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家尤拉的故事(精選7篇)

數學家尤拉的故事(精選7篇)

  “名人”可以指:著名人物,又可稱作名流。知名人士;傑出的或引人注目的人物;顯要人物。下面小編帶來數學家尤拉的故事名人故事。

  數學家尤拉的故事 篇1

  尤拉(L.Euler,1707.4.15-1783.9.18)是瑞士數學家。生於瑞士的巴塞爾(Basel),卒於彼得堡(Petepbypt)。父親保羅·尤拉是位牧師,喜歡數學,所以尤拉從小就受到這方面的薰陶。但父親卻執意讓他攻讀神學,以便將來接他的班。幸運的是,尤拉並沒有走父親為他安排的路。父親曾在巴塞爾大學上過學,與當時著名數學家約翰·伯努利(Johann Bernoulli,1667.8.6-1748.1.1)及雅各布·伯努利(Jacob Bernoulli,1654.12.27-1705.8.16)有幾分情誼。由於這種關係,尤拉結識了約翰的兩個兒子:擅長數學的尼古拉(Nicolaus Bernoulli,1695-1726)及丹尼爾(Daniel Bernoulli,1700.2.9-1782.3.17)兄弟二人,(這二人後來都成為數學家)。他倆經常給小尤拉講生動的數學故事和有趣的數學知識。這些都使尤拉受益匪淺。1720年,由約翰保舉,才13歲的尤拉成了巴塞爾大學的學生,而且約翰精心培育著聰明伶俐的尤拉。當約翰發現課堂上的知識已滿足不了尤拉的求知慾望時,就決定每週六下午單獨給他輔導、答題和授課。約翰的心血沒有白費,在他的嚴格訓練下,尤拉終於成長起來。他17歲的時候,成為巴塞爾有史以來的第一個年輕的碩士,併成為約翰的助手。在約翰的指導下,尤拉從一開始就選擇透過解決實際問題進行數學研究的道路。1726年,19歲的尤拉由於撰寫了《論桅杆配置的船舶問題》而榮獲巴黎科學院的資金。這標誌著尤拉的羽毛已豐滿,從此可以展翅飛翔。

  尤拉的成長與他這段歷史是分不開的。當然,尤拉的成才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他那驚人的記憶力!他能背誦前一百個質數的前十次冪,能背誦羅馬詩人維吉爾(Virgil)的史詩Aeneil,能背誦全部的數學公式。直至晚年,他還能複述年輕時的筆記的全部內容。高等數學的計算他可以用心算來完成。

  儘管他的天賦很高,但如果沒有約翰的教育,結果也很難想象。由於約翰·伯努利以其豐富的閱歷和對數學發展狀況的深刻的瞭解,能給尤拉以重要的指點,使尤拉一開始就學習那些雖然難學卻十分必要的書,少走了不少彎路。這段歷史對尤拉的影響極大,以至於尤拉成為大科學家之後仍不忘記育新人,這主要體現在編寫教科書和直接培養有才化的數學工作者,其中包括後來成為大數學家的拉格朗日(J.L.Lagrange,1736.1.25-1813.4.10)。

  尤拉本人雖不是教師,但他對教學的影響超過任何人。他身為世界上第一流的學者、教授,肩負著解決高深課題的重擔,但卻能無視"名流"的非議,熱心於數學的普及工作。他編寫的《無窮小分析引論》、《微分法》和《積分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有的學者認為,自從1784年以後,初等微積分和高等微積分教科書基本上都抄襲尤拉的書,或者抄襲那些抄襲尤拉的書。尤拉在這方面與其它數學家如高斯(C.F.Gauss,1777.4.30-1855.2.23)、牛頓(I.Newton,1643.1.4-1727.3.31)等都不同,他們所寫的書一是數量少,二是艱澀難明,別人很難讀懂。而尤拉的文字既輕鬆易懂,堪稱這方面的典範。他從來不壓縮字句,總是津津有味地把他那豐富的思想和廣泛的興趣寫得有聲有色。他用德、俄、英文發表過大量的通俗文章,還編寫過大量中小學教科書。他編寫的初等代數和算術的教科書考慮細緻,敘述有條有理。他用許多新的思想的敘述方法,使得這些書既嚴密又易於理解。尤拉最先把對數定義為乘方的逆運算,並且最先發現了對數是無窮多值的。他證明了任一非零實數R有無窮多個對數。尤拉使三角學成為一門系統的科學,他首先用比值來給出三角函式的定義,而在他以前是一直以線段的長作為定義的。尤拉的定義使三角學跳出只研究三角表這個圈子。尤拉對整個三角學作了分析性的研究。在這以前,每個公式僅從圖中推出,大部分以敘述表達。尤拉卻從最初幾個公式解析地推匯出了全部三角公式,還獲得了許多新的公式。尤拉用a 、b 、c表示三角形的三條邊,用A、B、C表示第個邊所對的角,從而使敘述大大地簡化。尤拉得到的著名的公式:

