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鳥的成語

形容鳥的成語

  形容鳥的成語有哪些呢?哪些成語可以形容鳥,並且把鳥的特點表現出來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分享的形容鳥的成語,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形容鳥的成語

  1、鴉雀無聲:比喻原本吵吵鬧鬧的人群安靜下來。

  2、鳥啼花落:形容淒涼的情景。

  3、鳥散魚潰:潰:潰散。象鳥驚飛,象魚潰散而逃。形容軍隊因受驚擾而亂紛紛地四下潰散。

  4、隻雞絮酒:指悼念故人,祭品菲薄。

  5、長頸鳥喙:喙:鳥的嘴。長頸項,尖嘴巴。指陰險狠毒者的狀貌。

  6、鳥革翬飛:革:鳥張翅;翬:羽毛五彩的野雞。如同鳥兒張開雙翼,野雞展翅飛翔一般。舊時形容宮室華麗。

  7、蠶叢鳥道:指險絕的山路。

  8、嘰嘰喳喳:形容雜亂細碎的聲音,又作唧唧喳喳。

  9、鶴立雞群:象鶴站在雞群中一樣。比喻一個人的儀表或才能在周圍一群人裡顯得很突出。

  10、窮鳥入懷:窮鳥:困窘的鳥;懷:投入懷抱。比喻處境困難而投靠別人。

  11、鳥入樊籠:樊籠:鳥籠,比喻不自由的境地。飛鳥進了籠子。比喻自投羅網,陷入困境。

  12、鳶飛魚躍:比喻放任於自然之樂。

  13、鳥盡弓藏:鳥沒有了,弓也就藏起來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後,把曾經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

  14、飛鳥驚蛇:像飛鳥入林,受驚的蛇竄入草叢一樣。形容草書自然流暢。

  15、鳳鳴鶴唳:形容優美的聲音。

  16、雙宿雙飛:宿在一起,飛在一起。比喻相愛的男女形影不離。

  17、寒蟬僵鳥:寒天的蟬和凍僵的鳥。比喻默不作聲的人。

  18、籠鳥池魚:關在籠裡的'鳥,養在池中的魚。比喻受困失去自由的人。

  19、鵬程萬里:祝福別人前程遠大,如鵬飛萬里。

  20、百鳥朝鳳:朝:朝見;鳳:鳳凰,古代傳說中的鳥王。舊時喻指君主聖明而天下依附,後也比喻德高望重者眾望所歸。

  21、魚潰鳥離:指像魚腐爛鳥潰散。比喻迅即崩潰,完全失敗。

  22、一箭雙鵰:原指射箭技術高超,一箭射中兩隻雕。後比喻做一件事達到兩個目的。

  23、倦鳥知還: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比喻辭官後歸隱田園;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

  24、鶯啼鳥囀:鳥宛轉地鳴叫,鳴囀之聲不絕於耳。

  25、鳳凰于飛:比喻夫婦唱和相樂;多用為婚禮之祝詞。

  26、籠中之鳥:比喻受困而不自由的人,也比喻易於擒拿的敵人。

  27、雲屯鳥散:如雲聚集,如鳥飛散。形容眾多的人忽聚忽散。

  28、鳥集鱗萃:鱗:魚;萃:聚集。象鳥類或魚類那樣聚集在一起。形容聚集得很多。

  29、一石二鳥:扔一顆石子打到兩隻鳥。比喻做一件事情得到兩樣好處。

  30、烏鳥私情:烏鳥:古時傳說,小烏能反哺老烏。比喻侍奉尊親的孝心。

  31、鶉衣百結:比喻衣服破舊,滿是補釘。

  32、龜文鳥跡:指古代的象形文字。

  33、娓娓動聽:娓娓:形容說話多而吸引人。形容善於說話,動聽:聽起來使人感動或者感覺有興趣。說起來很生動,讓人愛聽。(健談而且感人)形容談論不倦或說話動聽。

  34、鳥覆危巢:比喻處境極端危險。

  35、池魚籠鳥:池裡的魚,籠裡的鳥。比喻受束縛而失去自由的人。

  36、象耕鳥耘:傳說舜死蒼梧,象為之耕;禹葬會稽,鳥為之耘。後用以形容民俗古樸,有舜禹時代的遺風。

  37、鴻鵠之志:鴻鵠:天鵝,比喻志向遠大的人;志:志向。比喻遠大志向。

  38、輕徙鳥舉:輕於去留,像鳥飛那樣容易。

  39、小鳥依人:依:依戀。象小鳥那樣依傍著人。形容少女或小孩嬌小可愛的樣子。

  40、鸞翔鳳集:比喻賢才之聚集。

  41、鳳毛麟角:形容世間少有。

  42、烏飛兔走:古代傳說日中有三足烏,故稱太陽為金烏;兔:古代傳說中月中有玉兔,故稱月亮為玉兔。形容光陰迅速流逝。

  43、鳥面鵠形:形容由於飢餓而身體軟弱,面容枯瘦。

  44、花香鳥語:鳥語:鳥鳴如同講話一般。形容春天動人的景象。

  45、牝雞司晨:母雞報曉。舊時比喻婦女竊權亂政。

  46、飛鳥驚蛇:像飛鳥入林,受驚的蛇竄入草叢一樣。形容草書自然流暢.

