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千古風流人物作文(通用14篇)

話說千古風流人物作文(通用14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話說千古風流人物作文(通用1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話說千古風流人物作文1

  在我們中國這個有著五千年曆史的泱泱大國裡,有這麼一個人,他既機智過人又愚不可及,既坦率真誠有狡猾奸詐,既心胸豁達有小肚雞腸,既是菩薩心腸又是小人嘴臉,沒錯,如此自相矛盾的人,正是被稱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千古風流人物——曹操。

  曹操出身於官宦之家,年輕時便當上了官,他厭惡官場的陰險狡詐,憎恨那些貪了官汙吏,年輕氣盛的他,有著鴻鵠之志,所以他不願意與那些人同流合汙。執政為民。見義勇為,為名除害,兩袖清風。是老百姓心目中的清官。

  東漢年間,天下大亂,烽火連天,民不聊生。他親眼目睹這個動盪不安的社會,便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統一天下,並且已經牢牢的在他的心裡紮下了深根。從此,他為了這個夢想開始在這條漫漫之路上艱苦跋涉

  可是,他的人格卻發生了鉅變。竟忘恩負義的殺死了救他多次的項羽,殘忍的殺害了神醫華佗,而且對自己的手下的人疑心重重,消滅了大量軍隊,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這足以說明他是何等的奸,但是,在更多的時候,他表現的是雄。因為,就連親劉貶曹的羅貫中,都無不讚嘆他獨特的智慧和英勇的膽魄!

  有的人一生揮毫潑墨,也有的人一生與刀槍為伴。而曹操呢,卻是文武雙全。一生征戰於沙場,卻懂得廣開言路,開張聖聽,重視人才,而且滿腹珠璣,難得一個全能之才。一句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足以可見他的狼子野心,他曾隻身行刺暴君董卓,可見他那非凡的膽魄。他還大膽的使用空城計虛張聲勢並打敗呂布,而且取得官渡之戰的勝利,這是歷史上典型的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可見他擁有多麼卓越的政治和軍事才能。

  然而,一想做事嚴密的他,卻在赤壁之戰大敗,這是他敗得最慘的一回。面對人生最大的失敗,劉備伐東吳兵敗,損失慘重,最終因病崩逝。周瑜心胸狹隘被諸葛亮活活氣死。楊儀也是畏了罪自己殺。然而,此時年近花甲的他,面對茫茫大海,發出強有力的感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然後又積極的投入到沙場,英勇作戰。如果他沒有很好的心理素質和強鍵的體魄,在如此大年齡又怎能會作出那麼驚人的舉動!

  有人說,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孫權的江山是繼承下來的,只有曹操的江山是靠自己打出來的!我想,這句話對於曹操來說,是當之無愧的!

  話說千古風流人物作文2

  叱吒風雲,英勇善戰的項羽是英雄;一心為國卻不得重用的屈原是英雄;在我看來,開創漢朝,能屈能伸的劉邦也是英雄。

  我欣賞他英雄的性格。他可以在項羽把他獨自放在南邊時欣然前往,他可以在鴻門宴中安然脫身,他也可以在佔領城池時與百姓約法三章,他還可以在入關後不稱王,對後來的項羽畢恭畢敬。

  也許,沒有幾個是他心甘情願的,但他可以為了大業著想,而把自己的本性隱藏。他用張良而不疑,坦誠相待才會使那麼多人效忠他。

  人無完人,這樣的劉邦也會有缺點,他好酒及色,不事生產,他的嗜酒,無賴,都讓人所不喜歡,但他知錯就改,知道顧全大局。

  其實,英雄不一定沒有缺點,也不一定都是完人。像劉邦這樣的英雄,我們敬佩,我們崇拜。

  話說千古風流人物作文3

  諸葛亮——上天的寵兒,他似乎擁有揮不盡的才華和無盡的智慧,以至於劉備三顧先生於草廬之中,赤壁之戰,他舌戰群儒,分析戰事,以少勝多,逼得曹操敗走華容道。公元223年劉備內憂無患,憂忿成疾死後,他又效忠於劉禪,前後六次出師北伐曹魏,最終死於軍中。