  又把三角函式與指數函聯結起來。

  在普及教育和科研中,尤拉意識到符號的簡化和規則化既有有助於學生的學習,又有助於數學的發展,所以尤拉創立了許多新的符號。如用sin 、cos等表示三角函式,用e表示自然對數的底,用f(x)表示函式,用∑表示求和,用i表示虛數等。圓周率π雖然不是尤拉首創,但卻是經過尤拉的倡導才得以廣泛流行。而且,尤拉還把e 、π 、i統一在一個令人叫絕的關係式中。尤拉在研究級數時引入尤拉常數C,這是繼π 、e之後的又一個重要的數。

  尤拉不但重視教育,而且重視人才。當時法國的拉格朗日只有19歲,而尤拉已48歲。拉格朗日與尤拉通訊討論"等周問題",尤拉也在研究這個問題。後來拉格朗日獲得成果,尤拉就壓下自己的論文,讓拉格朗日首先發表,使他一舉成名。

  尤拉19歲大學畢業時,在瑞士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1727年春,在巴塞爾他試圖擔任空缺的教研室主任職務,但沒有成功。這時候,俄國的聖彼得堡科院剛建立不久,正在全國各地招聘科學家,廣泛地蒐羅人才。已經應聘在彼得堡工作的丹爾·伯努利深知尤拉的才能,因此,他竭力聘請尤拉去俄羅斯。在這種情況下,尤拉離開了自己的祖國。由於丹尼爾的推薦,1727年,尤拉應邀到聖彼得堡做丹尼爾的助手。在聖彼得堡科學院,他順利地獲得了高等數學副教授的職位。1731年,又被委任領導理論物理和實驗物理教研室的工作。1733年,年僅26歲的尤拉接替回瑞士的丹尼爾,成為數學教授及彼得堡科學院數學部的領導人。

  在這期間,尤拉勤奮地工作,發表了大量優秀的數學論文,以及其它方面的論文、著作。

  古典力學的基礎是牛頓奠定的,而尤拉則是其主要建築師。1736年,歐拉出版了《力學,或解析地敘述運動的理論》,在這裡他最早明確地提出質點或粒子的概念,最早研究質點沿任意一曲線運動時的速度,並在有關速度與加速度問題上應用向量的概念。

  同時,他創立了分析力學、剛體力學,研究和發展了彈性理論、振動理論以及材料力學。並且他把振動理論應用到音樂的理論中去,1739年,出版了一部音樂理論的著作。1738年,法國科學院設立了回答熱本質問題徵文的獎金,尤拉的《論火》一文獲獎。在這篇文章中,尤拉把熱本質看成是分子的振動。

  尤拉研究問題最鮮明的特點是:他把數學研究之手深入到自然與社會的深層。他不僅是位傑出的數學家,而且也是位理論聯絡實際的巨匠,應用數學大師。他喜歡搞特定的具體問題,而不象現代某些數學家那樣,熱衰於搞一般理論。

  數學家尤拉的故事 篇2

  尤拉是史上著名的,他在數論、幾何學、天文數學、微積分等好幾個數學的分支領域中都取得了出色的成就。不過,這個大數學家在孩提時代卻一點也不討的,他是一個被除了名的小。

  事情是因為星星而引起的。 當時,小尤拉在一個教會學校裡讀書。有一次,他向老師提問,天上有多少顆星星。老師是個神學的信徒,他不天上究竟有多少顆星,聖經上也沒有回答過。其實,天上的星星數不清,是無限的。我們的肉眼可見的星星也有幾千顆。這個老師不懂裝懂,回答尤拉說:“天有有多少顆星星,這無關緊要,只要知道天上的星星是鑲嵌上去的就夠了。”尤拉感到很奇怪:“天那麼大,那麼高,地上沒有扶梯,上帝是怎麼把星星一顆一顆鑲嵌到一在幕上的呢?上帝親自把它們一顆一顆地放在天幕,他為什麼了星星的數目呢?上帝會不會太粗心了呢?

