪也不拉胯,“高城”連長還是那個味兒,就是每個人都演了適合的角色,認認真真演了自己的那一part。

  這是一個第一代鋼鐵工人的故事,有儘可能還原的艱苦條件,有他們的奮鬥,有強烈的榮譽感和集體信念感,有目標也有奮鬥。現在卷,我們也都會羨慕這樣的生活,有奔頭兒有拼搏。

  這是一個你猜的到開頭也猜的到結局的電影,但你或許會遇到一些未知的驚喜。

  這是一個還沒有登上國慶檔熱搜的電影,但還是想說可能裡面有一些旁白在努力詮釋主題,裡面有一些情節在努力拉足時長,看電影的過程中還是看了幾眼手機回了幾個訊息,但看完之後回想起來你依然會覺得這個電影還不錯。

  最後,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永遠有趙鐵池攻山頭打高地的信念感,永遠鮮活,永遠拼搏,一直不悔。

  電影鋼鐵意志觀後感 篇14

  故事節點的剪輯很清晰,是一篇切題不囉嗦的命題作文,層層遞進。特寫鏡頭很對我胃口,從眼神更能看出人物細微的情緒流動。故事的推動下印證了那一句“人心所向”。導演能力:遠景觀感不錯,畫面宏大,看起來很有感覺又不至於太過於空。色彩搭配看著很舒服。配樂上,千錘百煉的緊迫感也能帶動我的情緒,加上緊張的合成器鼓點,融入這場宏大的故事之中。張國強老師飾演的政委讓我想到鋼七連連長了。可以說全篇最好看的地方都集中在最後的部分,戰場上的戰鬥的鋼鐵意志,以及鋼鐵廠裡冶鐵的鋼鐵意志,鋼鐵人在不斷的淬鍊中面對的一次次愈加充滿挑戰的難題,確實很動人。我和爸媽一致認為,林永健老師演的最好,大特寫給的太好了。

  電影鋼鐵意志觀後感 篇15

  電影講述瞭解放初期,為了建設新中國,自己生產中國第一爐鐵水的這樣一個大概劇情,整體劇情問題不大,連貫性很強。類似劇情之前是沒有看過的,新中國前進的每一步都是不容易的,個別艱辛只有前輩們知道,電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讓我們瞭解了其中的故事。

  主演演技不作陳述,誇一誇老戲骨,林永健演技絕了啊,還有妻子一個轉身飽含淚水的雙眼,果然還是得老演員。

  電影鋼鐵意志觀後感 篇16

  9月30日,由遼寧省委宣傳部聯合遼寧省總工會、鞍鋼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策劃並攝製,北方聯合影視集團有限公司、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中華全國總工會文工團、人民網股份有限公司、萬達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電影《鋼鐵意志》在全國院線公映。我市將透過增加影院排片和組織包場觀看等舉措滿足廣大群眾觀影需求。

  10月1日,記者走進銀州區嘉誼國際影城、大地影院看到,不少影迷趁著十一國慶檔觀看《鋼鐵意志》這部愛國主義電影,用心感悟關於黨、關於革命、關於英雄的故事,讓紅色血脈代代相傳。嘉誼國際影城工作人員王超越介紹說,《鋼鐵意志》影片改編自真實事件,生動再現了火熱年代的“鋼鐵戰士”,又是首次大銀幕講述解放初期鞍鋼恢復生產的艱辛歷程。該片上映國慶檔,引發了很多影迷關注。“為了滿足影迷的觀影需求,弘揚電影裡展現的鋼鐵般意志,頑強的拼搏精神,我們影院在排片上進行調整,儘量多排此影片。現在,每天播放18場次,佔比30%。”王超越說。

  影迷陳女士在觀看影片後表示,《鋼鐵意志》不只是鋼鐵工業的成長史,更是鋼鐵人的成長史。這部電影很值得我們觀看、學習,像當年的黨員幹部和工人群眾頑強拼搏的精神致敬。時代在變,精神永存,影片一定會鼓舞更多的人前行,為建設美麗家鄉,建設更加強大的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影片製作精良,佈景真實,影片中爐火四溢、軍民同心的鍊鋼場景讓我久久難忘,非常震撼,也非常感動。”影迷王先生說,電影裡的英雄人物都是年輕人,青春只有和國家發展緊密聯絡在一起,才會迸發出耀眼的光芒。作為年輕人,要接過歷史的接力棒,在《鋼鐵意志》這部電影中汲取精神力量,立足崗位,展現更大擔當和作為。

  電影鋼鐵意志觀後感 篇17

  影片真實描寫了第一代鞍鋼人的艱苦奮鬥的歷程,影片表述的情感細膩,細節真實,讓我瞭解到老一輩鋼鐵般的意志,更加體會到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真正意義。 時代變遷,轉瞬即逝,鋼鐵般的意志,需要我們繼承。憶苦思甜,需要我們銘記,人性的光輝永存,加油努力,發揚鋼鐵精神。總體來說是不錯的主旋律影片,劉燁演技一如既往卓越!