  一曲高亢的《出師表》,牽動了多少人的心,這篇表文寫於蜀漢建興(後主劉禪年號)五年(227年)第一次出師伐魏之前,他寫這篇表文的目的,是希望國內政治修明,有一個穩定的戰略後方,使他北定中原的計劃得以實現,對於後主,諸葛亮既是忠貞不一的臣子又是受託孤之重任的長輩。表文中興國安邦之理既要講的透,語氣又不可用重;既要循循善透的開導,又要不失臣下尊上的分寸。諸葛亮以形勢使對方震動;以情感使對方感動;並且以措施教之,告知治國理政的具體辦法

  如果說,天空的湛藍離不開雲的陪襯,那麼,蜀漢地興盛必然離不開諸葛亮的智慧;如果說,魚兒的暢流離不開水的滋潤,那麼,赤壁的勝敗必然離不開諸葛亮的策劃。

  話說千古風流人物作文4

  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的歷史,千年的時光在這片黃土地上留下了段段佳話。

  回首古代歷史長河,那一聲仰天質問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勝帶領農民揭竿而起;那一番千古奇策未出茅廬就知天下三分使諸葛亮流芳百世;那一笑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李白笑出了風流;那一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道出了曹操心中的宏圖。他們是忠肝義膽的英雄,他們是聰明過人的智者,他們是才華橫溢的文人。

  我敬佩他們,但要說得上崇拜,還是孔明當之無愧。三顧茅廬,使諸葛亮現身風起雲湧的亂世,捲入了這場江湖風波。

  諸葛亮的博學智慧令我驚歎。周公瑾精心巧計的給曹孟德上演一場痛打黃蓋的戲碼,可只被孔明一眼識破。七日之內早出三千箭,本想為難孔明的周公瑾,卻不想孔明的智慧遠勝自己。三天之內就輕而易舉的從孟德處騙到三千箭弩;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公瑾急的積勞成疾,可孔明卻一語道破天機,巧借天時借來東風;既生瑜,何生亮?周公瑾被孔明三氣吐血身亡,臨死之前仰天質問。

  孔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的才智足以遠勝任何一位君王,可為報劉玄德的知遇之恩,他把一生都服務於興復漢室之中。

  他,為人公正嚴明。大意失街亭,孔明揮淚斬馬謖,陳壽的父親也因此連坐。可陳壽卻對諸葛亮依舊高度評價: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

  他,是忠臣的楷模。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道出了孔明的忠心耿耿。不僅如此,自擔任丞相,他凡事親力親為,直至最後在出軍途中,病死五丈原。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對他一生的真實寫照。

  忠臣的楷模,智慧的化身。諸葛亮,你,當之無愧。

  話說千古風流人物作文5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在歷史長河中,有無數個英雄,而三國時期,即是戰亂紛飛的時代,也是英雄輩出的時代!而關羽,就是其中的一個悲劇英雄!一提到關羽,大家眼前一定會浮現出一個手握大刀、身穿盔甲、頭戴綠帽、威風凜凜的將軍形象!關羽,是金戈鐵馬的三國時期一位重情重義的英雄,他與劉備、張飛結為兄弟,南征北戰,最終建立了蜀漢政權!

  關羽原本是東漢末年一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他武藝高強,與志同道合的劉備、張飛桃園結義,隨後四處征戰,既有悲歡,又有離合,投靠過曹操,又因為與劉備的情義,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找到了劉備,接下來,關羽還擔任了荊州刺史,他攻打樊城時,水淹七軍,擒獲于禁,斬殺龐德,威華夏!這時,曹操派徐晃前來增援,孫權派軍攻打荊州,關羽腹背受敵,敗走麥城,因不願投降孫吳,被孫權處死。關羽的重情重義是出了名的,即使曹操對他有多麼好,也不願背叛劉備,可謂“身在曹營心在漢”,華容道的事例也證明了關羽的重情重義,而他即使被孫權活捉,面臨生死關頭,也不願意苟且偷生,投降孫吳,這是世人都十分敬仰的英雄氣質!

