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圖書館之戀作文

我的圖書館之戀作文

  自從研究生二年級時從學生宿舍搬出來,我便鮮少泡圖書館了。偶爾一月裡有一兩次回學校借還圖書,也是步履匆匆,難有停下來坐個半天靜心看書的閒情。上半年,校圖書館大修,臨時佔用了大學生活動中心一樓的乒乓球館,離住處一下子近了許多。

  不久前受人啟發,我給自己制定了每週至少三種雜誌、每月至少一本小說的閱讀計劃,加上臨時圖書館延時開放,我近期光顧圖書館的次數便明顯增加了。有時,週五下班早,便順道去圖書館坐上一兩個小時,等天黑了才回家;有時,我會在週末特意騰出半天,去閱覽室坐坐。

  圖書館正門斜對面有一家“噹噹水吧”飲品店。進館前,我總會不由得跑進去要一杯溫熱的奶茶。往往我並不是真正需要奶茶,但“奶茶+雜誌”似乎已成為一種最佳體驗組合。在西斜的陽光照射下,舌尖飄蕩著淡淡的牛奶和著清茶的味道,大腦吸收著雜誌裡的`金語玉言、世間百態,這種感覺說不出的美妙。

  無論心境如何,圖書館都是一個不錯的去處,但場館格局的差異總會微妙地影響著讀者的心情。

  大學時的圖書館,也只有四層,但層高大,高高的白色天花板,令人有種無所適從之感。閱覽室的設定也不夠人性化,一樓的傳媒閱覽室和二樓的外文閱覽室終年陰森乾冷,館藏圖書也多為二三十年前的舊刊;三樓集中了文理科兩大閱覽室,人氣最旺,去廁所總得排好長的隊;四樓教師閱覽室,是唯一的報刊雜誌陳列處,為數不多的座位僅留給教師和碩博研究生們,本科生一概被拒之門外。

  位於北京中關村南大街的國家圖書館,用“高階大氣上檔次”都不足以形容其外觀。遠觀之,恰似電視劇《封神榜》中“鹿臺”一般的高階上,擺著的一本銀色大字典,著實令人驚歎。但僅此而已。

  安檢後入館,可乘室內扶梯輾轉登上4樓,俯瞰這個形如古羅馬鬥獸場般的“字典”內部,螺旋狀排列的座位一覽無餘。就坐其間的讀者,顯得那麼渺小而脆弱。在那兒,內心對知識的渴求,被一股奇怪的力量壓了下去。因此直至今日,我僅踏足過國家圖書館一次。像個缺乏耐心的遊客般,草草看了一眼全貌就匆匆出館了。

  關於上海圖書館,常聽老師們講起他們當時趕寫畢業論文時,在上圖日夜不休地影印資料的“苦痛”經歷。仍有不少老師跟我們開玩笑說,要完成一篇合格的碩士畢業論文,非坐壞上圖一張凳子不可。我竟當真了。去歲底論文開題前,有一陣子,我苦苦不得合適的論文材料,便跑去上圖坐了好幾天。雖多次無功而返,但親身感受了上圖的學習氛圍,也算不虛此行。

  上海圖書館位於淮海中路,雖處市中心,卻絲毫不鬧。這裡沒有大型購物商場,也不屬交通要處,四面有幾條稍狹的老式街道縱橫交錯,均被古老的法國梧桐遮覆地密密實實。乘公交一路走來,還能看到不少民國時期的名人舊居、歐式花園小洋房,到處充滿醇厚的文化氣息,是“軋馬路”的不二之選。

  上圖建築外觀可謂“中西結合”。館前草坪一側,立著一尊羅丹《思考者》的白玉雕像。館內裝修風格古樸莊重,在奢與儉之間做到了恰當的平衡,四壁的古文浮雕又適時地體現了智慧與思想的交融。內部整體空間不大,卻得到了充分運用,半人高的陽臺下掛滿了一片片綠色植物,彷彿垂下的綠色小瀑布,錯落有致、青翠欲滴。一樓空曠處,有時會展示一些名人書畫作品;綜合服務處,忙碌來回的身影,為這座沉靜的場館增添了不少生氣。

  在某種程度上,圖書館也是一座城市的心臟,裝載著這座城市的喜怒哀樂。愛上圖書館,身心便有了託付之所……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