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談蘇教版國標本“單元練習”中的成語積累

論文:談蘇教版國標本“單元練習”中的成語積累

  《語文課程標準》十分重視語言的積累,在第一學段中要求:“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為落實這一目標,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從一年級下冊起在每個單元的練習裡安排了“讀讀背背”的板塊。這個板塊分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熟記成語”,以成語歌的形式出現。每首成語歌含成語4條。全冊安排成語歌8首。一部分是格言警句、古詩、兒歌等。現就其中成語歌的教學談點看法,供老師們在教學中參考。

  有的老師問:“成語歌裡的成語,為什麼有的在成語詞典裡查不到呢?”

  成語的界說以及成語詞典的收錄標準向來異說紛呈,寬嚴不一。目前看得到的成語詞典,收得少的只有幾千條,收得多的可達兩萬多條。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教材取從寬的一說。除了大家都公認的成語以外,也酌收了少量由諺俗等其它熟語形式轉化而成的準成語以及正向成語轉化的固定短語。小學生學習語文,不是重在給他們建構一個語文知識的系統,而是重在培養他們的讀寫聽說能力。我們選收成語,編寫成語歌,著眼點是常用不常用,有無積累價值,而不是界定其是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成語。

  “在低年級就安排兒童學習成語,是不是為時過早?成語多來自書面語,有的還是典故,兒童能理解得了嗎?”

  誠然,我們編寫教材要考慮兒童的可接受性,這是勿庸置疑的。然而,我們卻不可形而上學地來看待這個問題。實踐證明,兒童學習語言,對於某個成語的理解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是一個成語的方方面面都理解了才去運用,而是在言語實踐活動中逐步地加深了對這個成語的理解,逐漸地知道了該怎麼運用這個成語。實際上這是一個動態的、逐步深化的過程。

  我們教兒童學習語言文字,自然要教給他們語言的精華,教給他們長效的、終生有用的東西。而成悟恰恰是漢語言的精華,而且文化含量特高,讓他們從小接觸這些語文精品,不僅能提高其語文能力,而且能增加其文化底蘊,其重要意義自不待言。鄭板橋有一副對聯說:“刪繁就簡三秋樹,領導標新二月花。”語文教學也應該做到“刪繁就簡”,不能鬍子眉毛一把抓。有一些樹葉,一秋、二秋就落了,唯有“三秋樹”上的樹葉是不掉的,是耐寒的,是經得起考驗的。成語是漢語言的精粹,具有言簡意豐、形象生動的特點,被譽為漢語言詞彙庫中的“整合塊”,至今仍然有很強的生命力,不正是“三秋樹”上未凋的樹葉嗎?這恰恰是我們應當好好抓住的東西。好幾年前,朱家瓏同志曾打過這麼一個比方:“現在很多家長都在給孩子安排食譜,以便讓孩子科學地進食,健康地發育成長。但是給孩子吃什麼?怎樣吃?吃多少?這裡面是大有講究的。蛋糕香甜可口,孩子大都愛吃。稀飯易於消化,在中國的家庭裡大致也是要常吃的。而牛肉之類是高蛋白食品,營養豐富,缺點是消化起來慢一些。如果要使你的孩子有強健的體魄,光靠蛋糕、稀飯的營養畢竟不夠,還必須補充牛肉這類的高蛋白。所以,我們絕不能因為牛肉之類比較難消化就從孩子的食譜中將其取消,那樣做顯然是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的。”我以為這是頗有見地的。多年來,我們一味強調要適應兒童的接受能力,卻忽略了開發兒童的潛能,忽略了當今時代兒童知識面擴大、感悟力提高的一面,其結果是造成了我們的孩子語文功底淺薄,文化積澱甚少。這是很值得我們反思的。為了克服這一流弊,我們應當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吸收傳統語文教學中的成功經驗,像“二月花”那樣領導標新,敢為人先,大膽衝破這一人為的禁區。

