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的情感故事

愛因斯坦的情感故事

  導語:愛因斯坦的一生可以說是傳奇的一生!很多人只是知道愛因斯坦的學術成就卻不知道愛因斯坦的情感故事。下面小編就來告訴你!

  愛因斯坦的情感故事

  愛因斯坦堪稱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但很少有人知道,這位天才其實是一個花花公子。2012年5月,以色列的希伯來大學公開了愛因斯坦生前寫的1300多封信,其內容顯示愛因斯坦不僅情人眾多,而且還毫不保留地把風流韻事告訴自己的第二任妻子——他的表姐愛爾莎。1919年,愛因斯坦堅決拋棄了第一任妻子米列娃,娶了深愛多年的愛爾莎。在當時,他們的婚姻可謂驚世駭俗,輿論和宗教的壓力漫天蓋地。但這僅僅只是個開始,更多關於背叛的痛苦在等待著愛爾莎……

  青梅竹馬漢河相望

  愛因斯坦於1879年3月14日誕生在德國北部烏爾姆城的一個猶太家庭。童年的他在常人眼中顯得寂寞而古怪。他整日悶頭悶腦地鑽研些奇怪的事情,所以幾乎沒有朋友,兒時唯一能玩到一塊的夥伴是大他3歲的表姐愛爾莎。愛爾莎的性格與愛因斯坦正好相反,她聰明活潑,愛說愛笑,並且在15歲的時候就慧眼識才地告訴家人,說愛因斯坦是個天才,將來定然有一番偉大的成就。沒人把愛爾莎的話當真,不過大人們打趣地戲言說:“你這麼喜歡、崇拜這個表弟,不如長大嫁給他!”玩笑始終是玩笑,愛因斯坦和愛爾莎的母親是親姐妹,他們有同一個外公。在猶太教,近親是不允許結婚的,他們是不可能的。

  1896年,17歲的愛因斯坦考入瑞士的蘇黎世大學。愛因斯坦離開了德國,離開了從小玩到大的漂亮表姐愛爾莎。大學期間,他們只能通訊來往,信件頻繁到有時兩天寫一封。

  大學幾乎是男生們的天地,在當時的19世紀末很多女孩是不能讀大學的,但愛因斯坦所在的班有物理系唯一的一名女生,她叫米列娃·馬里克。米列娃顯示出不亞於任何男生的才智讓蘇黎世大學破格錄取了她。

  米列娃很快便吸引了無數男生的青睞和追求,自恃智商卓越的愛因斯坦也被米列娃吸引,他尋找著一切機會同米列娃接近。愛因斯坦在物理領域獨特的見解很快吸引了米列娃,倆人變成無話不談的知心好友。終於,米列娃撇開了所有追求者,向愛因斯坦表達了她的崇拜和愛意。此時,愛因斯坦反倒猶豫著是否要接受,因為他心中有另一根情絲在糾纏牽扯著,那份情感比他對米列娃的還要厚重。他第一時間用通訊的方式試探並諮詢表姐的意見。

  愛因斯坦以為表姐會讓他拒絕,卻不料愛爾莎卻讓他放開懷抱,大膽地擁抱愛情。並且愛因斯坦從信中得知,愛爾莎也談戀愛了,對方是一名德國的軍官。有很長一段時間愛因斯坦因此事鬱鬱寡歡,他雖然接受了米列娃,但在米列娃面前卻提不起興致來。大學畢業後,愛因斯坦沒有隨米列娃留在瑞士,而是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德國。

  愛爾莎在火車站接愛因斯坦,奔騰的火車呼嘯著駛過,人頭攢動的月臺沒人了,倆人擁抱在一起的身影成了天地間唯一靜止恆久的畫面。“如果我們倆不是表親該多好,我們定然是這世上最令人豔羨的情侶!”愛因斯坦情難自控地表白。愛爾莎則理智地拒絕:“因為姐弟的親緣,我們才能相遇,我們也只能是姐弟!”

  愛爾莎從小就像蜜糖般優雅漂亮,四年未見,愛因斯坦覺得她更有風韻了,就像一朵在春日綻放的玫瑰,惹人採摘。可惜這朵玫瑰卻不能屬於他。每次看到愛爾莎跟那個德國軍官成雙入對的身影,愛因斯坦便醋意大發,痛入心扉。

  知道愛因斯坦飽受愛而不能的痛苦折磨,愛爾莎便鼓勵他多跟米列娃交往。也許移情是從這段不倫戀中解脫的最好辦法,愛因斯坦給遠在匈牙利的名義女友米列娃寫信並求婚:“如果要把相對運動課題做成功,只有你能幫助我。你願意嫁給我嗎?”米列娃興奮地答應了。