  他向老師提出了心中的疑問,老師又一次被問住了,漲紅了臉,不知如何回答才好。老師的心中頓時升起一股怒氣,這不僅是因為一個才上學的向老師問出了這樣的問題,使老師下不了臺,更主要的是,老師把上帝看得高於一切。小尤拉居然責怪上帝為什麼沒有記住星星的數目,言外之意是對萬能的上帝提出了懷疑。在老師的心目中,這可是個嚴重的問題。

  在尤拉的年代,對上帝是絕對不能懷疑的,人們只能做思想的奴隸,絕對不允許自由思考。小尤拉沒有與教會、與上帝“保持一致”,老師就讓他學校。但是,在小尤拉心中,上帝神聖的光環消失了。他想,上帝是個窩囊廢,他怎麼連天上的星星也記不住?他又想,上帝是個獨裁,連提出問題都成了罪。他又想,上帝也許是個編造出來的傢伙,根本就不存在。

  回家後無事,他就放羊,成了一個牧童。他一面放羊,一面讀書。他讀的書中,有不少數學書。 爸爸的羊群漸漸增多了,達到了100只。原來的羊圈有點小了,爸爸決定建造一個新的羊圈。他用尺量出了一塊長方形的土地,長40米,寬15米,他一算,面積正好是600平方米,平均每一頭羊佔地6平方米。正打算動工的時候,他發現他的材料只夠圍100米的籬笆,不夠用。若要圍成長40米,寬15米的羊圈,其周長將是110米(15+15+40+40=110)感到很為難,若要按原計劃建造,就要再添10米長的材料;要是縮小面積,每頭羊的面積就會小於6平方米。 小尤拉卻向父親說,不用縮小羊圈,也不用擔心每頭羊的領地會小於原來的計劃。他有辦法。

  父親不小尤拉會有辦法,聽了沒有理他。小尤拉急了,大聲說,只有稍稍移動一下羊圈的樁子就行了。 父親聽了直搖頭,心想:“世界上哪有這樣便宜的事情?”但是,小尤拉卻說,他一定能兩全齊美。父親終於同意讓試試看。 小尤拉見父親同意了,站起身來,跑到準備動工的羊圈旁。他以一個木樁為中心,將原來的40米邊長截短,縮短到25米。父親著急了,說:“那怎麼成呢?那怎麼成呢?這個羊圈太小了,太小了。”小尤拉也不回答,跑到另一條邊上,將原來15米的邊長延長,又增加了10米,變成了25米。經這樣一改,原來計劃中的羊圈變成了一個25米邊長的正方形。然後,小尤拉很自信地對爸爸說:“,籬笆也夠了,面積也夠了。”父親照著小尤拉設計的羊圈紮上了籬笆,100米長的籬笆真的夠了,不多不少,全部用光。面積也足夠了,而且還稍稍大了一些。父親心裡感到非常。孩子比,真會動腦筋,將來一定大有出息。

  父親感到,讓這麼聰明的孩子放羊實在是及可惜了。後來,他想辦法讓小尤拉認識了一個大數學家伯努利。透過這位數學家的推薦,1720年,小尤拉成了巴塞爾的大學生。這一年,小尤拉13歲,是這所大學最的大學生。

  數學家尤拉的故事 篇3

  恩師難忘 .尤拉1707年4月15日生於瑞士的巴塞爾。父親是一位鄉村窮牧師,一心想讓聰穎的尤拉學習神學,以承父業。因此,父親從小就讓兒子讀聖經,作禱告,對兒子進行嚴格的宗教教育。而尤拉最喜愛的是數學,為了不使父親傷心,小尤拉常常等到父親熟睡後,再偷偷地起來做數學題,或者在數學書外面套一張聖經的書皮,以逃避父親的注意。

