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紀實電影《生門》觀後感

2016年紀實電影《生門》觀後感

  《生門》真實而殘酷,但不乏輕鬆幽默。《生門》怎麼寫,看看下面的範文吧。

  2016年紀實電影《生門》觀後感一:

  看《生門》,是一個更為複雜的體驗。

  男嬰成功產出,產婦夏錦菊遭遇血崩,失血近兩萬毫升,相當於身體裡的血換了好幾遍,唯一的辦法是切除子宮,但產婦卻執意保留。為此,全體醫護人員開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子宮保衛戰……

  另一個產婦,中央型前置胎盤,雙胎、重症糖尿病,保大人還是保小孩?鐵漢柔情,淚灑病房。醫生、病友、家人、朋友,籌款借貸的生死時速。

  生男還是生女?為了生一個男孩,產婦曾憲春懷了第三胎。妊娠晚期,子宮穿透,命懸一線。賭命懷胎,換來丈夫的懺悔和全家的熱淚……

  醫療題材的影視作品多了去了,《生門》真實而殘酷,但不乏輕鬆幽默。現實中被稱為“中南一把刀”的中南醫院產科主任李家福,是個充滿魅力的人,有病人問,“李主任你哪天休息啊?”他幽默地說,“我休息日是32號!”早早地趕到辦公室裡,他也會拿起噴水壺,為他那早已枯掉的綠植噴噴水,引來觀眾一陣善意的笑聲。有記者採訪李家福,問他是否去看電影《生門》,他說,看電影要兩個小時,夠我搶救一個小生命了。沒有救死扶傷的豪言,那是儒雅的醫者父母心。

  看《生門》的感受是複雜的,一會兒緊張地抓住影院座椅的扶手,為命懸一線的人操心;一會兒淚流滿面,為生命的到來,為生命之艱難。還好,最後流完所有的淚,你感覺自己像被洗禮了一遍。你想打個電話給媽媽,感謝她帶你到這個世界,你想輕鬆地感慨,“你好,生命!”

  2016年紀實電影《生門》觀後感二:

  12日,紀錄片《生門》在北京舉辦別出心裁的“先觀影后買票”點映活動。影片用紀實的方式記錄了四個家庭迎接新生命的故事。觀影后,觀眾大呼感動,並紛紛主動補上票款。

  由陳為軍執導的大型紀錄片《生門》將於12月16日登陸全國院線。該片聚焦了每一個家庭都會面臨的生育問題。新生命的降臨是每一個家庭的大事,《生門》製作團隊,歷時三年,跟蹤拍攝了多個家庭迎接新生命的故事,最終取材四個具有代表性的家庭,完成本片。

  片中,手裡只有5千塊錢的準父親,面對5萬塊錢的醫療費一籌莫展地流下了男兒淚;33週歲的產婦夏錦菊在生產過程中大出血,心臟兩次停跳換血1萬多毫升,產科主任李家福以“生死時速”在鬼門關前將她救下;年輕媽媽李雙雙腹中的胎兒被當地優生科判定需引產,但面對一條小生命,醫生和家屬完全做不到心如鐵石。

  影片真實記錄了4位孕婦誕下新生命的過程,展現了複雜的世間百態,同時也並未迴避在這個為生命而設的戰場上的“殘酷”。而在緊張之餘,鏡頭也沒有漏掉產房裡的人間溫情,醫患之間帶有幽默感的交流、手術成功後在醫務室裡醫生露出的`靦腆的微笑,質樸得令人感動。

  採訪中,有觀眾稱:“很多人並不懂母親其實都走過鬼門關,這個片子應該會震撼並且教育每一個人。”也有觀眾直言:“很多人並不懂母親都走過“鬼門關”,這個片子應該多推廣,會震撼並且教育每一個人。”

  2016年紀實電影《生門》觀後感三:

  12月16日電影賀歲黃金檔,張藝謀的《長城》被視為最大體量的電影,敢於與《長城》同日上映的影片,有葛優、章子怡以及一大批明星領銜的《羅曼蒂克消亡史》,有歐豪等小鮮肉主演的《少年》,還有一部影片,就是沒有任何一個明星的《生門》。透過前期看片可以確定的是,《生門》在劇本故事方面,將秒殺上述三部影片,作為紀實電影的《生門》的每一個故事細節,都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優秀的編劇無法編出來的。現實比電影精彩一百倍,這句話可以用在這部影片身上。

  什麼叫“生門”?一個生命誕生的全部環節,家屬的糾結感,從產科醫生到產科護士奔跑的腳步,從產婦的父兄親屬到每一張真切的人民幣,也包括每一臺搶救手術的關鍵時刻以及分娩室內外的人情冷暖。《生門》用了三年時間,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取得了四十位產婦及其家人的授權,採用鏡頭直擊的手法,最後選擇編輯了其中四位早產產婦在醫院裡裡外外的故事。沒有明星,沒有既成劇本,沒有大投資,全是對於一個生命從哪裡來和怎樣來的關注,也即一個小生命在未出生前和其周遭環境的關係,包括了其家庭,輾轉經過的醫院,在生產過程經歷的種種困難與驚險,還在孃胎裡時外面的醫療保險制度和醫院的治病機制。

  作為一個年看片超過100部的電影專業記者,作為一個在產房外焦灼過的父親,我上一次為一部電影流淚還是六年前。那是在唐山市體育中心潮溼的草地上,我一邊看著《唐山大地震》電影,一邊把電腦放在腿上淚流滿面地書寫。看《唐山大地震》之流淚,是為了生命的逝去和艱難成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