  關羽的悲劇結局令人惋惜,他看了陸遜的信後,中了陸遜的計謀,以為陸遜初出茅廬,不必警惕,便把防守荊州的主要兵馬轉移到了樊城,讓呂蒙有機可乘,吳軍白衣渡江,佔領了荊州,關羽也被孫權所殺。

  三國志作者陳壽曾評價關羽和張飛,他這樣說:“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從這段話裡我們可以看出,關羽雖武藝高強,但高傲自大、剛愎自用,易中天教授也說關羽自大傲慢、包藏私心、貪色、好武、缺乏大局觀,事實也確實如此,關羽只是因為陸遜在信中誇讚了他,就驕傲自滿,甚至放鬆了對他的警惕,還調兵到樊城,這也說明關羽缺乏大局觀,這才讓他敗走麥城,同時,這也成為了蜀漢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關羽失荊州的事情留下了讓後來的劉備因此發動夷陵之戰,大敗而歸,病死在白帝城,從此蜀漢一蹶不振!

  歷史上對關羽的評價褒貶不一,我也對關羽敗走麥城的結局感嘆不已,一代英雄就這樣慘死,從關羽這個人身上,我們也能得出,剛愎自用、驕傲自滿是千萬不可的!

  話說千古風流人物作文6

  翻閱四大名著,最令我著迷的還是《三國演義》,我敬佩萬人之敵的翼德,我也欣賞關公的一騎當千,還有惡戰的許褚……但最令我痴迷的,還是一戰成名的趙子龍。

  念你在長坂坡上,單槍匹馬,殺退曹操二十萬雄兵,奪得青釭,削鐵如泥。殺名將五十餘人,殺兵無數,令曹軍聞風喪膽。沒有你單騎救主,哪來翼德長板橋上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你截江智取阿斗,你有勇有謀;你力斬五將,不服年邁。任爾東西南北風,你自巋然不動!“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寒潭雁度,雁去而潭不留影;八面埋伏,照樣殺人不眨眼!”

  你戎馬一生,不為兒女情長;戰無敗績,不惜黃金百兩。縱使再來五千年,爾能有幾個如此有勇有謀,不為權利所動搖之人?

  追憶似水年華,你少年與文丑戰五十餘合,不分勝負;世皆黃粱一夢,你創無數功勳,忠烈流芳百世!

  曹軍二十萬之中,如無人之境,你直透重圍,槍刺劍砍,雖血染徵袍,仍忠義滿懷;你濃眉大眼,身長八尺,全副披掛,持槍驟馬,縱敵千軍萬馬。

  自高祖斬蛇起義,攻入秦,楚漢紛爭,又併入漢,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蜀雖佔臥龍鳳雛,冢虎幼麟,鬼才毒士中的三位,也沒能挽回敗局,最後魏吞蜀,吳也被並,為西晉。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七許八黃九姜維。”歷史上趙雲並沒有與呂布鬥過,所說布獨佔三英,但云也單敵二十萬雄兵;雖說布有氣勢龐大的陷陣營,但云也有輕騎白馬義從。其實雲與布鬥,也並非會輸,只因未有較量。

  當趙雲化煙歸去時,孔明也就跌下足來,失聲痛哭,為何興死吐血,苞死昏厥?是,雲乃一老將、廢將,而興、苞還可以獨當一面。但你回想雲之功勳,也不該如此偏心!

  話說千古風流人物作文7

  我認識蘇東坡並非偶然,從小我就聽當老師的舅舅講蘇東坡的故事。我每次都在他的故事裡沉醉,如沐春風。

  他是一個長衫飄飄計程車人,有著飄逸的神采和鬍鬚,那麼,慷慨激昂地歌著“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豪情滿懷,激起片片雪白的浪花。在浪濤滾滾間,時光無情的泯滅了一個個意氣風發的容顏,把鮮活的身影淘洗得沒了形跡。他總是嘆惜古人的消逝卻不知自己的身影也在嘆惜中成為人們的記憶,大浪掏盡的人物中,他成了一個代表。

  我曾認為,像他那樣的人應該是一個完美的風流才子形象吧。琴棋書畫,他樣樣精通,特別是他的詩詞,文章,一直流傳至今,讓後人們玩賞的數不勝數。縱觀歷史,雖有許多的詞人,世人在歷史上留下了他光輝一生,但又有哪一個如他一樣潔白靈動?當他把豪放與俊逸灑脫得那樣自然時,天地之間,豪放詞成了精品,與婉約形成了對立的兩大流派。

