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杜甫簡介及代表作

唐代詩人杜甫簡介及代表作

  杜甫(712年2月12日[1]~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出生於河南鞏縣,原籍湖北襄陽。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下面跟著小編來看看唐代詩人杜甫簡介及代表作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杜甫簡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1-2] 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杜甫代表作

  《譴懷》《昔遊》《卜居》《堂成》《蜀相》《為農》《有客》《狂夫》《舍》《江村》《野老》《遣興》《南鄰》《恨別》《客至》《江亭》《可惜》《獨酌》《寒食》《石鏡》《琴臺》《病柏》《枯棕》《不見》《大雨》《四松》《歸雁》《去蜀》《除草》《丈人山》《成都府》《石筍行》《贈花卿》《少年行》《大麥行》《題桃樹》《漫城二詩》《春夜喜雨》《草堂即事》《絕句二首》《絕句四首》《戲作花卿歌》《望嶽》《酬高使君相贈》《春日江村五首》《春水生二絕》《絕句六首》《春望》《石壕吏》《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江南逢李龜年》《天末懷李白》《月夜憶舍弟》《兵車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登兗州城樓》《登樓》《月夜》《潼關吏》《新安吏》《垂老別》《旅夜書懷》《水檻遣心二首》

  杜甫代表名句

  1、紈絝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2、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3、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4、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春日憶李白》

  5、邊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兵車行》

  6、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兵車行》

  7、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8、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春望》

  9、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春望》

  10、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江南逢李龜年》

  11、昔聞洞庭湖,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登岳陽樓》

  12、娟娟戲蝶過閒幔,片片輕鷗下急湍。 《小寒食舟中作》

  13、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登高》

  14、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閣夜》

  15、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詠懷古蹟五首》

  16、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詠懷古蹟五首》

  17、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秋興八首》

  18、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旅夜書懷》

  19、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20、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絕句四首(其三)》

  21、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絕句二首(其一)》

  22、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 《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其四)》

  23、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4、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戲為六絕句》

  25、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其六)》

  26、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7、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水檻遣心二首(其一)》

  28、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春夜喜雨》

  29、自去自來樑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江村》

  30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望嶽》

  杜甫人物評價

  《杜工部詩話選》

  詩人以一字為工,世固知之,惟老杜變化開闔,出奇無窮,殆不可以跡捕。如“江山有巴蜀,棟宇自齊梁”,遠近數千裡,上下數百年,只在“有”與“自”兩字間,而吞納山川之氣,俯仰古今之懷,皆見於言外。藤王亭子“粉牆猶竹色,虛閣自松聲”,若不用“猶”與“自”兩字,則餘八言,凡亭子皆可用,不必藤王也。此皆工妙至到,人力不可及,而此老獨雍容閒肆,出於自然,略不見其用力處。今人多取其已用字,模仿用之,偃蹇狹隘,盡成死法,不知意與境會,言中其節,凡字皆可用也。

  詩語固忌用巧太過,然緣情體物,自有天然工妙,雖巧而不見刻削之痕七言難於氣象雄偉,句中有力而紆餘不失言外之意,自老杜“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與“五更鼓角悲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等句之後,嘗恨無復繼者。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