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名人故事:宋高宗趙構

中國歷史名人故事:宋高宗趙構

  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類的生產生活有密切關係,他們迫切地希望認識自然,於是便以自身為依據,想象天地萬物都像人一樣,有著生命和意志。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國歷史名人故事:宋高宗趙構,歡迎大家分享。

  中國歷史名人故事:宋高宗趙構

  宋高宗趙構(1107年6月12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宋朝南遷第一任皇帝(1127年6月12日-1162年7月24日在位),在位35年。北宋皇帝宋徽宗第九子,宋欽宗之弟,曾被封為“康王”。趙構在位初期因為動亂,為了保持江山,起用主戰派李綱、岳飛等等。但他中期眼見女真的強勢,又為了集權中央、強化皇權,因此採用了求和政策,大部分時間都是重用主和派的黃潛善、汪伯彥、王倫、秦檜等人,並處死岳飛,罷免李綱、張浚、韓世忠等主戰派大臣。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位於孝宗,自稱太上皇。著有《翰墨志》。被迫讓位後病死,終年81歲,葬於永思陵(今浙江省紹興縣東南35裡處寶山)。

  宋高宗趙構從建炎元年(1127年)到紹興八年(1138年)的十餘年間,高宗一直輾轉在東南沿海各地,躲避金軍。他否定了張浚“權都建康,漸圖恢復”的建議,南逃至臨安(今杭州市)定都。東京留守宗澤欲渡河北伐,力勸高宗回汴京坐鎮,高宗置之不理,沉迷於偏安一隅。在他逃抵臨安後,又為形勢所逼,任用岳飛,韓世忠等主戰派將領抗金,後卻又任用投降派秦檜為宰相,對金以求和為主,一味地屈膝妥協。紹興十年(1140年),金軍大舉入侵,宋軍在反擊金軍的南下中,取得了順昌、郾城等役的勝利,岳飛軍收復西京(即洛陽),前鋒直抵朱仙鎮,離汴京僅45裡之遙。然而宋高宗卻惟恐有礙對金的和議,他與秦檜迫令張俊、楊沂中、岳飛等撤軍,完顏宗弼(金兀朮)則乘機率重兵進軍淮南,形成大軍壓境之勢。為了徹底求和,高宗召韓世忠、張俊、岳飛三大將入朝,明升官職,實解兵權。同時還撤銷了專為對金作戰而設定的三個宣撫司。不久,更誣陷、冤殺了岳飛,以割地、納貢、稱臣的屈辱條件,與金朝訂立了“紹興和議”。

  高宗對內還全力鎮壓了洞庭湖地區的鐘相、楊麼農民起義。紹興和議後則全力排斥打擊抗戰派,朝政完全被議和派所把持。至使大批主戰派官員被貶謫被迫害。高宗還嚴禁對議和不滿的呼聲,太學生張伯麟在壁上題詞:“夫差,你忘記越王殺害你的父親嗎?”結果被打幾十大板刺配吉陽充軍。

  紹興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9月,金廢帝完顏亮撕毀和議,再次大舉南侵。在採石磯(今安徽省馬鞍山市西南)為虞允文統帥的宋軍所擊敗,使南宋再次轉危為安。不過高宗屈辱求苟安的國策遭到了軍民的強烈反對。而使他的統治難以繼續維持,高宗和宰相陳康伯等商議後,以年老厭煩政務和想以“淡泊為心,頤神養志”為藉口,在次年6月宣佈退位,禪位於太子趙昚,自稱太上皇,退居德壽宮。

  拓展:宋高宗與西溪的故事

  宋高宗與西溪這個地方曾有著“西溪且留下”這麼一個故事。傳聞宋高宗曾經路經杭州西溪,見西溪景色優美,就說了一句“西溪且留下”這樣一句話。之後那裡還有小鎮被取名為留下,現今留下鎮還建了個西溪溼地公園,還有人去那裡拍了電影,之後“西溪且留下”這句話就這麼傳揚出去了。

  根據晚清時期光緒的《錢塘縣誌》這本書中的記載,“西溪且留下”的典故是這樣的:宋朝建炎三年七月份的時候,宋高宗渡長江往南方遷都時,途中經過杭州,有幸見到了西溪這個美麗的地方,宋高宗趙構看見西溪小橋流水、雪白蘆花紛飛的清新自然的美景後,就由衷感嘆了一句“西溪且留下”。