  47、鳥窮則啄:鳥陷於絕境就要反啄。比喻人走投無路就會冒險。

  48、鳥槍換炮:形容情況或條件有很大的好轉。

  49、鳥面鵠形:形容由於飢餓而身體軟弱,面容枯瘦。

  50、鳥集鱗萃:鱗:魚;萃:聚集。象鳥類或魚類那樣聚集在一起。形容聚集得很多。

  形容鳥的成語

  1、越鳥南棲 池魚籠鳥 鴞心鸝舌

  2、鴞心鸝舌 鳳歌鸞舞 一飲一啄

  3、鶻入鴉群 弋人何篡 窮鳥入懷

  4、鶉衣百結 鴟鴞弄舌 隋珠彈雀

  5、隨珠彈雀 龜文鳥跡 鳥集鱗萃

  6、鳥啼花怨 獸聚鳥散 杯蛇鬼車

  7、熊經鳥曳 巢毀卵破 魚驚鳥散

  8、羽毛未豐 鳳梟同巢 鉤爪鋸牙

  9、覆巢毀卵 百結懸鶉 羽翼已成

  10、雲屯鳥散 蠶叢鳥道 一鳴驚人

  11、浮想聯翩 鶴唳風聲 將飛翼伏

  12、鳥入樊籠 尸鳩之平 下喬入幽

  13、社燕秋鴻 衣冠梟獍 鴻儔鶴侶

  14、別鶴孤鸞 南蠻鴃舌 鵲反鸞驚

  15、鵲返鸞回 鷹鼻鷂眼 禽息鳥視

  16、熊經鳥申 鸚鵡學語 鴻毳沉舟

  17、驚弓之鳥 鳥伏獸窮 孤雛腐鼠

  18、鶉居鷇食 鱗集毛萃 麟角鳳距

  19、鳥焚魚爛 鴞鳥生翼 笨鳥先飛

  20、飛鳥驚蛇 雛鷹展翅 自投羅網

  21、操觚染翰 熊經鳥引 獸迒鳥跡

  22、鴻飛霜降 戢鱗潛翼 小鳥依人

  23、熊經鳥伸 雲屯霧散 鳧趨雀躍

  24、飛禽走獸 一石二鳥 麟角鳳嘴

  25、鳥槍換炮 雕蟲小技 鳳翥龍翔

  26、金翅擘海 洞察秋毫 籠中之鳥

  27、坌鳥先飛 遠走高飛 鳥窮則啄

  28、群雌粥粥 鳥驚鼠竄 操翰成章

  29、南蠻鴂舌 鳥啼花落 鳥散魚潰

  30、鳥聲獸心 鳥槍換砲 倦鳥知還

  31、鳥面鵠形 見彈求鴞 秋毫無犯

  32、反哺之私 秋毫不犯 鳥覆危巢

  33、跨鳳乘鸞 鷹擊毛摯 揮翰臨池

  34、鳥語花香 澄江如練 鳥哭猿啼

  35、鳥驚魚潰 展翅高飛 比翼連枝

  36、羊腸鳥道 驚弦之鳥 鳥駭鼠竄

  37、羅掘一空 輕徙鳥舉 傷弓之鳥

  38、一枝之棲 百囀千聲 怡堂燕雀

  39、有鳳來儀 烏鳥私情 子夏懸鶉

  40、望帝啼鵑 鶯吟燕儛 沙鷗翔集

  41、鶯吟燕舞 見彈求鶚 鴞鳴鼠暴

  42、散陣投巢 飛鳥依人 鶯歌燕舞

  43、化鴟為鳳 鵬程萬里 鳥革翬飛

  44、不甘雌伏 寒蟬僵鳥 鳳儀獸舞

  45、亂點鴛鴦 象耕鳥耘 籠鳥檻猿

  46、鴞啼鬼嘯 魚縣鳥竄 卵覆鳥飛

  47、破卵傾巢 喬遷之喜 飛鷹走馬

  48、秋毫之末 鴟視虎顧 珠投璧抵

  49、瑤池女使 木幹鳥棲 一飛沖天

  50、明察秋毫 魚潰鳥離 斷線鷂子

  中國歷史上有關鳥的成語故事

  驚弓之鳥

  戰國時期,有個傑出的弓箭手,叫做更贏。他的射箭本領在當時可稱是舉世無雙。有一天,他和魏王並肩站著,天空中忽然飛過一群鴻雁。更贏很自信的對魏王說:“我可以用弓聲就把飛鳥給打下來。”魏王很懷疑。正在那是,一隻孤雁很低很慢的飛過。鳴聲悽慘。更贏見了,就張著弓,扣著弦,砰的一聲,直入雲宵。那孤雁果然應聲落地。魏王驚歎之餘,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更贏解釋說:“那孤雁飛得低且慢,因為它已經受過傷;它鳴叫的聲音悲而哀,因為它離了群。身傷心碎,使它心跳加速,兩翼無力,體重失去平衡,正如人們吃飯時,突然聽見雷聲,筷子落地的情況一樣自然而平常。”

