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介紹泥塑說明文600字(精選21篇)

九年級介紹泥塑說明文600字(精選21篇)

  相信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特別是說明文,說明文是客觀地說明事物或闡明事理的一種文體。我們該怎麼去寫這型別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九年級介紹泥塑說明文600字,歡迎閱讀與收藏。

  九年級介紹泥塑說明文 篇1

  我與泥塑學校每週四的泥塑活動課,無疑是培養同學們興趣愛好比較好的方式。一下子就使我深深地愛上泥塑,成為我無法割捨的喜好。

  終於迎來泥塑藝術活動了!我邁著喜悅的步伐踏進了萬分憧憬的泥塑教室。

  教我們泥塑的老爺爺等我們坐好,就娓娓道來:“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的工藝品中,泥塑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以泥巴為原料,用手工捏製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動物為主。是中國民間工藝品的奇葩,很吸引眾人的目光……”終於,讓我們開始自己動手做了。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塊包裝好的陶泥,看著這塊誘人的陶泥,不禁有幾分興奮。我站起來模仿著老爺爺剛才教的操作步驟,先用手把陶泥揉軟,搓成蘿蔔般粗細的泥條,然後分成兩截備用;下面就正式開始製作成型了:預備“唐僧”造型模具(分為兩半),用泥條分別填滿兩半模具,注意這時要用力壓實,否則做出來的產品會出現裂紋,而且作品可能變形。下一步,用水沾溼泥條,粘在兩半模具邊緣,這樣整個模具就粘合成了完整的一體。最後,還要在填滿泥的模具底部做一個圓形泥餅做為底座,用木筷颳去多餘的泥屑,讓填滿陶泥的模具晾一會兒,小心拆去兩半模具,一個“唐僧”泥塑作品就大功告成了!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呀!

  “看著容易做起來難”,還真應了這句俗語。我的動作顯得比較笨拙,剛開始做出來的作品不成型,老是開裂,我沒有灰心,嘗試了幾次,終於成功了,心裡陡然升起一種自豪感,這種體驗真是很快樂!

  不知不覺間,半小時過去了,一件精緻的泥塑藝術品在我手中誕生了!望著慈祥和藹的“唐僧”泥塑品,我彷彿看到了一個面容英俊手捻著佛珠的唐僧,正衝我微笑著,似乎在說:“你真棒!”

  老爺爺見了,誇道:“嗯,好!不錯嘛!繼續加油哦!”

  我小心翼翼地捧著這個“偉大”的作品,慢慢地把它放好,心裡像吃了蜜一樣甜。

  這樣的活動不僅鍛鍊了我的動手、動腦能力,更讓我學到了許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

  九年級介紹泥塑說明文 篇2

  吳川是一個泥塑多的地方。

  梅菉泥塑起源於瓦窯村。瓦窯村始於唐朝(公元618年),開基祖姓廖,從佛山石灣遷徙而來,佛山石灣精湛的陶瓷工藝從此也傳入吳川。唐朝中期,有一年元宵,有個陶工隨手用陶泥捏起一座小型泥塑玩,想不到竟吸引了不少觀眾,後來別的陶工也來湊熱鬧。這就無形中成了元宵泥塑展覽。從此,泥塑這一民間藝術斷斷續續經歷了唐、宋、元三個朝代。到了明朝洪武年間,皇帝派遣官吏四出挑選美女進宮尋歡作樂,民間百姓對此無不怨聲載道。於是,梅菉頭村的群眾便乘鬧元宵之機,特地造了一套醜化皇帝與皇后的泥塑。其特點是:人像的眼大、肚大、腳大、乳大、耳大。果然觸動了官府衙門,竟派遣大批衙差,聲言要抄斬全村百姓。後來,炮製這套泥塑的為首者便出滅辨解道:“皇上眼大看得準,肚大有福份,腳大乾坤,乳大養子民,耳大聽民音,這為何不妥?”這幫趨炎附勢的官兵聽了無言可答,只好罷休。此後,當地群眾對“造泥塑”、“看泥塑”、“評泥塑”的興趣更濃,熱情更高。這便成了當地居民鬧元宵的一項主要內容。隨著歲月的流逝,“泥塑”作品的題材也不斷有新的發展。原先大都取材於神話傳說的“盤古開天闢地”、“女禍煉石補天”,“嫦娥奔月”、“哪吒鬧海”、“八仙過海”或取材於歷史戲曲的“三顧茅廬”、“七郎打擂”、“平貴別窯”等,進而發展到取材於現實生活的“金盃獻給祖國”、“軍威震敵膽”、“向四化進軍”等多樣化題材。

  若從“泥塑”製作工藝來看,逐步也不斷有新的發展。過去,老是用稻草竹篾綁“樹杆”作“泥塑”支架,如今已被“鐵線扎鋼筋”所取代了。有的群眾還別出心裁地搞“活泥塑”,只要來人輕輕按一下機關,小舞臺上的“書生”就可吹簫彈琴,又可啟步執行;“公主”既可眉來眼去,又可翩翩起舞;何去何從也跟著擰起羅傘,確是造型逼真,栩栩如生。有的“胖娃娃”塑像還神氣活現地當著觀眾的面“嘶嘶嘶”地拉起“小便”來。原來,這些巧奪天工的“泥塑”已被製作者搞成“電動化”了。