  他是豪放派的代表,但他並不排斥婉約。事實上,他也寫過許多有名的婉約詞,“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他也有情意悠長的時候呀!晚越纏綿,與豪放無關,展示了男人柔弱的一面。

  他很喜愛竹,“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他有了竹,脫離了俗。在他的住所旁,少不了竿竿翠竹,披風拂雲。在他的畫卷中,秀竹姿容俊美,與詩文增輝。

  他也像竹一樣,他有像竹一樣的虛心寬闊的胸襟,有和竹一樣的堅韌無懼的意志。他從不向人低下高傲的頭顱,與世無爭看淡生死。有時,我真為他慶幸,他從深愛竹中學會了處世的哲學。如果沒有像竹一樣的品質,他如何應對一生遭貶的處境和失去妻子的遭遇。在黃州、惠州的經歷中,他離京城越來越遠。但他無論貶到哪裡都能造福一方,惠澤他鄉百姓。於是,地方百姓感激的淚水就成就了他的偉大,蘇東坡,你是官員中的強者,智者,仁者!

  話說千古風流人物作文8

  不曾想過,項羽的不肯過江東,是一種瀟灑。

  殘陽鋪江似血。微風拂亂了他的髮絲,他站在烏江岸邊,空洞的眼神迷茫的扎進湍急的江水中。他抬抬頭,腦海中湧現出江東父老殷切期待的面孔與虞美人的音容笑貌。當年的楚江霸王,再也忍不住滿心的痛楚。“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他仰天大笑,隨即劍氣凌然,寒光一閃。他的自刎,書寫了歷史長河中不肯過江東。無顏見江東父老的一代霸王真英雄的瀟灑!

  不曾想過,屈原的縱身一躍,是一種瀟灑。

  江面蕭條,江岸長滿青苔。他頹敗的拖著沉重的步履來到汨羅江畔。逐出郢郡,流放江南,輾轉流離……他仰頭望望天空的飛鳥,是那樣自由,朝著夢想奮力翱翔,“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帶著滿心憤恨,他縱身一躍。他的一躍,凝成了一條弧線宣明瞭滿心的愛國情懷與“吾將上下而去索”的瀟灑!

  不曾想過,李白的醉後吟詩,是一種瀟灑。

  清冷的月光下,身著一襲白衣的他手握觥籌,朝著月兒飲酒對唱,找不到知己的痛楚深深侵入他的心中。此時沒有任何人,只有孤寂的月兒以及單薄的影子陪伴他。他孤獨嗎?不!他不孤獨!雖然沒有知音,但他還有詩篇!“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他的約定,吟唱了他豁達開朗。樂觀向上的瀟灑!

  不曾想過,諸葛亮的拂袖一揮,是一種瀟灑。火燒赤壁,草船借箭,六出祁山,七擒孟獲。談笑間,歷史輾轉千年。羽扇綸巾,一揮間,一切灰飛煙滅。他是忠與智的化身,但是,命運卻與他開了個玩笑:“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他的一生,詮釋了忠誠智慧的瀟灑!

  歷史長河,源遠流長。活著,就要活得瀟灑;死了依舊詮釋瀟灑。這瀟灑,讓我折服;這瀟灑,讓我心馳神往。

  話說千古風流人物作文9

  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達;他的豁達造就了他風雨無阻,“風雨任平生”的一生。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

  蘇軾一生風雨,一生坎坷,然而,無論他走到哪裡,他的名字就響徹在那裡的天空中,響徹在那裡的人們的心坎上。他的“一蓑風雨任平生”道盡了千古的真理,讓人懂得用開朗、寬容、豁達的心去面對身邊的人,身邊的事和物;讓人知道用感激、豁達的心境去挑戰人生。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多少英雄豪傑。蘇軾站在曾經是三國人物競風流的赤壁面前,像一個關西大漢,手持鐵板,大聲高呼“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這是他歷經風雨後的坦然,這是他真情的告白。他知道在有生之年要用美酒來面對如畫的江山,如夢的人生。