   可不可以等學生進了中學,理解力強了,再去背成語歌呢?我以為這是不可以的。國外學術界有一種“文化剝奪”的理論認為:“如果一個人在他的生命的某一特定階段未能充分發展某一方面的特徵,那麼這種特定特徵在生命的較後的各個階段常常得不到充分的發展。這種思想在動物和嬰兒的行為中已經得到充分的證明。”兒童時代是記憶的高峰階段。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兒童時代背會的東西往往終生不忘,這便是所謂的“童子功”。如果在他們的記憶高峰階段被剝奪了必要的記憶刺激,是不是也會產生某些無法補救的損失呢?這就正像《金縷曲》中所說的那樣,“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低年級兒童正處在啟蒙階段,識的字很少,沒法查成語詞典,用什麼方法幫助他們理解成語歌裡的成語呢?”

  這的確是一個難題。然而只要我們順應兒童的思維特點,遵循兒童學習語言的規律,辦法總是有的,而且教學效果也不會差。

  我有一個6歲的孫女。有一次她正在畫畫,我問她:你會畫些什麼?她說:會畫機器貓,畫小狗,還會畫大自然。我問她:什麼是大自然?她說:大自然就是有山、有水,有花,有小魚……她不是從概念上去解釋這個詞的意思,而是用相關的表象來說明她對這個詞的理解。這就給我們一個啟發,讓兒童理解成語的意思,不是要給成語下一個定義,讓兒童把定義背下來。兒童理解成語的過程就是在他們的頭腦裡建立物件的言語形式與本然生活之間對應關係的過程。低年級兒童的思維帶有具體性、形象性,因而以具體而形象的事物作為理解成語意思的中介當是行之有效的。下面介紹的幾種方法,大家不妨一試:

  一、聯絡課文內容教成語

  為了給兒童學習成語提供方便,單元練習裡成語歌的內容大都與該單元的課文內容有一些聯絡。我們教學成語歌就要充分地利用這一有利條件。

  如本冊第8單元有《司馬光》一課,該單元練習中的成語歌便是:“臨危不懼/多謀善斷/從容不迫/方寸不亂”。我們一看便知,這就是對司馬光臨危不懼、從容應變的讚頌。幫助學生理解這幾個成語,只要聯絡《司馬光》這課的故事情節說一說就可以了。老師可以告訴學生:一個小朋友掉進了大水缸,情況危急,別的小朋友嚇壞了,司馬光卻不害怕,這就叫“臨危不懼”。他急中生智,想出了砸缸救人的好主意,並立即行動,這就叫“多謀善斷”。他不慌不忙,很能沉得住氣,這就叫“從容不迫”。“方寸不亂”,“方寸”就是“心”,“方寸不亂”是說他遇事心裡不亂,跟“從容不迫”的意思差不多。

   又如,“練習7”的成語歌:“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有備無患/防患未然”。是說一個人如果沒有長遠的打算,就會有即將到來的憂愁。《螞蟻和蟈蟈》中的蟈蟈就是這個樣子的。夏天,蟈蟈只顧乘涼、唱歌、睡覺,根本不去想冬天到了怎麼辦,結果到了冬天,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這就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而螞蟻就不是這樣,還在夏天天氣很熱的時候,就已經儲備過冬的糧食了。由於事先有了準備,所以到了冬天,就不會挨餓受凍。這就是“有備無患”,“防患未然”。幫助學生理解這首成語歌,只要聯絡《螞蟻和蟈蟈》一課的有關情節說一說,讓學生大體上知道意思就可以了。

  二、藉助生活經驗教成語

  啟發兒童回憶相關的生活情景是理解成語的好辦法。如“練習1”的成語歌:“歡聲雷動/欣喜若狂/載歌載舞/燈火輝煌”。這幾個成語都是描寫歡慶、熱鬧場面的。“申奧”成功那天夜裡人們狂歡的場面,兒童仍記憶猶新。教師便可啟發學生回憶回憶當時的情景,相機出示成語,解說意思。教師可以問學生:當“申奧”成功的訊息傳來時,是什麼情景?(生答:廣場上沸騰了,人們伸出兩個指頭歡呼著,跳躍著,一次又一次地把鮮花拋向空中。)這就叫“歡聲雷動 欣喜若狂”。還有的人又是唱歌,又是跳舞,這叫做什麼呢?(生答:載歌載舞。)廣場上的燈都亮了起來,照得廣場就跟白天一樣,這就叫──(生答:燈火輝煌。)

