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描寫中秋的作文中秋夜景

四年級描寫中秋的作文中秋夜景

  篇一:

  中秋節夜色

  夜,很靜!玉盤似的滿月在雲中穿行,淡淡的月光灑向大地。

  我們提著燈籠和蠟燭往天台跑去。天台上,明亮的月光照在小朋友快樂的臉上,顯得十分可愛。我們坐在板凳上,欣賞著美麗的月光,品嚐著美味的月餅,十分開心。這時,一位小女孩走了過來,坐在板凳上,記錄著這快樂的時刻。溫柔的月光照在小女孩那恬靜的臉上,顯得十分美麗。正當我們高興的'時候,微風吹來,把蠟燭吹滅了。們只好重新點燃蠟燭。

  夜色漸漸暗了下來,人們的笑聲打破了夜晚的寧靜。繁星在天空中頑皮地眨著眼,月亮睜大眼睛,和藹地望著綠茵茵的草叢,極像一隻擦亮的銀盤。

  月亮漸漸升高,她身穿白色的紗衣,嫻靜而安詳,溫柔而大方。她那銀盤似的臉,透過樹梢,留下溫和的笑容。啊,眾星捧月的景色多美啊,多像媽媽在和孩子們講故事,孩子在聽得入了神。

  中秋的夜色多美啊,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篇二:

  中秋夜景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這句詩又一次浮現在了我的腦海裡。

  又是一年月明夜,我們幾個又聚在了一起,商量著,今年的中秋怎樣過。賞月?太清靜;賽龍舟?不合適;猜燈謎?玩過了。“誒,要不,咋們吟詩?”候騏發表了意見。“對呀!今年中秋我們吟詩!”凌也贊成。“既然如此我們就這樣辦吧!”舞沒有異議。“我認為吧,把這視為一場比賽。輸者將被爆料。”凌的鬼點子就是多。“有意思,我贊成”候騏也跟著附和。“比賽規定就是,每人吟的詩必須含有‘月’字”舞提高了比賽難度。“行!”我也表明了觀點。

  地點定在了後山的竹林裡(當時在鄉村)。我們相繼走向竹林,剛坐下,凌就按不住了,他瀟瀟灑灑的吐出了李白《關山月》的第一句“不見鄉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舞不甘示弱。“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顯然,候騏和舞槓上了。“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鬥斜。”自稱“才子”的智宸果然不同凡響,竟吟出了劉方平的《月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鄙人不才,只求穩。吟誦了張九齡的《望月懷遠》。“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溼。 驚鵲棲未定,飛螢捲簾入。”凌還真是深藏不露啊!吟誦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懷》 都能如此輕鬆。“塵中見月心亦閒,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候騏很自信,他認為劉禹錫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就能打掉一切,但是恰恰他輸在了這一點上,他把最優秀的詩提前吟了出來,沒有了王牌,必輸無疑!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智宸人雖小,但絲毫不遜色於我們。他吟誦的《中秋月》便成了奪冠的焦點。我不再被動,大膽的選擇了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果然不出我所料,這首詩把智宸比下去了。

  賽了兩輪,結果浮出了水面??凌的《秋宵月下有懷》和我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名列前茅。舞提議,單獨讓我和凌賽一輪。“決賽咋們不吟詩,侃名句!”“行!”凌很自信。“輸了別耍賴哦”我也不遜色。“三五明月滿,四五兔缺。”凌選擇了一招制勝的辦法。“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我的戰術還是那樣,求穩。凌見我有下文,便慌了神,竟吟誦出了“萬影皆因月,千生各為秋。”候騏、舞都不相信凌會吟誦出獲勝率如此之小的詩句。“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我試圖用這一句詩擊敗凌,但是我還是大意了。“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凌的這首《春江花月夜》再一次佔了上風。“白雲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後溪”我孤注一擲,使出了最後的王牌《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凌沒了下文,自己退出了比賽,我呢,也就僥倖當了一回冠軍。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這句詩,永遠將定格在我心。

最近訪問