  古人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美麗的西湖承載了多少中國文人的夢,蘇軾雖被貶至此,然而他沒有悲愴,沒有哭天地,沒有憤憤不平,風雨任平生。他懂得了“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簡單道理。於是,一道蘇堤便橫臥西湖。他要讓西湖儲藏的心靈,淹沒他所有的痛苦,所有的憂傷。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常作嶺南人。”這是他被貶至天涯海角的海南所作的詩。他用荔枝的甜美洗去了官場的汙垢。他寧願一輩子做一個普通的嶺南人,每天嚐盡甜美的荔枝。你看,這是一個何等豁達的心情,官場的風雨,生活的風雨均無法阻擋他心靈的前行。他要讓他的一生過得甜美、豁達。

  《明月幾時有》一詞道盡了詩人在外想家想人的心境。“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然而他也沒有因此悲傷嘆息,對生活失去勇氣,失去信心。他讓天上的明月傳達自己對遠在千里之外的故人、家人的思念。一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不僅讓他的風雨一生得到昇華,而且撫慰了多少中國人思鄉思人的心靈。這個時候,他把其豁達的心交給了飽懷思念之情的人們。他要告訴他們――生活的風雨摧不倒我們,我們同在。

  風雨的一生,豁達的一生;美麗的一生,多情的一生。

  蘇軾,永垂不朽。

  話說千古風流人物作文10

  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李易安,“年年雪裡,贏得滿衣清淚!”林妹妹,“紅消香斷有誰憐?”吾更愛千古風流人物――曹操是也。

  ――題記

  中國歷史上有無數個名人,沒有誰能像曹操那樣,引發我無限的思緒和敬意。雖然曹操不具有劉備的仁德、呂布的武藝、諸葛亮的聰明,但是他的'智慧和謀略是這些人都不具有的。三國時期,可謂是猛將如雲,謀士如雨,而我卻偏愛曹操。

  人有才不難,有德也不難,難得的是德才兼備,而曹操曾東征袁紹,路經一片麥地,他下令不得踐踏麥子否則將要問罪。自己卻因馬受驚而踏壞了不少麥子,他便要自行問罪,卻因手下眾將力勸,最終,他還是割發代首,以減輕其罪行。千古流傳,吾動之!

  曹操還曾為迎接一位謀士的投靠,而赤腳相迎。這樣的行為所體現出的仁德,也並不亞於劉備那樣淚水似的仁德。仁義之至,吾動之!

  曹操非常看重人才,這一點劉備與孫權遠不及他。龐統曾先後投靠孫權與劉備,但因龐統貌醜,孫權竟不任用,而仁德美名遠揚的劉備也只是封龐統一個芝麻大的官。可龐統在赤壁之戰前夕,詐降曹操之時,曹操卻重宴相待,封其大官,不以其貌醜而嫌之。極具領導風範――愛才!吾動之!

  曹操不但是三國時期的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更是著名的文學家。他的詩歌氣魄雄偉,慷慨悲涼。就在我讀了他的《蒿里行》後,對他更加敬佩,“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這句詩,深深體現了曹操對遭受到戰亂的百姓的同情。愛民之心,吾動之!

  記得我讀《三國演義》時,總希望曹操能贏,這樣一位德才兼備、任人唯才的人不贏,真是天理不容。但是他每次在戰場上遇見諸葛亮,總是大敗而歸。他雖然輸了,在他有生之年沒有完成統一中國的宏願,但是他的千古風流卻讓我感動!

  歷史早已過去,我們現在在追溯舊事,來看曹操之“奸”。曹操之“奸”並不令人憎惡,那是因為他的“奸”是豪傑之“奸”,並非小人之“奸”。古往今來有兩種人,一種人為現在而活,拼命享受,死而後已;一種人為理想而生,死而後已。曹操就是後者,他的確實現了超時空的存在,在歷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

  話說千古風流人物作文11

  18世紀末,在政局動盪的法國出現了一位驚世英雄。他將帶領軍隊,屢屢大敗反法聯盟;他將傾其才華,頒佈一部即將成為範本的法典;他也將展開大規模的對外戰爭,控制歐洲的許多已經有一定經濟實力的成熟的大國——他就是拿破崙。