  九年級介紹泥塑說明文 篇3

  十二歲生日時,爸爸送了我一見精美的禮物——泥塑。

  這個泥塑做工非常細膩,造型也很好看。這個泥塑的造型是一匹駿馬,馬的身子黑白相間,體態栩栩如生,四蹄躍躍欲試,像將要騰空躍起,個性鮮活。駿馬既活潑可愛又健壯威武,既有馬到成功之雄態,又有千里馬之威武。

  說起泥塑的製作過程,那也是非常複雜。製作的泥塑有十幾道工序。首先要選土,土的粘性要好,和泥也很講究,土要做成泥環,有馬、羊、牛等,還有各種神獸,傳說神獸放在家裡可以避邪,妖魔鬼怪絕不敢靠近你家半部。

  上窯燒也很講究,火太大就會燒裂泥塑,燒窯的人一晚上不能睡覺,泥塑出窯後腰立即上色、上光、這樣一個精美的泥塑才算做成。

  泥塑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不僅中國人喜歡,而且外國人也喜歡,因為他帶著東方神韻,既滲透古老的華夏工藝,又滲透著現代的東方文明。

  我把他掛在我窗前,我每次寫作業看看他,就有一種動力;睡前看看他,我就有睡意;作業多事看看他,我就沒有壓力……

  我們全家都喜歡這精美而又小巧的泥人,泥人以他獨特的造型和獨特的紋路名揚亞洲,名揚全世界,可愛的泥人,我愛你!

  祖國的命運也就是每一箇中國人的命運,祖國的發展與富強要靠我們每一箇中華兒女的貢獻與奮鬥。我們應該時時想著我們能為祖國做些什麼,而不是從祖國母親那裡得到任何東西。

  九年級介紹泥塑說明文 篇4

  在我的書桌上擺放著一件泥塑作品,見過它的人無不嘖嘖稱讚。而我,作為它的製造者自然心裡一陣歡樂。今天,就與你一起分享分享我捏泥塑的過程吧。

  這件泥塑作品是我暑假的無錫之旅中誕生的,而無錫的惠山古鎮便是它的原產地。無錫的惠山古鎮坐落於無錫的惠山腳下,一提到惠山,人們會不覺想起聞名的惠山泥——它是無錫惠山特產的一種黑泥,幹而不裂,非常適合捏製泥塑。作品“大阿福”便是最著名的代表了。所以,閒暇之際,我以前來拜訪一下這座著名的惠山古鎮,親身體驗一下捏泥塑的樂趣。

  我來到惠山古鎮的一家泥塑館,裡面陳列著大小不一、風格各異的“大阿福”。各各做工精緻,我沿著走廊,一路欣賞,一路走到了泥塑教室,開始了我的泥塑之旅。

  由於我是初學者,老師便在製作之前為我進行了一番仔細的講解與演示,之後,便是我大顯身手的時候了,我躍躍欲試。

  領到泥塊的我先把它均勻分成兩塊——一塊用來捏製泥塑,而另一塊卻有大用途。我把分好的泥塊置於掌心來回揉搓,把它搓成了一個標準的球狀,然後將它放入一個用石頭雕刻出來的模具中央,慢慢將泥球壓平,使泥球與模具充分接觸,再將它放置在一邊。接著,我拿來另一塊泥,將它放在桌面上來回滾動,搓成一個圓柱狀的泥塊。然後,我用自己的兩隻手掌,像木板一樣擠壓泥塊。於是,它從圓滾滾的柱體變成了一個方方正正、有稜有角的長方體。你可別小看它,接下來,它可就有大作用了。

  放入模具的"泥塊也該取出來了,而怎麼取是關鍵。你一定會認為是用手將泥一點點地從模具的邊緣摳出來,那可就錯了,因為那柔軟的黑泥經受不住這樣“殘酷而漫長”的折磨,非常容易變形,我們就前功盡棄了。那麼現在,就讓另一塊有稜有角的長方體泥塊出場吧!

  方法很簡單,一隻手將模具豎著拿在手中,另一隻手拿著泥塊,讓其一端粘在模具中的黑泥上,就像蓋印章一樣“啪”地蓋在上面,然後向外用力,將磨具中的黑泥拉出來。就這樣,兩塊黑泥利用自身的黏力被拉了出來,又一個“大阿福”誕生了!

  對待剛誕生的“大阿福”我們還需十分小心,最後的工作便是將它平置於桌面風乾。幾分鐘後,一個“大阿福”便出爐了!當然,這時候你還可以為它穿上美麗的衣裳——據自己的喜好為它塗上鮮豔的顏色。

  九年級介紹泥塑說明文 篇5

  我來到了做泥塑的地方找了一個座位坐了下來。老師依次發給我們幾大塊泥巴,還讓我們去看看別人做的。

  我的眼前忽然一亮,我做泥塑的桌子下面有一個做得很好看的香蕉。我一下子就拿了起來,看了一遍又一遍,恨不得這個是我做的。想想我是個新手,就先學做帽子吧!

