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女兒觀後感範文(通用5篇)

大山的女兒觀後感範文(通用5篇)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後,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山的女兒觀後感範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山的女兒觀後感1

  《大山的女兒》作為脫貧題材劇,無論是人物造型,故事場景還是人物表演都返璞歸真,讓觀眾讚不絕口,直言土味十足,有了《山海情》般的美學質感。沒有美顏、沒有美白、沒有磨皮。劇中人物皮膚黝黑,穿著樸素,都以真實面貌展現在觀眾面前,非常接地氣。崎嶇的山路、綠色的大山,美麗但也貧苦,去一趟村裡就要十幾公里,不開車根本不行,村裡也是蕭瑟破敗,當時廣西百坭村的風貌也在劇中真實呈現,有著鮮明的“粗糲”感。

  此外,楊蓉飾演的黃文秀戴著眼鏡,梳著馬尾辮,跟原型非常像。說著廣西普通話的楊蓉,既有原生態的味道,又有當代大學生的氣質,更演出了黃文秀的神韻,尤其是她被劉奕君飾演的農戰山誤會的那場爆發戲:我黃文秀不是來鍍金的,是帶著鄉親們脫貧的,可謂信仰堅定,張力十足。在劉奕君生活化演繹下,農戰山煙一點,眉頭一皺,廣西話一出口,一個土生土長的廣西鄉村本地幹部的形象躍然熒屏。眾多觀眾點贊:“《大山的女兒》各種小細節很用心,全民說廣西方言,特別是黃文秀說的那句‘不得噢’,很親切,太有感覺了。”“農戰山一臉正氣卻封閉固執,劉奕君將這種矛盾感展現得淋漓盡致。全劇可謂自然真實,“土”味十足,這不是貶義詞,而是鄉土,是接地氣。”

  不精緻、不誇張、不做作!講實事、說方言、訴真情!有劇評人評價:“這部電視劇採用了較為純粹的現實主義敘事手法,質樸當中透露著真實感。”有觀眾表示僅看前兩集,就已經感受到這部劇的濃濃誠意與質感,“土裡土氣的劇集細節,讓人感覺無比真實,給人一種沉浸式觀感,同劇中人共情,感受鄉村扶貧的不易。”

  大山的女兒觀後感2

  有些人從山裡走了,就不再回來,你從城裡回來,卻再沒有離開......感動中國的`頒獎盛典上,白巖松這樣向黃文秀致頒獎詞,催人淚下。以“時代楷模”黃文秀為原型創作,正在央視一套熱播的.電視劇《大山的女兒》則再次引領觀眾走進黃文秀30歲平凡而偉大的奮鬥人生,點點滴滴,情真意切,令人淚目。

  換一種方式認識黃文秀。不同於以往平鋪直敘,娓娓道來的英模題材劇,《大山的女兒》節奏飛快,藝術表達新奇,開場就以倒敘手法將觀眾的情緒迅速拉到頂點。暴雨之夜,黃文秀獨自駕車行駛在崎嶇山路上,年邁父母擔憂返程的女兒,百坭村同事不停打電話發微信預警山洪,讓她不要回村,可惜一切都來不及了……該劇開篇用急促緊張的鏡頭真實再現了黃文秀生命的最後時刻,令人心痛。然而故事講到這裡,導演卻出人意料地採用了打破第四面牆的電影語言——楊蓉飾演的黃文秀直接面對鏡頭,像對觀眾訴說一樣,平靜地介紹自己:我叫黃文秀,由此拉開了她30歲的無悔青春。不少觀眾表示:“好故事越真摯,越打動人。開場的山洪,黃文秀坐在車裡的最後一次自我介紹,把我看哭了。”“今天的眼淚為黃文秀而流。看著黃文秀殉職前在車內的自我介紹,再看她帶著父親看天安門,我的眼淚忍不住流下來。也許是因為一開始就知道結局,她的笑容是那樣燦爛,越動人、越心痛。”“看《大山的女兒》,又像去年看黃文秀事蹟圖片展那樣忍不住哭了。舍小我,為大我。內心有多熱愛人民,才有如此堅定信念,將青春和生命奉獻給脫貧攻堅事業。向黃文秀致敬!”