  父命難違。1720年,13歲的尤拉還是按照父親的意願,考入了瑞士的一所名牌大學——巴塞爾大學學神學。當時,享譽世界的數學家、物理學家約翰貝努裡(1667——1748)正在校執教。他除了講授數學基礎課外,還給少數高材生個別授課。約翰旁徵博引、生動風趣、極富魅力的數學講座,吸引了許多外系學生來旁聽。尤拉是約翰教授的最忠實的聽眾,總是早早地坐在最前一排,閃爍著一雙天真無邪的大眼睛,聚精會神地聽講。在約翰教授的影響下,尤拉對數學的興趣與日俱增。

  慧眼識才。畢竟,尤拉當時只是一個13歲的孩子,個子比一般學生矮一頭,大學生們誰也沒有把他放在眼裡,更沒有引起約翰教授的注意。有一次,約翰在講課時,無意中提到一個當時數學家還沒有解決的難題。沒有想到,這個瘦小的孩子課後交來了一份關於難題的解答,儘管還有不甚嚴謹之處,但構思非常精巧,論述恢弘大氣,約翰非常驚喜。他當即決定,每星期在家單獨為尤拉授課一次。尤拉在以後的自傳中回憶道:“我找到了一個把自己介紹給著名的約翰貝努裡教授的機會。……他給了我許多更加寶貴的忠告,使我開始獨立地學習更困難的數學著作,盡我所能地去研究它們。如果我遇到什麼困難和障礙,他允許我每星期六下午自由地去找他,他總是和藹地為我解答一切困難。……無疑,這是在數學學科上獲得及時成功的最好的方法。”尤拉的聰穎勤奮也深深地吸引了教授的兒子尼丹爾,兩人從此結為終身好友。

  1722年,尤拉在巴塞爾大學獲學士學位。第二年,16歲的尤拉又獲哲學碩士學位,成為這所古老的大學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碩士。父親執意要尤拉放棄數學,把精力用在神學上。迷戀數學的尤拉既不肯放棄數學,又不願公然違抗父親的意志。在這決定人生方向的關鍵時刻,約翰教授登門做說服工作。教授動情地對固執的父親說:“親愛的神甫,您知道我遇到過不少才氣洋溢的青年,但是要和您的兒子相比,他們都相形見絀。假如我的眼力不錯,他無疑是瑞士未來最了不起的數學家。為了數學,為了孩子,我請求您重新考慮您的決定。” 父親被打動了。尤拉當了約翰的助手。從此,尤拉和數學終身相伴。

  數學家尤拉的故事 篇4

  尤拉(Leonhard Euler 公元1707-1783年) 1707年出生在瑞士的巴塞爾(Basel)城,13歲就進巴塞爾大學讀書,得到當時最有名的數學家約翰伯努利(Johann Bernoulli,1667-1748年)的精心指導.

  尤拉淵博的知識,無窮無盡的創作精力和空前豐富的著作,都是令人驚歎不已的!他從19歲開始發表論文,直到76歲,半個多世紀寫下了浩如煙海的書籍和論文.到今幾乎每一個數學領域都可以看到尤拉的名字,從初等幾何的尤拉線,多面體的.尤拉定理,立體解析幾何的尤拉變換公式,四次方程的尤拉解法到數論中的尤拉函式,微分方程的尤拉方程,級數論的尤拉常數,變分學的尤拉方程,複變函式的尤拉公式等等,數也數不清.他對數學分析的貢獻更獨具匠心,《無窮小分析引論》一書便是他劃時代的代表作,當時數學家們稱他為"分析學的化身".

  尤拉是科學史上最多產的一位傑出的數學家,據統計他那不倦的一生,共寫下了886本書籍和論文,其中分析、代數、數論佔40%,幾何佔18%,物理和力學佔28%,天文學佔11%,彈道學、航海學、建築學等佔3%,彼得堡科學院為了整理他的著作,足足忙碌了四十七年.

  尤拉著作的驚人多產並不是偶然的,他可以在任何不良的環境中工作,他常常抱著孩子在膝上完成論文,也不顧孩子在旁邊喧譁.他那頑強的毅力和孜孜不倦的治學精神,使他在雙目失明以後, 也沒有停止對數學的研究,在失明後的17年間,他還口述了幾本書和400篇左右的論文.19世紀偉大數學家高斯(Gauss,1777-1855年)曾說:"研究尤拉的著作永遠是瞭解數學的最好方法."