  然而事實上,有人對於《錢塘縣誌》中關於宋高宗與西溪之間的“西溪且留下”這個典故進行了考證,結果證明這個典故是莫須有的,並沒有事實根據可以證明確有此事。如果將這件事與南宋時期的正史和一些地方誌進行對照的話,就會發現《錢塘縣誌》中“西溪且留下”這個故事是虛假的,宋高宗的“西溪且留下”只屬於民間流傳的傳說而已。

  即使宋高宗與西溪之間的“西溪且留下”這個故事只是一個民間傳說,但是這並不能掩蓋西溪是個非常美麗的地方,也恰恰因為有這種民間傳說,反而證明了西溪是個美麗舒適的非常值得人們留下的地方。

  宋高宗的女兒是誰

  宋高宗雖然因為後期失去生育能力而只有一個早夭的親生兒子以及兩個養子,最後只能讓養子繼承他的皇位,但是宋高宗女兒卻有五個,是在他還是康王的時候所生育的,之後都被金兵抓去做了俘虜。

  宋高宗女兒在金兵抓住當做俘虜後押送北遷時年齡都非常小,最為年幼的就兩歲,年紀最大的也就只有四歲。宋高宗五個女兒中有三個女兒在被金兵押送北遷時死在了途中,分別是三歲的康三宗姬、兩歲的康四宗姬與康五宗姬。另外兩個女兒康大宗姬趙佛佑、康二宗姬趙神祐在北遷後被金兵送入了浣衣院,當時她們才年僅四歲。從這裡可以看出,金兵輕視生命、不講人情的一面,而宋高宗五個年幼的女兒的命運也令人深感同情。

  根據《新安縣誌》中的內容記載,宋高宗的其中一個女兒在建炎三年的時候,被一個名為鄧元亮的江西縣令於出兵援救君王的時候在路上收養,後在在長大後就嫁給了鄧元亮的兒子鄧自明。直到宋光宗即位的時候,趙氏帶著自己的長子前去見了宋光宗,被宋光宗稱呼為皇姑,並被封為郡主,而趙氏的丈夫鄧自明也被追封為稅院郡馬,並且還被賜予東莞這塊封地。後來趙氏他們的後人就散佈居住在香港龍躍頭、錦田、廈村、東莞等地區。

  總的來說,宋高宗女兒的命運都不怎麼好,或許有一個人的人生還算比較好,但是那幾個那麼年幼就入浣衣院或者去世的宋高宗女兒讓人心生同情。

  宋高宗的兒子有多少

  宋高宗在還沒有失去生育能力之前曾有一個兒子,名叫趙旉。趙旉是宋高宗的兒子,而且還是唯一一個,因為在後期宋高宗因為受到驚嚇而失去了生育能力,所以唯一的兒子頗受宋高宗的疼愛。他的母親則是宋高宗的妃子潘賢妃。

  趙旉與建炎元年六月出生在南京,一出生就被宋高宗封為檢校少保與集慶軍節度使,受封魏國公爵位。建炎三年,因為金兵南侵,宋高宗趙構從南京逃往臨安府,野心勃勃的苗傅、劉正彥兩人趁此機會發動叛亂,強行逼迫宋高宗退位,做太上皇,歷史上稱這場叛亂為苗劉兵變。之後隆祐太后為了穩定朝中局勢,出面下旨讓趙旉繼承皇位,並改年號為明受,而她垂簾聽政。後來,一番周折後,苗傅等亂臣最終被當時的宰相張浚殺死,引發的叛亂也被平息。之後,趙旉退位,隆祐太后不再垂簾聽政。趙旉在位時間極短,總共在位二十六天。

  平息叛亂後,趙旉也離開揚州,返回臨安,然而在途中發了高燒。高燒期間,一個宮女走路時不小心,絆倒了放置在地上的爐子,發出了很大的聲響,使趙旉受到了驚嚇而死,當時趙旉還相當年幼,去世時年僅三歲。趙旉死後,宋高宗與潘賢妃非常傷心,整整哭了三天,處死了照顧不力的宮女和保姆,趙旉還被宋高宗追封為元懿太子。

  之後因為宋高宗失去了生育能力,沒有子嗣,最後將趙昚認作養子,將他立為太子,由他繼承皇位。

  宋高宗的年號是什麼

  宋高宗年號有兩個,一個為建炎,另一個則是紹興。年號建炎是公元1127年至公元1130年期間使用的';而紹興這個年號則是用於公元1131年至公元1162年,直至他退位,宋孝宗趙昚即位,改年號為隆興。

  宋高宗趙構的父親宋徽宗與異母兄長宋欽宗曾在靖康之變中被金兵抓去作為俘虜,並被押送北上,至此,北宋滅亡。於是在一年之後的五月初,趙構在南京應天府登基稱帝,改年號為建炎,並沿用宋朝的國號和正朔,成為南宋的開國皇帝。這就是宋高宗年號之一建炎的由來。