  拿破崙·波拿馬(1769—1821)是法國資產階級政治家和軍事家,法蘭西共和國第一執政),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崙出生於科西嘉島上的一個破落貴族家庭。15歲那年,拿破崙進入巴黎陸軍學校學習。一年後畢業,他成為了一名炮兵少尉軍官。在整個法國大革命時期,他參加了革命軍,多次參加了反歐洲封建聯盟干預法國革命的鬥爭,並屢立戰功。1799年底,拿破崙發動政變,奪取政權。5年後,他加冕稱帝,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在位期間,拿破崙對內鞏固資產階級政治,頒佈《法典》;多次大敗歐洲反法聯盟的軍隊,並乘勝擴大法國疆域,控制了歐洲反法聯軍趕下臺,法國的封建王朝在外國軍隊的保護下復辟。他於1821年因胃潰爛死於聖赫勒拿島。

  拿破崙·波拿馬——法國偉大的軍事家與革命家。他擁有非凡的軍事才能和國人的機敏頭腦,但他戎馬一生,四處征戰,給許多人帶來了苦難。他經歷無數次戰役,創造了赫赫戰功,但最後卻兩次被流放,孤獨地死在聖赫勒拿島。他的一生堪稱一個輝煌的悲劇。

  歷史上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法國大革命高潮結束後,資產階級期望穩定統治秩序。但對外戰爭仍在進行,人民生活沒有擺脫困境。此時急需一名既有軍事才華,又可以鞏固國內資產階級革命統治的人。因此“時勢造英雄”,拿破崙憑藉他出色的才華躍然於法國政治舞臺上。

  他少年英雄,立下顯赫戰功,而且頭腦精明過人,馬克思曾說他,“用不斷的戰爭來代替不斷的革命。”不失時機地發動政變,登上權力的巔峰。他的《法典》對內鞏固了資產階級的統治,把資產階級的革命成果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拿破崙驍勇善戰,擴大了法國的疆域。並透過戰爭打擊了許多歐洲國家封建勢力。也將法國許多先進的文化思想逮到了其他國家,他在一些被侵略的歐洲國家強制推行他的法典,這看似很不公平,但事實上,他的《法典》比當地的許多法典都要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當地的發展。

  但相對的,拿破崙起初進行的是正義的自衛戰爭。後來隨著他野心的膨脹,他的戰爭轉變為非正義的侵略戰爭。正如他所說的那樣,“從偉大崇高到荒謬可笑其間僅相差一步”,他從一個民族英雄變成為一個令許多人憎之入骨的侵略者。

  他永無休止的戰爭使許多國家遭受了嚴重的創傷,也使得本國時常處於戰爭之中,給人民帶來了苦難。

  世界上沒有常勝的將軍,最終,萊比錫戰役和滑鐵盧戰役的失敗宣告了他軍事生涯的結束。也使得他的“百日王朝”畫上了句點。

  而晚年的拿破崙善於總結,他的許多名言,如:“我的字典裡沒有“不可能”這三個字”,“我最大的敵人是我自己”,都成為後人寶貴的精神財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

  話說千古風流人物作文12

  《老人與海》中老人與鯊魚進行著殊死搏鬥。雖然自己的獵物最終被“洗劫一空”,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骨架,但老人與鯊魚搏鬥而不是棄魚逃路,這敢於同鯊魚鬥爭的人又有幾個能?即使老人失敗了也是英雄。在中國人心中有這麼一種“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評定人物標準。

  然而,古往今來,卻是有不少失敗的英雄名載千秋史冊,可見失敗者也並非不是英雄。

  美國以強大的兵力去侵略伊拉克,而此後又到處去找理由,雖然推翻了薩達姆,但誰聽到過說布什是英雄?

  魂斷烏江的西楚霸王是一個悲劇英雄。劉邦,贏得漢朝的基業,死後並未留下永世英名,而烏江自刎的項羽卻獲得了千百年來無數人的同情與讚美。

  東史郎多次上訴均以失敗而告終,但從另一個角度去看人類追求和平的道路上的成功。他在每一個追求和平人心目中是一隻象徵和平的鴿子。

  雖然他們一次次失敗,但他們卻不言放棄,這是一種信念。在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美好而難得的東西,只有不放棄勇於嘗試,那麼即使是失敗了也是精神上的英雄。

  如果說一位成功的英雄給人留下的是更多的鼓舞與力量,那麼失敗的英雄除了悲壯卻還蘊含著令人不能不動容的瀟灑,而當瀟灑隨風而去,最後留給人們是那悲劇英雄獨具的莊嚴,堅定的自信和不言放棄的精神。

  更多的失敗者是為後來成功者做了奠基石,從這一意義上看,失敗者何嘗不是英雄?為此,我要為失敗的英雄平反,為他們喝彩!

