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墨西哥灣原油洩漏事件”《深海浩劫》觀後感

講述“墨西哥灣原油洩漏事件”《深海浩劫》觀後感

  《深海浩劫》是一部檢驗觀眾對美國主流價值觀認同度的主旋律電影。yuwenmi小編整理了《深海浩劫》,歡迎欣賞與借鑑。

  講述“墨西哥灣原油洩漏事件”《深海浩劫》觀後感一:

  主旋律有主旋律的拍法,美國主旋律有美國主旋律的拍法。但歸根結底,美國主旋律也是主旋律。

  《深海浩劫》是今年下半年短短几個月裡的兩部彼得·伯格執導電影之一,也是2013年以來又一部彼得·博格/馬克·沃爾伯格主旋律——《孤獨的倖存者》《深海浩劫》、即將開畫的《愛國者之日》以及未來的諸多籌備ing,這個最佳拍檔的組合形式很可能會在未來一段時間裡繼續保持下去。

  如果描繪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的《愛國者之日》能有《深海浩劫》一樣靠譜,我們很可能會在年末頒獎季見到幾個Berg上臺拿獎。這麼高質高量的組合表現,至於是兩個Berg中的哪一個能拿獎,倒不是那麼要緊了。

  聚焦美國曆史上最大的漏油事件,彼得·博格在《深海浩劫》中終於找回了災難片大導的昔日風采,在提供震撼的視覺衝擊的同時,構建出一個又一個堅實的角色,並在這些角色之間以情感為基底建立有力的聯絡。約翰·馬爾科維奇,馬克·沃爾伯格,庫爾特·拉塞爾,吉娜·羅德里格斯和凱特·哈德森的表演誠然參差不齊,但是在緊湊的剪輯下,演技上的不足並沒有顯得格格不入。

  綜上所述,我們依然能在《深海浩劫》中得到很好的視覺刺激和感染力充沛的各色人物。在這部電影中,彼得·伯格始終將視覺體驗作為最終目標,雖然前半部分的鋪墊有些乏味和套路,後半部分的大場面又稍嫌密集。但和彼得·伯格的上一部電影《孤獨的倖存者》類似,這種偽紀錄式電影和《薩利機長》這種傳統的人物傳記在敘事方法上有著顯著差別,以著力刻畫人物群像的.目的,去著力構成那些牽扯進事故的各個家庭——家庭觀念是整個美國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中小成本電影來說,得家庭者得天下,是一句非常值得斟酌的創作指南。

  然而在這一指引下,《深海浩劫》的創作實際上出現了嚴重的避重就輕,將整個集團規模的逐利和輕視風險轉為了個人濫用職權,並且以個人英雄主義的角度消弭了其批判態度,僅停止在美國精神的再一次展現上。

  畢竟墨西哥灣漏油事件不是天災,而是徹徹底底的人禍。如果連人禍都是打折的話,整部電影的立足點就很值得商榷了。

  無論如何,《深海浩劫》是一部檢驗觀眾對美國主流價值觀認同度的主旋律電影。

  馬克·沃爾伯格是一個,很接地氣,的演員——這個地氣自然是美國地氣。《深海浩劫》中的馬克·沃爾伯格無疑是一個典型的美式個人英雄,兼具智慧、力量和冷靜,是天生的領導者。片中與其搭檔的庫爾特·拉塞爾和約翰·馬爾科維奇表現也在意料之中,除了凱特·哈德森顯得有些雞肋——畢竟美國甜妞不可能僅靠甜去甜一輩子。但簡言之,主要演員們基本上很好地捕捉和還原了美國南方民眾的那種精氣神——即使在大部分時間裡,他們都在充當人肉背景或者躲避鑽井臺的驚天大火。

  說到火焰,《深海浩劫》的CGI視覺效果著實出眾。精心製作的場景涉及到整個鑽井平臺日常運轉的各個方面,從開採石油到泥漿流動再到板塊破裂——聽起來很無聊,但卻提供了足夠的代入感,足以引起觀眾在情感上的共鳴。而大量的爆炸場面令人冷汗直冒,細節更是鮮血淋淋。

  但《深海浩劫》最大的問題在於其過於套路的情節設計。既然是真實事件,故事的結局必然是缺少懸念的,只能在情節上下猛料。然而,過於戲劇化的劇情令人感到疲倦,不停呼喚美利堅人民心中的愛國主義精神並不值得鼓勵。情節在某些時刻顯得太假——用國旗滅火實在是令人無比惆悵。從某個角度來看,這種在創作上的保守是在變相地掩蓋事實真相,利用交響樂和特寫鏡頭交織的老掉牙的英雄時刻來傳遞好萊塢的流水線情感表達,將整個事件的重心從監查和處置失當轉移成了人與自然的勇敢鬥爭,而將漏油事故對整個墨西哥灣生態造成的巨大影響一筆帶過。

  作為一部商業化的主旋律電影來說,這種處置方法沒有什麼。但終歸併不是什麼值得驕傲的事情。

  講述“墨西哥灣原油洩漏事件”《深海浩劫》觀後感二:

  為什麼打五星?因為我有切身的感受。自我介紹下,我也是一名石油工人,來自海上。

  影片開始介紹了幾個主角的家庭,看似生硬,其實是在告訴我們,他們就是普通人,生活在我們的身邊,家長裡短,再正常不過。永遠修不好的櫃子,永遠修不好的車子,這樣的例子太多。每次分離就是都充滿了不捨,尤其是有了家庭,有了孩子。