  後人根據上面的故事,做成了“驚弓之鳥”這個成語,形容先前多次受過驚嚇的人,忽然遇到同樣可怕的事物,就嚇得魂飛魄散,驚惶失措,不知如何去應付新的環境。

  鳥盡弓藏

  春秋末期,吳、越爭霸,越國被吳國打敗,屈服求和。

  越王勾踐臥薪嚐膽,任用大夫文種、范蠡整頓國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使國家轉弱為強,終於擊敗吳國,洗雪國恥。吳王夫差兵敗出逃,連續七次向越國求和,文種、范蠡堅持不允。夫差無奈,把一封信系在箭上射入范蠡營中,信上寫道:“兔子捉光了,捉兔的獵狗沒有用處了,就被殺了煮肉吃;敵國滅掉了,為戰勝敵人出謀獻策的謀臣沒有用處了,就被拋棄或剷除。兩位大夫為什麼不讓吳國儲存下來,替自己留點餘地呢?”文種、范蠡還是拒絕議和,夫差只好拔劍自刎。越王勾踐滅了吳國,在吳宮歡宴群臣時,發覺范蠡不知去向,第二天在太湖邊找到了范蠡的外衣,大家都以為范蠡投湖自殺了。可是過了不久,有人給文種送來一封信,上面寫著:“飛鳥打盡了,彈弓就被收藏起來;野兔捉光了,獵狗就被殺了煮來吃;敵國滅掉了,謀臣就被廢棄或遭害。越王為人,只可和他共患難,不宜與他同安樂。大夫至今不離他而去,不久難免有殺身之禍。”文種此時方知范蠡並未死去,而是隱居了起來。他雖然不盡相信信中所說的話,但從此常告病不去上朝,日久引起勾踐疑忌。一天勾踐登門探望文種,臨別留下佩劍一把。文種見劍鞘上有“屬鏤”二字,正是當年吳王夫差逼忠良伍子胥自殺的那把劍。他明白勾踐的用意,悔不該不聽范蠡的勸告,只得引劍自盡。

  鳥盡弓藏的含義:飛鳥射盡,打鳥的彈弓也就藏起來不用了。比喻事成之後,把曾經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或加以消滅。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話說古時候,海邊一個村子裡有個無賴阿三,此人好吃懶做,總想不勞而獲,到處打聽在哪裡能夠不必幹活就發大財。

  說來也巧,在阿三生活的那一帶有一隻貪婪的大鳥,這鳥胃口很大,而且極其兇惡,每天都要去搶周圍居民的羊吃,時間久了,牧民們慢慢的都搬走了,大鳥的食物來源就漸漸的成了問題。

  這一天,阿三正在院子裡一邊曬太陽,一邊做發財的白日夢,大鳥突然從天而降,阿三嚇的急忙躲進屋裡。大鳥對阿三說:"你不是想發財嗎?我可以幫你。"阿三一聽"發財",

  馬上忘記了害怕,從屋裡探出了腦袋:"怎麼發?"大鳥說:"在東海深處中有一小島,島上遍是金子,我帶你到島上撿金子,回來後,作為報答,你每天要給我一隻羊吃。"阿三想想,這買賣合算,連連點頭。大鳥補充到:"但是天快亮時,我們得趕緊離開小島,否則會要被太陽昇起時的萬丈光芒燒死。"阿三不耐煩的說:"知道了,知道了..."

  大鳥揹著阿三飛過高山,掠過大海,終於落在那個小島上.阿三睜眼一看,乖乖,只見遍地是黃澄澄的金子,他再也

  顧不了許多,瘋狂地撿了起來。他只顧撿自己的金子,哪裡還記得天亮之前必須離開的警告。轉眼天快亮了,大鳥催促他快走,阿三總是說"再等等"。大鳥看情形不對,丟下阿三飛上了天空,就在這頃刻間,太陽一下子升了起來,阿三為了撿更多的金子,被火烤熟了。

  大鳥這個氣,白白揹著阿三飛了這麼遠,什麼也沒得到,轉念一想,不對啊,羊是得不到了,阿三的肉也可以吃啊。於是,大鳥又飛回了島上,把阿三的屍體當成了大餐,可是它只顧吃,卻忘記了時間,太陽又一次升起,這次這隻貪婪的大鳥和阿三落得了同樣的下場。

  飛鳥驚蛇

  釋亞樓是唐代一位和尚。他久居寺廟,燒香唸經。別的和尚空閒時就偷偷下棋睡覺,釋亞樓卻買了硯墨筆紙練習書法。有時深更半夜,他還在苦苦練習。一年年過去,他寫字的功夫越來越深。許多燒香拜佛的人,也來請他寫字。他都一一答應。他的草書,寫得尤其飄逸奔放。有人問他:“草書怎樣算好?”釋亞樓寫了八個字:“飛鳥出林,驚蛇入草!”

  “飛鳥驚蛇”形容字型飄逸像小鳥飛翔,筆勢遒勁連蛇也受驚嚇。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