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態度的成語

學習態度的成語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成語吧,成語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你知道有哪些廣為流傳的成語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習態度的成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習態度的成語 篇1

  1、廣師求益:師:效法,學習;益:進步。多方面學習,以增進學識。

  2、刺股懸頭:形容刻苦學習。同“刺股懸梁”。

  3、臨陣帶兵書:比喻平時不學習,臨到出陣作戰才去學習兵法。非主流的話

  4、廢寢忘餐:忘記了睡覺,顧不得吃飯。形容對某事專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學習。

  5、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逆著水流的方向行船,如不發奮推進,則會隨水流後退。比喻學習或做事須克服困難,奮勉向前。

  6、群起效尤:大家一齊向壞的學習。

  7、不求甚解:甚:很,極。只求知道個大概,不求徹底瞭解。常指學習或研究不認真不深入。

  8、刺骨懸梁:懸樑:以繩子系頭掛在屋樑上。形容刻苦學習。

  9、刺股懸梁:形容刻苦學習。

  10、博學篤志:篤:忠實,一心一意。廣泛學習而意志堅定。

  11、師心而不蹈跡:師:效法;跡:前人留下的言論。學習前人的理論只能學習它的基本精神,而不能死守它的具體做法。

  12、蓬賴麻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環境裡,也能學習成為好人。

  13、藏修遊息:心裡常常想著學習,不能廢棄,甚至休息或閒暇的時候也要學習。

  14、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過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觀察不細緻,學習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15、善與人同:自我有優點,願意別人同自我一樣,別人有長處,就向別人學習。

  16、頓學累功: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學習,也能取得成就。

  17、閉門讀書:關起門來在家裡讀書。原意是獨自學習,而不與別人切磋。後也用以形容專心埋頭苦讀。

  18、勤工儉學:利用學習以外的時刻參加勞動,而以勞動所得維持生活。泛指在學習期間參加勞動。

  19、不足為法:不值得學習效法。

  20、三人行,必有我師:三個人一齊走路,其中必定有人能夠作為我的老師。指就應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

  21、晚生後學:泛指學習同一技藝或同一學問的.後生晚輩。

  22、非學無以廣才:不學習就無從增長知識,提高才幹。

  23、奪胎換骨:本為道家語,指奪人之胎以轉生,易去凡骨為仙骨。後比喻學習前人不露痕跡,並能創新。

  24、勤學好問:勤奮學習,不懂的就問。比喻善於學習。

  25、水積成川:川:河流。指水積多了才能成為河流。比喻在學習上日積月累,必然能成才。

  26、貪多嚼不爛:貪圖多吃,消化不了。比喻工作或學習,圖多而做不好或吸收不了。

  27、浮光略影:比喻觀察不細緻,學習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同“浮光掠影”。

  28、窮日落月:白天連著晚上。形容加緊工作或學習。

  29、發憤忘食:發奮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奮。

  30、篤學好古:篤學:專心好學。指專心致至地學習古代曲籍。

  31、勤學苦練:認真學習,刻苦訓練。

  32、春華秋實:華:花。春天開花,秋天結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現也比喻學習有成果。

  33、獨學寡聞:獨學:指自學而無以指導切磋。獨自學習,無人切磋,則孤陋寡聞。形容孤偏鄙陋,見聞不多。

  34、多歧亡羊:因岔路太多無法追尋而丟失了羊。比喻事物複雜多變,沒有正確的方向就會誤入歧途。也比喻學習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35、切磋琢磨:將骨角玉石加工製成器物。比喻學習或研究問題時彼此商討,互相吸取長處,改正缺點。

  36、斷織勸學: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後比喻勸勉學習。

  37、篤志不倦:篤志:志向專一;倦:厭倦。指學習志趣專一,不知疲倦。

  38、為人師表:師表:榜樣,表率。在人品學問方面作別人學習的榜樣。

  39、善誘循循:善:善於;誘:引導;循循:有次序的樣貌。指善於引導別人進行學習。

  40、不愧下學:不恥下問,虛心向地位低的人學習。

  41、博學審問:博:多;審:詳細。廣泛地學習,詳細地詢問。指求學時的態度和應循的途徑。

  42、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比喻對學習工作沒有恆心,經常中斷,不能長期堅持。

  43、不知肉味:原指被美妙的音樂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後形容專心學習,吃東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難,無肉可吃。

  44、寢食俱廢:覺也不睡,飯也顧不上吃。比喻極其焦慮不安,或學習工作極其緊張。

  45、鈍學累功:鈍:遲鈍,笨拙;累:積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學習,也能取得成就。

  46、力學篤行:力學:發奮學習。篤行:切實地實行。勤勉學習且確切實踐所學。

  47、半工半讀:一面勞動一面學習的個人學習方案。

  48、燃膏繼晷:燃:點燃;膏:油脂,指燈油;繼:接續;晷:日影,日光。點上燈燭,接續日光。形容夜以繼日地工作與學習。

  49、胡服騎射: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數民族。指學習胡人的短打服飾,同時也學習他們的騎馬射箭等武藝。