  我開始做帽子了,我左捏一下右捏一下,總覺得不對,於是,我去請教泥塑老師。老師說做一個給我看。

  我看著老師那靈巧的雙手左一下右一下就捏出來個牛仔帽。我仔細端詳著這一頂帽子,就像是真的帽子出現在我眼前。

  我照著老師的樣子做了起來。我先做了個帽子的邊緣,再做出一個頂來,兩個合在一起正好是一頂小帽子。我拿來和老師的對比了一下。呀,還差花紋!我又拿起木刀在帽子上刻起花紋來……

  接下來,老師又讓我做一個花瓶。因為我看過電視裡的,所以動起手來也像模像樣的。我一隻腳在不停地踩著。兩隻手把泥巴變成了圓柱。老師見了就教我做。在老師的指導下我一會就學會了。

  我學了一個上午才對泥塑略知一二,看來不管幹什麼事都得下功夫。

  九年級介紹泥塑說明文 篇6

  這個暑假,爸爸參加了泥塑社團的培訓。結束的時候,爸爸帶回了他的作品和一大堆的太空泥。看見爸爸的作品我心裡癢癢的,也想做一件成品。爸爸見我這麼想做,順便就教了我幾招呢!下面我就來講講事情的經過吧!

  一開始,爸爸先讓我坐端正,把心靜下來,因為做泥塑是一件需要耐心和細心的事情。爸爸先教我做小熊,做小熊其實一點也不難:爸爸叫我先抓一把太空泥,然後把太空泥用力撕成兩半,再揉成大小差不多的兩個圓球,接著,把這兩個圓球粘在一起,這就是小熊的頭和身子。接下來是做小熊的四肢,我學著爸爸的樣子,把四小塊太空泥分別揉成一頭粗一頭細的長條形,再把細的一頭粘在小熊的背上,把粗的一頭彎到身子的前面,做成手臂和腿。最後,就是做小熊的五官,搓幾粒米粒大小的圓球粘在小熊的頭部做成鼻子和眼睛,這樣就大功告成了!

  爸爸說:“你做的小熊不錯。接下來,我們來把這隻小熊打扮一下。讓它手上抱著一個蘋果。”我們先取一小團紅色的太空泥搓成一個圓球,在球的頂部摳出一個小孔,然後取一些綠色的太空泥搓成和小孔差不多粗細的長條,插在孔裡當蘋果的葉柄,接著,把一些綠色的太空泥壓成葉片狀,用塑膠刀在葉片上劃上一些紋路,最後把葉子粘在葉柄上,一個紅蘋果就做好了。

  最後,爸爸教我做一朵花。爸爸說:“我們先做五片花瓣,要不薄不厚。”我過於心急,所以捏出的花瓣有的薄,有的厚,花瓣的形狀也是歪歪扭扭的,就像被蟲子咬過一般。最後,在爸爸的幫助下,我好不容易做出了一朵有模有樣的花,心裡特別開心。

  爸爸說:“只要用心去學,你就會發現做泥塑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

  九年級介紹泥塑說明文 篇7

  在我讀二年級的時候,學校美術課經常玩橡皮泥。那些橡皮泥五顏六色,而且十分柔軟,在老師那雙靈巧的手中,轉眼間就變成了一隻只惟妙惟俏,活潑可愛的小動物。有手拿小花的小猴,也有正在大吃西瓜的豬八戒,還有脖子又細又長的長頸鹿,五花八門。我對每個小動物都愛不釋手,於是不知不覺,我也喜歡上了玩橡皮泥,渴望有一天也能捏出各種各樣的東西來。

  媽媽見我這麼喜歡玩橡皮泥,就去書店給我買了一本圖文並茂,怎樣捏橡皮泥的書和一盒橡皮泥作為生日小禮物送給了我。放學回家,我見到了這日思夜想的橡皮泥,高興得一蹦三尺高,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

  就這樣我開始了捏橡皮泥了。書上第一章是教我們擰毛毛蟲,很簡單,只要用綠色的彩泥揉幾個小圓球,用牙籤一串,再畫上眼睛、嘴就可以了,所以在媽媽的幫助下不一會兒就完成了。於是,我就認為捏橡皮泥原來是那麼簡單,就對媽媽說:“媽媽!這太簡單了,我們還是往下多翻幾頁,學做豬八戒吧!”“不行!你現在才剛剛學會爬,怎麼就想跑了呀?還是慢慢來吧!”“沒事的啦,就做做看吧!做不好再學前面的好了。”媽媽沒辦法,只好讓我先學做豬八戒。

  真是不做不知道,一做才發現這是看看容易做做難。光是豬八戒那大肚子就將我給難住了,我怎麼也做不出他那挺出來的樣子,反倒像個大冬瓜。我做來做去做不像,都快要放棄了。但媽媽仍然鼓勵我說:“沒關係,不是還好嗎?!繼續做吧!”就這樣,我終於做出了一個頭小身大的怪東西。可心裡卻樂開了花,因為,這畢竟是我的心血呀!