  三、觀察相關事物教成語

  將兒童帶至現場,一邊觀察,一邊講解,讓成語與該成語所代表的事物或情景在兒童的頭腦裡掛起鉤來。如教學“練習2”的'成語歌“春暖花開/春色滿園/春光明媚/春意盎然”,教師就可以在春暖花開的季節把兒童帶到公園裡,讓兒童觀察一下園子裡的景物,說說看到了什麼。教師相機出示成語,讓學生結合眼前的景物理解詞語的意思。

  教師可以現場進行教學:春天來了,小朋友觀察一下,大自然有哪些變化?(生:風變得暖和了,花兒開了。)天變暖和了,花兒開了,這就叫“春暖花開”。(生:柳樹發芽了,地裡長出了小草,杏花開了,蜜蜂忙著採蜜……)你看,公園裡到處都可能看到春天的景色,這就叫“春色滿園”。春天的景色好看不好看?(生:非常好看。)春天的景色很好看,非常美,這就叫“春光明媚”。春天來了,大自然多熱鬧呀!春天的氣氛多濃呀!這就叫“春意盎然”。

  四、憑藉語言環境教成語

  有一些成語歌,幾個成語意思連貫,很像一首四言小詩。教學這樣的成語歌,不要孤零零地解釋四條成語,而是要把它當成一首小詩來教。要讓學生一邊讀成語歌,一邊藉助生活經驗展開想像,力求進入成語歌所描繪的境界中去。讀的時候,也不要覺得是乾巴巴地念四個成語,而是要把它當成一首小詩來讀,要一邊誦讀一邊在頭腦裡“過電影”,力求讀出感情來,讀出韻味來,有一種美的感受。這麼一來,兒童憑藉語言環境,就能意會到這四個成語的意思。

   如第3單元的成語歌“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百折不回/勇往直前”就可以用這個方法來教。四個成語,語意連貫,一氣呵成,表達了一箇中心:抱定一個宗旨,只要堅持不懈,頑強不息地幹下去,就一定能戰勝困難,取得成功。教學時,教師可聯絡《精衛填海》的故事內容,幫助兒童理解成語歌的大致意思。(關於“愚公移山”,教師可以簡單地講講這個故事。)然後,讓學生把它當作一首四言小詩來誦讀。要讀得鏗鏘有力,要把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讀出來。成語歌的意思明白了,四個成語也就自然理解了。

  我們將一組有內在聯絡的成語編成成語歌,就是為了便於兒童記憶。心理學家喬治.米勒經過多年對記憶機制的研究,提出了“塊”的新概念:“人們的記快具有塊狀結構。人記憶某件事物,總是跟與該事物密切相關的資訊一起,以整塊形式來記憶的。”(見張光鑑《相似論》100頁)以韻語的形式來記憶成語是符合“塊”的記憶機制的。教成語歌的重頭戲是“讀”是“背”,每一首成語歌都要讓兒童熟讀成誦,爛熟於胸。因為非如此就不足以形成牢固的積累。有的老師教成語歌,不要求兒童讀,也不要求兒童背,只是要求他們查查成語詞典,把定義記在書上,這就難以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

  大家都見過牛兒吃草。它餓了的時候,便大口大口地將草料吞下去。待臥到樹陰下休息的時候,再將草料返回到口裡細細咀嚼,然後再嚥下去。兒童學習成語的過程也跟這情形差不多。學習成語歌,只是初步的瞭解。理解活動並未就此結束。在他日後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如閱讀、看電視、聽廣播、與別人交談,還有可能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多次與這些成語見面。每接觸一次,他對這些成語的理解就深入一步。漸漸地,這些成語也出現在他自己的筆下或口中了。開始時可能用得不甚恰當,乃至用錯。漸漸地,用錯的越來越少,終於能用得恰如其分了。到了這個地步,成語就消化了,真正變成自己的東西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