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覺記憶吃肉為題目的作文

味覺記憶吃肉為題目的作文

  席間,一桌豐盛的菜餚剩下不少,感覺有些浪費。有朋友就說到八十年代那個時候,家裡很節約,一週才吃一頓肉。然後問我的情況?我幽默地回答,那個時候我家吃的比較健康,一般兩到三個月才吃一次肉。

  小時候,家裡很窮。三兄弟都在讀書,長兄讀高中,二哥讀初中,我讀小學。倒不是說讀書導致貧窮,而是本身就窮。

  考慮大哥高中學業重還有身體弱,爸媽每週都會買半斤肥肉回來,炒了基本都裝缸子裡,讓我或二哥走十多里山路送給大哥。途中要是饞了,我也會偷偷地端著缸子聞一聞,僅此而已。所以,到現在都沒弄明白,那麼小的我怎會有如此的自我約束力?

  八十年代,老百姓的物質生活尚不富裕。村裡人都是如此。尤記得有一年,非常清楚的記憶,家裡稻子遭了蟲災,除外錢方面的拮据還面臨缺糧的窘境。那個時候讀書是興背糧蒸飯的。為了不讓幾個孩子輟學,父母硬是省吃儉用,節約每一分錢下來買糧供孩子讀書。確實有好久沒有吃過肉菜了,幼小的內心深處開始渴望惦記。機會來的正是時候,農忙又開始了。經濟稍微好的家庭當屬那個年代特有的工人家庭,二伯家就是。二伯家插秧用人,專程喊了我媽中午帶上孩子吃飯。期待已久的美好,我則興奮了一個上午,就等午飯時光的`到來。可當吃飯的時候,所有人都忘了叫我,而我就在河對面的竹林裡,高傲地眼巴巴地望著二伯家的院子。那裡有兩桌人在高興地吃著午飯,桌子中間有一盤臘肉、幾個素菜和一碗湯。我陷入到臘肉入骨的香和怎麼邁動步子走過去不尷尬的兩難裡,最終卻選擇悄悄回到家裡喝上一碗粥填飽胃的困惑,如釋重負。

  隨著長大,從農村到城市,生活越來越好,而這份心酸有趣的記憶也變得模糊。今日寫下來,希望我的孩子和晚輩們能看到多不容易的過往並能珍惜生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