  大山的女兒觀後感3

  《大山的女兒》在央視一套播出後,黃文秀的事蹟和精神不僅感染了普通觀眾,更讓黃文秀的母校師生以及廣西百色市幹部群眾深受觸動。

  很多北師大師生每晚都在追看《大山的女兒》。一位北師大二年級同學表示:“以前透過新聞了解過黃文秀學姐的事蹟,現在看了《大山的女兒》很驕傲,也很受感動,她是我們北師大學子的榜樣,我也要成為她那樣的人,向黃文秀學習。”“文秀師姐的精神力量影響著每一個北師大人,我們要爭做黃文秀式好青年,讓青春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綻放。”

  在百色市廣大黨員幹部群眾中,《大山的女兒》同樣引起強烈反響。在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村民們都被楊蓉飾演的“黃文秀”身影所牽引,情感與思緒隨之而動。作為“時代楷模”黃文秀的第二任“接棒者”、市委宣傳部幹部、現任百坭村駐村第一書記黃旭在觀看首集後,和很多百坭村村民一樣,內心滿是惋惜和感動。“黃文秀同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甘於奉獻的優秀品質讓我深受鼓舞,我也決心接過她的接力棒,繼續奮鬥在鄉村振興一線,把百坭村建設得越來越好,讓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民警趙顯跟說:“作為一名移民管理警察,我要學習黃文秀同志優秀品質,在工作中找到一份屬於自己的堅守,把有限的青春投入到無限的奮鬥中去,為國家、為社會、為人民作出貢獻,實現自我價值。”

  大山的女兒觀後感4

  最近看一部關於扶貧題材的電視劇-《大山的女兒》,這部電視劇是根據黃文秀為原型改編的電視劇,讓我深受感動的是文秀書記始終把村民放在第一位,是真正想幫助村民脫貧,但一開始剛剛來到白坭村任職,就有許多村幹部不服氣,村幹部們認為這些駐村第一書記都是鍍金的,不是真正幫助他們脫貧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村幹部慢慢地改變了文秀書記的看法,也開始接受了文秀書記想幫白坭村脫貧的決心。

  其實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農村會窮?為什麼有些農村的老百姓不接受脫貧?雖然我沒有切身實地體會到貧窮的環境,但從這部電視劇瞭解到扶貧路上從來不是順風順水, 看到文秀書記整天在大山裡跑來跑去,扶貧工作強度可想而知;本來文秀書記在北京有個大好前程,因為文秀書記有一顆感恩的心所以就回到廣西支援家鄉扶貧工作,我記得文秀書記說過一句話“總有人要回去啊,而我就是要回去的人”我深深的被這句話打動了,文秀書記的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大家學習的。

  我們要學習的是文秀書記身上堅韌不拔的精神,還有她一心一意只為人民;即使我不在組織,我也要向文秀書記學習這種捨己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以黃文秀書記為榜樣去踐行“真正的致良知”,這也是一條真正走上致良知的光明大道。

  大山的女兒觀後感5

  近日,以黃文秀為原型的電視劇《大山的女兒》正在熱播,我和大家一樣被黃文秀的感人事蹟打動……

  “有些人從山裡走了,就不再回來,你從城裡回來,卻再沒有離開。來的時候惴惴,怕自己不夠勇敢,走的時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華。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脫貧的戰場,你是醒目的黃花。”這是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黃文秀的頒獎詞。黃文秀同志生前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委宣傳部幹部,從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畢業後,回到家鄉百色工作。2018年黃文秀同志積極響應組織號召,到樂業縣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埋頭苦幹,帶領88戶418名貧困群眾脫貧,貧困發生率下降20%以上。2019年6月17日凌晨,她在從百色返回樂業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難,獻出了年僅30歲的寶貴生命。黃文秀同志被追授“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脫貧攻堅模範”“時代楷模”等榮譽稱號。

  青春無悔,她用忠誠擔當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按照黃文秀的北師大碩士的學歷和能力,她本來可以選擇留在北京或者出國深造,按照流行的“成功學”,可以有“更燦爛的前程”,但她毅然選擇了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回到家鄉,在脫貧攻堅第線傾情投、在窮鄉僻壤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忠誠擔當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

  巧幹實幹,她用實際行動踐行了“紮根基層、一心為民”的價值追求。黃文秀把青春之夢寫進了泥土裡,她一次次走進貧困戶的家中記下來一本本的扶貧日記。正如她在日記中寫的“只有紮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她用無數次的入戶、無數次的談心交流,換得了老百姓的擁護。作為新時代青年,要有一個為民服務的大局意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和黃文秀一樣,用雙腳拉進與群眾的距離,用暖眼細雨溫暖民心,走與眾不同的別樣人生。

  “有的人死了,但她還活著”。黃文秀把生命奉獻給了百坭村,她永遠活在百坭村群眾的,也永遠活在我們的中。她的事蹟值得銘記,她的精神值得學習,作為一名積極向黨靠攏,爭取早日加入黨組織的我更要以她為榜樣,從她身上汲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往直前的精神偉力,積極向上,無私奉獻,用擔當踐行忠誠,用在奮鬥詮釋本色,做忠誠幹警擔當的時代先鋒,我想這才是對她最好的致敬和懷念。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