  妻子情人角色更換

  1903年,愛因斯坦和米列娃結婚後定居瑞士。愛因斯坦在專利局工作,為了支援愛因斯坦的事業,米列娃做了全職家庭主婦。

  平日裡,米列娃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同愛因斯坦一起討論量子論、電勢差、相對論原理等等,但這種機會簡直屈指可數。因為現實婚姻的瑣屑已經把這個有機會成為科學家的女人磨成了平庸世故又斤斤計較的家庭主婦,她包攬了一切家務,為了掙錢補貼家用,還辦了一個大學生家庭旅店,管理起幾十個大學生的吃喝拉撒。米列娃相繼生了三個孩子,不幸的是,她的大女兒出生一年後就夭折,她的二兒子繼承了她家族的精神疾病,終生是個精神病人。米列娃像大多數的妻子和母親一樣,圍著丈夫、孩子的`日常料理永無盡頭地打轉。

  愛因斯坦在物理學領域逐漸站穩腳根,相對論的提出讓他在學術上享有盛譽。但愛因斯坦卻陷入家庭生活的巨大煩惱中,他覺得跟米列娃簡直找不到共同話題,現在的米列娃,眼裡只剩下庸俗的瑣事。如果他想分享他的快樂或煩惱,那麼只能寫信給表姐愛爾莎。愛爾莎才是他靈魂的棲居地。

  由於愛爾莎的男友是個好戰分子,1914年,男友捨棄了愛爾莎加入了德國發動的侵略戰爭,倆人分手。愛因斯坦一得知這個訊息,便不顧所有家人和朋友的阻撓,遷回德國定居,儘管此時的德國是戰爭的發源地。米列娃只得帶著孩子們陪同前往。

  失戀後重歸單身的愛爾莎精緻優雅,談吐不凡。表姐弟倆走動頻繁,只是每次米列娃一出現,愛因斯坦和愛爾莎之間愉快的氛圍就戛然而止。和愛爾莎日夜相守的強烈慾望促使愛因斯坦幾次向米列娃提出離婚。米列娃堅決不同意,她不想兩個兒子失去父親。

  氣惱的愛因斯坦專門寫了一個婚姻條約,條約中規定:米列娃繼續為他洗衣服、收拾房間,每天做好的三餐飯都要送入書房給他吃。同時要求米列娃不要幻想能夠與他親密相處,他在家時不會與妻子同座同房,更不會與她外出或旅遊,他若要求妻子閉嘴或離開房間,她都必須照做,並且在孩子面前不得以語言或動作蔑視他。

  為了防止別人阻止他們的婚姻,愛因斯坦和愛爾莎沒有舉行任何結婚儀式,只到政府的相關部門登記註冊。但是作為歐洲矚目的大學教授和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再婚的訊息還是讓小報記者們興奮不已。

  不倫婚戀的訊息一傳出,立即成了整個歐洲熱議的話題。大多數人對愛因斯坦進行譴責和抨擊。愛爾莎沒有選擇忍氣吞聲,她公開在媒體上發表宣告:“人首先應該滿足自我需要,外在的倫理說教在自我需要面前微不足道。同時法律規定每個人都享有婚姻自由權,我們當然也在法律的規定之列!”或許正是愛爾莎這種鮮明外露的性格深深吸引著愛因斯坦。愛爾莎還安慰並鼓勵愛因斯坦:“你要做出些更了不起的學術成就,堵住所有人的嘴!”

  與愛爾莎的婚姻生活在剛開始的幾年是非常幸福美滿的,愛爾莎總以一顆包容的心對待愛因斯坦,不僅對他的才智和成就不停地予以讚美,同時也包容他性格中的灰暗面和弱點。家庭生活的美滿讓愛因斯坦的理論研究有了更進一步的突破。1921年,愛因斯坦因光電效應研究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的研究推動了量子力學的發展。愛因斯坦發表獲獎感言時公開感謝他的妻子愛爾莎給他的幫助,這讓愛爾莎幸福得落淚。

  風流如水難以自控

  任何天才絕不在任何領域都是天才,可能在某些地方連普通人都不如。愛因斯坦也是如此。他的內心打著許多自己也解不開的煩惱結:既喜歡功成名就帶來的喜悅,又不喜歡把自己曝光在人前和鎂光燈下:喜歡家務的整潔有序,又不喜歡自己動手;對前妻懷著深深的愧疚,相對論的成功應該有她的一大部分功勞,可榮譽只想屬於自己……