  對於外行來說,怎麼形容自己的工作?我想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石油是以什麼樣的形式儲存於地下,所以更別說介紹這個專業性很強的行業,太難。主人公就很聰明,易拉罐,輕而易舉,簡單易行。

  坐著飛機去上班,看著高大上,其實就只是一個交通工具而已,和公交車沒什麼差別。撞上鳥,或許是一個不詳的開始,或者說這樣的事情並不罕見。

  到了平臺,和同事交接班,順帶拉拉家常,吹吹牛逼,講講在家裡的趣事,生活才顯得豐富多彩。印象比較深的是一個鑽工說自己畢業於哪哪哪個大學,獲得全額獎學金,國內差不多都是這樣,全是大學生。

  事故原因,事故經過都講的還算詳細,畫面處理的比較震撼,不做過多評價。對我而言,這是個對外介紹的視窗,打分什麼的肯定會多多少少有點片面。

  最後有些人在質疑,只不過是死了幾個人而已,算不上災難片,真正重要的是後來的汙染。我感覺,說出這樣話的應該都是坐在辦公室的官老爺。能僥倖逃出一命已經得感謝蒼天了,不知道這些所謂的官老爺哪一天在遇到危險時能不能逃出生天。

  這部電影是我拉著父母一起看的,我本來是想告訴他們我的工作環境並不是他們想象的多麼輕鬆,而老爸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只不過是一個安全事故罷了,哎,我很寒心,他們並沒有意識到帶他們來看這部電影的用意。發生這樣的事故,美國尚且如此,我是不敢想我國會是什麼樣子。希望再也不會像渤2那樣。

  寫的比較亂,想看就看吧,不看也無所謂。

  講述“墨西哥灣原油洩漏事件”《深海浩劫》觀後感三:

  《深海浩劫》取材真實,來自2010年美國墨西哥灣原油洩漏事件,故事背後與其說是天災,不如說是有一定程度的“人禍”,電影的反思意義也在這個點上。不過,作為大片,本片震撼場面就是原油洩漏後巨大的衝擊性鏡頭,人類在災難面前,繼續變成了被實驗的小白鼠,困鎖原地,急得團團轉,演慣了混不吝的馬克·沃爾伯格,這次演得挺認真,爺們氣質可以點個贊。

  對於我這種有點既定空間幽閉症的人,電影嚇人的地方是,活下來的工人們被困在海中央,前無去路,退無歸途,原油像怪獸的一樣封鎖了海面。這個時候,我猜很多人跟我一樣,一定在想,這水底會不會有什麼怪獸潛伏呢?韓國電影《第七礦區》講的就是這種故事,一群石油鑽井工人,在準備撤離鑽井平臺時,神秘壞獸從水底衝上來了,神龍見首不見尾,人們被逐一咬死。

  當然,作為紀實題材的影片,不能指望《深海浩劫》轟隆一聲,就從水下冒出一個巨大怪獸,但是這種恐懼是相通的,大家就像被突如其來的災難追殺,不知道能不能活著走上大陸。《深海浩劫》裡還多了一樣令人恐懼的東西,原油燃燒,導致海上大火熊熊,紅色火,黑暗海,冷的水,熱的海,工人們一旦掉水裡,可能就成為落湯雞淹死,要是被火魔襲擊,也可能馬上變成燒烤。

  上面講幽閉空間,大海本身就是一個幽閉空間,《深海浩劫》的空間感也是來自於此。船隻是更小的空間,一旦船隻損毀,無人救援,人就徹底活在了“密室”裡,要麼被大水嗆死,要麼被怪獸咬死。害怕這種空間,也是來自跟《泰坦尼克號》一年的老電影《極度深寒》,遊輪上的人相繼神秘死亡,船體一點點緊緊幽閉,人類想要逃生,簡直比登天還難,這個片子的陰影是每次蹲馬桶時都在想,會不會從下面伸出一隻巨型八爪魚的觸鬚(不好意思劇透了)。

  海怪系列電影,《環太平洋》顯然是“哥斯拉”的變種衍生物,打怪獸就像打遊戲,雖然還在思考人類與環境的關係,卻顯得很薄弱。《極度深寒》也有關於人類的反思,巨型八爪魚就是人類自食惡果的產物,不過反思同樣單薄,屍骨無存的驚悚氛圍、廝殺場面才是導演想要的。正真的反思,可能就得交給《深海浩劫》這類偏寫實的電影,還好,導演沒有把它拍成接近於龍捲風、地震、雪災這類自然災害的大片,而是踏實穩健講一件事情的不同相面。

  《深海浩劫》還在讓我糾結一件事情,怎麼拍好災難片,並且順利的移植主旋律情懷,這個片子挺美國精神的,家庭、感情、工作、隊友,但是看著就是親切自然。回到我們國度,國產災難片除了特效太爛,劇情太白痴,編劇、導演也都不愛動腦筋,把觀眾當做容易餵飽的豬腦群眾,結果電影投機倒把,想拍災難沒拍成,影片本身倒是變成了一場災難,典型代表就是馮小寧的《超強颱風》,還有《驚天動地》等片。

  演員出身的彼得·博格,當導演還是有些硬漢作風,拍的美劇不算,他的戰爭片《孤獨的倖存者》就是根據真實回憶改編,《改朝換代》也是寫實風格,硬碰硬的戰爭場景,《深海浩劫》還是拿真實題材開刀,導演的完成度已經很高,基本上觀眾想看的,都有了,不知道能不能晉升到一線導演行列。比利.林恩之外,在十一月想看一些大場面美國片,這部可以嘗一嘗,三星半推薦。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