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論據素材:初中生手撕地鐵小廣告

文明的論據素材:初中生手撕地鐵小廣告

  導語:每天放學路上清理地鐵車廂小廣告,“看到就撕”,13歲的初一男生小浩成了上海“地鐵小模子”。下面是yuwenmi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論據素材,歡迎閱讀與借鑑,謝謝!

  上海13歲初中生每日手撕地鐵小廣告:“三個字,不順眼”

  適用話題:文明、一身正氣、保護生活環境

  小浩在地鐵上清理小廣告的場景被網友捕捉

  每天放學路上清理地鐵車廂小廣告,“看到就撕”,13歲的初一男生小浩成了上海“地鐵小模子”。

  今年5月上旬,上海市公安局軌交總隊民警無意間看到一組照片:一名初中生正在地鐵12號線車廂裡清理小廣告單頁,照片引來網友紛紛點贊。

  經過幾天尋找,軌交民警終於找到了這名“地鐵小模子”。5月10日,民警專程前往小浩就讀的東昌東校,對其行為予以表彰。

  4站路能撕光整列車小廣告

  13歲的小浩是上海市東昌東校初一(2)班的學生,近日,當新聞記者問他為何去撕地鐵上的小廣告時,他的回答乾脆利落:“不順眼,就三個字。”

  他說,他每天回家都要乘地鐵12號線,車廂內的小廣告就像補丁一樣打在牆上,散落在座位和地上的傳單也很惹眼,汙染了原本整潔的車廂環境。從今年3月起,撕小廣告就成了他回家路上的例行活動,“只要看到就會撕”。

  在乘地鐵回家的'半小時內,小浩會一節一節走完車廂,把整列車的小廣告都清理乾淨。“不覺得累,在地鐵上本來也沒什麼事情可以做,這樣還可以打發時間。”

  在小浩的影響下,有時跟他一起回家的同學小閔也加入了清理行列,乘客也會配合他們,幫他們撕下高處的小廣告。兩人已積累了豐富的“撕廣告”。

  小浩說,地鐵小廣告有幾類,一類是用玻璃膠、雙面膠或者膠水貼在牆上的,一類是插在把手上的,還有一類是直接塞在乘客手裡的,塞不住就會掉在座位或者地上。其中,最難清理的是用玻璃膠貼在牆上的,通常都粘得很牢,要費力才能撕下來。

  有時4站路的功夫,他們就能撕光整列車的小廣告。

  “我們一次撕得比一次快。那些貼廣告的熟練,我們也可以熟練。”小浩說,他們4點半放學還沒遇晚高峰,走動起來比較方便,即使車廂擁擠,他們憑著“人小”,也可以在人群中鑽來鑽去,雖然這有時有點艱難,卻也“蠻好玩的”。

  小浩說,他的媽媽出於安全考慮,讓他避免跟貼廣告的人有正面衝突,“可是就算碰見我也不怕。地鐵廣播一直在說禁止小廣告,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我有一地鐵的證人。”

  班主任評價:一身正氣,不在意別人異樣眼光

  可小浩也知道,憑藉兩人微薄的力量,並不能杜絕地鐵小廣告。

  他說,要從根本上杜絕小廣告,還是需要動員大家來監督和及時舉報,主管部門可以配套一些激勵措施。此外,小浩對於秋冬季節北方霧霾的來源、新能源汽車電池廢棄後的處理等問題,都能有理有據地表達觀點。

  這與他所接受的教育不無關係。

  小浩愛好羽毛球和架子鼓,喜歡看紀實頻道的紀錄片,家裡書架上的約300本書都被他讀遍了,在小學四年級前,他看完了一整套《十萬個為什麼》,尤其愛好其中的軍事知識。平日在家,爸爸常談論一些有關時事和科技的內容,小浩在耳濡目染中學到很多。

  同時,東昌東校十分重視孩子的德育工作。東昌東校校長李永明告訴記者,學校經常組織學生參加公益活動。小浩所在班級在行為習慣方面的表現,在全校都很突出。

  班主任黃翠玲老師告訴記者,小浩“一身正氣”,成績也優秀。他如果認定了一件事情是對的,就會勇敢去做,不會在意別人會否用異樣眼光來看他。

  黃翠玲介紹,班級的同學們去過黃浦區敬老院關愛老人,也去過東昌幼兒園給小朋友表演節目,平時還經常自發地清理校園內的垃圾。她常常告訴學生,“學習”和“做人”同樣重要,一件事情要麼不做,做了就要做好。值得欣慰的是,日常教育的點點滴滴都滲透進了孩子的心裡。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