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動漫的故事

宮崎駿動漫的故事

  宮崎駿,他是不僅是日本出名的動畫大師,而且還是世界上有名的動畫大師,由他出品的動漫電影包括《千與千尋》、《龍貓》、《天空之城》、《哈爾的移動城堡》、《幽靈公主》……。今天小編給大家就給大家講一下宮崎駿動漫的故事。

  某天我去宮崎駿的工作室玩,進屋後,一抬頭便看到掛著我送他的一幅字,上書“混蛋!”宮崎駿對我笑道:“看了這幅字,我天天生氣,都是你惹的。”

  我寫“混蛋!”一詞自有理由。在宮崎駿導演的動畫電影《紅豬》中,我給女主角吉娜配音。電影裡有這麼一幕,吉娜對男主角、一頭“豬”——波哥·羅素大叫“混蛋!”這句臺詞,我在宮崎駿的要求下,重複了無數遍。“不行。加藤小姐,你要表現得更憤怒點才好。”我重複了好多遍,宮崎駿仍不滿意但耐心引我入戲,我第36次大喊“混蛋!”後,宮崎駿總算說了句:“差不多OK了!”宮崎駿就是這樣一個全身心沉浸於工作的人,從他對待臺詞的認真態度即可窺見一斑。

  宮崎駿的作品都透露出環保意識,但環保概念不是赤裸裸地直接展現,而是透過令人喜聞樂見的方式表現。這才是宮崎駿的.本質。

  宮崎駿說:“小孩看電影不會去思考其中的道理,他只看有不有趣,所以給小孩看的電影很難拍。”是否有趣,能否讓觀眾看後感到快樂,這就是宮崎駿信奉的一部好電影的標準。

  可拿什麼來保證電影的趣味性呢,我想那就要看細節了。宮崎駿電影很重視細節,從出場人物的面貌,到影片中出現的建築物、機器、背景,每一處都做了細緻詳盡的描繪刻畫。

  我有過類似。前幾年,我有緣造訪了蒙古北部庫蘇古爾湖畔的一個村子。我走入一個蒙古包,裡面光線昏暗,當看到聚集在那裡的人們的臉龐,我險些叫出聲來:“宮崎駿,就是這兒!”《幽靈公主》一片中登場的鄉下村莊里長老們的臉如在眼前。日本人的根就在那樣的村莊裡。在電影開拍之前,宮崎駿深入民間走訪,蒐集素材,足跡遠及蒙古的邊遠小樹。

  關於宮崎駿電影對細節的重視,再舉個讀者耳熟能詳的例子。在《懸崖上的金魚公主》裡,波妞得到一塊三明治後,只吃夾在裡面的火腿。家長和小孩看到這幕後,感同身受:“啊,波妞也只吃火腿呀!跟我一樣。”影片在這個細節的刻畫上,不經意間也體現出了“時代”的特徵,那是個小孩可以只吃他愛吃東西的時代。透過一個細節就能揭示影片中的時代特徵,而不論及好壞,這是宮崎駿動畫電影的特長。

  《紅豬》裡的主角在銀行取錢時,視窗工作人員問他:“不買點國債嗎?”這段場景取材於二戰時義大利墨索里尼政府推行的政策。像這樣的細節,對於電影院的觀眾,幾乎是不加思索之間,就閃過去了。但這種刻畫絕非沒有價值,對影片時代背景嚴謹細緻的刻畫,撐起了整部電影的品質。我認為這就是宮崎駿的電影哲學。

  一直以來,因為二戰,宮崎駿內心有一種負疚感。宮崎駿的家族在二戰期間開了一家“宮崎飛機”軍需工廠。二戰結束後,工廠不再製造飛機零部件,改為生產鍋具。但宮崎駿成年後仍然迷上了飛機,畢竟他家裡開過生產飛機零件的軍需用品工廠。官崎駿從小耳濡目染,深受影響。他熱愛飛機,但飛機是戰爭工具,自己痴迷的東西卻是人類罪孽深重的象徵。

  一面懷著負疚感不斷質問自己內心,一面卻要娛樂世人,就是這樣一個內心矛盾的宮崎駿為我們創造了這麼多有血有肉的動漫電影。如果用“透過電影來強調人類要與自然共存的導演”這種刻板印象來評價官崎駿,我覺得會錯過他電影真正的魅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