  透過學做橡皮泥,使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幹什麼事都要量力而行,腳踏實地地做,只要堅持就一定會成功。

  九年級介紹泥塑說明文 篇8

  今天是星期天,我決定完成美術老師交給我的光榮任務——做泥塑。

  泥,對於我來說並不陌生,它可是我相當年經常挨批的罪魁禍首!然而今天卻有成了我完成任務的朋友了。

  我想,這次我可以大顯身手了。於是,我先把泥和好,然後用鐵絲製成骨架。接著,我便往骨架上糊泥了,可是,可惡的泥一點也不聽話,我剛把第一塊糊上去,想糊第二塊時,第一塊卻一個跟頭翻了下來。試了幾次,我始終沒制服它。

  我氣急了,抓起那塊泥巴摔在地上。“做個泥塑,這麼麻煩!不做了!”我氣呼呼的發著牢騷。誰知這一折騰,竟驚動了正在洗衣的母親大人。“怎麼了,寶貝閨女,誰惹你生這麼大氣?”母親問。

  “還有誰呀,還不都是讓這破泥塑鬧的!”我仍沒有好氣。

  媽媽看了看我摔在地上的泥,笑了,說:“你把泥再摻些土,和硬一些再試試吧。”說完,媽媽又去忙著洗衣服去了。

  無奈,老師佈置光榮任務還的完成啊。我只得照媽媽說的再試試吧。沒想到還真靈,這次剛才調皮的泥巴卻變的乖乖的,不一會兒,泥塑做好了。看著自己的作品,我欣慰的笑了。

  “媽媽,我做好了,快來欣賞我的偉大作品吧!”我高興的喊。

  媽媽很快就過來了,看到我的作品欣喜地說:“不錯,不錯!”接著,媽媽又問:“冉冉,你知道剛才為啥做不好嗎?”

  我想了想,說:“是不是剛才的泥太稀了?”

  “對呀,”媽媽說,“做事不能急噪,有問題要動腦筋,找原因,想辦法。不能一時失敗了就自暴自棄。”

  我點了點頭。

  是啊,生活中有許多事是不可能一做就成功的。透過這件事,我明白了:做事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不能蠻幹,更不能一時失敗了就自暴自棄。

  九年級介紹泥塑說明文 篇9

  今天,我懷著興奮的心情來到柯城區實驗小學參加美術現場比賽。比賽分為泥塑、畫長卷和人物線描寫生三部分,我是小學低段泥塑組的。

  學校門口掛著橫幅,兩旁各站著一排禮儀生,好熱鬧啊。一位男老師看見我們拿著泥塑工具,就說:“你們是參加泥塑比賽的吧,請到南教學樓二樓的美術教室。

  我們來到美術教室,教室裡有16張桌子。我找了一個位子坐下,擺好工具,心裡非常激動,我可是第一次參加這麼大型的現場比賽啊。不久其他20位參賽選手由指導老師陪著也陸陸續續來了,有的帶彩泥,有的帶陶泥,選手們坐位子嘰嘰喳喳吵個不停。等了好久比賽終於開始了,一位帥帥的男老師走進教室,讓所有陪同老師出去。他關上門說:“這次比賽主題是快樂的動物園,時間是2小時,現在請大家自由創作。”

  我們馬上動起了手來,我要做的是一隻大猩猩揹著一隻小猩猩在唱卡拉ok。先是堆大泥,做出猩猩的動態,我只用了20分鐘就堆好了,接著是刻畫細節:大猩猩半蹲著,一手拿著話筒,一手撐著地,嘴巴成O型,唱得很投入,小猩猩騎在它背上,伸出手想要搶話筒。

  我專心致志地做著,不知過了多久終於完成了。抬頭看看周圍,見有的做小兔,有的做螞蟻,有的做老牛,有的做小豬,都還沒完成呢。看來我最快啊。

  我交了作品走出教室才知道只用了1小時。看看還早,陳老師帶我去參觀其他的比賽去了。

  老爸知道後批評我太早交作品了,說1個小時能做出什麼好東西?果然下午傳來比賽訊息,我好像是得了第四名。但我心裡很不服氣,我一直是練習人物,直到昨天晚上才做了一遍動物,而且比賽對手大多是三年級的,能有第四名已經很不錯了。

  九年級介紹泥塑說明文 篇10

  在我房間的玻璃櫃裡,擺著許多泥塑小人,每當親朋好友來我房間觀賞,都會對這些泥塑小人讚不絕口,可誰知道我在這方面所付出的努力?

  前幾年,我的哥哥從大學回來,他是學美術的。不說畫畫技術,各個做泥塑的技術可是非常厲害的!哥哥的泥塑栩栩如生,我的心裡十分敬佩他,於是我決定——向哥哥拜師學藝。從此,我踏上了泥塑之旅。

  只要哥哥一有空,我就到哥哥家中向他學藝。哥哥拿出自己去商場買的模型,放在桌子上,開始雕刻,我則看著哥哥的動作,開始雕刻,拿著美術泥和美工刀小心翼翼地刻著。

  剛開始,我根本不懂得技巧,每當我將自認為的“傑作”給哥哥看時,哥哥則用“四不像”這個詞形容。我之後便不敢給哥哥看自己的作品,我也常用零用錢去新華書店買有關雕刻技巧的圖書。

  為了不讓哥哥嘲笑,我花更大的心血雕刻。夏天時,我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不開空調、電風扇,怕泥粉滿天飛,頭上都是汗,我也不在乎;手被劃傷了,流血了,簡易地包紮幾下便繼續雕塑;做壞了,不氣餒,換一塊美術泥繼續做……我每當做壞一個,就會總結一下自己錯在哪。有朝一日,我的作品越來越栩栩如生了。

  我為了做一套《西遊記》的四大主要人物,只剩一個孫悟空,我花費了一個月時間,可還是失敗了,我氣得差點把《西遊記》系列的人物全部砸掉,我去花園散步,看見一個差不多八個月的小孩子在草坪上站了摔,摔了站,我心想:一個小孩子都懂不半途而廢,我呢?想到這,我又回家重新雕刻,過了幾天,孫悟空完成了!