  尤拉的父親保羅尤拉(Paul Euler)也是一個數學家,原希望小尤拉學神學,同時教他一點教學.由於小尤拉的才人和異常勤奮的精神,又受到約翰伯努利的賞識和特殊指導,當他在19歲時寫了一篇關於船桅的論文,獲得巴黎科學院的獎的獎金後,他的父親就不再反對他攻讀數學了.

  1725年約翰伯努利的兒子丹尼爾伯努利赴俄國,並向沙皇喀德林一世推薦了尤拉,這樣,在1727年5月17日尤拉來到了彼得堡.1733年,年僅26歲的尤拉擔任了彼得堡科學院數學教授.

  1735年,尤拉解決了一個天文學的難題(計算慧星軌道),這個問題經幾個著名數學家幾個月的努力才得到解決,而尤拉卻用自己發明的方法,三天便完成了.然而過度的工作使他得了眼病,並且不幸右眼失明瞭,這時他才28歲.1741年尤拉應普魯士彼德烈大帝的邀請,到柏林擔任科學院物理數學所所長,直到1766年,後來在沙皇喀德林二世的誠懇敦聘下重回彼得堡,不料沒有多久,左眼視力衰退,最後完全失明.

  不幸的事情接踵而來,1771年彼得堡的大火災殃及尤拉住宅,帶病而失明的64歲的尤拉被圍困在大火中,雖然他被別人從火海中救了出來,但他的書房和大量研究成果全部化為灰燼了.

  沉重的打擊,仍然沒有使尤拉倒下,他發誓要把損失奪回來.在他完全失明之前,還能朦朧地看見東西,他抓緊這最後的時刻,在一塊大黑板上疾書他發現的公式,然後口述其內容,由他的學生特別是大兒子A尤拉(數學家和物理學家)筆錄.尤拉完全失明以後,仍然以驚人的毅力與黑暗搏鬥,憑著記憶和心算進行研究,直到逝世,竟達17年之久.

  尤拉的記憶力和心算能力是罕見的,他能夠複述年青時代筆記的內容,心算並不限於簡單的運算,高等數學一樣可以用心算去完成.有一個例子足以說明他的本領,尤拉的兩個學生把一個複雜的收斂級數的17項加起來,算到第50位數字,兩人相差一個單位,尤拉為了確定究竟誰對,用心算進行全部運算,最後把錯誤找了出來.尤拉在失明的17年中;還解決了使牛頓頭痛的月離問題和很多複雜的分析問題.

  尤拉的風格是很高的,拉格朗日是稍後於尤拉的大數學家,從19歲起和尤拉通訊,討論等周問題的一般解法,這引起變分法的誕生.

  等周問題是尤拉多年來苦心考慮的問題,拉格朗日的解法,博得尤拉的熱烈讚揚,1759年10月2日尤拉在回信中盛稱拉格朗日的成就,並謙虛地壓下自己在這方面較不成熟的作品暫不發表,使年青的拉格朗日的工作得以發表和流傳,並贏得巨大的聲譽.他晚年的時候,歐洲所有的數學家都把他當作老師,著名數學家拉普拉斯(Laplace)曾說過:"尤拉是我們的導師.

  " 尤拉充沛的精力保持到最後一刻,1783年9月18日下午,尤拉為了慶祝他計算氣球上升定律的成功,請朋友們吃飯,那時天王星剛發現不久,尤拉寫出了計算天王星軌道的要領,還和他的孫子逗笑,喝完茶後,突然疾病發作,菸斗從手中落下,口裡喃喃地說:"我死了",尤拉終於"停止了生命和計算".

  尤拉的一生,是為數學發展而奮鬥的一生,他那傑出的智慧,頑強的毅力,孜孜不倦的奮鬥精神和高尚的科學道德,永遠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尤拉還創設了許多數學符號,例如π(1736年),I(1777年),e(1748年),sin和cos(1748年),tg(1753年),△x(1755年),Σ(1755年),f(x)(1734年)等.

