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不名一錢的成語介紹

關於不名一錢的成語介紹

  【注音】bù míng yī qián

  【出處】竟不得名一錢,寄死人家。 《史記·佞幸列傳》通有盜鑄錢之罪,景帝考驗,通亡,寄死人家,不名一錢。 漢·王充《論衡·骨相》

  【解釋】名:佔有。一個錢也沒有。形容極其貧窮。

  【用法】作謂語、定語;形容很貧窮

  【結構】動賓式

  【近義詞】囊空如洗、家徒四壁

  【相反詞】腰纏萬貫

  【同韻詞】敏於事,慎於言、正本溯源、延壽益年、託諸空言、破觚為圜、習慣若自然、磊落不凡、萬斛泉源、空心湯圓、寬心丸、......

  【年代】古代

  【燈謎】最窮的人

  【英語】withoutarap

  【教學同步】《新生》的出版之期接近了,但最先就隱去了若干擔當文字的人,接著又逃走了資本,結果只剩下不名一錢的三個人。 魯迅《〈吶喊〉自序》高中一冊·課文·13

  【成語故事】漢文帝劉恆的'寵臣鄧通,很會溜鬚拍馬,甚至用嘴去吮吸文帝的膿瘡,深得文帝的信任。文帝賞賜一座銅山給鄧通,允許他隨意鑄錢。漢景帝劉啟即位後,十分討厭鄧通的為人,沒收了他的一切,使他成為一個真正的乞丐

  【示例】他自己是不名一錢的,如何去得,惟有向親朋借貸。 清·黃小配《大馬扁》第一回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