  現在,泥塑成了我的愛好,也成了我的絕活。每當我做泥塑,就想起草坪上的小孩子。學泥塑就像學走路,總會摔跤吃苦,但一定會有快樂!

  九年級介紹泥塑說明文 篇11

  開學了!剛上了一個月的學,有一天,教我一年級美術的羅老師來找我,說想讓我參加泥塑班,回去和你爸爸媽媽商量一下。回家後,我告訴爸爸媽媽,他們都同意了。於是,第二天我就告訴羅老師我想學。羅老師讓我在每星期的星期二和星期四到美術室學。

  這個星期二,我滿懷好奇地去了美術室,一進美術室,我看見同學都已經去了。羅老師對我說:“包可心,你的泥在那邊。”羅老師告訴我們,這種泥和橡皮泥不同,它非常軟,粘性很強,沒有味道。而且,裡面只新增無毒色素。我開啟一看,每一種顏色都用塑膠紙包著,最外面有一層大的。老師說,用完一定要包好,不然,長期接觸空氣會幹掉。開始做了,今天我們學做棒棒糖。老師先給每個人發了一根牙籤,說等會兒有用。老師給我們做了一個示範,叫大家拿出兩種自己喜歡的顏色。下一步老師讓我們跟著她做:把拿出來的顏色弄出一個花生米大小的橢圓,再把兩種顏色的泥搓成兩條長細相同的“麵條”,然後把兩條“麵條”繞成一條線捲起來,最後把牙籤插進去。一個可愛的棒棒糖就誕生了!

  羅老師又給每人發一本書,讓我們照著書上做,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如果書不夠可以兩人合看。我拿到了一本關於昆蟲的書,裡面有蝴蝶、蜜蜂、甲蟲······我做了一隻小蜻蜓:綠色的身體、黑黑的大眼睛,藍色的翅膀上有兩個黃色斑點。可愛極了!羅老師還說:“你們的作品可以帶回家。”一回家,我就迫不及待的把我的作品——一隻小蜻蜓和棒棒糖給爸爸媽媽看,媽媽說,我第一次做泥塑也能做這麼好,很不錯了。我聽了心裡樂開了花!

  我參加了泥塑班,使我的快樂添加了很多,也使我的煩惱減去了很多!

  九年級介紹泥塑說明文 篇12

  前幾天的美術課上,我們用手工泥製作了壺。同學們都興趣盎然,讓我們來看看我們做的壺吧!

  我拿出兩張報紙,墊在桌子上,我將手工泥拿了出來,切出了一大塊泥。我先把其中的一部分揉成一個團,再把中間挖空,壓平,細緻的把它搞的非常光滑。我又在我準備安壺嘴的地方挖出一個洞,還把安壺把的地方用手指按出兩個上下排列的凹進去的洞。然後,我拿出尖頭的工具,在壺的外壁上刻上了一些簡單的圖案。接著,我開始製作壺嘴和壺把,我先用一小塊泥搓成恰到好處的壺嘴形,再在中間輕輕地挖出一個小細孔,完成了壺嘴,再把它安在壺身上那個洞中。後來,我又撮出一條適合作為壺把的杆子,並把它彎起,小心翼翼地安在壺身上。最後,我開始製作壺蓋,我拿出一塊泥,把它按成圓餅狀,再把一圈邊弄光滑,在蓋子中心用手指按出一個凹進去的洞。然後,我拿出很小的一塊泥,搓成一個小圓球,安在蓋子中心,我又在壺蓋上刻了些花紋,壺蓋也做好啦!就這樣,一個壺的基本形狀就做完啦!

  我的壺做完了,雖然並不是非常的漂亮、完美,但是,這是用我自己的汗水換來的呀,非常有欣慰感!我抬頭看了看其它同學的壺,我發現,張欣然的做的挺不錯的,又細緻,又美觀。然而丁嘉潔的壺非常有創意,一根類似繩子的東西如一條龍似的攀沿在壺壁上。而湯遠鵬卻做出了一個超迷你版的小壺,大約只有我們三根手指的寬度,我們全班同學都被他搞得捧腹大笑呢!

  上一節泥塑課真是有意義!既學到了東西,又開開心心的好好顯示了一番自己的手藝呢!