  片中趙鐵池探病那段真是鋼鐵直男之典範,(片中笑點最集中的片段)但播映後採訪中他說他是直男但不鋼鐵,細膩還有點浪漫。

  我們需要這樣一些展現歷史、歌頌人民的影片。希望透過光影的詮釋,讓年青一代、讓更多人去了解、感動和銘記。

  電影鋼鐵意志觀後感 篇18

  這部電影從解放前的鞍鋼一直講到抗美援朝。印象最深的就是孟泰勞模,和那些團結一心不怕困難犧牲的那些鋼鐵工人,他們才是整個鞍鋼的靈魂。

  但是這個電影缺點也很大,我一直不太明白韓雪扮演的那個老師角色的意義在哪兒,整體感覺非常突兀,而且整部電影想講的東西太多導致故事很籠統。很喜歡劉燁,演的趙鐵池鋼鐵直男非常到位哈哈哈。

  電影鋼鐵意志觀後感 篇19

  很少看這種工業題材的影片,電影主旋律抗美援朝期間鞍山鋼鐵裡每一個人物都在為新中國建設盡全力奉獻自己,為同一個目標一條心竭盡全力。煉出第一波鐵水的時候不由自主全身汗毛豎起和劇中的人物一樣感到驕傲自豪。影片裡還有數個很感人的瞬間,那時期人們之間樸實無華的善良,捨不得吃的紅面饅頭,孩子們拔野草喂大的小豬崽,為了朋友,為了兄弟,為了戰友。

  也有很多很搞笑的瞬間,劉燁每一個鋼鐵直男的發言哈哈哈,真的比鞍鋼的鋼鐵還要鋼鐵。感覺影片整體還是一部蠻好的工業題材影片,男女主感情戲整部影片故事線沒有很多,在最後一刻凸顯昇華了一下,結尾以男女主火車相見收尾這裡感覺還是稍顯倉促了一些,其它的整體都還是不錯的,推薦大家可以去看一下。

  電影鋼鐵意志觀後感 篇20

  縱使困難重重,堅持鋼鐵意志,便可戰勝一切。作為迎接黨的二十大的重點影片,《鋼鐵意志》在我市上映以來,掀起觀影熱潮。這部承載著遼寧人濃濃家國情懷的影片,感動了無數觀眾。國慶假期,錦城市民紛紛走進影院,感悟這段蕩氣迴腸、可歌可泣的崢嶸歲月。

  電影《鋼鐵意志》改編自真實歷史,展現了新中國第一爐鐵水誕生的歷史過程。在電影中,廣大工人群體為振興全面癱瘓的鞍鋼鋼鐵工廠,捨己為家國,以鋼鐵般的意志克服所有困難,歷經千難萬險,終於成功在廢墟上重建鞍鋼,讓“鐵水”噴湧而出!

  “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咋也得使出百分之百的勁!”觀眾寧寧被電影《鋼鐵意志》中的這句臺詞深深感動,“有著長子情懷,有著鋼鐵般意志的老一輩英雄們,正是他們的無私奉獻,才有我們今天強大的祖國。作為年輕的一代,我們要弘揚新時代遼寧精神,勇擔時代重任,以鋼鐵意志去戰勝新的挑戰!”

  觀眾張強和上小學的女兒一起觀看了影片,他告訴記者,電影中趙鐵池到孟泰家做客時,老工人為他們準備了自己平時捨不得吃的饅頭,孩子們因飢餓而目不轉睛地望著桌上。“這一幕讓我感觸頗深,‘要創造一個孩子們吃得飽的時代’,無數先輩們為了新中國下一代嘔心瀝血,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希望孩子看完電影后,珍惜當下來之不易的好時代,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好好學習。”

  電影中動人故事、鮮活角色直戳人心。觀眾王女士在看完該片後激動地說:“感覺十分震撼,特別激動,猶如上了一堂生動的黨史課,感動於中國共產黨人的無畏與偉大,會更加珍惜當下的生活。”

  “電影看得我熱淚盈眶。我很慶幸生活在這樣偉大的時代,先輩們的感人事蹟、光輝形象和崇高精神,都激勵著我們為描繪好新時代遼寧振興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觀眾鄭召祺觀看影片後說。

  觀眾葉先生是一名退役軍人,觀影后他表示,影片中主人公不管是在戰場也好,還是在鋼鐵廠這個新戰場上也好,都在發揮著他的價值。“退伍不褪色,我一定牢記軍人職責和使命,對黨忠誠,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繼續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精神,為錦州高質量建成遼西中心城市貢獻力量。”

  電影鋼鐵意志觀後感 篇21

  總體來說,這是一部非常不錯,很有意義的電影!

  其實初看根據名字,以為是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類似的一部意志型別,結果看到才知道就本身是講述鋼鐵的故事,挺符合內容的。 就劇情而言,整體脈絡清晰,故事銜接緊密,整體很真實,有令人精神激動的成功,有令人憎恨的特務,有令人心痛犧牲,也有一個完美的結局。從畫面看,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寫實方面不知道怎麼說,但是清晰度和流暢度是夠了的。 演技方面,每個人物的形象都非常的鮮明,那個時代的氛圍,確實是令人嚮往。 電影最棒的,是向我們展示了那個時代的真實面貌,或許只是簡單的刻畫,但確是讓人們體會到了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同時,團結的力量,無私奉獻的精神,太強大了!是一部老少皆宜的電影!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