  50、冷暖自知:水的冷暖,只有飲者自我知道。佛教禪宗用以比喻自我證悟的境界。也比喻學習心得深淺,只有自我知道。

  51、灑掃應對:灑水掃地,酬答賓客。封建時代儒家教育學習的基本資料之一。

  52、聖人無常師:聖人:舊指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人;常:永久的。聖人沒有固定不變的老師。比喻無論是誰,只要有長處,就向他學習。

  53、春花秋實:春天開花,秋天結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現也比喻學習有成果。

  54、魯斤燕削:魯之削(小刀),宋之斤(斧頭),質量都很好;如易地生產,在魯造斤而在燕制削,質量不會優良。比喻由於地域等條件限制,學習模仿達不到原來水平。

  55、半部論語治天下:舊時用來強調學習儒家經典的重要。

  56、師逸功倍:師:學習;逸:安閒。比喻善於學習的人,用時不多,收穫很大。

  57、發憤忘餐:發憤:下決心,立志;餐:吃飯。發憤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奮。

  58、切瑳琢磨:比喻學習或研究問題時彼此商討,互相吸取長處,改正缺點。同“切磋琢磨”。

  59、不恥下問:樂於向學問或地位比自我低的人學習,而不覺得不好意思。

  60、然糠照薪:燒糠照明。比喻勤奮學習。同“然糠自照”。

  61、車在馬前:大馬拖車在前,馬駒系在車後,這樣,可使小馬慢慢地學拉車。比喻學習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導,就容易學會。

  62、春誦夏弦:誦弦:古代學校裡讀詩,只口誦的叫“誦”,用樂器配合的叫“弦”。原指應根據季節採取不一樣的學習方式。後泛指讀書學習。

  63、能者為師:會的人就當老師。即誰會就向誰學習。

  64、力學不倦:力學:發奮學習。倦:疲倦。勤勉學習而不知疲倦。

  65、思而不學則殆:殆:精神疲倦而無所得;思:思考。只是思考而不去學習,就會使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66、不恥相師:不以互相學習為恥。

  67、三日打魚,兩日曬網:比喻對學習工作沒有恆心,經常中斷,不能長期堅持。

  68、鴻鵠將至:鴻鵠:天鵝。天鵝立刻就要飛來了。指學習不專心。現表示將有所得。

  69、恃才不學:恃:倚仗。倚仗自我有天才,不用心學習。

  70、邯鄲學步:邯鄲:戰國時趙國的都城;學步:學習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來自我會的東西忘了。

  71、貪多務得:貪:求多;務:務必。原指學習上務求盡多地獲得知識。後泛指對其他事物貪多並務求取得。

  72、駑馬十駕:原意是駿馬一天的路程,駑馬雖慢,但發奮不懈,走十天也能夠到達。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學習,也能追上資質高的人。

  73、活到老學到老:指老人堅持學習或知識不斷更新,人們永遠學不盡。

  學習態度的成語 篇2

  1. 哀而不傷

  【解釋】哀:悲哀;傷:傷害。憂愁而不悲傷,形容感情有節制;另形容詩歌、音樂優美雅緻,感情適度。比喻做事沒有過頭也無不及。

  【出自】《論語·八佾》:“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2.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

  【解釋】終日,整天。整天吃飽飯,什麼事也不關心。

  【出自】《論語·陽貨》:“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3. 北辰星拱

  【解釋】北辰:北極星;拱:環繞。北極星高懸不動,群星四面環繞。舊時比喻治理國家施行德政,天下便會歸附。後也比喻受眾人擁戴的人。

  【出自】《論語·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4. 比而不周

  【解釋】搞幫派,但是不團結。結黨營私。

  【出自】《論語·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 屏氣凝神

  【解釋】屏氣:抑制呼吸;凝神:聚精會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出自】《論語·鄉黨》:“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

  6. 博施濟眾

  【解釋】博:廣泛;濟:救濟。給予群眾以恩惠和接濟。

  【出自】《論語·雍也》:“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

  7. 博文約禮

  【解釋】博:廣泛;約:約束。廣求學問,恪守禮法。

  【出自】《論語·雍也》:“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8. 不恥下問

  【解釋】樂於向學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習,而不覺得不好意思。

  【出自】《論語·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9. 不得其死

  【解釋】指人不得w好死。也表示對惡人的詛咒。

  【出自】《論語·先進》:“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10. 不捨晝夜

  【解釋】舍:放棄。不放棄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繼日。

  【出自】《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11. 不亦樂乎

  【解釋】用來表示極度、非常、淋漓盡致的意思。

  【出自】《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12.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解釋】不擔任這個職務,就不去過問這個職務範圍內的事情。

  【出自】《論語·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