  九年級介紹泥塑說明文 篇13

  “哈哈……”一陣陣笑聲從教室裡傳來,原來是同學們在課上玩遊戲的聲音。

  今天,課堂上老師帶我們玩了一個遊戲,名叫“泥塑大師”,遊戲規則為:A同學為泥塑大師,B同學為泥塑,泥塑大師可以讓泥塑做各種千奇百怪的姿勢,帥氣的造型,曼妙的舞姿和那可愛的萌妹都可以,當做完泥塑時,泥塑大師可以欣賞自己的作品,限時一分鐘,最後A、B玩家互換身份,再來一局,當老師說完遊戲規則時,同學們的手像施了快速生長魔藥一樣全部豎了起來,我也不例外,心想:“老師一定要選我,一定呀!”終於,老師的目光瞟到了我,說:“來,續珂涵,你來吧!”跟我一起玩遊戲的還有張馨月。

  第一輪,我是泥塑大師,張馨月是泥塑,我先思索了一番,記得上次和同學玩這個遊戲時,她把我擺成了“猴子抓癢”,這次我決定把張馨月也擺成那樣,首先,我把她的一隻胳膊抬起放到頭上,然後把另一隻胳膊放到那隻抬起胳膊的下面,最後讓她把頭一揚,就完成了。臺下的同學們頓時鬨堂大笑,有的笑得合不攏嘴,有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縫,還有的笑得前俯後仰。我慢慢地欣賞了一分鐘這份“傑作”,臺下的同學都很疑惑,心想:“為什麼要擺成那個樣子呢?”可好景不長,張馨月的報復來了,我倆互換了角色,這次她是泥塑大師。她把我的兩隻手抬起,頭一仰,腿一伸,邪魅一笑說:“我的‘傑作’螳螂捕蟬完成了”。同學們頓時笑地捂起肚子,我也忍不住笑了。

  第二輪,另外兩位同學上臺了,第一場被擺了一個帥氣的姿勢,第二場又擺了一個思考人生的姿勢,我看見有些同學露出了疑惑的神情,我猜,大概是在思考泥塑大師做這個作品是為了什麼?

  遊戲結束了,同學們意猶未盡,這次遊戲玩得可真開心,真是讓人印象深刻的遊戲。

  九年級介紹泥塑說明文 篇14

  我們班有一個“著名雕刻家”。他在我們班裡“刻了許多藝術品”,經常受到老師的“嘉獎”。

  老師在講臺上講課,“雕刻家”邊輕輕的哼著小調邊用小刀在桌子上刻畫,聲音弄得有點響,老師一邊講課一邊踏著步子走過來了,她大聲地說:“小明,你在幹嗎?”小明嚇了一大跳站了起來,同學們都盯著他,小明神態慌張地說“我……我在雕刻!”同學們都哈哈大笑。老師又問:“那你雕刻了什麼呀?給我看看。”啊,保不住了,小明慢慢把手移開,桌子上露出了一幅圖片:一位長著水桶腰,戴著一副有蚊香線條一樣的圓眼鏡的不男不女的形象。老師怒髮衝冠,忍著火說:“等會兒到我辦公室來!”嘿嘿!這位雕刻家又要去吃“蛋糕”啦!這是雕刻家得名的來由。

  期中考在緊張進行,“雕刻家”因為聰明,很快就做好了試卷,他閒著無聊,又拿起他的雕刻刀,埋頭在桌子上刻起來,監考老師推了推眼鏡,懷疑“雕刻家”在考卷下弄著什麼,可能在抄小紙條。她走過去,嚴肅地說:“這位同學,是在抄小紙條嗎?”“雕刻家”沒有注意,因為他正津津有味地刻著,同學們都為“雕刻家”捏了一把汗。沒想到“雕刻家”哈哈大笑,原來他為自己的傑作得意忘形了。

  監考老師一把拿過他的考卷,發現他在一塊木頭上創作了一幅漫畫,老師也笑了。稱讚是個小小“雕刻家”,從此雕刻家出了名!

  自從班主任批評雕刻桌子並把桌子換了一張後,“雕刻家”就找小材料雕刻了。自從監考老師跟班主任說了他考試搞雕刻後,他再也沒有讓我們看見雕刻了。但是,他還是讓全班同學知道了他是著名雕刻家了,因為名譽來了,學校參加市小學生“泥塑”比賽上,他得了一等獎回來。

  啊,還是泥塑家!

  九年級介紹泥塑說明文 篇15

  《我學泥塑的故事》我學泥塑的故事 泥塑,一門高尚的藝術。每當我看著那一個個精美的泥塑品時,我總會想到自己學泥塑的故事。 那一年,我爸媽給我報了一個泥塑學習班,我既驚喜又擔心。可想到我也能做出精美的藝術品時,我還是鼓起勇氣去上課。 第一節課,老師叫我們自由“創作”我們很開心,很快我們就熟悉了工具的操作方法。下課後,我想:原來做泥塑這麼簡單呀! 到了第二節課,我興致勃勃地聽老師講工具的作用,操縱的方法,然後,讓我們自己做一個簡單的小杯子。我心想:就做一個小杯子?這也太容易了。我拿起一塊陶泥,不一會兒,就做出了一個小杯子的外形。接著,就是要將內部的泥掏空。我拿起一個像鏟子一樣的工具,一下一下將杯子的內部掏空。就在我快成功之時,杯子的底部突然穿了個洞,我定睛一看,原來是下手猛,把杯子給挖穿了。我火速拿一塊陶泥堵住了缺口,我心裡暗暗說:還好還好。我再看看把二做的,他們的杯子表面光滑,內部平整,那像我的吭吭窪窪,真是天壤之別呀! 以後,老師一叫到我們做泥塑,我就得工具在我手裡彷彿有千斤重,總是不能操縱的得心應手,我漸漸想放棄了。 我發現,在課堂上,有一個人的作品做得跟我一樣,坑坑窪窪。可他並沒有放棄,而是比以前更勤加演練。我心想:他能做得到,我為什麼不行呢?從此以後,每一節課我都認真聽,抓緊時間練。漸漸地,我發覺:工具在我手裡變得越來越得心應手了,不像以前那樣生疏了。我的作品也越來越好,越來越精美了。有一次,我做的作品得了全班第一名呢! 我在學泥塑的過程中,不但收穫了喜悅,也讓我明白勤勞與堅持是那麼的重要。它使我受益匪淺。 指導老師:陳美珍