  數學家尤拉的故事 篇5

  歐拉出生在瑞士名城巴塞爾。他的爸爸是位神甫,酷愛數學,在爸爸的書房裡,除了不多的神學書之外,滿滿當當的,全是數學書!從小尤拉略略懂事開始,這位熱愛數學的父親,只要有空,就會把兒子抱在大腿上,給他講各種有趣的數學故事。

  聰明的小尤拉,當然也特別喜歡聽爸爸講數學故事了。你瞧,爸爸剛下班回家,他就拽住了爸爸的黑袍子,要聽故事。

  “好的,”爸爸說,“今天,爸爸給你講個關於象棋的故事。從前,印度有個國王叫舍罕。他的大臣發明了象棋。一天,剛和大臣下了一盤象棋的國王,覺得象棋非常好玩,決定重賞大臣。‘國王,’大臣說,‘您只要賞賜給我一些麥子就行了。請在棋盤的第一格里放1粒,第二格里放2粒,第三格里放4粒,第四格里放16粒……以此類推,把64格棋盤放滿,就夠了!’‘你只要這點賞賜啊,’國王笑得喘不過氣來,立刻派人來放麥子。可是,讓人想不到的是,棋盤的格子還沒放到一半,國庫內的麥子就搬光了。”

  小尤拉睜大眼睛,出神地望著爸爸,過了好一會兒才問道:“這,怎麼可能呢?”

  爸爸撫摸著小尤拉的頭,說:“孩子,你還不懂,這就是數學上的冪級數。如果把棋盤64格全放滿麥粒的話,這些麥子得有18000億噸。”

  “18000億噸,那是多少啊?”小尤拉鬧不明白。

  “哦,這樣跟你說吧,假設當時印度全年小麥的生產量是100萬噸的話,要生產這麼多的小麥,要用一百八十萬年才行。”

  “我的天哪!”小尤拉驚呼起來,“原來,小小的棋盤裡,竟然有如此有趣的數學問題!”

  這個故事深深震撼了小尤拉的心靈,從此,一顆熱愛數學的種子在小尤拉的心靈深處種下了。

  一轉眼,尤拉該上學了。他被送到巴塞爾文科學校學習。學校裡數學課很少,這可急壞了熱愛數學的尤拉。每天一回家,他就鑽進爸爸的書房,找些數學書讀讀。一天,他取下來的是德國數學家魯道爾夫的《代數學》。讀了幾頁,小尤拉就被深深吸引了,他邊讀邊思考,很快弄懂了那幾頁的知識,還試著做了幾道練習題。

  爸爸回來後,小尤拉把做的題目拿給爸爸看。“啊,你做得不錯!”爸爸邊看邊點頭。

  爸爸的誇獎大大地激勵了尤拉。他把《代數學》帶到學校,一有空就自學。遇到問題時,他總是做好符號,去問老師或者爸爸。他越學越深,到後來,有些問題連大人都答不上來了。

  不久,尤拉打聽到當地有一位學識淵博的數學家,名叫約翰?伯克哈特。於是,在一個星期天的早晨,他敲開了伯克哈特的門。伯克哈特見小尤拉手捧《代數學》,大為吃驚,忙問:“這本書,你能讀得懂?”

  尤拉點點頭,隨即又搖搖頭,說:“能懂一些,不過還有許多問題想請教您呢!”

  伯克哈特不敢相信。他翻開書指著一道代數題,讓尤拉來解答。尤拉看了一眼,立刻拿起筆在紙上飛快地演算著。不一會兒,答案便算出來了。

  伯克哈特驚喜萬分,他拉著尤拉的手,連聲說:“天才!天才!”

  從此,伯克哈特收下了這位還在讀小學的“弟子”,他不但耐心地解答尤拉的每一個問題,而且還旁徵博引地給尤拉講述了許多代數學知識。在伯克哈特的指點下,讀小學的尤拉不僅自學完了《代數學》,還學習了伯克哈特推薦的其它數學書。

  在名師的指點下,透過自己的勤奮自學,13歲的尤拉,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著名的巴塞爾大學。

  數學家尤拉的故事 篇6

  寒假裡,我讀了一篇關於尤拉的故事:

  尤拉是數學史上著名的數學家,他在數論、幾何學、天文數學、微積分等好幾個數學的分支領域中都取得了出色的成就。不過,這個大數學家在孩提時代卻一點也不討老師的喜歡,他是一個被學校除了名的小學生。

  事情是因為星星而引起的。 當時,小尤拉在一個教會學校裡讀書。有一次,他向老師提問,天上有多少顆星星。老師是個神學的信徒,他不知道天上究竟有多少顆星,聖經上也沒有回答過。其實,天上的星星數不清,是無限的。我們的肉眼可見的星星也只有幾千顆。這個老師不懂裝懂,回答尤拉說:"天有有多少顆星星,這無關緊要,只要知道天上的星星是上帝鑲嵌上去的就夠了。"

  尤拉感到很奇怪:"天那麼大,那麼高,地上沒有扶梯,上帝是怎麼把星星一顆一顆鑲嵌到天幕上的呢?上帝親自把它們一顆一顆地放在天幕,他為什麼忘記了星星的數目呢?上帝會不會太粗心了呢?