  通達人情世故的愛爾莎安排著把諾貝爾獎獎金分給米列娃一部分,以減少愛因斯坦心裡的愧疚,並且每月定期給孩子們寄生活費。為了讓愛因斯坦的事業能再上一層樓,愛爾莎還為愛因斯坦精挑細選了一個女秘書,讓她包攬愛因斯坦工作和生活中的一切瑣事。不僅如此,愛爾莎還勸愛因斯坦淡泊所有金錢名利——以致當以色列國成立,邀請愛因斯坦去當總統時,愛因斯坦忍痛拒絕了。愛因斯坦每次外出講學,愛爾莎都親自陪同,以防邋遢成性不拘小節的愛因斯坦在外邊出醜。

  愛爾莎只在一點上要求嚴格,為了避免重蹈米列娃的覆轍,她要求愛因斯坦在感情上絕對專一。如果遇到女人的勾引,愛因斯坦要乾脆徹底不留餘地地拒絕,並且要向她坦白。

  甜蜜總是短暫的,幾年之後,愛因斯坦便發現他無法信守忠貞,最關鍵而無情的事實是愛爾莎老了,當她和女秘書站在一起,在社交場合跟其他年輕的女性站在一起時,她鬆弛的肌膚,笑起來滿臉的皺紋尤其刺眼。

  1927年,愛爾莎的父親離世,愛爾莎帶著孩子回家奔喪,又趕上母親生病.一住就是兩年。愛因斯坦在瑞士獨居的這段時間,和女秘書紐曼發展成了情人關係。

  聰明的愛因斯坦知道如何能打消妻子的疑慮,獲得妻子的原諒。在一封寫給愛爾莎的信中,他提到了紐曼陪自己去海外旅行:“紐曼完全是按猶太基督教的道德行事的:第一,人們應該享受快樂,同時不傷害他人;第二,人們不該做自己不喜歡而且也令別人討厭的事情。她就是這樣的人,她陪我旅行,符合第一點。她沒有把這事告訴你,這符合第二點。難道她不是無可指責的嗎?”

  當愛爾莎看到丈夫的信時,氣得直髮抖,她真想把信給撕了,最好愛因斯坦就在眼前,她好把撕碎的紙片撒他一臉。但愛爾莎在回信時沒有痛斥愛因斯坦,她忍著巨大的心痛表揚誇獎了愛因斯坦的坦白,她把問題歸結在作為妻子卻沒有履行妻子義務的身份缺失。

  有哲學家曾經說過:“這世上只有不出軌的男人,沒有隻出軌一次的男人!”如果男人按此定義來分的話,愛因斯坦顯然屬於後一種。由於坦白後得到了愛爾莎的寬容,愛因斯坦居然把每一段戀情都對愛爾莎坦白了。除紐曼外,他總共還與另外6個女人有染:蘇聯間諜瑪加麗塔、富有的花店主埃斯戴拉、社交名流埃特爾、猶太寡婦多妮,還有倆人則在信件中被簡寫為M夫人和L夫人。他和她們共度假日,帶她們去聽音樂會,還在床邊讀書給她們聽。

  雖然表面上愛爾莎原諒他了,之後愛爾莎也沒有指責,但顯然倆人的關係大不如前了,磕磕絆絆的矛盾時有發生。如果不是深愛著自己的丈夫,誰能容忍得了一個又一個桃色緋聞的發生?愛爾莎用她的寬容證明著她對愛因斯坦的愛。但愛因斯坦並不理解,他在跟其他女性交往時表示:“這是一次不成功的婚姻,但由於某種偶然維持下來,這中間包含著憐憫!”

  1933年,掌握著德國政權的希特勒開始迫害猶太人。愛因斯坦在德國的家被搜查,所有的財產全被沒收,一些親友被虐待至死。愛因斯坦公開發表宣告,科學家們在法西斯面前不應當保持沉默,他號召全世界的青年人共同反對納粹。由於他的反戰言論,他被納粹懸賞追殺。

  這時,愛因斯坦所有的情人都求自保棄他而去,他的間諜情人甚至想跟別人合夥把他賣個高價。唯有一身是病的愛爾莎在他身邊不離不棄。然而由於東躲西藏風餐露宿,1933年底,愛爾莎在跟愛因斯坦一同逃往英國的旅途中去世。

  晚年的愛因斯坦對他年輕時的風流情事以及對兩任妻子的背叛和傷害,覺得既慚愧又不堪回首。逝世前,他要求保管他信件的繼女瑪格特不要公開那些隱藏著他風流情事的信件。科學界巨人不希望成為世人眼中的花花公子。

  瑪格特逝世前,把這些信件贈送給希伯來大學,同時她提出要求:在她死後二十年才能將信件內容公開。2012年5月,希伯來大學解密了愛因斯坦從1912年至1955年的1300多封往來信件。另外,還有2200多封信件依然封存,不知道還有多少這位偉人的風流秘事,在時間的罅隙裡等待著被世人知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