  九年級介紹泥塑說明文 篇16

  我們平南小學可是區藝術特色學校,泥塑便是我們的特色之一,所以來平南,可一定得參觀我們的泥塑廊。

  泥塑廊位於西面教學大樓的低層,這是一條長5米的走廊,一抬眼就能看見走廊頂頭寫著的`“泥塑廊”三個可愛的字樣。走廊的天花板是用幾根黃色的木條搭成“井”字形。走進泥塑廊,就會看到陳列在兩旁色彩斑斕、栩栩如生的泥塑作品。左邊第一個是一隻漂亮的大公雞,你瞧它,頭上頂著紅紅的雞冠,有著健壯的身體,威武地站著。全身彩色的羽毛,就像披上了一件錦緞的外衣。它的脖子伸得長長的,好像在催我們早起呢。排在第二的是兔子和烏龜,它們一前一後似乎正在賽跑呢。烏龜已到終點了,可兔子還落在後面。兔子一臉懊惱,可後悔已晚,這真是“驕傲使人落後”啊!兔子該吸取教訓了吧。排在第三的是一隻胖得可愛的小豬,它正撅著小嘴只顧生悶氣呢,後面還跟著兩隻可愛的小羊------看完了左邊,我又看右邊,右邊的第一個是一隻花瓶,花瓶的顏色是紫色的,瓶身上還有一朵朵白色的小花,星星點點點綴著紫色的瓶身,美麗極了。更奇妙的是花瓶裡還插著幾支藍色小花,讓它顯得更幽雅更美麗。旁邊一個梳著齊耳短髮,穿著和服的日本小女孩似乎正聚精會神地欣賞著。後面還有一些神態各異的泥人,有的正咧開嘴笑著,有的正思索著什麼,還有的則三五個一群在嬉鬧著……

  走進泥塑廊,就像讓我們走進了藝術的殿堂。我們在這裡欣賞著藝術作品,品味著藝術的魅力,感受著師生的聰明才智,多好啊!

  九年級介紹泥塑說明文 篇17

  溫馨的燈光照著木質小推車,平著擺著幾個泡沫塑膠板,插著一排排彩泥人物,四處張望的孫悟空,揹著揹包的小豬佩奇,憨態可掬的小企鵝……各式各樣、活靈活現的人物,還有那一雙乾裂的手。

  四年級去福州遊玩。夜幕降臨,古色古香的小街掛著紅彤彤的燈籠,點著馨黃的燈,顯出一片繁榮。晚風習習,拂過如琴絃般的枝條,奏出和諧的曲目。煥發生機的老樹下,我看見了她——那個老人。

  老人坐在木質小推車前,用飽經風霜的手仔細地捏著眼前的小人兒。我不禁探過身去。

  明亮的燈光照著老人。我清晰地看見她,她的手上長滿老繭,瘦長的手指仔細地把一根尖木棒削圓。再取出一團粘土,飛快地揉出一個圓鼓鼓的大球,插好木棒,又撮了一顆小頭,嫻熟地用工具刻出臉蛋。枯黃的手不停地操作著,她清瘦的臉上戴著老花鏡,仍是一臉專注。

  在她靈巧的手下,一個精緻的挺著大肚子的豬八戒就完成了。老人小心地把它插在小推車旁的一個泡沫塑膠板上,那裡還有許多彩泥人物——她要等到彩泥完全乾了之後再賣出去。

  再看小推車上,一個個人物都是那麼精美,惟妙惟肖,像是從電視裡跳出來的。價格也很實惠,物美價廉。

  事隔兩年,我仍記憶猶新。那個老樹下的老人,她用自己龜裂的雙手,撐起了孩子的一片純真。

  九年級介紹泥塑說明文 篇18

  從上個星期三的美術課開始,老師教了我們做泥塑。

  我放學買了紫砂泥、工具,回家做完作業,就開始我的“大作”了。我並不想做普通的魔法小屋,而是構思了一個對於我們新手來說較難的———“南瓜”小屋。

  我不假思索,擺好工具,放好報紙,開做了。

  首先,也最簡單的就是做底盤。把四分之一的泥搓成圓,用力拍扁,大概小碟子大小,用刀擦滑,就可以了。

  接著就是做瓜身,這就是真正的挑戰了。因為南瓜本身是一個接近圓形的物體,但泥很少,必須做空心,可又要模仿南瓜的摸樣,這可給我出難題了。我用手把快成型的“南瓜”,從裡面往外推,它就會立馬破裂,做幾次都不行,我都快放棄了,但又一想,不做既完不成作業,也是懦弱的表現,做什麼事都不能半途而廢啊!

  我又繼續做,仍是失敗,漸漸地,我心灰意冷,也很晚了,突然靈光一閃,我想:為什麼不把第二層底盤去掉,直接粘到底盤上?我的興致一下子被激起,按照想法去做,大喜!我成功了!

  再把屋頂做好,加上荷葉邊,做好裝飾,大功告成!