  他向老師提出了心中的疑問,老師又一次被問住了,漲紅了臉,不知如何回答才好。老師的心中頓時升起一股怒氣,這不僅是因為一個才上學的孩子向老師問出了這樣的問題,使老師下不了臺,更主要的是,老師把上帝看得高於一切。小尤拉居然責怪上帝為什麼沒有記住星星的數目,言外之意是對萬能的上帝提出了懷疑。在老師的心目中,這可是個嚴重的問題。

  在尤拉的年代,對上帝是絕對不能懷疑的,人們只能做思想的奴隸,絕對不允許自由思考。小尤拉沒有與教會、與上帝"保持一致",老師就讓他離開學校回家。但是,在小尤拉心中,上帝神聖的光環消失了。他想,上帝是個窩囊廢,他怎麼連天上的星星也記不住?他又想,上帝是個獨裁,連提出問題都成了罪。他還想,上帝也許是個別人編造出來的傢伙,根本就不存在。後來,經過大數學家伯努利的推薦,1720年,小尤拉成了巴塞爾大學的大學生。這一年,小尤拉才13歲,是這所大學最年輕的大學生。

  讀了文章,我懂得了:學習數學要多學多問,善於獨立思考,敢於提出問題,不要人云亦云。

  數學家尤拉的故事 篇7

  瑞士著名數學家萊昂哈德·尤拉(1707~1783)一生諸多磨難,但他為後人留下了極為豐富的著作,成為18世紀科學界最為傑出的人物之一。

  年輕時的尤拉,可以說是才華橫溢,學業一帆風順。1720年,年僅13歲的尤拉成為瑞士巴塞爾大學學生,15歲獲學士學位,17歲成為該校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碩士。經丹尼爾·伯努利推薦,1727年,尤拉到俄國聖彼得堡科學院工作,1731年成為物理學教授,接替了聖彼得堡科學院的領導工作。正當他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年僅28歲的尤拉,因大量寫作造成眼疾,右眼失明。即便如此,尤拉在俄國的14年中,在分析學、數論和力學方面,仍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並解決了許多地圖學、造船業中出現的實際問題。

  1741年,尤拉應腓特烈大帝的邀請,成為柏林科學院院士,並擔任物理數學所所長,時間長達25年。在這段日子裡,尤拉發表了一系列著作,解決了眾多科學上的難題,如包含了三體問題的較完整的月球運動理論等等。1766年,應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邀請,尤拉返回俄國。不幸的是,幾年之後一場重病奪去了他的左眼,使他完全陷入黑暗之中。接踵而來的是一場大火,吞噬了尤拉的大量書稿和藏書。他被僕人冒死從火海中救出來,總算逃脫了一場劫難。面對一系列飛來橫禍,尤拉沒有悲觀失望,他憑著超人的記憶和天才的心算技巧,透過與助手討論、口授等方式,在全盲的最後17年中,完成了400多篇論文和幾部專著。這一時期的科學著作,幾乎佔了他一生著作的一半。關於月球運動的第二種理論,就是他在失明之後的又一功績,是靠艱鉅的心算完成的。

  在尤拉不平凡的一生中,為後人留下了886件科學論文和書籍,內容極其廣泛,在許多方面都有重大的開創性的貢獻。據統計,他的科學著述中,分析、代數、數論佔40%,幾何佔18%,物理和力學佔28%,天文學佔11%,彈道學、航海學、建築學等約佔3%。聖彼得堡科學院花了47年時間整理他的著作。瑞士著名數學家埃米爾·費爾曼認為尤拉的聲望,“堪與大科學家伽利略、牛頓和愛因斯坦齊名。”

  尤拉不僅給後人留下了極為豐富的科學遺產,他獻身科學的崇高的精神境界,也為後人樹立了光輝典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