  話說千古風流人物作文13

  “大江東去,浪淘盡,數千古風流人物。”這些風流人物的生命可能已逝,可是他們的精神永遠散發著光芒,他們的精神永遠影響著我們,他們的事蹟永遠不會隨歷史的長河而泯滅,而消失。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激勵過無數的熱血青年;“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讓多少老年人煥發青春;“怒髮衝冠憑欄處”使人頓生報國之情;陳設仰天質問“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揭竿而起;諸葛亮未出茅廬而天下三分,成為智慧的化身;李白“斗酒詩百篇”;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憂國心;一代一代的人們為後人留下了膾炙人口的篇章,激勵著我們努力上進,奮發向前。

  李白的詩,超越了人間社會的盛衰興敗的歷史,永恆的照射著西江水面的月光,將絕代佳麗的秀容、俊美融於秋月,將旅行的孤獨之人與故鄉的人們聯絡在一起。李白有借詩酒風流的曠世才華,於醉醺醺然的狀態超越了幾乎是不可超越的市井與朝廷、布衣與天子的社會等級臺階,超越了真實與夢幻的意識界限,他簡直是“詩仙”,一位超凡脫俗的“詩仙”。

  杜甫,他將最美好的中秋祝願,用水調歌頭送給人們,彷彿他在與明月對話,在對話中探討人生,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尋味,它的意境豪放而闊大,情懷樂觀而曠達,對明月的嚮往之情,對人的眷戀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瀟灑的風格和行雲流水一般的語言,至今讀起,都有一種美學享受。

  長江後浪撲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讓我們帶著千百年來風流人物的輝煌,奮發努力,讓浪比浪高。

  話說千古風流人物作文14

  展望古今中外風流人物,看歷史的車轍輾轉,留下了輝煌的痕跡,觸動了我的心靈。

  項羽觸動了我的心靈。這位“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雅不逝”的霸王,一位諸侯混亂中力挽狂瀾的能者,令各路諸侯匍匐稱臣的王君,一位破釜沉舟以激動士兵的將帥,垓下一戰,不肯過江東,金戟一揚,血灑疆場。他創下一番霸業因要面子付諸流水,我為他惋惜。

  蘇軾觸動了我的心靈。東坡,那個在“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的驚魂未定中自省反思,從而悟儒家之推已及人,會佛家之眾生平等,領道家之珍重生命,集眾家之精華,鑄造“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超脫豁達。我為他讚許。

  司馬遷觸動了我的心靈。“一代君權痛蠶室,千秋史筆溯龍門”的司馬遷,在蒙受不白之冤,遭受宮刑之辱下,為達成先父遺願,完成自己的理想,在獄中艱苦度月,終於著成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千古傳承的《史記》。我為他的堅毅表示讚許。

  梵高觸動了我的心靈。梵高,這位印象派畫家,為探究一個未被發現的新世界,不惜放棄自己的家財。論家境,他的家族是當時歐洲最大的畫商,幾乎控制著全歐洲的美術市場,他完全可以迎合時尚以謀利,但是他卻不屑。他的思想超前,難以為人接受。終於,在巴黎一處無人知曉的角落裡,梵高像自己筆下的向日葵一樣綻放自己最後的美麗。他自盡在一片金黃的麥田中,一如他的追求光明。我為他的執著讚許。

  望古今中外多少風流人物觸動了我的心靈:苟踐臥薪嚐膽,韓信受胯下之辱而富強,祖狄聞雞起舞,生活即是藝術的畢加索……他們編著的篇章,他們的品質,他們的精神,是人類歷史上的魂寶。我要學習他們的精神,讓自己的人生別有洞天。

  他們的所有已經融入歷史的汗青,不管鐫刻的是人們褒揚或是貶斥,但他們遺留下的痕跡,在無聲中起舞,觸動了我的心靈。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