  宋高宗在位期間,寵信佞臣小人汪伯彥、黃潛善等人,與他們一意享樂,雖然後因輿論壓力所迫而罷免了汪伯彥等人的官職,但是宋高宗早前的行為早就引起了眾人的不滿。其中苗傅與劉正彥兩人利用軍中將士對宋高宗的不滿發動了兵變,史上稱為苗劉兵變。之後金兵再次渡江南侵,宋高宗率領眾朝臣逃亡南方,相繼逃到了越州、明州、定海、溫州等地。直到建炎四年,也就是公元1130年的夏天,金兵退兵撤離江南後,宋高宗才率人返回紹興府、臨安府等地。一年之後,公元1131年,宋高宗改年號為紹興。以上就是另一個宋高宗年號的紹興的由來。

  總的來說,建炎和紹興都是宋高宗年號,並且兩個年號都代表著宋高宗在位的一段時間。

  宋高宗選太子的故事

  與其他皇帝立長子或者朝廷官員聯名舉薦的立太子方式不同,宋高宗創造了一種新的令人覺得非常荒誕的立太子方式,他用十個處女來選太子。因此宋孝宗趙昚能夠得以繼承皇位,一方面是因為宋高宗沒有子嗣可以繼承皇位,只能在趙氏宗親中另選太子,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他對於宋高宗所送的十個絕色處女的處理表現。

  宋高宗因為在揚州逃跑時受到了驚嚇,導致他失去了生育能力,因為沒有子嗣後代,他就只能在趙氏宗親中選太子人選,在仔細挑選後,最終選中了趙昚。然而趙昚在宮中待了快二十年,卻遲遲沒有被封為太子,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宋高宗對不是親生的趙昚始終抱有戒心,另一方面是宋高宗的母親顯仁太后不喜歡趙昚,勸宋高宗立裡一個養育在宮中的孩子趙琢為太子,這使宋高宗對於立誰為太子的問題上動搖不定。為了不惹顯仁太后生氣,同時也為了考驗趙昚和趙琢兩人,宋高宗想出了用處女來選太子,贈送趙昚趙琢兩人分別十名美麗的處女,半個月之後,檢查哪一方的美女中破處最少,就決定誰是皇位繼承者。最後,送給趙昚的十名美女依舊是處女,而送給趙琢的十個美女已經都不是處女了,於是趙昚被宋高宗立為太子。

  有人認為,宋高宗用處女來選太子的方法雖然看上去非常荒誕,但是實際也有高明之處。宋朝時期理學盛行,要求人清心寡慾、修身養性,而趙昚的表現則表明了他不近女色、品質端正,這使得他受到了宋高宗的喜愛。而事實證明,宋高宗的選擇是正確的,宋孝宗趙昚是南宋最有作為的皇帝。

  宋高宗洛神賦賞析

  在歷史上,趙構除了是宋朝的第十任皇帝,是南宋的開國皇帝之外,他還是個較為有名的書畫家。《草書〈洛神賦〉》就是趙構的作品中非常有名的一幅書法作品,《草書〈洛神賦〉》這幅書法作品深受各代文人學者們的好評。

  趙構為人學識淵博,非常擅長書法,尤其擅長正書、行書、草書這三種書法。他從小的時候就非常喜歡書法,年少的時候就經常拿筆寫字。趙構的筆法非常端莊文雅俊秀,非常值得人推敲。而趙構優秀的筆法主要得力於著名書法家智永,再加上他對書法家黃庭堅的書法的深入研究,這樣才練就了他那般俊秀的筆法。關於趙構擅長書法的事情在一些史書典籍中都有所記載。趙構流傳於世的書法作品除了《草書〈洛神賦〉》之外,還有《正草千字文》、《光明塔碑》等。除了書法作品之外,趙構還有不少優秀的其他作品,例如《翰墨卷》,傳聞傳本《顧愷之女史箴圃題字》、《褚遂良倪寬贊》等也都是趙構所著的。

  趙構的《草書〈洛神賦〉》這幅書法作品現今收藏在遼寧省博物館,實物為絹本,高度為27.3釐米,長度為277.8釐米,作品末尾寫著德壽殿書四個字。《草書〈洛神賦〉》這幅書作品的書寫手法非常熟練,看上去是一氣呵成之作,從中可以看出當時書寫這幅作品時,書寫者趙構精力充沛,是晚年時期所作而非衰年時期。

  總的來說,《草書〈洛神賦〉》是一幅非常優秀的書法作品。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