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鈴還是繫鈴人的成語解釋

解鈴還是繫鈴人的成語解釋

  解鈴還須繫鈴人是一則來源於寓言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見於宋代惠洪《林間集》,明代翟汝稷《指月錄》也記錄有相似的故事。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解鈴還是繫鈴人的成語解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注音】jiě líng hái shì xì líng rén

  【典故】心病終須心藥治,解鈴還是繫鈴人。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90回

  【釋義】比喻由誰引起的麻煩,仍由誰去解決。同“解鈴還須繫鈴人”。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事

  【結構】複句式

  【相近詞】解鈴還須繫鈴人、解鈴繫鈴

  【同韻詞】春樹暮雲、斷杼擇鄰、偃武修文、片瓦無存、牝雞無晨、過眼煙雲、重厚少文、典冊高文、卜宅卜鄰、沒沒無聞、......

  【年代】近代

  【成語故事】南唐時期,法眼宗始祖法眼法師在金陵清涼寺給眾僧講佛經,希望他們潛心向佛,遵守清規戒律。法燈和尚卻偏偏不愛遵守這些清規戒律,但人很聰明。法眼法師問誰能從兇猛的'老虎脖子上取下金鈴來,法燈和尚回答道解鈴還須繫鈴人。

  成語出處

  最早出處

  法燈泰欽禪師少解悟,然未為人知,獨法眼禪師深奇之。一日法眼問大眾曰:“虎項下金鈴,何人解得?”眾無以對。泰欽適至,法眼舉前語問之。泰欽曰:“大眾何不道:‘系者解得。’”由是人人刮目相看。(宋·惠洪《林間集》)

  衍生典故

  金陵清涼寺泰欽法燈禪師在眾日,性豪逸,不事事,眾易之,法眼獨契重。眼一日問眾:“虎項金鈴,是誰解得?”眾無對。時師適至,眼舉前語問。師曰:“系者解得。”眼曰:“汝輩輕渠不得。”(明·翟汝稷《指月錄》)

  成語典故

  南唐時期,金陵有個清涼寺,寺裡有個禪師,叫泰欽,法號法燈。在他還是小和尚的時候,就性格豪爽,不像其他小和尚一樣聽話,不僅不去唸經拜佛,而且還不遵守寺院的紀律,其他小和尚都看不起他。只有方丈法眼覺得這個小和尚聰明機靈,悟性很高,特別器重他,認為他以後一定能在佛學上有很深的造詣。

  一天,和尚們都聚在一起聽方丈講經,法眼禪師突然問道:“老虎的脖子上掛著個金鈴,誰能把金鈴解下來?”那些和尚一個個面面相覷,都說不出答案。半天也沒人回答出來,正好在這個時候,外出玩耍的小法燈回來了,法眼又把那個問題問了一遍,法燈不假思索地說道:“是誰把金鈴繫到老虎脖子上去的,誰就能解下來啊!”眾和尚一聽,豁然開朗。法眼禪師也非常讚賞他的回答,於是當眾表揚了法燈。後來,法燈果然成了一位得道高僧。

  成語寓意

  “解鈴還須繫鈴人”至少有兩層寓意:

  第一,思考問題要學點逆向思維,換個角度找答案;

  第二,解決矛盾要靠抓根本、抓關鍵,問題是怎麼產生的,也得怎麼去解決。

  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解鈴還須繫鈴人”比喻由誰引起的問題由誰去解決;在句中一般作分句。也說“解鈴還是繫鈴人”“解鈴須用繫鈴人”“解鈴繫鈴”。

  運用示例

  明·王錂《春蕪記·忤奸》:“常言道:解鈴須用繫鈴人。當初是他兩個說他進去,如今依先要這兩個說他出來。”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回:“心病終須心藥治,解鈴還是繫鈴人。”

  清·華生《滇越鐵路問題》:“解鈴還須繫鈴人。責有攸歸,義無旁貸。”

  錢鍾書《圍城》:“這都是汪太太生出來的事,解鈴還須繫鈴人,我明天去找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