  我欣喜地看著完工的“南瓜”小屋,心裡別提多高興!再看看時鐘,都20點30分了!我的不懈努力終換來回報。

  躺在床上,我仍平靜不下興奮的心,我想:只要不懈努力,遇到再大困難都不半途而廢,那什麼事都能做好!

  九年級介紹泥塑說明文 篇19

  泥塑對我有著很大的吸引力。我在不知不覺中喜歡上了泥塑,可能是因為看了《俗世奇人》中的泥人張的原因吧。泥人張做泥塑的手法極其高超,聽傳聞說,泥人張就是看人幾眼,用手在泥塑人的臉上捏幾下,刷的一下就把那個人的臉給捏出來了。

  有一天,我跟媽媽出來吃飯,吃完飯後,我和媽媽並沒有急著回家,而是選擇在這裡散散步,看看有沒有什麼好玩的東西。

  走著走著,我和媽媽來到了一家泥塑點旁邊,泥塑好像也挺好玩的,雖然我不可能像泥人張那麼的厲害,但是,我應該是可以做出碗、花瓶……之類的東西的。

  “媽媽,我想學泥塑,行嗎?”我拉著媽媽的手停下來,用乞求的眼神望著她。

  “不行,學泥塑要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說不定你中途還會堅持不下來,半途而廢呢,那我這錢不是白給你花了?”媽媽滿臉狐疑地望著我。

  “我絕對不會半途而廢的,我會一直學下去,直到學有所成再說。”我堅定地說。

  媽媽望望我,不知是被我的話感動了,還是迫於無奈,就幫我報上了泥塑班,不管怎麼說,我能做我喜歡做的事情,我開心極了。

  老師先教我們如何正確地使用泥塑機,然後往手上沾一點水,開啟泥塑機,再把泥捏成自己喜歡的形狀,這一節課結束後,我做了好多個小碗、水杯、花瓶……

  在以後的學習中,我獲得了很大的收穫,也和泥塑有了不解之緣。

  九年級介紹泥塑說明文 篇20

  星期日的一天,我約了好朋友龔雨荷、華靈慧到荔枝公園玩了泥塑,還每人親手做了一個作品出來了呢!

  到了那兒,我們三人每人找了一件圍裙系在了身上,媽媽說是為了防備弄髒了衣服。然後我們就在老師的安排下各自找到了一個大轉盤動手做起來,原以為很簡單,等到我真做時才發現手中的泥巴很不聽話,總做不成東西,這可急壞了我……

  後來媽媽叫來了老師,在老師手把手地教導下,我才慢慢知道了做泥塑的訣竅:雙手要緊按泥巴,不要移動,在轉盤的轉動下,雙手順勢做向上拉的動作就可以使手中的一團亂泥很快變成一個圓形,然後我們就可以做成盤、碗、杯、花瓶等東西了。

  在老師的幫助下,我最後做了一個小小的花瓶,龔雨荷做了一個小碗,華靈慧做了一個美羊羊的頭。之後我們三人各自帶上自己的新鮮出爐的作品來到製作區,在那裡我們又忙著為這些東西裝飾打扮起來,我還在上面寫上了製作日期和一些祝福的話語呢!

  東西做好了,但不是成品,老師告訴我們這些泥巴還必須要等乾透之後才能上色,再把這些上過色的東西拿去燒製才可變成我們真正想要的東西,天啊!一件小小的製作品原來還要這麼多工序才可以啊。

  所以等過了一週後,我們又去那兒上了色,給每件東西穿上了彩色的外裝。昨天,我們終於見到了自己的作品—我的小花瓶顯得特別漂亮,我高興極了,拿回家就擺放在我書桌的窗臺上,我想讓他時時陪伴著我,我能時時看見他!

  九年級介紹泥塑說明文 篇21

  我的家鄉是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我的家鄉不僅歷史悠久、風景如畫,還有許多可以體現民風民俗的特產。有馳名中外的西鳳酒,有木板年畫、豆花泡饃、臊子面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鳳翔泥塑。

  鳳翔泥塑是家鄉的一種民間手工藝術品,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是以泥土為原料,再用手工捏製成各種各樣的泥坯,經陰乾後再進行彩繪。它汲取了古代石刻、年畫、剪紙和刺繡中的紋飾,造型誇張、色彩鮮豔、栩栩如生。我家收藏了三個泥塑,一個是爸爸在我出生那年送給我的福壽豬,一個是富貴羊,還有一個是鳳尾雞。

  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鳳尾雞泥塑。它是2017年中央春節聯歡晚會的吉祥物。鳳尾雞的雞身繪有鮮豔富貴的牡丹;雞肚是紅色的,表達吉祥幸福之意;雞冠是粉色的,展現出青春的活力;雞尾開五叉,寓意五行。它昂首挺胸,像在仰天高歌,象徵著我們西府人民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

  鳳翔泥塑在西周先秦時期就有了雛形。之後,經過一代代藝人們的不懈努力,逐漸演變成為今天的樣子,期間經歷了三千多年。它充滿了濃郁的鄉土氣息,包含了人們對生活的美好祝願,同時也讓我瞭解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我愛家鄉的泥塑,希望這小小的泥塑能夠以它獨特的造型和精美的紋飾,走向全國,名揚世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